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时间,在一年前的原点又见重逢, 年轮,在不经意间又悄悄画了一个圈,年,不知不觉就到了,心,却平静的似一泓风平浪静的湖水,没有一点涟漪。辞旧迎新的日子虽处最寒冷的季节,却几乎每天艳阳高照,让寒冬不那么凛冽。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喜庆、吉祥与祝福</span>节日,是全中国人民阖家团圆、幸福洋漾的传统节日,可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城市和乡村戛然寂静了下来,虽然还见张灯结彩、春联醒目、人来人往,但往日那喧嚣的热闹气氛和红火的景象却不再,<span style="font-size:18px;">场景和心境竟平淡了许多,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不管是老人还是青年,似乎对“年”再也没有了往年那般惊喜和期待,过年就像是岁月轮转的一个形式,“年味”似乎在淡淡的飘逸……。</span></p> <p class="ql-block"> 与全国人民团结一心认真遵守防疫抗疫守则,宅家过节虽有遗憾却也甘心愿意,无意的点看手机里的新闻旧趣,感受迴荡在网络空间里的每个人对年的热情和祝愿,忽的想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家乡“社火”,寂静的心竟掀起了一片潮汐,久违了,家乡的“凉州社火”一一小时候的我,每年春节最期待的就是社火,六十年代爹妈领着我们弟兄姊妹6人追着乡村社火看,七十年代我跟着社火队伍试着踩高跷学着打“鼓子”;几十年后我把孙子扛在肩上,站在宽宽的大街边看,看得心潮澎湃……“社火”,最能唤起人们对春节的许多年俗记忆,最是一种“年味”的回归……。</p> <p class="ql-block"> 凉州社火,是流行于甘肃武威凉州区各乡镇的一项春节娱乐表演活动,形式独特、队伍庞大,装扮典雅,表演古朴,融合了武威各种民俗文化,又明显保留着古典西凉乐舞遗存的痕迹。这是2019年家乡举行的有史以来最隆重的一场社火,2月12日农历正月十八,凉州区组织的25支社火队伍带着新春的问候和祝福,在武威城区汇合表演,<span style="font-size:18px;">久违的社火回归武威大地,</span>摆“芯子”、舞长龙、耍狮子、踩高跷,打腰鼓、<span style="font-size:18px;">扭秧歌、划旱船……</span>合着锣鼓的节奏载歌载舞,<span style="font-size:18px;">用热情、自信迎接新时代的到来,</span>展示出武威人民蓬勃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p> <p class="ql-block"> 上午9时,社火队伍从武威城区天丰街进发,向北进入姑臧路,然后向东进入政务大楼前广场,行进到北关中路后,向南到达北关十字、大什字,最后向东经东小十字至东关十字展演,表演队伍锣鼓喧天,彩扇飞舞,龙腾虎跃,舞狮、舞龙、高跷、旱船、彩车、锣鼓一起来,“咚咚一一隆咚一一”,这是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就要到来的震天响雷吗?“嚓嚓一一嚓一一”,这是春风吹过大地的的哨音么?“叮铛叮铛一一叮铛”,这是润物细无声的雨滴吗?人们争先恐后走出楼门涌向街头,“凉州十里空万家”,偌大的武威城成了一座空港,“膏药啊一一喂一一喂一一喂”,一阵吆喝,人潮涌动忽地聚成了浪堆,忽地又泼向大街两道……妙趣横生的经典扮相、幽默诙谐的互动表演,为市民带来无限的欢乐,那欢笑的一张张脸,那喜庆的种种神态,汇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p> <p class="ql-block"> 看,运输部门的花车过来了;瞧,水利部门的着装队伍过来了;噢,这朝气蓬勃的秧歌队是教育部门的;呀,后边跟的是城建委的社火;嗨,金融行业的秧歌扭得真好;嗯<span style="font-size:18px;">,电力部门的社火最牛逼……工商管理部门的,</span>卫生系统的,文化部门的,税务系统的,商业供销系统的,农机农资企业的,荣华公司的,城里的,乡里的,花车挂着新年寄托的希望,秧歌队挥舞手中的艳丽色彩,观看的人群里不时有熟友相遇“新年好”的热情问候,亲朋好友、街坊邻居共同随着社火队伍走过武威街头,共话往昔春节的种种记忆,孩子们欢笑着穿棱于人群,“爷爷,那个挥舞着大刀的人是谁呀?”孩子好奇的问老人,“那是“三国演义”里的关羽,中国传统文化仁、义、礼、智、信的代表人物。”老人回答孙子的好问时,向他灌输历史文化知识。</p> <p class="ql-block"> 时过午后,社火队伍开始分散去给有请的单位、小区、超市、餐馆、店铺演出,<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断在四街八巷中传播喜庆,</span>其实最精彩的节目这时才正式开始,因为每到一处打开场子,表演人员有充分时间很尽兴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张大合舞动身姿,龙</span>腾虎跃;每队社火都有一个仪程官,到单位和商家拜年,仪程官就随着锣鼓点子说几句祝辞,一般都是触景生情<span style="font-size:18px;">现编现说</span>即席发挥,<span style="font-size:18px;">见谁夸谁,琅琅上口,悦耳动听,趣味无穷,</span>让我影响较深的是在饭店酒店门前表演唱的贺辞:“你家酒菜十里香,好象天上玉琼浆,过路君子喝一口,永生永世也难忘。”这些人虽然斗大的字识不了几汽车,但记忆力惊人,思路敏捷,妙语连珠,绘声绘色,令人叹服。<span style="font-size:18px;">下午4时,一天的社火汇报表演临近结束,市民们回味着年味儿走在回家的路上,一如儿时在街头寻找年少记忆,“社火是北方特有的年味,能够看到久违的社火表演,感觉这年过得又有了过去的味道。”</span></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的日子里,各部门、各乡镇的社火还要在本单位、兄弟单位、各村社、企业家和有头有面的家裕人家去表演,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完才正式谢“身子”。</p> <p class="ql-block"> 一年四季的节日只有在正月十五最热闹,是因为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没有房子住,不是住在树林子里,就是挤在山洞里,那时候大山里、平川上天天都有凶恶的野兽猛禽出来吃人,人们没处躲又打不过,尤其冬季逢年过节的时候,天气寒冷山上没了小动物,地里没了庄稼,那些野兽就更凶的见着人就吃。为了过上太平日子,人们就凑在一块儿出主意想办法,慢慢地发现那些凶猛的野兽也有强弱之分,只要狮子、老虎、豹子一吼,别的野兽就吓得四处乱跑;凤凰一叫,所有的鸟就像吓破胆似的,连翅膀也张不开了,于是,人们就模仿狮子的吼声造了锣,模仿老虎的啸声造出镲,模仿豹子的叫声造了鼓,模仿凤凰的鸣声造了笛子,每当逢年过节飞禽走兽蜂拥而来时,大家就拿出锣、镲、鼓、笛子来,吹吹打打,又蹦又跳,飞禽走兽远远一听,以为闯入了狮子、老虎、豹子和凤凰的地盘,吓得狼狈逃窜,后来一代代传下来就成了正月十五闹社火的习俗。</p> <p class="ql-block"> 社火,作为最古老的风俗,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汉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span>它产生于原始的宗教信仰,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国上古</span>时候人们用来祭祀拜神进行的宗教活动<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远古时期巫术和图腾崇拜的产物。</span>远古时的人类正处于幼稚时期,生产力极其低下,原始先民们对人类的生死,以及自然界的日月等许多现象和各种各样的灾荒既不能抗拒,也不可能理解,面对灾害和疾病,人们<span style="font-size:18px;">只能幻想借助于超自然的力量来主宰它,</span>通过祭祀天地或图腾来禳解灾难,其间就有巫师的巫舞表演,于是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神,进而<span style="font-size:18px;">随着古老的祭祀活动,逐渐形成了后来的“社火”。</span></p> <p class="ql-block"> 《礼记· 祭法》中载: " 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 "相传共工长得人脸蛇身,满头红发,性格暴烈好战,一次他和传说中的火神祝融作战,一怒之下头触不周山,竟把撑天的柱子碰断,顿时天崩地裂,洪水泛滥,多亏女娲炼了五彩石及时把天补好。<span style="font-size:18px;">共工的儿子</span>勾龙见父亲闯下大祸,心里非常难过,于是把九州大裂缝一一填平,黄帝见状,便封他为 " 后土 " ,让他丈量并掌管土地,从此勾龙便成为人们祭祀的社神。</p> <p class="ql-block"> 社火起源于火,发展于社。原始社会中,人类为战胜野兽而生存,常在猎兽之后庆贺,或聚会扮兽庆贺,教育后代树立智、勇、谋各方本领,这是最早的扮兽戏和“村傩”活动。