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朋友送来了几幅对联,好奇心使然,拆开封袋,一提溜,飘飘然落下一张圆圆的油纸窗花,红彤彤的,喜庆喜庆,精致极了,可怎么看也不如那些年母亲剪的窗花,缺少了浓浓的年味儿。</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过年,条件不好,除了找人写幅对联,再花两毛钱买挂小鞭,最有年味儿的就数剪窗花、贴窗花了,腊月二十三一过,家家户户陆陆续续都会贴上精巧别致的窗花。一张张精美的窗花,千姿百态地绽放在各家各户的窗棂上,把简陋的农家小院辉映得火红亮堂,渲染得喜气洋洋。</p><p class="ql-block"> 母亲窗花剪得好,在村里是出了名的。腊月二十三过后,母亲几乎整天坐在炕上剪窗花,一直持续到腊月二十九。她的手纤细、瘦长,可能就是为剪窗花而生的,剪出的窗花生动活泼,惟妙惟肖。母亲剪窗花从来不描图样,也许花样就刻在母亲的脑海里吧,她只把红纸对折成两张或四张,就在折好的红纸的某处开始下剪,母亲剪窗花有两把剪刀,刚开始用平日里缝补衣服用的大剪刀,到了镂空的精细处,就用那把锃明透亮的小剪刀。母亲剪窗花的时候全神贯注,尤其是到了要紧处,简直是屏息凝神,嘴巴一嘬似乎也跟着在使劲。只见红纸在母亲的手里灵巧地上下翻转、左右挪移,花剪游走间,红纸屑如云霞纷纷飘落,不一会儿,窗花剪完,慢慢展开,再小心地吹一下,一幅玲珑别致的窗花就绽放在大伙面前,令人爱不释手。有时,她还将两张红纸叠在一起,剪出两张一模一样的图案,一边一个,分贴在窗上,四周再贴几幅小一点的“角花”来陪衬,彼此呼应,颇有一种对称美。母亲剪的窗花以花鸟居多,有菊花、莲花等,有“鱼跃龙门”、“喜鹊闹春”、“五谷丰登”、“连年有余”等,还有十二生肖。当然还有给新娶媳妇的人家剪的“鸳鸯戏水”、“比翼双飞”、“百年好合”之类的。</p><p class="ql-block"> 母亲虽然会剪窗花,可是每年过年我家的窗花却是贴得最迟的,有几年差不多快点灯了才贴。因为每年母亲都是给别人先剪,包括那些没有纸的也来要窗花。母亲总是乐呵呵地大方相送,若是手头没有,她会马上利索地剪一幅送给她们。母亲眼中从来没有贫富贵贱之分,不论是长者或小辈,都一视同仁,生怕别人说给谁家剪得不好,是看不起谁家,剪好了再让我一一送去。</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村里的小媳妇大姑娘想要学剪窗花,母亲总是耐心地教她们,并把自己剪好的花样拿出来,让她们模仿、借鉴。母亲的匣子里有一本大书,里面夹着她的窗花样本,有的是她自己刻画的,有的是从别人那里要来的,花花绿绿少说也有几十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多年来,母亲乐此不疲地剪着窗花,也享受着剪窗花的生活,日子过得幸福快乐。</span>如今,母亲已经老了,老家也早已没有人贴窗花了,但母亲还会在闲暇时拿出她的剪刀,剪出新时代的新生活、新憧憬。愿我们的生活比蜜甜,好日子红红火火,有奔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