<h3>图文/李庆余<br><br>2022年1月20日上午,中华梅花诗集大成者——蒋大禄诞辰500周年祭典暨“七星梅花镇”宋韵七星梅花诗画文化座谈会,在兰溪市梅江镇墩头村蒋氏宗厅进士第举行,有来自墩头村蒋氏宗亲和金华、浦江、兰溪等地文史爱好者50多人参加了活动。</h3> <h3>活动分两步进行。首先,参加活动的所有人,在蒋氏宗厅进士第隆重祭祀中华梅花诗集大成者——蒋大禄先生。祭祀仪式由墩头村党支部书记蒋欢庆主持,蒋欢庆说,蒋大禄,字天锡,别号七峰,其脉承千年宋韵“梅节(梅花风骨和节操)”文化标识人物抗金名臣“梅节愍”一一梅执礼之遗意,传承“小邹鲁”金华之婺学,“习闻中原文献之传,而以正学自砥砺。道德文章骏声四流,咸知为道学士也。……于圣学多所发明。”为明代的思想家、教育家、诗人,以“一咏梅诗三百首”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华梅花“诗痴”和“诗魂”。蒋欢庆说,大者诗魂,禄荫子孫,值此蒋大禄诞辰500周年之际,我们在他梦梅、思梅、咏梅、赞梅的梅溪之畔、梅镇故里、梅村宗厅,举行隆重而简约的祭祀典礼,一是为贯彻省委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赋能浙江诗路和宋韵文化建设,助力兰溪市梅江镇,打造以“宋韵七星梅花诗画文化”为标识的浙江历史文化金名片;二是要传承宋韵梅节文化,弘扬梅镇、梅村七星梅花诗画文化和蒋大禄的三百首梅花诗文化;三是要激励蒋氏后裔,学习宋韵文化传衍和活化人物、中华梅花诗集大成者、中华《梅花诗三百首》作者蒋大禄,以“梅心”写梅花,矢志不渝,创作梅诗,奉献绝唱的敬业精神、治学精神,作为蒋氏后裔,我们有责任将蒋大禄留给子孫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好、弘扬好、活化好、利用好,使其成为兰溪“文旅兴兰”的活化体和助推器。</h3> <h3>随后,在兰溪市梅江镇墩头村文化礼堂,举行了“七星梅花镇”宋韵七星梅花诗画文化座谈会。座谈会上,金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金华山文化研究院院长、文博研究员施怀德先生;金华市人大代表,浦江县政协委员,浦江月泉学社社长江东放先生;梅江镇常务副镇长叶肖;梅江镇四级调研员徐国富;梅江镇文化站站长陈建民及众多文史爱好者踊跃发言。每个人感情流露,情真意切,为蒋大禄《三百首梅花诗》淋漓尽致的梅花风骨、梅花节操、梅花精神的文化描述,感到深深的震撼。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h3> <h3>“七星梅花镇,醉美诗画乡”,地处梅溪之畔的兰溪市梅江镇,旧为通化乡,亦称湖塘里,因镇区墩头有七峰环绕,遍植梅花,在堪舆上暗合“北斗七星”排列,且镇区积淀有博大精深的宋韵梅花诗画文化,故被称为“七星梅花镇”。会议认为,宋韵文化,一脉千年,七星梅花,异彩绽放。包孕和积淀在兰溪市梅江镇的宋韵文化标志人物、北宋良吏、刚正名臣钱遹,抗金名臣、中华梅花精神象征和化身、兰溪梅溪文化形象符号“梅节愍”一一梅执礼;宋韵文化传衍和活化人物、中华梅花诗集大成者、中华《梅花诗三百首》作者、墩头七星梅花村蒋大禄;宋韵文化承继人物、文学大家、诗画名家柳贯、宋濂、倪尚忠、倪仁吉、释兴俦、曹梦岐、曹聚仁、柳村、倪汝霖、方增先等名人文化,以及梅源、梅溪、梅村、梅街、梅畈、梅坞、梅山、梅诗、梅画、梅酒、梅食、梅俗、梅节、梅气、梅格、梅骨、梅魂等等积淀深厚的梅花文化、清流文化、名士文化、梅节文化、风骨文化、诗画文化、诗酒文化、诗艺文化、诗魂文化,以其本土性、唯一性、排他性、独特性、标杆性的文化特质和特有的文化辨识度,为“七星梅花镇”梅江镇宋韵梅花诗画文化“金名片”培育和打造,以及研究、传播、转化、弘扬,提供了足够的人文支持和文化支撑。</h3> <h3>会议期待,兰溪市重视梅江镇“宋韵七星梅花诗画文化标识”项目的培育和打造,并以“梅节(即“梅节愍”一一梅执礼的“梅花节操,忠国节气,宋韵风骨,名臣风范”)、梅诗(蒋大禄的“梅仁梅心,梅诗梅魂,一咏三百,堪称绝唱”)”等“两大”文化为标识核心文化元素,以启动申报“中国梅花诗画文化之乡”为标识品牌打造和活化抓手,力求通过持续的宣传和培育,使“七星梅花镇”梅江镇“宋韵七星梅花诗画文化标识”明起来、亮起来、靓起来,使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一个“活化体”和“形象符号”。<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