远古时代火的出现,结束了人们茹毛饮血的荒蛮生活,人们对火奉若神明,因此,每遇灾害、瘟疫就“施烟火及作金钢力士以逐疫”。传说那位触不周山的共工有个儿子死后变成了瘟疫鬼,到处散布瘟疫,这个瘟疫鬼啥都不怕,就怕响器烟火,故产生了击器而歌、燃放烟火以消灾祈福的民俗。</p> <p class="ql-block"> 到了商周时期宫廷里就有了逐鬼的祭祀仪式,周代称之驱" 大傩 " ,是一种带有巫术性的舞蹈。《论语疏》称傩为逐疫鬼也,(乐府杂录)记:驱傩用方相氏,四人戴冠及面具,黄金为四目,衣熊裘,执戈扬盾,口唱巫术咒语,在室内到处乱打,以使鬼惧怕而逃遁。随着岁月的流逝,经朝历代,这种驱傩由宫廷传入民间,逐渐形成广大的民俗礼仪活动,演变为乡村祭神、娱神、迎神的赛会,并加进杂戏表演,各种祭祀活动流传开来,形成丰富多彩的“社火”民俗。</p> <p class="ql-block"> 社火的产生也与古老的祭祀农神的仪式有关,源于对土地与火的崇拜。当人类活动由渔猎转入农耕,土地便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于是渴望风调雨顺、农作物丰收和驱鬼逐疫的祈禳性祭祀活动便产生了。社,古指土地神,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立足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进入农耕时代, 农家以户族设“堂”,以村、堡设“社”,古人以方圆6里的范围为一社作为祭祀农神的一个区域,与“社”有关的事称“社事”,所以才有后来行政单位中的“社”;火,即火祖,为传说中之火神,火是人们煮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具有祛瘟驱邪的作用,瘟、邪被驱除,吉祥、福气就来了,因而视火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尚火观念,所以,最初的社火就是人们聚在火堆旁,敲着鼓、唱歌跳舞来祭祀拜神的宗教活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每当严冬已尽、冰雪初融、春暖花开、大地复苏之时,终年劳累的原始先民们有了歇息的机会,他们杀猪宰羊,把自己脸上涂上朱砂、鸟羽扎缚在头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打扮”一番,</span>以“社”为单位<span style="font-size:18px;">欣喜若狂地</span>围火<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喊大叫,狂蹦乱跳,</span>“击器而歌,拊掌而舞,祈于天地,以其吉也”,用自己获得的劳动果实祭祀“神灵”,祭祀祖先,祈福消灾、驱恶避邪,表达对土地与火的敬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渐渐的形成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这便是人类最早的社火。民俗学家顾颉刚先生在《古史辩 · 第一册首序》中记述:“社是土地之神,从天子到庶民立有不等的社。”“乡村祭神的结会,迎神送崇的庙会,朝顶进香的香会,都是社火的变相。”</p> <p class="ql-block"> 民间对社火的来历有好多传说, 传说古时有一封候之地,半年未见一滴雨,土地干涸,作物萎枯,民不聊生,诸候上报朝迋恳请赈灾,国王派钦差当场宣旨,向村民赐粮以济年馑之灾,令皇家寺院大法师玄空作法祈雨,三天后天空乌云密布,一阵大风过后和风细雨而至,百姓喜极而泣,人们到当地的寺庙敬香叩首谢拜,感恩上苍保佑,感谢皇恩浩荡,感谢玄空法师大恩大德!因为大地落了透雨,村民们又劳作起来,将荒芜了的土地全种植了粮食,半月后麦苗青青,大地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皇上听后龙颜大悦,嘱咐会长每年组织一班人马,扮演朝廷官员走村串户,避灾驱瘟,替天行道,保一方百姓平安。</p> <p class="ql-block"> 第二年风调雨顺,村里庄稼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后来,每年正月初九,由会长组织选拔全村青年男子装扮成朝廷人马,排列着整齐的队伍,从娘娘庙一路出发,敲锣打鼓,行走在村间小道、农家院落,逐村逐户为百姓驱瘟除病,禳灾祈福,社火演出时扮演皇上的“御程官”说的其中一首诗,就是“正月初九是良辰,办起社火为禳瘟,踏起黄土变成金,灾难疾病带离身。”斗转星移,朝代更替,村子也千变万化,但禳瘟这一民间习俗一直流传了下来,村里社火每年从正月初九开始,正月二十三日前择吉日烧礁结束,整个表演过程中至今仍保留着原汁原味的民间禳瘟祈福的元素,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地方社火,你看那“凉州社火”里一组组官相蟒袍的“身子”,难不成就是再现古时那个诸侯国的影子?</p> <p class="ql-block"> “社火其实是为了祭祀社神句芒和火神炎帝而举办的民俗活动,可是发展到后来,就变成了只为火神表演的民俗了。”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在《从古籍中探索我国的西部民族——羌族》中提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黄首先是古羌人的祖先。”所以古羌人的先祖把炎帝看成他们的宗神,是有历史传承的。元代以前,民间十分重视社神,每年的社神祭典进行舞龙、舞狮等娱乐活动,似如今日之<span style="font-size:18px;">社火</span>。到了元代,朝廷怕人们聚众闹事,下令社神祭拜只能由官方进行,民间祭社神及娱乐等活动被禁止,而后的日子里,民间的社神祭祀越来越淡,淡到只把它供在村头的土地庙里。</p> <p class="ql-block"> 追溯 “社火 ”起源,它与远古时的图腾崇拜、原始歌舞也有着渊源关系。原始社会的人们,把本氏族的图腾标志雕刻在石壁、木柱或刺在身上,画在脸上,有的还制成面具,每逢祭祀的时节,人们在身上绘有图腾图案或戴上图腾面具,边击打着劳动工具,边跳着模拟图腾物的舞蹈,狂呼狂舞,祈望所崇拜的图腾能给予他们一种神奇的力量。图腾崇拜在我国历史上经历了极为漫长的岁月,从宋代起,源于人们对菩萨、历朝文臣武将的祭祀而来,演员扮演成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物,通过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和严密的构思形成故事组合,给人一种高屋建瓴,惊险出奇的艺术感染力。时至今日,人们把时代楷模的形象演绎在包括社火在内的宣传平台上,从精神上有一种崇敬,也不能不说有图腾崇拜的启迪。</p> <p class="ql-block"> 具有悠久历史的社火,一般还被认为是承袭秦汉时的百戏逐渐发展形成的,史料称:“社火,大抵在节日扮演的各种杂戏”;又称:“民间鼓乐谓之社火,不可悉记,抵以滑稽取笑。”“社”也指在祭祀或节日里迎神赛会上的各种杂戏、杂耍的表演,是群众在年节庆典、庙会上自娱自乐、表演性强的民间歌舞技艺活动的统称,包括舞蹈、杂技、杂耍、武术、鼓乐等;火”,具有红火、热闹之意,渲染的是一种气氛。</p> <p class="ql-block"> “社火”一词的文字记载始见于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正月二十四日,欢庆二郎神生日,二郎庙前露台上设乐棚,有“社火呈于露台之上”。在汉魏南北朝、隋唐时期至南宋,皇城的除夕之夜还保留有大傩仪,后逐渐被社火取代而融于社火之中,可见宋朝的民间社火已是包罗万象,气象万千。当时的社火由祭祀、巫术、傩仪、百戏、乐舞、参军戏、民间杂耍等组成,每逢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村社便组织举办使节庆、迎神赛会,各种祭祀活动流传开来,形成丰富多彩的“社火”文化。中国宋代诗人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道:“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可见社火的流传时代久远。</p> <p class="ql-block"> 早先的社火一般由一个叫“火神会”的机构来组织,各地的会名也不一,诸如“香火朝山会社”、“社火会”、“孝义会”、“自乐班会”、“曲子会”等等,会社把各种不同爱好的人组织起来,设会头,订会章,收会员,交会费,有一定的感召力量和威望,遇有不规行为,也有权力处理。社火都要从火神庙出,无庙之地将火神供在火神会会头家中,社火就从这个家出,每逢迎神报赛、庆贺集会必然举行游艺活动,披红挂彩敲锣打鼓好不热闹,锣鼓火把助威,狮子龙灯游行,人群相随,显然是“人威”助长了“神威”,就形成了“社火”风俗,它与民间“香火”还愿的庙会风俗如同挛生姊妹,正像民俗所述:“社火娱神,香火娱人。”其含意深邃而味长。</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社火队出发,</span>最先开场的是“报儿”,头戴没有顶的草帽,反穿皮袄,用白粉沫了眉和胡须,再戴一架用萝卜做成的“眼镜”,做骑马姿势边走边溜:“报儿报得好,明年柴垛高”;“报儿报响,钱财万两。”“报儿”的作派很有羌人遗风,羌人被称为西戎牧羊人,他们以羊作为民族的图腾,在周朝的统治集团中,羌人拥有很重要的地位,相传姬和姜都是古羌人的一支,史书上有黄帝为姬,炎帝为姜的记载,傩舞老秧歌中,“身子”往往反穿羊皮袄,这可能是羌人崇拜羊图腾的产物,羊歌是羌人祭祀时所唱的神曲。