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过年对我来说也就那么回事。其实,年是岁月送给孩子和老人的礼物。宋祖英唱的“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背上背个胖娃娃”,那就是一幅过年的风俗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过去过年,60多岁以上的老人一般是不出门。结了婚的儿子和儿媳除夕要回家和父母吃年夜饭、看春晚、初一早上再吃饺子。刚出嫁的姑娘和女婿初二要回娘家和父母过年。所以,过了60的人一到腊月就开始准备上年货了,静等除夕和初一初二和孩子们团圆过大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儿子成家、女儿嫁了的第二个年开始,每年的年就过得红火热闹多了。除夕初一儿孙和媳妇回、初二外孙姑娘和女婿来。每天都是两三家好几口子的人。爷爷姥姥把早早准备好、摞成一小沓的新票子挨着个放到孙子、外孙伸出的白白胖胖的小手里。孩子们拿上压岁钱高兴滴从这个屋跑到那个屋,笑着、叫着、追着、嘴里还不停滴吃着。刚生的、还不懂过年的小不点儿在床上早就躺不住了,哭着叫着让妈妈抱着看哥哥姐姐们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午全家围在一张大圆桌前。中正是个大火锅,周围冷拼、热炒,盘盘碟碟也不知有多少。大人吃着聊着,无非是我家小宝怎么逗了,他家小女怎么懂点事了,云云……;孩子们边吃边玩儿;吃不了几口又开始满屋子跑。老人穿着姑娘买的唐装,儿子买的皮鞋,看着儿孙们热闹劲儿,高兴的脸就像绽放的牡丹,看去至少年轻有10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不同以前了。我们早已超过父母辈儿当初过年时的年纪,那时的年早就成历史了。许多风俗和习惯都在改变。我们不买新衣;没人送新皮鞋;不采购年货,侄子给拿点吃的就够过年了;也不准备新票票,没得可送呀;更不准备过年饭。你想就连吃穿压岁钱这点过年的仪式感都没了,那还叫什么过年啊,和平时不一个样吗。所以,好些年我对过年都是淡然处之。</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