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不离寻常处

自在

<p class="ql-block">  自晋人陶渊明《桃花源记》飨世以来,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产生了一种叫做“<b>桃源情结</b>”的文化现象,文中所描述的那个“<b>世外桃源</b>”,是大多数人心目中的理想王国,不少人因此而心生向往,<b>寤寐求之</b>,又因求之不得,而<b>寤寐思服</b>。想做一个桃源人的愿望,历经千年,不曾衰减,追寻的脚步也从未停歇,这非但在以小农经济为主的中国封建社会,就是在如今大经济、大变革时代,依然是不少人追求的梦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世上真有桃花源吗?看一看古代志怪、传奇类小说,这里面还真有,如南朝宋人刘义庆的《幽冥录》,清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等,就有类似的描写,不过那并非人间凡象,虽然也同样令人心驰神往,但毕竟是虚构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如果抛开故事不讲,那么我们单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和《归田园居》等诗文中也可看到,他回归田园后的生活充满了情趣,悠闲自得,乐天知命,与自然同化,这无疑就是桃源人生活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有人说《桃花源记》是梦中之境,并非真实存在;有人说它就是一个虚构的、绘在纸上的人间仙境;还有一种邪门的说法,渔人遇到的,是一种类似民间传说“<b>鬼打墙</b>”的灵异现象,分析起来令人细思极恐。以上所言,都将矛头指向了那个宁静祥和,怡然自乐的“桃花源”,它纯属子虚乌有。</p><p class="ql-block"> 可以说,陶渊明所追求的是那种精神与现实高度统一、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理想社会,还有那种文人价值观的自我体现。然而理想的丰满和现实的骨感,却在啪啪打脸,超越现实的理想无异于空想,这也会让人联想到国外的乌托邦,它就是一个不切实际和空想的代名词,与桃花源同属一种理想模式。</p> <p class="ql-block">  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是人们追求美好的本性,古今没有什么不同,而什么样的美好社会是理想的?却有着不同的标准。简言之,儒家的理想是入世,主张天下一统,这对几千年的人类实践来说,近于梦想;释家的理想是净土,西方极乐世界,境界之高,近乎虚空;道家的理想是出世,主张天人合一,自然和谐,这种理想在封建文人和士大夫中倍受推崇,与陶渊明笔下的“<b>世外桃源</b>”也有很高的契合度,文中折射出的“<b>隐逸情怀”</b>,成为陶渊明一生的闪光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历史传说中的大隐者,如巢父、许由等,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高士,人们都幻想着拟迹巢、由,遨游于尘世之外。道家开派先哲老子,“<b>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b>”,他的“<b>避世</b>”思想也是道家核心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影响力源远流长。如若没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坚韧不拔的性格,也只能是学道背道,慕道失道,徒有其表而已。</p><p class="ql-block"> 陶渊明的田园生活,也是不与世人交通的隐居生活,“<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b>”、“<b>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b>”,是他生活中快意的一面,然而他时常也会缺食少饮,靠人周济,生前即留下“<b>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b>”的遗憾。但在精神操守上,他却能做到安贫乐道,不同俗流,其人格魅力和思想境界,被后人推崇到极致。在他之后,世上再无陶渊明第二,而他所构想的桃源社会,也随之而去,“桃花源”一词,也只能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精神符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有追求是必然的,如果因求之不得而怅然于胸,以致苦思冥想,气结郁积,那么古往今来,不知会闷杀多少人?