</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凉州乡镇社火还能看到“报儿”,不过装扮成了一头狮子样,“报儿”三叩九拜后,数以百计的社火队身着历代服装,骑着高头大马,手持刀叉剑戟,依次摆开阵势,扮演青龙、白虎的二神在前面开道,四位个子高高、穿长衫戴礼帽、鼻梁上架副黑茶镜、手摇鹅毛扇的“春官老爷”<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会首们的相伴下</span>亮相,迈着四方步,一派绅士形象,关公、周仓最后压阵。打外场的报儿、官老爷、大哑巴、膏药匠、丑婆子、傻公子……还有八仙、贪官、污吏、乞丐、懒汉、巫神、算命先生、丑婆等<span style="font-size:18px;">众熟知的三教九流人物,都</span>是社火队中常见的角色,一二公里长的队伍威武雄壮,每一位"身子"都尽情表演,<span style="font-size:18px;">他们形象不同,性格各异,化妆打扮五花八门,随着秧歌锣鼓,扭来扭去,发挥自己的表演特长,表达心中的喜悦之情,</span>锣鼓喧嚣,震天动地,城乡笼罩在一片欢乐之中。</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地方社火的派系不一,一个地方一个样,初期类似于地滩社火,地滩社火中的演员最少不下24个身子,有文有武有丑有俊,文少武多,主要有红脸、花脸、净脸、丑脸、白脸、文旦、武旦等,所用道具有长刀、短刀、枪棍、鞭、锏、锤、弓箭等,还有许多辅助环节,如锣鼓、火烛、灯笼、衣饰,各种脸谱、衣服、道具都有专人负责,耍唱兼容,巧妙穿插,一转又一转打斗追杀,把观众引入仿佛是古老而久远的战争中,或一场历史纠葛中,或人生悲剧中,或缠缠绵绵的爱河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一种古老的祭祀、驱邪、祝福传统,闹社火曾经在中国各地、尤其是西北地区非常流行,西北地方民间社火主要有陕西社火、山西社火、河南骂社火、青海社火、甘肃社火…… 是中国汉族文化与地域文化融合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祭祀宗教社火的仪式逐渐增加了娱人的成分,成为中国汉族庆祝传统春节的一种规模盛大、内容繁富的民间自演自娱的狂欢娱乐庆典活动。在中国西部,每年春节正月初一至十五,各乡村群众自发组织举行盛大的、热闹非凡的各种社火活动,抬芯子、踩高跷、 舞狮子、耍龙灯、打腰鼓、跑旱船、扭秧歌,走村串户,十分热闹,这种喜庆活动,陕西关中称 “ 耍社火 ” ,陕北叫 “闹秧歌” 、 ” 闹红火” ,在我的家乡人们都叫“闹社火”,是一种<span style="font-size:18px;">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span>社火经过之处,群众燃放爆竹迎接社火队伍,赠予烟酒等礼物,爆竹声声,锣鼓喧天,人山人海,场面非常热烈。</p> <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凉州”是古代联系南北、贯通东西的文化十字路口,中原文化圈、蒙古草原文化圈、青藏高原文化圈、西域外来文化圈在这里交汇融合,形成了灿烂辉煌的凉州文化。乍一听“凉州”这个词,也许<span style="font-size:18px;">你</span>可能感觉它<span style="font-size:18px;">荒寒壮烈,</span>交替出现在眼前,可你或许不知道,就连历史上的诗人们一旦“<span style="font-size:18px;">出塞”到</span>凉州这<span style="font-size:18px;">座车水马龙的河西重镇与孤凉苦寒的边塞小城,</span>心中的那种柔软便坚硬起来,<span style="font-size:18px;">敞开的心扉任漠风猎猎成奇异的画面,</span>边塞风烟、北地沧桑溢满了诗坛,“<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一“直”一“圆”,便是山河风光无限,</span>诗人长袖一挥,缠绕的云彩中就有凉州的色泽;“绣口一吐”,就是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一个诗人与一座城市发生交际,一首诗激活一座城市,实属难得,若干诗人与一座城市产生关系,若干首诗把一座城市描绘的令人翘首神往,更属难能可贵。在中国诗词艺术的殿堂中,“凉州词”大放异彩,把凉州擦拭的光泽鉴人、漂亮并触动人心,使人动容动情、久久回味,这就是凉州文化的魅力所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 凉州,一个多么辉煌的名字,“葡萄美酒夜河远上白云间”“城头山鸡鸣角角”“无数铃声遥过碛”,黄河扶摇,关山宵梦,山鸡鸣唱,铃声清幽,看似漠地远僻,而“醉臥沙场君莫笑”“思杀边城游侠儿”“那堪绕帐做旌旗”……何等的豪迈,何等的苍凉,何等的快意,何等的忧愤,忧患意识、家国情怀的一腔热意,在凉州被释放的淋漓尽致,每每读之,都让人血脉喷张。而今,雪山,草原,大漠,古道,并不是凉州的全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凉州以别样的风姿耸立,远去的是诗人们的背影,而那种留驻天地间的家国情怀,让诗人们的花样年华有了深刻的况味,单纯的物象注入了生命活力的体征,一放喉便慷慨激昂,不如此,似乎表现不了凉州的旷远和雄厚。凉州,再也不仅仅是个地名,而是一种意象,一种情愫,一种能将山河入梦的遐思,凉州,就是这样的丰沛饱满和生机勃发。</p> <p class="ql-block"> 凉州社火则是凉州文化中民族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来源于古老的黄土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魅力。 凉州民间社火从内容和形式上与全国各地社火有共同的特点,除了传承西北传统社火多姿多彩的样式和文化精髓之外,又有一些兼容并蓄的独特之处,表现为元素多样、表演混杂、风格硬朗等特点,既展现了社会各阶层、多种职业人物形象,如管理阶层的“春官老爷”、社会精英阶层的书生“傻公子”、风尘女子的“丑婆子”、英武豪放的戍边将士“鼓子匠”、质朴善良的乡村民女“蜡花女”、行街走巷的小商小贩“膏药匠”等,又融合了多种文化内涵,有书生造像的“傻公子”、衣锦还乡的民间精英“春官老爷”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也有杂耍中的大头、和尚表演为代表的佛家文化,还有腰鼓八卦图像、“膏药匠”的符咒和拂尘、社火风水祈祷等为代表的道教文化,以及多民族共同融合发展的民间艺术如汉族的诗词、蒙藏等民族的唱腔、来源于古老的黄土地的秦腔等,它们相互融合,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凉州社火。</p> <p class="ql-block"> 凉州社火队由七部份组成:第一部分是鼓乐彩旗队,走在社火队伍最前面,主要由大鼓、大锣和彩旗组成。<span style="font-size:18px;">四个人抬的大战鼓</span>用牛皮蒙面,鼓面<span style="font-size:18px;">绘的是金色盘龙或八卦太极图,</span>直径3尺多,高1.5尺,有鼓架,4个为一路,鼓<span style="font-size:18px;">师挥舞双搥,使出浑身力气“咚!咚”地擂着,鼓声震得人耳朵“嗡嗡”作响,心口直颤;</span>伴奏的打击乐器有大钹、大铙、大锣等,在正月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鼓乐喧天,彩旗猎猎,是社火队的统领和前导引领,也</span>使热闹的节日气氛更为浓烈。</p> <p class="ql-block"> 第二部分由社火的“春官老爷”来打头,“春官老爷”一般称之为“老爷”,在社火队里享有绝对的权威。老爷后面跟着衙役、左右护卫等,护卫手持写着“回避”“肃静”“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字样的虎头牌。“春官老爷”也有一个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年临近春节,楚庄王在领兵打仗时,不幸被敌人围攻,敌人喊着要拿楚庄王的人头祭灶王爷。当时有一位臣子对楚庄王献策说,可以“活享一品俸禄,死封庙祭的灯官”为重赏,雇一个与楚庄王面貌相似的放羊人当替身趁机突围,楚庄王依计行事,果然逃过了劫难。后来,楚庄王平定天下,下了一道圣旨,命天下百姓每年正月出社火,那个救他的放羊人也被封为了灯官,专门掌管社火,这个灯官也就是演变到今天的“春官老爷”。</p> <p class="ql-block"> 第三部份是“傻公子”和“丑婆子”。“傻公子”头戴彩冠,身披霞袍,手拿折扇,口带美髯,时而步伐轻盈,翩翩起舞,时而一脸傻相,憨态可掬。“傻公子”<span style="font-size:18px;">要带领社火表演,还要</span>即兴唱“对子”,就是对社火秧歌,<span style="font-size:18px;">要求扮演者为体型高大、气质较佳的中年男性,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表演天赋,</span>尤其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街上和其他社火队相逢时,</span>“傻公子”之间先要相互贡礼,先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者闪到一边,让后来者先走,</span>以示礼貌,<span style="font-size:18px;">明是礼让,暗则挑战和较量,</span>然后使出浑身的解数比拼绝技,“斗技”的内容主要有即兴对对子、逗乐子等,此刻鼓声一时大震,都想以气势压倒对方而得意。