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国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在一次采访中说:如果问我说有没有一个造物者,那我想是有的,因为整个这个世界的结构并不是偶然的,偶然是不可能创造出世界这么多奇妙的东西。</p><p class="ql-block">相信许多人都听过著名的“光的双缝干涉实验”它证明了“光的波粒二象性”。双缝干涉实验,起初人们为了探索光的本质,光到底是由什么 组成的而建立的实验,科学家们想弄明白光是一种波还是一种粒子!</p> <p class="ql-block">为了弄清光到底是波还是粒子,1801年开始了双缝干涉实验的奇幻之旅。实验原理很简单:1,让太阳光穿过滤镜2,再穿过一张开了一个小孔的纸3,让光再通过一条细小的狭缝4,在探射屏上观察光的状态,来验证光到底是波还是粒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实验的原理是两种假设:1,最终杨氏双缝干涉第一次验证了,这个点光源穿过双缝后形成了斑马纹一般的波纹,说明,光的传播被干涉了,而这种干涉现象,只有在波的情况下才会产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是多年以后,科学家们发现,第一次干涉实验是通过滤镜来获取一个点光源,严格地说是一个光束,光束包含着无数光子,当它们在同一时间经过双缝,肯定会产生干涉现象,所以不能够仅此证明光就是波。第一次干涉实验不够严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次双缝干涉实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和第一次实验不同,这次,实验人员通过光子枪,将光子一粒一粒发出,每次隔开几秒,光子枪就会自动朝缝中发射光子,最后投射到屏幕上,这样操作,由于光子是一粒一粒发出的,因此理论上讲它们应该不会产生干涉现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是事实却不是如此,被单独发出去的光子,在穿过双缝后,也发生了干涉现象,这就奇怪了,按道理讲,一束光里面光子与光子产生干涉很正常,现在是一粒光子一粒光子发出去,应该不存在光子与光子之间互相干涉才对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科学家猜测:可能是单个光子在通过缝隙时,分裂成2个,而且互相发生干涉,也有可能是发生了现今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是,科学家们想到了一个很好的办法:在两条缝隙边各自安装一个探测器,用于探测光子在穿越缝隙时怎么从一个变成两个,如果不是一个分裂成两个,它们又是怎么发生彼此干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奇妙的事情发生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光子不干涉了,你没听错,它们不干涉了,<b>安装了探测器之后</b>,单个光子穿过双缝投在屏幕上的现象并没有干涉,简单的说,<b>就是光子好像知道有探测器在监视着它们</b>,没有探测器时它们就互相干涉,有探测器时它们就不互相干涉。是不是细思极恐,毛骨悚然,令人费解。仿佛有什么秘密不想让人类知道,<b>光子们知道人类在窥视它们</b>,人们的一切 操作都在它们的眼皮底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实验证明了,光即是粒子,也是波,这个现象就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它们以何种形态出现,取决于是否有观测者在观测它们,简单的说,<b>就是你若看我,我就是粒子,你若不看我,我就是波</b>。这是什么情况?似乎有一双无形的眼睛一直在看着你,它们知道你的一切。你想窥探它们?没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光子就好像有自己的意识,它知道有没有人在观测它,就像你知道你老板是不是在看你,老板看你时你就在办公,老板不看你的时候你在打游戏!是不是有点太诡异了!</p> <p class="ql-block">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晚年就认为:上帝不可能掷骰子。那就是这个世界不可能是偶然的,宇宙似乎存在某种造物主,制定了一系列秩序规则。所以一切看似偶然,却是有极大的奥秘在其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