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儿忆往昔

往事如风

<p class="ql-block">小时候👶🏻</p><p class="ql-block">年是爸爸买回来的肉🥩</p><p class="ql-block">是妈妈提前备好的新衣服☞偷偷试了又试</p><p class="ql-block">是兜里舍不得花的那几毛钱</p><p class="ql-block">是那金花四溅噼里啪啦的一挂小鞭</p><p class="ql-block">是一群小伙伴的嘻嘻哈哈 搂搂抱抱</p><p class="ql-block">​小时候年是一种期盼</p><p class="ql-block">​长大后年是一种回忆</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女儿和侄女儿开心的在院子里边扫雪,边念叨着《春节童谣》,</p><p class="ql-block"> “妈妈,咱们今天都没有扫房子”</p><p class="ql-block"> “妈妈,明天位奶(外婆)要做豆腐吗?”</p><p class="ql-block"> “孃孃(姑姑),咱们这里不吃糖瓜粘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顿时,我的思绪也随孩子童谣飘回童年……是啊,好快呀,过完这一冬又迎一春,人间最美也是团圆吧!不觉间又到了一个春节,少了些许期盼、激动、念想,更多的是忧愁、怀念、不得已。</p> <p class="ql-block">  还记得自己和妹妹像我们的孩子这般大的时候也是特别的期望过年,对于我们这样的农村家庭来说,那时候父亲常年生病,母亲陪着常年外出就医,还要外出打工,家里的生活多半是爷奶在照看,那时候的日子过的紧巴巴,平时也是节衣缩食,省吃俭用。对于小时候的我们来说,过年前后那是最期待的,有吃不完的糖果,随时有肉,串门走亲戚,<span style="font-size:18px;">穿新衣服,吃吃货,看着奶奶和母亲做各种好吃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那时候每年过年都会杀一只大肥猪,爷爷和母亲围着猪圈得追好久才能把猪栓住,牵出来赶到杀猪摊上,一群人帮忙压腿抓尾巴,时不时传出猪的嚎叫声,杀猪表叔白刀子进红刀子出,那无助的嚎叫声越来越弱,取而代之的是群人对这只猪的肥瘦和斤秤谈笑声。那时候的我们总喜欢去杀猪现场围观,但总是被大人们所阻拦,说是娃娃看了害怕,不敢去看,越阻拦越好奇,总是满足不了这颗好奇心。现在呢,大了,没了去围观的心劲了,觉得没意思了。也许真的是过往的美好,永远都只是停留在事情发生的那一刻,过了也就散了。当初若没有珍惜,再重来,也不会是最初的光景了。</span></p> <p class="ql-block">  这两天大家见面的问候语从“你吃俩么”“你干啥这里”转换成了“年货办好了吗?”现在的年货应该办些什么呢?过年和平时大家吃的也没有多大变化呀,随时有新鲜蔬菜、水果、蛋、肉、乳,不仅有国产的,还有进口的,应有尽有,不像之前的物资紧缺,供不应求。可能大家觉得不办点年货,就没有过年的味儿了,所以还在“敷衍”的办着,和我印象中的“味儿”完全不同了……</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每到过年的时候,奶奶和母亲就忙起来了,从里到外洒扫卫生,把厨房的锅碗瓢盆、大小物品一个个搬出来,放的满院都是,绑一个长笤帚扫屋顶,所有的物品都擦洗一遍,再一个个搬进去,我当时就是那个跑腿搬东西的,那时候虽然不明白过年时为什么要这么辛苦,但还是觉得开心。</p><p class="ql-block"> 杀的猪肉爷爷奶奶会给三个姑姑每人分一些,不偏不倚,奶奶带着母亲会做很多的油饼和油果,要给大姑、二姑、三姑每人一大包,每年都做,无一例外,那时我还想:这就像奶奶的作业一样,姑姑们都有手,为什么不自己做呢?时光如梭,现在母亲变成了之前的奶奶,每到过年时,又会给我做这一系列的“年茶饭”,让我回家带着,虽然没有大鱼大肉,只是简单的油果子,油饼子,馍馍馒头,咸菜等,但依然觉得有妈在,才像过年!</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就是如此的无私和深沉。不管子女再大,父母好像都有操不完的心。即使他们年老,最怕的都不是子女不孝,而是怕不能再为子女付出。莫泊桑曾说:“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时间在走,父母的年纪越来越大,如果有时间一定要好好陪伴孝顺他们。这样,人生才不会留有悔恨和遗憾。</p><p class="ql-block"> 年味儿是什么?不是什么山珍海味,是亲人的爱与陪伴,是朋友的见面畅谈,是家人们在一起做“年茶饭”的乐趣与情感。</p> <p class="ql-block">  不觉间结婚已经10年了,今年在家人的理解、老公的支持下,打破“老讲究”——出嫁的姑娘不在娘家过年的老思想,有幸陪着母亲过年,我的内心是满满的温暖,母亲的脸上也透着欣慰的笑容。虽然离得不远,但每次逢年过节也有自己的小家、老人,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也陪不了母亲几日,只有在假期的时候能多陪几日,尽尽孝心,帮帮忙,出出力。</p><p class="ql-block"> “每逢佳节倍思亲”,确实如此!这几日总会想起以前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光,虽然过的苦、累、难,最起码人都还在……</p><p class="ql-block"> 为人和善、知识渊博、德高望重、虚怀若谷的爷爷……</p><p class="ql-block"> 慈眉善目、饱经风霜、勤俭节约、白发苍苍的奶奶……</p><p class="ql-block"> 笑容可掬、自强不息、身残志坚的父亲……</p><p class="ql-block"> 现在只剩母亲和妹妹互相扶持,支撑着这风雨飘摇的家,生活的重担压的她们头发丝儿都是低垂的……我总想为她们做的更多一些,多分担一些,但还是有限的,能做的太少太少,微乎其微……期盼未来的路上,命运不要对她们太过于残酷,不求大富大贵,只愿健康平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时光在渐渐变老,辞旧迎新,抓不住往昔岁月,也留不住当下时光,那就请丢掉所有负面情绪,重新开始审视自己。学着珍惜,学着感恩,学着拥有!</p><p class="ql-block"> 最后,祝大家新春愉快,阖家欢乐,虎年大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1.29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