</p> <p class="ql-block"> “丑婆子”装束则选择不一, 有的队伍为清朝贵妃格格装扮,有的则为古代风尘女子扮相,凉州社火里的“丑婆子”<span style="font-size:18px;">极尽夸张,大脚片,麻子脸,大嘴几乎斜裂到耳下,耳垂吊着红辣椒,脖子上插个长烟杆,或胸前吊个旱烟袋,</span>“丑婆子”表演的目的为逗乐观众,看到她奇丑无比还疯来颠去的悠然自乐,谁也会忍俊不禁的哈哈一笑。有的地方社火把“丑婆子”唤作“<span style="font-size:18px;">害婆娘”、“风婆娘”,社火</span>队伍往往以“风婆娘”开路,这是跟“雨师”相应的“风姨”的形象,在神话里是司兴风降雨的神,其形状类似彩旦,奇丑无比,一手摇扇,一手拿着写有“风调雨顺”的菱形膏药旗子,用夸张、滑稽的大幅度动作扭来扭去,令人捧腹,表现了人们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稳的心情和愿望。</p> <p class="ql-block"> “傻公子”和“丑婆子”是社火队伍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最活跃、</span>最逗趣、最有意思的人物,这一对角色均由社火队里性情活泼、幽默感强、有较强表演能力的男性表演。<span style="font-size:18px;">傻公子”和“丑婆子”的表演,是整个社火队里最精彩、最吸引人的环节,傻公子”领着“丑婆子”,他们相对扭舞打诨,</span>时而挤眼弄眉、吐伸舌头,时而扭秧歌出怪相,时而走进人群说些俏皮话,逗得观众捧腹大笑,为社火队增添了许多笑料,也为表演场面引来一阵一阵的笑声。</p> <p class="ql-block"> 第四部分是鼓子队和蜡花队。凉州社火中的鼓子队和腰鼓队是有区分的,鼓子队的打鼓人被称为“鼓子匠”,其中有一位鼓艺高超、举止大方的鼓手为“头鼓”,来控制整个鼓子队和蜡花队的鼓乐节奏和鼓队行礼。“鼓子匠”的装扮威武雄壮、粗犷豪放,一般为彪形大汉,古代武士打扮,身穿黑色、红色或黄色的双排扣武士装,胸口为护心铁,足蹬长筒靴,头戴英雄巾,扎着红绒花,肩背羊皮鼓,手执柳木槌,边打鼓边前进,活脱脱一幅古代捍卫西部边陲的将士风貌;每个“鼓子匠”后面,跟着一位俊俏的腊花女、一位活泼调皮的梆棰手配合表演,遥想这也许是古时候为国家戎边守疆做出无私奉献的一家人吧!鼓子队有时要闪出队列独做鼓舞表演,打鼓的舞蹈动作幅度大,表演方式多,动作粗犷,神态豪迈,鼓声浑厚,相比于蜡花女的娇媚善良、棒槌手的小巧玲珑,更显英雄盖世。</p> <p class="ql-block"> “鼓子匠”表演中最精彩的是“对鼓”,“对鼓”是在两支队伍迎面时,两名鼓匠面对面击打腰鼓,并伴随着舞蹈动作,以示尊重和问候。表演时,双方侧着身体击打着同样的鼓点做出复杂动作,左右扭动身体,双肩前后按节奏摆动,“头鼓子”之间的“对鼓”更加精彩,时间也较长,两名“头鼓”使出浑身解数,动作幅度和难度比较大,有跳跃式胯下击鼓、“对鼓”作揖、背靠背击鼓、相互击打对方腰鼓等,最后双方会暂停一会,彼此说一些问候、祝福的话语,以表礼仪。</p> <p class="ql-block"> 第五部份是和尚队,和尚队一般穿僧衣戴僧帽,也有戴面具的;第六部份是百色队,这是社火里最随意也是内容最丰富的一队,这一队由三教九流、七十二行各色人物组成,主要由大头、小丑、高跷、彩船、舞龙、舞狮等队伍构成,伴有舞龙、舞狮、秧歌队、彩车等多种表现形式,每队表演形式不同,花样繁多,但总体节奏统一,形成和谐的整体,整个阵式、场面热闹,催人心血奔腾。</p> <p class="ql-block"> 蜡花队“蜡花姐”身穿彩色女袄裙,一手拿手锣,一手执锣槌,锣槌尾系长彩绸,敲起小锣时,“叮叮铛一一叮叮铛”如敲碟儿清脆悦耳,她们舞姿翩翩,彩绸飘飘,十分动人。</p> <p class="ql-block"> 腰鼓队队形整齐划一,端庄靓丽的姑娘们红衣红裤红腰鼓,远远的就看见了朝霞里的海浪。腰鼓鼓声清远,表演队形变幼无穷,时而方阵,时而矩阵,时而梅花绽放,时而彩蝶翻飞,时而俊马奔腾,时而幼鹿嬉鸣,时而海浪泼岸,时而细雨滴檐,热烈中飘着宁静,奔放中透着娇羞,看得人心潮激荡,如痴如醉,别有一番风味。</p> <p class="ql-block"> 最壮观的是一身黑衣、头戴花翔、敲打着激昴鼓点的“攻鼓子”队伍,就像科幻电影里的克隆人军团。“攻鼓子”是凉州社火中重要的看点,也是凉州社火的特色之处。<span style="font-size:18px;">由于“攻鼓子”表演气势恢宏,特色鲜明,表演对抗性强,因此凉州区部分乡镇将它从社火里面分离出来,形成单独的“攻鼓子”表演。</span>除了常规的走街串巷式巡演外,“攻鼓子”匠们也有“赛斗”,遇到社火“会面”时,各社火队中的鼓手出来,在场地中央围成一圈,其余队伍则在最外围表演,“头鼓”站中央,七名鼓手转着圈围着头鼓子,八名鼓手按鼓声节奏同时退几步,然后同时向圈内冲刺,到圈子快要合拢时停下来,后退到原来的地方然后再冲刺,这样往返五六次,在每次冲刺时,步伐、速度和鼓点相互结合,<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节奏地擂鼓腾跃,</span>整个表演场面气势宏伟,“<span style="font-size:18px;">攻鼓子”敲得震天响</span>,动作统一,<span style="font-size:18px;">节奏明快,</span>排山倒海、雷霆万钧,<span style="font-size:18px;">鼓声令人振奋不已,</span>有将士冲锋陷阵的豪迈气势,说明凉州社火深受边塞文化和军旅文化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说起凉州攻鼓子,自然以凉州四坝镇的“杨家会”最负盛名。而所谓“杨家会”其祖先最早还是从王城堡迁徙出去的,据明清时期《杨氏宗谱》史料记载,乾隆初,因凉州大柳乡王城堡杨氏一族,族大支繁,丁口日盛,又苦于人多地少,不得已之下,经族人商议在本地寻几处土地较广、且有泉水窝子的地方,分批迁移出去一部分房支。当时有迁往四坝镇杨家寨的(“杨家寨”得名亦源于此);有迁往大河驿的,有迁往城区西门外以及新疆等地,其中迁往四坝等地的繁衍至今达2000余人。据传,昔年凡迁徙出去的杨氏族人,每家每户均按人口给足一年的口粮,亦可带走部分农具及社火道具,社火道具以“鼓子”居多,可惜未带走锣镲及其它道具,所以,后来四坝镇杨家寨的人每年闹社火即以“会鼓子”为主,后来俗称“杨家会”。</p> <p class="ql-block"> 凉州攻鼓子是流传在武威市凉州区四坝镇、永昌镇、大柳镇、下双镇等地的民间鼓舞,攻鼓子作为“社火”的一种表演形式,它最早起源于凉州大柳乡王城堡的社火,这里所说的“王城堡”乃古地名,不单指今之王城村,还包括王城、湖沿、东社、西社四个自然村,皆因四村昔年农田灌溉属井泉灌溉区的同一水系,故邑人统称为“王城堡”。王城堡的社火很有名,据文献记载,早在唐宋时期即已传世,明清以来更为盛兴,凉州攻鼓子原来也是王城堡社火中的主要表演形式之一,每年春节期间,从正月初六开始,王城堡的主社火与邻村湖沿、东社、西社的分社火都要在堡子门上的卧龙庙前集中起来闹“社火会”,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凉州大柳镇王城堡“社火会”。至今流传着一句俗语:“王城堡的社火重打一上来”,说的是大约在乾隆年间,不知什么原因,王城堡几个村的社火闹了个不欢而散,最终又达成和解,决定抛弃前嫌,从头再来。目前,唯有四坝杨家寨子的攻鼓子一枝独秀,其它地方的日渐消失。</p> <p class="ql-block"> 凉州区的“攻鼓子”表演有过“杨八将进京”的辉煌。1957年,武威县即现在的凉州区文化教育馆馆长专程来到“攻鼓子”传承地四坝公社杨家寨子大队,选拨出8位队员,专门训练“攻鼓子”参加北京举行的全国民间音乐舞蹈调演活动,攻鼓子的脸谱、服饰、造型、动作、阵型、鼓乐节奏等都经过了无数次的进化和提升,8位杨姓队员经过刻苦训练进京献艺,在天安门和怀柔堂进行了“攻鼓子”表演,受到了周恩来、朱德、董必武、宋庆龄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一度时期,社火等民俗活动被划为“四旧”遭到了取缔,“攻鼓子”因“杨八将进京”的辉煌经历,受到冲击较小被保护下来。20世纪80年代,社火这一传统民间娱乐活动逐渐得到恢复,1982年,国际艺术交流委员会主任水源先生考察凉州“攻鼓子”之后,感慨赋诗:“凉州古曲一遂音,今日惟其继遗声。”1986年,凉州攻鼓子被编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四坝镇早在1996年就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凉州攻鼓子和凉州贤孝等非遗项目的兴盛是主要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 2006年5月20日,民间社火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凉州“攻鼓子”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传承与保护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凉州区四坝镇成立了攻鼓子艺术团,登记注册了“武威市凉州攻鼓子艺术协会”,<span style="font-size:18px;">拍摄制作了攻鼓子宣传片,</span>在四坝镇建立了传习基地,配备了多套道具及服装,在每年的春节、庙会、非遗宣传日上进行攻鼓子展演,积极参与全国举办的各类鼓舞比赛,从1987年至2009年,凉州攻鼓子先后参加了《西部之舞》《八千里路云和月》《望长城》等十余部影视剧拍摄;<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些专业舞蹈编导更是将“攻鼓子”搬上了高雅的艺术舞台,凉州区文化馆的付泓编导的舞蹈《承•脉》在第九届“小荷风采”舞蹈大赛中获得创作金奖和小荷之星称号;“攻鼓子”表演艺术先后</span>荣获全国广场舞群星奖银奖、全国民间鼓舞比赛铜奖、甘肃省首届群星艺术节金奖、“五个一”工程奖、敦煌文艺奖等多项殊荣,凉州攻鼓子声名大振,被誉为“西部鼓魂”。