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

朗月

<p class="ql-block">致我心目中的舞坛东皇</p><p class="ql-block">我虽天生灵巧,但却不擅长跳舞。2021年春的一个偶然机会,我遇到了东舞老师,使原本不喜欢跳舞的我对舞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顿有一种“恨不相逢未舞时”的感觉,今天还师一份迟来的答卷。</p><p class="ql-block">对于学习舞蹈的我,“什么是舞蹈?什么是出色的舞蹈演员的最高境界?怎样才能跳出优美的舞姿、跳出舞韵?“中国古典舞”和藏族舞的基本体态是什么?舞蹈的四大要素是什么?它是抒情还是叙事?表情如何表达?芭蕾历史有多长?来源于哪里?盛兴于哪个国家?哪四个字支撑着芭蕾一直走下来?”这些枯燥的理论都是考研必考的题目,东舞老师寓教于乐,我潜心学习,现在不需度娘的帮助,脱口就能回答。</p><p class="ql-block">“我就不信教不会你,就算你是个笨蛋,我也要把你教会,有我在不要怕”“我就不信我学不会”“我是笨蛋”“老师,又教会了一个笨蛋”。这些自信又带点小小自黑的有趣对话是东舞老师对我这个学生给予的真诚鼓励。</p><p class="ql-block">“同学们好,涮起666”。“老师好,姐妹们好”。“唱起班歌《成都》”。这是每次上下课不可或缺的仪式。我们通过一部手机,三寸讲台,隔屏相望。老师看不到学员,学员间也互相看不到,通过彼此间的问候,传递出老师的帅气阳光、诙谐幽默、滑稽可爱而又不失艺术范儿,老师的动作气场在我眼前顿时鲜活起来,使美学中的移情作用发挥到极致。大家都感受到彼此的笑声,忘掉了年龄,享受到了在乐中学,在学中乐的喜悦。</p><p class="ql-block">老师在教动作的时候,先拆、后合、再连,知识点、要领、技巧解释详细,从背面、正面、左右侧演示带跳,边唱边跳,对于不解的问题答疑解惑,而且在课外还特意制作了精美的小视频分享给学员,用于巩固练习。每次下课时看到老师的衣衫都被汗水打湿,他对学员倾尽全力的敬业精神,令我深深的感动。</p><p class="ql-block">我在快乐中学习,在优美的旋律中舞蹈。东舞老师的“不攀比,不好高骛远,只要求做好自己,每天进步一点一点,不轻易放弃”的教诲常常在我耳边响。我付诸于行动,经过一年的努力,结出《青花瓷》、《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我的九寨》、《月满西楼》的硕果。</p><p class="ql-block">借用白居易的一句诗“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您深耕中老年舞蹈教育几十年如一日,谱写出一曲曲神话,教育出一个个舞者。千言万语汇聚成一句话:在舞蹈路上遇到您真好!</p> <p class="ql-block">形体舞《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是继《青花瓷》后完成的第二支舞。</p><p class="ql-block">“我酿的酒,喝不醉我自己,你唱的歌却让我一醉不起”、“他们说你嫁到了伊犁”是我最深情的演绎</p> <p class="ql-block">这是东舞老师在2021年秋教授的一支舞,视频是助教云雀为我定制(前面的两个也出自她),其精美近乎匠心独运,掩盖了我有生以来完成的第一支藏族舞中的不足。她美丽善良、多才多艺,对网大、老师和班级是忠心赤胆,甘为人梯,倾尽全力,是学员们的典范,是我心目中的女神。</p> <p class="ql-block">《月满西楼》是以宋代李清照的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为唱词的一首歌曲。每当跳完总有一番滋味在心头。</p><p class="ql-block">七绝·感怀 文/朗月</p><p class="ql-block">人生易别难相见,</p><p class="ql-block">地北天南落异乡。</p><p class="ql-block">月满不思离恨苦,</p><p class="ql-block">清辉普照寄情长。</p> <p class="ql-block">《阳关三叠》是以唐代王维的诗《送元二使安西》为唱词的一首琴歌,是紧五弦的调弦。虽然没有调好音准影响到音色,但我还是舍不得她,不能负练习过程的所思所想和所学到的新指法。</p><p class="ql-block">七绝·弹琴有感 文/朗月</p><p class="ql-block">飒飒秋风叶打霜,</p><p class="ql-block">轻罗淡抹上书房。</p><p class="ql-block">渭城一曲琴弦诉,</p><p class="ql-block">三叠倚声思远方。</p> <p class="ql-block">七绝·姐妹花 文/朗月</p><p class="ql-block">惠风诗苑满庭花,</p><p class="ql-block">姐妹天涯似一家。</p><p class="ql-block">素面何须添粉黛,</p><p class="ql-block">恩师点化自清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