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去年春天,我到内蒙古那边拍摄大鸨,顺便去莫莫格拍摄白鹤的路上,在一个高架线杆上,拍摄到东方白鹳。因为是在高架线杆上建巢,所以距离相对远了一些。</p> <p class="ql-block">春天,也是东方白鹳求偶交配的季节,我去的时候正好赶上。从那以后,我就开始留意这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p> <p class="ql-block">后来听说这对恩爱夫妻孵化出两只小宝宝,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现在应该成为亚成鸟了。</p> <p class="ql-block">前天隔离期到了,安然无恙,我们一大早赶往旅顺双岛镇张家村。因为没有定位,我们也是几经周折才找到东方白鹳栖息的地方。可从皮毛上看不是很干净,缺少了东方白鹳应有的阳春白雪。</p> <p class="ql-block">今年秋冬,从吉林莫莫格飞回到大连旅顺的东方白鹳,在这边越冬。我不知道在这群东方白鹳里,是否还有在高架线上的那一家子。</p> <p class="ql-block">说起旅顺越冬的东方白鹳还有一段佳话,起因要从2010年冬天说起。那个冬天气温骤降,有十几只迁徙路过旅顺的东方白鹳没来得及飞走,滞留在张家村的盐滩上。几天后,村民发现有5只东方白鹳死了,经解剖发现东方白鹳胃里没有食物——冻饿而死。冷万军马上购买小鱼小虾,喂养活着的几只东方白鹳。经过一冬的精心喂养,剩余的6只幸运地活了下来,开春后,它们向北方飞去。</p> <p class="ql-block">2011年深秋,东方白鹳又回到张家村,不是6只,而是几十只。冷万军花了十余万元购买小鱼小虾,安排3个人喂它们,一吹哨子,几十只东方白鹳就呼啦啦飞过来吃食。张家村人如此善待东方白鹳,东方白鹳是领情的。2011年冬天,有百余只东方白鹳留在张家村过冬。</p> <p class="ql-block">因为2021年12月24日、25日两天急剧降温并伴着降雪,冷万军担心东方白鹳因找不到食而影响越冬,一边安排专人四处寻找,一边安排专人在盐池冰面上撒食物。12月26日一大早,80余只东方白鹳不约而同地来到冰面上吃小鱼小虾。</p> <p class="ql-block">东方白鹳属于大型涉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常在沼泽、湿地、塘边涉水觅食,主要以小鱼、蛙、昆虫等为食。性宁静而机警,飞行或步行时举止缓慢,休息时常单足站立</p> <p class="ql-block">3月份开始繁殖,筑巢于高大乔木或建筑物上,每窝产卵3-5枚,白色,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约30天。在东北中、北部繁殖;越冬于长江下游及以南地区。</p> <p class="ql-block">除了在繁殖期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大多组成群体活动,特别是迁徙季节,常常聚集成数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觅食时常成对或成小群漫步在水边或草地与沼泽地上,步履轻盈骄健,边走边啄食。</p> <p class="ql-block">休息时常单腿或双腿站立于水边沙滩上或草地上,颈部缩成S形。有时也喜欢在栖息地的上空飞翔盘旋。在地面上起飞时需要首先要奔跑一段距离,并用力煽动两翅,待获得一定的上升力后才能飞起。</p> <p class="ql-block">飞翔时颈部向前伸直,腿、脚则伸到尾羽的后面,尾羽展开呈扇状,初级飞羽散开,上下交错,既能鼓翼飞翔,也能利用热气流在空中盘旋滑翔,姿态轻快而优美。</p> <p class="ql-block">东方白鹳于9月末至10月初开始离开繁殖地,组成群体分批地往南迁徙。迁徙时常集聚在开阔的草原湖泊和芦苇沼泽地带活动,沿途需要选择适当的地点停歇,有些地方可以停歇40天以上。</p> <p class="ql-block">现已发现吉林省莫莫格和辽宁省双台河子是白鹳秋季南迁时最主要的集散地和停息站。每年秋天在这里停留和集聚的白鹳经常保持在400-650只,到11月中下旬开始结冻时才全部迁走,停息时间达40多天。</p> <p class="ql-block">在东方白鹳的全部食物中,鱼类占79-90%以上,所捕食的鱼类中最大的个体可达0.5千克以上,但随着季节的不同,取食的内容也有变化,在冬季和春季主要采食植物种子、叶、草根、苔藓和少量的鱼类;夏季的食物种类非常丰富,以鱼类为主,也吃蛙、鼠、蛇、蜥蜴、蜗牛、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甲壳动物、环节动物、昆虫和幼虫,以及雏鸟等其他动物性食物;秋季还捕食大量的蝗虫,此外平时也常吃一些沙砾和小石子来帮助消化食物。</p> <p class="ql-block">繁殖期4-6月。每年3月初至3月中旬到达中国东北繁殖地,最早到达时间是3月2日和3月6日,多数在3月中旬。通常成几只至10多只的小群迁来。刚迁来时并不立即进入繁殖地,而是在开始融化的河流和湖泊岸边觅食,或在其上空盘旋寻觅巢位和觅食地。3月下旬开始分散成对进入各自的繁殖地。</p> <p class="ql-block">巢区多选择在没有干扰或干扰较小、食物丰富而又有稀疏树木或小块丛林的开阔草原和农田沼泽地带,有时也选择在距水域、沼泽等取食地数千米至10余千米远的林带。常成对孤立的在柳树、榆树和杨树上营巢,过去在日本也曾发现在高大的松树和房屋屋顶上营巢的。</p> <p class="ql-block">巢通常位于树顶端枝杈上,系由干树枝堆集而成,内垫有枯草、绒羽和苔藓或无任何内垫。巢距地高度视环境和树高而不同,通常在3-17米。营巢时间从3月中旬至3月末开始,雌雄亲鸟共同营巢,由雄鸟外出寻找和运送巢材,雌鸟留在巢上筑巢。</p> <p class="ql-block">东方白鹳在整个繁殖期间,巢都在不断进行修补和增高、增宽。据测量,从开始产卵到幼鸟出飞期间,巢高增加大约17厘米,巢外径增加约20厘米,内径增加约4厘米。营巢多在上午进行,下午在巢上休息和求爱或在巢域上空盘旋飞翔。交配在巢上进行,在整个营巢和产卵期间,均有交配行为发生。</p> <p class="ql-block">产卵时间最早在3月末至4月初,多数在4月中旬。每窝产卵4-6枚,一般4-5枚,偶尔也有2-3枚的记录。通常间隔1天产1枚卵,也有报告间隔4-5天甚至5-7天的。</p> <p class="ql-block">产出第一枚卵后即开始孵卵,也有报告在第三枚卵产出2天以后才开始孵卵。孵卵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以雌鸟为主,每天轮换2-4次,晚上全由雌鸟孵卵,孵卵期31-34天。</p> <p class="ql-block">雏鸟晚成性,刚孵出时全身被有白色绒羽,嘴为橙红色,雏鸟由雌雄亲鸟共同喂养,当雏鸟长到55日龄时即可在巢附近来回短距离飞翔,60-63日龄以后才随亲鸟飞离巢区觅食,不再回窝。幼鸟出飞成功率与巢距觅食地距离和食物供应率有关,特别是在幼鸟多的窝,常常由于食物供不应求而不能全部成活离巢。据在笼养条件下的观察,东方白鹳的寿命可达48年以上。</p> <p class="ql-block">东方白鹳的分布繁殖地主要集中在俄罗斯远东和中国的东北,越冬地集中在中国长江流域,而欧洲白鹳主要分布在欧洲、中亚、北非以及中国的新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