</p> <p class="ql-block"> 第七部分是“膏药匠,只有一个人,也是贯穿全队、活跃全局的人物。“膏药匠”<span style="font-size:18px;">戴烂了顶的破草帽,反穿皮袄,脸用锅灰大油抹得油黑,两只白白的眼窝,腰间系着铃铛,手提一个脏油瓶,随着鼓点在全场四周乱窜;也有“膏药匠”装扮</span>为游方郎中,头戴黑色礼帽,帽边由彩色纸装扮,纸上写着“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等吉祥话,一手执蝇拂,一手摇串铃,<span style="font-size:18px;">追逐周旋于社火队左右,时献殷勤,嬉戏逗耍,捣乱其间,整个表演滑稽可笑。</span>“膏药匠”<span style="font-size:18px;">的主要职责是随前随后、随时随地制止乱挤乱闹的人群,脏油瓶一甩,一声吆喝“膏药呀,喂喂喂”,前拥乱挤的人群怕沾脏衣服,哗地一下后退了,维护了秩序,照料了社火队的演出。</span></p> <p class="ql-block"> 这样的社火队结构据说也源于一个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皇帝叫苗庄王,他在琐阳城里过着安闲的生活。可是,有一天敌人的千军万马包围了琐阳城,敌人在离城二十里安营打寨,营挨营旗连旗,最前面一个高士骑着一匹骏马,后面有一字长蛇旗、二龙出水旗、三才混元旗、四门兜底旗、五处五方旗、六丁甲旗、七星北斗旗、八卦连环旗、九宫遮阳旗、十面埋伏旗……那场面真是旗幡招展,号带飘扬。苗庄王招集部队商议对策,有几位大臣献计说“皇上,我们有一个办法不知皇上听不听”,皇上说“快!马上讲出来听听”,大臣们就讲,“让两位大臣妆扮两位财主,财主后面再跟上两位率兵大将,每位大将后面跟上男扮女打锣的人打小鼓的人,后面跟上拿两根木棒互相敲打的小男孩,打锣的人后面跟上男扮女的小孩,一只手拿一把扇子;皇上装扮成一位最自由的人,反穿羊皮袄画成鬼脸,一只手提一个墨水瓶,一只手拿一根毛笔,当时皇后怀胎了扮成麻脸大肚婆,最前面再打几面旗子……</p> <p class="ql-block"> 皇上一听“妙,好极了,一切照这样安排,你们传令下去,找好打扮用的东西……”一会儿他们都妆扮好了,整个队伍轰轰烈烈的闹了起来,敌人迎面扑来,首先抓住了两位财主,以为这其中的一个就是苗庄王,察看了一会发现不是苗庄王,苗庄王乘热打铁跳着,闹着,出了城门,逃了很远敌人才发觉这就是苗庄王的队伍,可他们追赶已经来不极了。那两位财主就是社火上的老爷,两位大将就是“头场子”,背打小鼓的就是腰鼓队,男扮女装的小孩就是腊花姐,画成鬼脸反穿皮袄的就是“膏药匠”,麻脸人就是大肚的“臭婆子”……从那以后,社火这种民间艺术就留传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 社火表演在民俗学上归为游艺民俗,而游艺民俗主要指有古老传承和渊源、以供民间游乐的文娱体育活动。闹社火靠的是演员的动作表演,各家的社火扮演人物都以动作、语言、换花样等使出浑身的解数,借助各种道具,配以旌旗、仪仗、锣、鼓、铙、钹等,表演各种戏剧性的情节,吸引观众。<span style="font-size:18px;">各乡镇几十家社火中,每一个村的社火套路都是祖祖辈辈口传身教延续下来的,</span>表演事先有场面变化编排,有引人入胜的高潮铺垫,有生动热烈的祝辞,有欢快热闹的吹打锣鼓音乐伴奏,表演程序自由 ,规模浩大,场面热烈壮观,有一些热爱和热心的文化人,不断去继承和发展,使这种古老的传统习俗一直保留下来,沿袭至今。</p> <p class="ql-block"> 社火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是一种靠扮演、造型、技巧取胜的艺术。根据表演形式,社火可以分为造型与表演两大类。</p> <p class="ql-block"> 造型社火是以各种手段展示人物、动物等造型和工艺,最具表现力的是“芯子”,有的地方叫高台,芯子有抬芯子、背芯子、车芯子等多种类形,尤以“车芯子”为多。“芯子”往往由经验丰富的民间艺人指挥建造,一般在小型车辆或汽车上固定一根或几根丈余长的木椽或铁杆,再在杆的顶端绑成其它形状的悬体物,这就是芯台,芯台上再做出各种造型如假山、树木、花篮、动物、景物等,按其内容把装扮成故事中人物的角色固定在高台上,少则1人多者10余人,高可数丈,着戏剧服装的角色在行进中表演玄妙、惊险动作。</p> <p class="ql-block"> 抬芯子又叫扮故事,是在一个专用的桌上或平台上固定好约两米的悬体物,用彩纸和绸布在上面做出各种造型如花草树木、纺车、龙、虎等世间百物,然后按表演内容把胆量大、眉清目秀的小孩装扮成戏剧人物缚在上边,少则一人多则可达十几人,他们或并排站着,或一层比一层高地排列,高悬在十米高的空中在行进中不时转动,有的双臂摆动像在行走,有的像在荡秋千,高高望去就象在花朵上站立,飘飘如凌空飞翔,场面惊、险、奇、巧。</p> <p class="ql-block"> 每个高台都有一个主题,常见的古老故事情节有《三打白骨精》《二郎救母》《<span style="font-size:18px;">白蛇传》《三娘教子》《铡美案》</span>等,多取材于秦腔故事;改革开放后芯子渲染出现代色彩,展现了较多的时代主题和工、农、商、学、兵的精神风貌,有很多企业也把社火的芯子做一大型模型平台,宣传展示本行业理念和取得的显著成绩。车芯子表演故事用的车不能太少,太少显得单调、乏味,车多了阵容强大,表演的内容多样,显得非常壮观。</p> <p class="ql-block"> 表演社火是利用道具和夸张动作展示表演主题,主要形式有踩高跷、舞狮、舞龙、划旱船、花鼓、竹马、扭秧歌、武术、腰鼓、大头娃娃、威风锣鼓、太平鼓等。社火队中装扮的戏剧人物,也总是迎合人们除灾禳病的心理,威风凛凛的四大灵官、腾云驾雾的八仙、威震鬼界阴间的钟馗、保护万民的秦叔宝、尉迟敬德等神灵纷纷登场。 </p> <p class="ql-block"> 踩高跷,民间俗称踩跷子,一般以10人以上的成年人表演,道具比较独特,一般用椽材制成约3尺或4尺长的柱体木腿,高度在70—80公分,在上半部约1尺的地方安装以脚宽为宜的一长条横板做脚的支撑点,然后用绳索绑在小腿上,表演者身着历史戏剧人物服装踩着高跷,不但可以行走自如,技巧高超者还能做劈叉、跳凳、扭秧歌、舞刀弄枪等各种高难度的动作。高跷是一项非常古老的民间技艺性表演,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传说唐朝李世民为了让老百姓高兴起来,令天下出社火玩会,表演时围观的人前边的能看到,后边的看不到,李世民就让人制成高跷踩上去,这叫一接腿;由于观看的人多,后边的人还是看不到,李世民命人把跷接高些,成了二接腿。</p> <p class="ql-block"> 高跷往往成群结队而行,以有规律地变换队形为特征,艺高胆大的走起路来故意歪歪扭扭,显得摇摇欲坠,让人捏—把汗;有的行走间忽然劈一个双叉,坐在地上撒娇,当别人去扶时,身子一纵突然又跳将起来,立刻引来观众一阵喝彩。表演时事前装扮好的生、旦、净、丑高跷队员,随时随地演出人们喜闻乐见的小戏,打开场子在锣鼓器乐伴奏的强烈节奏下,绕场子边扭边唱,跟会的人四边围着,往往满场回应,赢来阵阵喝彩,这叫满场热,他们唱的都是现在即将失传的民间小调,最有名的曲调有《五更寒》、《放风筝》、《孟姜女寻夫》《王哥放羊》等,曲调非常纯朴和优美。元宵节很多地方更是盛行这种踩高跷的民间活动,美美地走一回,美美地扭一回,充分体现了人们追求未来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p> <p class="ql-block"> 走在高跷社火队最前边的是大金脸南顶老君,相传八仙的前身是贼,天下有九大贼,闹的州府不宁,黎庶不安,地方神祇上报给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派天兵天将收住了八个,剩下一个跑了,就流落到世上,成了现在的贼,而在收服的八仙里边,因为韩湘子最小神通却大不好收,神将派完了还是收不住,最后玉皇大帝只好亲自出马,又怕万一收不住丢老天爷的人,他就变了个化身成南顶老君,幸好韩湘子斗不过玉皇大帝,最后被收住了,原来那化身南顶老君的是玉皇老儿。</p> <p class="ql-block"> 高跷行进中不说不唱,可以不受时空、内容的限制,表演内容极其丰富、广泛,从上古的三皇五帝、神话传说到历史故事、轶闻野史、传奇英雄等无所不包,无所不演,有《断桥》、《盗仙草》、《挑黄袍》、《唐僧取经》、《八仙过海》、《包公赔情》等,都是非常古老的。看见了吗?《白蛇传》里的许仙书生打扮,与他配合的青衣少年手拿的一根青色杆头上挑个花蝴蝶,传说许仙当年上下学的路上经过一座山脚下,山花丛中蝴蝶很多,他往往被蝴蝶吸引扑蝶嬉乐,有一天正在捉一个大花蝴蝶时,见到一条白蛇,许仙看到同学们用石块投蛇很生气,双手捧起受伤的白蛇放到了山里,救了白蛇一命,这条白蛇就是修炼千年的白娘子,伤好后的白蛇想报答许仙救命之恩,明着去请许仙<span style="font-size:18px;">到山里一叙</span>肯定不来,就让小青变成蝴蝶在放学的路上引许仙,许仙果然一路扑追蝴蝶,见到了美若天仙的白娘子。