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2春节将至,江南告别冬日暖阳,进入一个多星期连绵寒风冷雨期。祖国地域辽阔,南方“风雨送春归”,而北方正“飞雪迎春到”,虽很多地方已是“悬崖百丈冰”,而有北京冬奥之助力,健儿们纷纷在高山湖沼的冰雪场上一展身手,犹如朵朵梅花在冰雪之中凌寒开放。</p><p class="ql-block">今天偶有毛毛细雨,突发雅兴,冒雨去梅园探梅,看看那里的梅树开花了没有?</p> <p class="ql-block">梅园是这里去年新建的以梅为主题的公园,离往址不远,步行二十来分钟即到。</p><p class="ql-block">梅园面积不大,从东到西一边靠海天大道,一边临河,种了不少品种梅树。</p> <p class="ql-block">到了那里,看到梅树们果然都在寒风中现蕾待放,有的枝条上刚冒了小小的花芽眼,有的枝上已有密密麻麻花蕾含苞待放,有些已经冒着寒风冷雨,绽放出一大片红的似火,粉的像霞,或白得晶莹无瑕的花朵来。梅花的品种不同,花色自然不同,开放的日期也先后不一样。还有一种枝条倒垂的开着星星点点五瓣的白花,以为也是梅花,查证结果说是大叶早樱,不知道对不对。梅花有早樱相伴不会寂寞,也是好事。</p> <p class="ql-block">有道是“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自古人们认定梅花是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首,历朝历代咏梅诗不计其数,精彩纷呈。王维遇到故乡来客,不问别的事,只问“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可见梅花在他心中的地位之重。王安石赞美梅花“凌寒独自开”的顽强不屈,低调地默默为世间输送暗香的的品性。陆游则赞叹她的“无意苦争春”,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尘”,也要保持“香如故”清高孤傲的风骨。在五十年代根据巴金著作拍摄的叫巜家》的电影,其中有一个王宗英演的叫“梅”的角色,只出现几个镜头,但半个多世记过去了,还让我们牢牢地记得她的冷艳孤傲的形象,以及她不济的命运,似乎因为这个"梅”是传统的梅花品性遭催残的具像。</p> <p class="ql-block">我觉得咏梅诗中最经典的当是领袖的《卜算子 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我们从中看到的梅花已与古代诗人常隐含着的个人的恩怨孤傲与清高无关,而为大众身经苦寒不计较,为带头融入万紫千红百花中一员自傲,看到了革命者的胸怀何其博大。赋予梅花的这种精神在歌剧《江姐》的主题曲《红梅赞》中得到了更通俗的诠释,此曲传唱了五、六十年至今余音不绝。</p> <p class="ql-block">在独自寻梅赏梅的遐思中行走,怒放的梅花与灯杆上掛着春节吉祥灯饰相映成趣,增添不少春的喜庆气氛。到了梅园的尽头,看到几处仿古建筑,其中一处四合院式的叫“梅苑书屋”,另一处四面迴廊的叫“倚虹厅”,大概是为游园客准备的读书和休憇场所。沿小道还有两个亭子,一个梅花形窗子的直名“梅亭”,另一个亭顶立一仙鹤的号“清客亭”。临近这些建筑的地方植梅不多,如果能照几张有梅花映衬的古色古香建筑留影那该多好!</p><p class="ql-block">探梅回家,见到几个公交车站边植的红梅开得比梅园里的还盛,梅花也是喜欢人气的,可别冷落了她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