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水上唐诗之路,看帐中不凡人生

一八章金婕

<p class="ql-block">  早晨7:40,飘着几点细雨,天空覆上了一层蒙蒙的灰,却仍未浇灭我们踏上旅途的热情,反而为这趟旅途带上了点江南古乡的神秘韵味。</p><p class="ql-block"> 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寻着历史遗存的痕迹,我们来到了宣老的家中。</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位平凡却又充满色彩的人物。正值高龄的宣爷爷是一名流动理发师,当我们登门拜访时,他正在给他的顾客修理头。理头的工具很多,甚至还有我们从未见过的剃刀布,在宣爷爷的手下靠着这些便能将一位位客人的面貌焕然一新。</p> <p class="ql-block">  围着火坑,吃着热乎乎的年糕,我们听着宣爷爷的故事回到了过去。</p><p class="ql-block"> 生活在过去的年代人们的生活尽管贫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总是亲密的,宣爷爷靠着他理头的一门好手艺,在亲邻之间获得了信任。他是个流动理发师,哪户人家有需要,便背着他的工具箱走到哪里去。那时候理发价格是按年算,一年十二三次,却也只要一块五,给小孩剃头则是免费,剃头的人家还会准备些点心。宣爷爷便靠着这们手艺养活了自己和儿女。</p> <p class="ql-block">  谈到自己过去几十年记录的账本和回忆录,宣爷爷有着格外的兴致。整整一袋的账本,不仅记录了过去几十年宣家的变化,还是过去那个年代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  当问及他为什么能够不中断的坚持记账时,他回答道:养成习惯了吧,会把日常零碎的账都记下来,直到现在也仍然在做。</p><p class="ql-block"> 他说记账时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有些字还不认识,但也仍未放弃。问到宣爷爷的儿女都很有成就,是有什么教育方法吗,他答到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教育方法,一个人能够成功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努力,没了努力,谁都无法成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谈话中,宣爷爷总是爽朗的笑着,是对过去几十年的怀念,或是对如今生活富裕的感叹。这次的访谈对我们年轻一辈来说意义极大,不仅是从宣爷爷身上学到的那种坚持不懈,认真做事的品质,更是学到了过去六七十年代人们所展露出的淳朴民风。</p><p class="ql-block"> 账本中记录的是时代的变迁,即便逝去了年轻的容颜,沉淀下的却是岁月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  访谈结束后,宣爷爷的家人热情款待。</p> <p class="ql-block">  之后,我们又游历了芹塘村,似乎无论在哪里,都能看到柱上门上磕着贴着的优良传统。“处事无奇但率真”就是村子中的人们的为人处世。</p> <p class="ql-block">  顺流而下,便看到了大片的红梅,真可谓“年年芳姓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p> <p class="ql-block">  在这水路之上,不知过去又有多少人慕名而来。</p> <p class="ql-block">  特别鸣谢:徐红素老师、宣岳兴爷爷、宣桂龙先生、宣桂凤老师、俞国樟老师、王燕凌医生、来勤女士、蔡潇楠爸爸、王惠月老师等提供的特别帮助。 </p><p class="ql-block"> 感谢感恩他们既当车夫又当火夫、还兼导游、摄影师又兼医护保障,为我们本次游学费心费力,保证了本次活动的顺利完成!!感恩他们拿出宝贵一的时间陪伴我们成长,感谢他们无私地为唐诗文化推广普及做贡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8)章金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