不知有多少俊年娇女,曾经为白蛇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流下过热泪滴滴。</p> <p class="ql-block"> 舞狮子,是我国一项优秀的民间艺术,<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流行于南北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舞狮有“南狮”“北狮”之分,南方社火最盛行,每逢有集会盛典,民间都会以舞狮子的形式来助兴。</span>“南狮”表演重在形意,“北狮”表演重在写实,<span style="font-size:18px;">两只大“狮子”和四只小”狮子”</span>脖颈上挂<span style="font-size:18px;">小孩拳头大小狮子头状</span>大串铜铃,扮狮子的前边一人举狮头站立,后边扮狮腰身的人低头弯腰把扶前边人的腰部,身体随前边的表演者而动。舞狮子主要是看武士用绣球逗引狮子时干净利落的拳脚功夫,两个额头挽着双揪羊肚毛巾、身穿白色箭袖戏服、足登云靴戏“狮”人,变换着各种姿势舞动手里的绣球,<span style="font-size:18px;">颠着碎步边倒退边逗引着狮子,那狮子眨巴着眼眼</span>,伴着一阵紧似一阵的鼓点,<span style="font-size:18px;">张开血红大口随着绣球</span>表演着闪、展、腾、挪、趴、卧、弹跳、打滚、直立、尥蹶子……一忽儿跳上腾起,一忽儿落地耍疯,累了就卧下<span style="font-size:18px;">撩起足弹痒痒、</span>眨眨眼装睡,小狮子则欢蹦乱跳的在大狮子胯下钻来钻去,头拱绣球玩耍,<span style="font-size:18px;">表演风格豪放,洒脱,活灵活现,生动有趣。</span></p> <p class="ql-block"> 舞龙的打开场子,十二个汉子一条青龙,十二个汉子一条黄龙,硕大的龙头二目电光烁烁,张开的大嘴巨齿交错、血舌长吐,龙须飘飘,龙鳞闪闪,一位用长木柄顶举着旋转的圆球的戏龙师,上下左右挥舞着龙珠,龙头舞动戏珠,龙身随龙头旋转,尾伴龙身摇摆,转一个螺旋翻卷,转一个盘头蜷身,忽地二龙出水,忽地双龙戏珠……时而盘旋,时而腾飞……凉州社火里最大的一条龙是荣华公司社火队的,长近80米,龙头狂舞,二十多个人推着钢骨架下脚装胶轮的龙身随龙头舞动前后滑行,那壮观场景令人惊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 划旱船也叫跑旱船,旱船又名花船,形仿游船而制,长2.1至2.6米,宽1米,用彩纸或绸纱扎成飞檐彩楼,下围布,装饰华丽美观,内坐一红袄绿裤穿绣鞋的美女,左边一老生头戴毡帽,身穿皂色束腰短装,手持棹板为艄公,做摇船样,右一丑角随船挥扇逗趣,<span style="font-size:18px;">他们穿着簇新的古装戏服,女的扮作名流小姐或大家闺秀坐船,男的扮作风流相公或白须飘飘的老渔翁划船,</span>表演时船姑娘把纱船套在身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随着锣鼓节奏器</span>乐的节拍走碎步,船工模仿船行摇呵摇呵的做着各种划船姿势,二人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span style="font-size:18px;">走起来如行云流水平稳,摇起来如风卷浪花荡漾,哨子紧吹则急走,鼓点缓奏就原地晃悠,给人以水上行舟之感,</span>有善歌者佐以戏文、小曲,尤为动人。</p> <p class="ql-block"> 在十多只船的队伍里, 每一只船,仅男女二人就表演出了戏剧里的人物故事,有《白蛇传.借伞》的,有《打鱼杀家》的,有《花为媒》媒婆伴船送嫁的……也有演的粗犷的:一年轻货郎妇斜背蓝色包袱,包袱里应该都是些绣花针、五彩丝线、香胰子什么的,迫于生计走街串巷卖些闺中用品,一次乘船过河时,撑船梢公见她有几分姿色,便生歹意要调戏她,她用手中小鞭抽打梢公,表演中二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紧密配合载歌载舞,</span>打斗时因怕不小心船翻人亡,一会向左侧倾斜,一会向右边倾斜,船犹如在海浪中颠波,人们前涌后簇、惦足拔颈,不单是观看舞船的精彩,或许在赏悦演员的俊美。民间传说,划旱船是为了纪念大禹治水的,旱船象征一帆风顺,乘风破浪的航船集中体现了创作者的艺术构思。</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二小赶驴有叫牵犟驴又叫跑竹马,用竹子做骨架,扎成马或驴形,以彩绸或彩纸装饰,表演者腰围竹马,宛如骑马一样,</span>一<span style="font-size:18px;">男扮女装的人描眉擦粉,跨头黑驴,赶脚的二小红鸡角帽,黑衣黑裤,小丑装束,过去没有交通工具,一个漂亮大闺女要出城去串亲戚,靠雇驴驮走十里二十里,二小见人家漂亮,到了郊外僻静处想调戏人家,毛驴也看不得他的作派,打滚撂厥子的又踢他又咬他,二小挥着鞭折跟头倒空翻,嘴里还骂骂咧咧,男女成双成对做出因驴犟而出现的种种滑榰动作,穿梭奔驰、跳跃、对唱,乐感强烈,节奏鲜明,气氛热烈</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后有一拉驴人和一手执破扇丑角逗趣者,耳悬“大红袍”作耳环,表演种种丑态怪样,逗人捧腹大笑。牵犟驴</span>装扮仿真、美观独特,表演起来轰轰烈烈,也有叱咤风云之势。</p> <p class="ql-block"> 质朴的北方人喜欢用扭秧歌的形式来庆典贺喜。各地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秧歌的风格</span>也不尽相同,有陕北秧歌、东北秧歌、河北秧歌、山东秧歌……东北秧歌流传范围最广,艺术水平最高。秧歌是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各地进驻县城而传播而来的,因它简单易跳,服装没有严格要求,可随便扮演各色人物,随<span style="font-size:18px;">锣鼓节奏载歌载舞,彩绸飘飘,热闹非凡,</span>很快为广大群众所接受。秧歌具有舞唱结合的独特风格,扎场演出时打伞人站中间,领头者率众<span style="font-size:18px;">边舞边走</span>打圆场,停下来后打伞人来一首小曲:“秧歌好唱口难开,樱桃好吃树难栽,要想听俺把歌唱,哎——XX你下场唱起来”,点到谁谁就演唱一段,一般是二人对唱,唱完头戴红樱帽、翻穿皮袄、丑角脸谱、手拿鹅毛扇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打叉人</span>出场,说打岔曲、顺口溜逗人发笑。</p> <p class="ql-block"> 凉州社火的秧歌队,特色之处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还扮有工、农、兵、学、商等人物,借以丰富秧歌队的阵容,表现出群众广泛的、强烈的共同参与意识和群体精神,</span>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火不仅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高度的艺术性的</span>一种艺术表演,也是强化人与人关系的调节剂。秧歌队伍是社火的绿叶陪衬,少男少女们踏着整齐划一的青春舞步走来,踩着有节奏的鼓点载歌载舞,红绸绿缎一落一起,宛如天上的彩虹。</p> <p class="ql-block"> 社火表演是一种<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说不唱的</span>哑巴戏,表演者的脸谱也是少不得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让人们一目了然,社火的表演脸谱最具特色,人物众多,古朴无华,开脸严谨,用色讲究,造型粗犷独特,纹样稚拙讲究,色彩浓烈明快,既简练单纯,又复杂细腻,既对比强烈,又和谐统一,更为强调人物的主要特征,一般是专人专脸,如牛皋和周仓额头上画有图案化的“牛”字和“周”字,“包青天”额头上的“日”“月”象征他铁面无私,公正廉明,与日月同辉,脸谱上还有“金”“木”“水”“火”“土”等图案<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脸谱有对脸、破脸、碎脸、悬脸、转脸、定脸等,最常见的是对称形和旋转形两种。<span style="font-size:18px;">画上脸谱穿上表演服进行表演,表演内容不受时空限制很丰富,从古老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传奇英雄,到现实生活都可以表演在同一场社火中,通过一个或一组人物展现一个故事,往往是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和戏剧故事,给人一种更原始、更清新、更自由之感。</span></p> <p class="ql-block"> 社火脸谱是从古代"假面"、“涂面”发展而来的,起源于周朝,周武王率兵伐纣,大军行至麒麟山下,被驻守山下的闻太师挡住去路。姜子牙计上心头,让士兵戴上了神兵天将的面具上阵叫骂,个个威武凶煞,好似天兵下凡,闻太师不知真假,以为天意,拔寨而去。此事传入民间后便产生了画脸谱逐鬼的民间习俗,并逐渐融入到了社火里。学术界普遍认为脸谱的起源是周秦时代宗教仪式的“傩”舞,“傩”本是一种传说中的神鸟,后被人格化,成为一种祭祀表演。