愁杀多少人?好在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不会在感性认识那里,一条道儿走到底。汉武帝就是在寻仙无望的情况下,干脆下令筑一个人间蓬莱,把精神寄托在那里。同样如此,人们走出梦想,走进现实,从纯自然而非人文角度去寻找桃花真源,就像当年发现香格里拉一样,去发现它的价值,感受她的美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十多年前,曾在网上看到一篇报道,说是湖北省竹山县的官渡镇,有一个叫桃花源村的地方,与陶渊明文中所述的桃花源几无二致,且这里距古南阳郡很近,竹山县又古称武陵县,历史溯源和自然环境,更符合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报道一出,很是哄动,一时吸粉无数。</p><p class="ql-block"> 中国是一个不乏名山大川的国家,大巴山横贯东西,由川陕而入鄂,在鄂西北形成了巍峨峻拔之势。这里峰峦叠嶂,沟壑纵横,主峰神农架、道教武当山驰名天下,生活在山区腹地的原始居民,历史上曾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竹山县就在武当与神农架之间,山奇水异,草木葱郁,民风淳朴,人心尚古,是现今人们寻幽探秘的理想打卡地,若说桃花源就在这里,肯定不会让人哑然失笑,也不会有欺世盗名之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现在说起来也算是陈年旧事了,当年就是出于一种好奇心理,也是带着对桃花源的美好向往,呼朋唤友,驱车数百里,前去一探究竟,不为考证,只为感受。来到桃源渡口,岸边偌大的告示牌上,赫然写道:“<b>此北武陵要早于湘西之南武陵,实为武陵之真源</b>。”并有某位国学大师作诗为证:<b>“武陵何处觅真源,莫见桃花便泊船。邻郡若逢刘子骥,问津焉肯到湖南。</b>”其凿凿之言,铿锵之声,岂容置疑?看来那个湘西武陵源,可以休矣!</p><p class="ql-block"> 由于这里是新辟景点,一切尚在初创,游客未集,喧声未起,一湾溪水孤寂,于是付费,登船,如武陵人缘溪而行。两岸崖壁陡峭,窟穴密布,山上草木葳蕤,不辨蹊路,一如原始洪荒状态,只是时在初秋,不见桃花夹岸,实为憾事。移时,溪水泛尽,行船到头,乃舍舟登岸,沿着布满乱石的河道,如蛙跳,如蛇行,脚下无径可走,异常艰难。</p> <p class="ql-block">  正是“<b>白云深处有人家</b>”。当我们走出河道,举目望去,视野豁然开朗,只见土地平旷,良田井然,秀木摇风,秋穗飘香,一派秋韵浓郁的田园风光。只是途中并没有经过“<b>初极狭,才通人</b>”那样的山口,让人颇感缺憾。可以想象,历经千年,沧海桑田,想要找出与陶渊明“同色同款”的桃花源,那只有躺下做梦了。</p><p class="ql-block"> 刚刚进入田间小路,远处便传来了阵阵狗叫声,那声音仿佛很深远,令人愈加感到旷野之宁静和清幽。路转目移,远在白云深处,翠山之隅,有一户农舍,如画一般的映入眼帘,让人惊羡的是,这四围山中,只此一家,独享一方天地,看日出日落,云卷云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走近农舍,只见房前篱落疏疏,畦莱嫩绿;屋后芭蕉簇簇,雅趣横生,环境之优美,爽人耳目。然而农家房子却显得十分敝陋,其破旧程度似乎岌岌可危,与周边环境反差很大。院内像是已晒好的秋粮,一袋袋收起,在屋檐下一字摆开,向游人诉说着岁稔年丰。悠闲的小猪,模样憨态可掬,蹓跶过来,凝目对客,不知作何思想?刚才还很凶的两只狗,此时靠在一起,似乎为了壮胆,看其俯首帖耳,猥琐戚戚的样子,又似若乞人垂怜。</p><p class="ql-block"> 主人很热情,沏茶倒水,招呼就座,闲话短长。从话中得知,翻过前面那座山,还住着十多户人家,与这里情况大致相同,祖辈们生活过的地方,都习惯了,没想迁出去,尽管生活不大方便,但这里安逸、清静、无世间纷争和看别人脸色行事,言语之中透露着朴实率真的性格和自在安祥的心态,还有那种隐逸的味道与桃源人一脉相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世上本无桃花源,更无南北武陵之分,有的是桃源情结和隐逸情怀,如若心外相求,执着于相,那就离桃源越来越远,走入歧途了;如若舍本求末,追名逐利,那就更有悖于桃源之道,谬以千里了。</p><p class="ql-block"> 有一首歌词写得好:“<b>雾失楼台,月满溪渡,桃源不离寻常处</b>。”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处桃花源,顺境时有,逆境时坦然面对、笑看人生也有;得意时有,失意时不甘落寞、积极向上还有;它既在风景绝胜处,又在穷山僻野间,心之所向,无须身往,而终至所归。</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