“傩”舞是周代在“傩”祭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驱鬼逐疫的宗教舞蹈,其明显特征是戴假面歌舞,巫师戴着刻有图腾的面具将自己装扮成神,面具在这里起到了人与神的转化作用,是行巫术时必不可少的道具,巫师一旦戴上面具,普通人就变成了“神”,成了人们心目中崇拜的图腾。</p> <p class="ql-block"> 中国人自古就在一张脸的整体结构中赋予了“天庭”、“地阁”、“四方”、“五位”等天地大象和无边无际的观念空间,也便很自然地由此获得了其辽阔的表现空间,<span style="font-size:18px;">民间艺人大胆构思,想象奇特,利用色彩、图案、线条等穿插变化,加进象征性、寓意性的纹样,根据不同人物进行不同的脸谱设计,以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span>将天地万物巧妙地安插于一张脸上,将一出戏和多篇故事呈现于一张脸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绘制出一面面五彩缤纷、古朴典雅的社火脸谱,以表现人物不同的身份和性格,产生了奇丽的艺术效果。</span>经历了世世代代,社火脸谱日臻完美,从绘画、设色、章法、布局都有一定的格式,形成了一系列的纹饰、眼神、色块等程式化的要求,<span style="font-size:18px;">自成体系。</span>随着社会的发展,远古时代保留下来的社火,融入和赋予了新内容,表现形式也日臻完善,注入了民间传说、戏曲故事和英雄人物等元素,<span style="font-size:18px;">形成鲜明的艺术特色和时代色泽。</span></p> <p class="ql-block"> 如著名的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蜀国大将关羽为世人传颂,其死后被佛教神化,尊为"关公"、"关帝",作为神灵来崇拜。社火中由谁来扮演关公可不一般,这个人必须是最受大家尊敬、威望最高的,给他开脸化妆最后勾点七星痣是人们认为最神圣的时刻,因为一旦勾点了七星痣神灵就附体了,这位表演者就与“神”无二,大家要对他顶礼膜拜,妇女们还争着请“关公”抚摸自己孩子的头顶,争着将“老爷”脸上化妆的银朱色用手沾一点抹在孩子的脸上,据说这样可以保佑孩子平平安安,不招灾生病。至今一些地方的社火脸谱还残存着周文化“大傩”涂脸的遗痕,仍具有神圣性,从殷商青铜器上的饕餮、夔龙、夔凤等图案看,社火脸谱也不乏带有商代遗风,因而堪称中国最古老的脸谱。</p> <p class="ql-block"> 画脸谱的颜色早期只用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暗合五行,明表忠奸,这也是表现社火脸谱人物角色性格的基本色彩和语言。虽然脸谱代表的角色很多,但是有一套程式,比如红色的脸谱代表忠义的人物,白色的脸谱则代表奸诈的人物,黑色脸谱代表性格刚直的人物,青色脸谱代表勇敢的人物,黄色脸谱代表性格暴烈的人物,蓝色脸谱代表民间的好汉,绿色是豪杰的脸谱,金色、银色是神鬼妖魔的脸谱,艺人们编了一整套用色的口诀:<span style="font-size:18px;">“红为忠勇白为奸,黑为刚直灰勇敢,黄为猛烈草莽绿,蓝为侠野粉老年,金银二色色泽亮,专画妖魔鬼神判。”</span>观众正是靠这种程式化的脸谱来辨认表演角色的。在整个社火的表演程序中,化妆是神圣而关键的一步,而脸谱更是社火灵在的标志和内容的陈述,因此社火脸谱亦是这一古老行为在千百年传承中秘而不宣的玄妙所在,老的社火队都有各自历代相传的图谱,可惜大多数毁于“文化大革命”中了,留存至今的已属罕见之物。 </p> <p class="ql-block"> 凉州社火一般从正月初七开始“出身子”,正月十六“谢身子”。集体土地承包前各村都有“元宵会”,一进腊月门元宵会的热心人就出面向各家各户收会费,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物折钱,筹足费用后置办社火队的道具、用品,物色年轻小伙姑娘参加社火排练,经过一个腊月的精心教练和预演,在正月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按照当地风俗</span>正式进入表演;“文化大革命”期间,古代剧目停演,社火也被斥为宣传“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四旧之一被禁演;20 世纪 80 年代这一传统民间娱乐活动又渐渐复苏,成了各乡村庆贺一年成就的盛会,农村土地承包到户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决了人们的生活温饱,是社火最兴盛的时期,几乎每年的春节,都有社火穿街过村进行表演。</p> <p class="ql-block"> 说到社火“身子”的来历也有一个民间故事:春秋战国时代,楚庄王一日外出巡视,回城的路上突然遭到敌军包围,楚王不知所措,这时有一个臣子献计:以“活享一品俸禄,死封庙祭的灯官”为重赏,找一个长相相似的人作"替身"。这个“替身”穿着王服好不威风,前有探马报信、武士开道,后有歌舞班子随行,楚庄王却扮成一个哑巴,脸上抹着黑灰,身上反穿皮袄,混在逃难的队伍当中安全脱身,“替身”却被紧紧追杀,仓皇逃命中钻进一家马棚里不敢动,乌纱帽也给撞歪了,主人家正在贴春联,“替身”手忙脚乱,将"槽头兴旺"四个字贴在了纱帽上……。</p> <p class="ql-block"> 楚庄王后来发迹,为感激救主大恩,下令出灯官耍社火。如今有的社火里灯官老爷的纱帽上还见贴有"槽头兴旺"四个字的。真正的 “灯官”出现于清康雍正年间,当时清政府有个规定:官府衙门在春节期间要封印放长假,让县令们也有过年的时间,为了不至于地方上在封印期间形成无人管理的混乱局面,皇帝别出心裁,令民间临时设置灯政司及灯官,管理春节期间的灯会及一切可能发生的事,等县令开印上班后再自行撤消,这就是为什么全国各地在春节期间都有灯官、灯官会、灯政司等的缘由所在。因为设灯官是政府行为,所以,这一角色在全国各地的社火中都有,炎官属于神官,灯官却是朝廷派遣的官员。很多地方的社火中,炎官、灯官其实是两位一体的,这是因为清朝时,政府要求出灯官,老百姓无法抗命,只好变通让火神戴上了灯官的官帽,从而把出巡的火神和管理灯火的灯官合二为一了。</p> <p class="ql-block"> 每年正月开始闹社火和结束时,人们都要在村子附近的庙宇举行祭神集会,没庙宇就选一块地方举行一个仪式,叫“出身子”“谢身子”,场面颇和古代祭祀礼仪相似,古书《周礼·地官·鼓人》就有记载:“以雷鼓鼓神祀,以灵鼓鼓社祭。旧时的社火第一场也要到神庙里演出,这是千百年约定俗成的传统习惯“神社火”,社火队伍先要到本地社庙敬香,庙管在庙外老远跪迎,三拜迎接后把社火迎进神庙,在神的注视下“灯官”即“春官老爷”净手,对天烧三份表一炷香,虔诚恭敬神灵,节目表演唱《刘海撒金钱》、《天官赐福》、《打鬼》、《八仙庆寿》、《五女降香》等,庙管伴着木鱼的铎铎声和悠扬的磬声,祈求神的保佑。</p> <p class="ql-block"> 社火这一活动千秋万代地流传下来,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深层次的文化基因 ,体现了汉民族的特征,是充分表现劳动人民优秀文化观念和审美思想的民间艺术瑰宝。随着人类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其形式、内容发生了质的变化,新的时代赋予社火以新的内容,现时,社火从根本上不再是表达人们对“神”的崇拜,而是演变成了一种内容健康、形式活泼、名目繁多、生动有趣的文化娱乐活动,就图个红火吉祥,祝福意味越来越浓,成为一种新的民俗,每年进入腊月,村头一旦响起了锣鼓声,就告诉人们要闹社火了,把整个村人的心敲击得热乎乎的。</p> <p class="ql-block"> 新时期传统文化面临社会转型的挑战,改革开放后人们忙于五湖四海去赚钱致富,年轻人似侯鸟般的在家和远方之间奔波,家乡成了故乡,远方成了家乡,很多村庄留下的是老人和“留守儿童”,村庄成了“空巢”,元宵会”也自动解散,再有威望的老人也组织不起有规模的民间社火活动了;年轻人有了更多更多元的娱乐方式和活动,参与社火的热情大不如前,社火,这种流行于中国民间<span style="font-size:18px;">春节期间的</span>民俗娱乐活动,<span style="font-size:18px;">显示出一种弱势的生存状态,家乡的“凉州社火”,在新时期也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文化困境,</span>只有遇到政府部门出面,才能组织起有规模和宏恢气势的社火表演活动,让人们得以重见曾经非常震撼的民俗场景。</p> <p class="ql-block"> 也许曾经的年味记忆在一轮又一轮的时代潮流中被冲淡,鞭炮、烟花、社火……这些记忆中的年节事物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但当我们在经济和社会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回首时,支撑我们前行的这些民俗仪式背后独特的文化内核,仍会以另一新的方式发芽,<span style="font-size:18px;">萌生出另一种新的民俗文化,</span>茁壮成长为促进时代发展的动力。武威是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武威人民对于家乡的文化一直保持着昂扬自信,“崇文尚德,包容创新”的城市精神,融合着历史的文化精髓,耳濡目染中在人们心里播下新的种子,假以时日,一定会在青山绿水的土地上,像参天大树般的屹立起一座崭新的文化名城。</p> <p class="ql-block"> 我生于斯长于斯,从小就感受到“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的西北土地上顽强盛开的民俗之花的生命力,家乡的民间社火或许渐行渐远,但或许也在全新的传播手段和载体下得以创新和提高,继以传承重放光彩,如若不信,看看春节期间武威城区火树银花、流光溢彩的场景吧,家家户户挂起彩灯,大街小巷灯火辉煌,景区景点、宾馆饭店、商铺店家张灯结彩,文化广场、雷台景区、海藏湿地公园、文庙、滨河长廊、西郊公园,白塔寺的文化艺术灯会,丰富了春节的内涵,点燃了人们心中一片灯火阑珊,逛庙会、观彩灯,感受民俗文化,曾经的“书城不夜”处处都是不夜之城的盛景,是夜,不仅是老一辈的敬神祈福之夜,更是年轻一代人的欢乐喜庆之夜。</p> <p class="ql-block"> 红火热闹的社火经年难遇,但正月十五月圆之夜的灯火经久不息的延续着曾经浓厚沁人的年味,俗话说:“正月十五闹元宵”,作为春节的又一大民间传统节日,元宵节节日气氛的主旋律传承着社火的一个“闹”字,九十年代到廿世纪,家乡“元宵节”的灯会大放异彩,在四大主街道上,市、区政府机关和大企业的门前古典的和现代的灯火造型高大、喜庆、绚丽,点缀上各式各样的宫灯,璀璨辉煌,夜晚烟花四起,爆竹声声,<span style="font-size:18px;">人们赏花灯,猜灯谜,放烟花,吃汤圆,</span>赏花灯看烟花的群众如川流不息的海洋,尤以市政府门前、南关电力局大院、西效公园的花灯最精彩,烟火最灿烂,伴以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腰鼓等传统民俗表演,给市民带来了丰富的新春气息,赏灯火的人们迟迟不归,<span style="font-size:18px;">恋恋不舍。</span></p> <p class="ql-block">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元宵节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据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正月十五燃灯习俗的兴起也与佛教东传有关,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遍布民间。汉代的元宵节为一天,到唐代时就变成三天,到宋代则长达五天,到了明代,更是从正月初八点灯,一直到农历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现今,武威“元宵节”的花灯有时会闪烁到正月二十,正月十五之夜的灯火既是年节的高潮,又是年节的总结。2008年6月,全国各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凉州元宵灯会办的最早、规模较大的是金塔乡的“黄河灯会”,金塔乡以境内原有明宣德二年所建金塔寺而得名,2008年6月,凉州金塔“黄河灯会”被确定为甘肃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据考证,金塔“黄河灯会”兴起于唐代,最初在九道弯河岸边的一个村庄兴办,所以称“九曲黄河阵”;也有传说“九曲黄河阵”原是古代的一种作战阵图,相传是《封神演义》周武三灭殷纣王时,“三霄”娘娘摆《九曲黄河阵》时留下来的,商朝末代君主殷纣王凶残无道,姜子牙受西伯侯周文王邀请领兵伐纣,把商纣兵马打得节节败退,为保商纣江山,商朝太师闻钟请来好友赵光明率兵抵御,赵光明不幸丧生,称为“三霄”的赵光明三个妹妹设下“九曲黄河阵”为兄报仇,因姜子牙破阵“三霄”阵亡,后人为感念赵光明及“三霄”为朋友尽义气不惜牺牲生命,特把“九曲黄河阵“演变成游艺活动供人们观赏。</p> <p class="ql-block"> “九曲黄河阵”按周易八卦之方位摆设,阵式以寓意富贵不断头的传统图案“九曲”组成,阵内有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宫和中宫共九宫,象征中华九州,人们从入口进,顺利通过连环阵从出口返回,就意味着一年顺顺当当,平平安安。据说此阵摆法是先扎好山门灯,悬灯结彩立门户,在灯阵太极中央竖五丈高俗称“老杆”一根,上挂九莲宝灯及吊斗、幡旗 ;再将360杆花灯按照九宫八卦之势分布为九座城池,摆成黄河九曲连环之阵。九曲,即用木杆扎成宽约一米的弯弯曲曲的道路,有出口,有进口,游一次行程约一公里,观者必须按八卦方位遵照一定路线方能曲尽其妙,遍踏灯城而出,否则就会迷失方向,无从适之。人们进入灯场,转至“老杆”下面都要十分虔诚地绕“老杆”行走一周,再用双手摸摸,俗称“摸摸老杆,祛病延年”;灯场外面有许多用块煤垒砌成的圆锥形的“旺火”,夜间点燃火光冲天,供游人观赏和取暖,也是灯场不可缺少的陪衬。金塔“黄河灯会”原取义“黄河九曲十八弯”,即有“阵排天地、势摆黄河”以避害趋利之意,后来随着自然生态、人文变化,富有宗教色彩的“九曲黄河灯会”演变为一种与元宵节灯会紧密结合的娱乐性民俗文化活动,人们在辛勤劳作一年后从四面八方汇聚在一起,白天闹社火、唱戏,晚上办俗称“灯场子”的灯会,共度良宵佳节,盼望人寿年丰。</p> <p class="ql-block"> 灯会中除了传统的走马灯、玉兔灯、孔雀开屏灯、子牙封神灯、三战吕布灯、大闹天宫灯之外,还有白菜灯、葫芦灯、西瓜灯、辣子灯、猫儿灯、娃娃灯、财神灯、寿星灯……,晚上布置好的“黄河灯会”远看像一座方方正正的灯城,灯光与月光交辉,五彩缤纷,人们置身于“黄河灯会”当中,有一种目不暇接、美不胜收的感觉。每年春节期间,凉州金塔乡、古城镇等地都要布置“黄河灯会”,方圆几十里的男女老少赴会观赏,那些老年人也在儿女的搀扶下进入灯场,转至老杆下面十分虔诚的绕着老杆行走一周,用双手摸摸以祛病延年;那些充满朝气的年轻人也会浮想联翩,想象着生活的道路好似这九曲黄河阵一样曲折蜿蜒,需要人们克服艰难,奋勇向前。</p> <p class="ql-block"> 如今,为了忧美的环境和安全禁燃烟火,尽管“正月十五闹元宵”集中在各景区、公园,宽阔的大街干净的小巷通明而静谧,但人们祈福和渴望热闹的意识仍然浓厚,哪里有灯火、锣鼓,人们就涌向哪里,海藏寺、白塔寺、雷台等地虽说扩建成了景区和游乐公园,而在不少人的心里,那还是有“神”的地方,庆祝活动里除不去信仰的祈祷;此时圆月银辉洒地,莲灯随船舞闪烁,船娘伴月华娇媚,表演愈加细腻酣畅,小孩们手里拿着五颜六色、随风起舞的小灯笼或鲜红晶莹的冰糕葫芦,像浩瀚夜空的繁星一般,猜灯谜更给喜庆的日子增添了不少雅趣,在不少人的心里,借十五月圆之夜到灯火烟花之处走一走,观灯放灯看烟火“闹一闹”,也是在驱邪除灾“走百病”,全家人团团圆圆的吃汤圆,敬天敬地敬自己,多么的和睦幸福。</p> <p class="ql-block"> 年越来越近,情越积越浓,堆满回忆的情愫,在心底缱绻升腾,袅袅生香,成为淡然而美好的一份憧憬。不能说失去的总是美好,但过去<span style="font-size:18px;">那真正具有年味的场景</span>总是令人回味,最是怀念<span style="font-size:18px;">故乡新春社火的</span>那一味乡土气息,总是让人在心里倍感亲切。如期而至的不仅仅是节日,还有幸福和快乐,<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的心一如既往,难忘</span>那山一程水一程的快乐,<span style="font-size:18px;">欣然于每一段光阴的故事,释怀于每一次过往的回眸,</span>在心里充满阳光,展开满面笑靥,<span style="font-size:18px;">静待春雷响起,燃烧冬天里的一把火;静待一树花开,喜看世人脸上绽放的笑意;静待彩灯高挂,让人们心上都结满欢喜,相信每一次心的悸动都是一幅最美的风景,快乐和幸福永远停驻在这个世界。</span></p> <p class="ql-block"> 岁月中总有起风的时候,总有温暖的午后,总有灿烂的黄昏,总有流星的夜晚,只要心中有憧憬、眼里有风景,山河哪里都是烟花绚丽、红红火火的诗情画意;只要不忘初心与梦想,满含着火热的期待奋力追赶春的脚步,春风自会送来红旗展展、鲜花簇拥、笑声朗朗、幸福满满的笑靥。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飘漾着浓浓的年的味道,举起酒杯迎接这个氛围静好的新年,品味勾兑了千言万语的美酒,年虽平静,心里却有暖暖的醇香,那是丰收的喜悦,是团圆的幸福,是明媚的欢颜,是家家户户飘逸出来的美味佳肴,山河万里锦绣灿烂,烟火日子喜乐如常,冬去春来平安无恙,生活永远温暖有光。</p> <p class="ql-block"> 钟声是催人奋进的号角,<span style="font-size:18px;">贴上红红的对联,映衬火红的灯笼高高悬挂,</span>把喜庆的锣鼓敲起来,把欢乐的歌儿唱起来,<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站在绚丽的舞台上,踩着春的芬芳翩翩起舞,</span>用美妙的歌舞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 愿阳光再暖—点,愿所有未来都有惊喜;<span style="font-size:18px;">让</span>我们迈开铿锵有力的脚步,英姿飒爽向着美好的未来奔跑,<span style="font-size:18px;">奋斗一个更加明亮的时代,中华民族百年好梦的太平盛世一定会如期而至,我们的明天一定更,我们的明天更精彩、美好,那时,家乡的每一天都是红红火火、欢欢喜喜、幸福康宁的好日子……</span></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衷心感谢原创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