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导演一代宗师】—郑一标

殷商

<h5><span style="font-size:15px;"> 潮剧,一朵在潮汕土地上生长繁衍起来的古老戏曲艺术之花,集潮汕文化之精粹,有着近500年历史。潮剧又名潮州戏,因形成于广东潮汕地区而得名,俗称“潮调”、“潮音戏”、“白字仔戏”。 主要流行于潮州方言区,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一个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潮剧行当齐全,生、旦、净、丑各有应工的首本戏。</span></h5> <h5><span style="font-size:15px;"> 以优美动听的唱腔音乐和独特的表演形式,融合成极富地方特色的戏曲而享誉海内外,表演细腻生动,身段做工既有严谨的程式规范,又富于写意性,注重技巧的发挥,其中丑行和花旦的表演艺术尤为丰富,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地方色彩。</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15px;">  作为潮州古老的地方文化剧种传承,主要分布于粤东、闽南、台湾、香港等地,潮剧还由潮汕华侨的传播,在东南亚一些国家流传。自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受到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扶植。</span></h5> <h5> 郑一标,澄海人,男,1921年生,广东潮剧院导演。出身于泰国华侨家庭,1949年回国,曾任潮汕文工团导演。导演方言歌剧《赤叶河》,在潮汕广有影响。1953年调到汕头戏改会,从事潮剧改革工作。30多年来,他执导或与人合作执导的剧目近30近个,他任导演期间,结合具体剧目,传播戏剧理论,辅导演员学习文史知识,并与吴峰等人一道建立新的导演制度和演出管理制度。</h5> <h5></h5><h3><b>一、参与【郑一标—潮剧导演作品选集】监制</b></h3><h5> 为弘扬继承潮剧传统文化,纪念潮剧导演一代宗师郑一标诞辰一百周年,广东佰乐唱片与汕头潮剧院合作出版【郑一标—潮剧导演作品选集】。中央文史馆研究员郑友深担任总监制,并设计该作品选集的版面。 </h5> <h5> 2022-01-28,潮剧艺术表演家陈邦沐,广东佰乐唱片出品人郑凯雄,中央文史馆研究员郑友深一行三人,造访广东潮剧院,送上【纪念郑一标百年纪念版】DⅤD,传承潮剧优秀传统文化,为发展潮剧作出了积极贡献。</h5> <h5>  广东潮剧院研究室主任郑俊镔,艺术室副主任陈焕泽,编剧杜美云分别介绍了潮剧发展史,对郑一标百年纪念版DVD出品,给予了赞赏和感谢。</h5> <h5>  最喜欢那句“有大海就有【潮声】,有潮声就有【潮人】,有潮人就有【潮剧】”的宣传激励话语。</h5> <h5>  一行人参观了潮剧艺术博物馆、姚璇秋艺术传习所,这是第四次走进该馆,发现实物增多更加丰富了,生动展现潮剧精髓文化不断传承的历史。</h5> <h5></h5><h3><b>二、参与汕头印象系列—潮剧“四生八旦”邮票创作</b></h3><h5> 潮剧一直受到党中央领导的鼓励与支持,以及演艺界、名家的积极推荐。中央文史馆研究员郑友深应汕头市邮政局邀请,创作汕头印象系列—潮剧“四生八旦”邮票。2017年6月,郑友深就开始搜集潮剧历史资料,加深对潮剧文化了解,由此与潮剧文化结下不解渊源。从开始策划,到创作的完成,足足用了一年半时间。</h5> <h5><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18-3-27,郑友深带着初稿,随汕头市邮政局有关负责人、广东潮剧院老艺人郑志伟老师及黄士钊、攸南、如琴老师等一行,第三次走进汕头潮剧艺术博物馆考察传统名剧人物及服饰。向几位老艺人请教指导潮剧“四生八旦”人物的形态造型服饰细节……,为定稿做准备工作。</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15px;">  同时也分别拜访潮剧表演艺术家方展荣、张怡凰,与他们促膝交谈请教。搜集潮剧历史资料,认真修改人物简笔画稿到准确去绘画,表达出各种栩栩如生人物的性格,又历时半年多时间。</span></h5><p class="ql-block"><br></p> <h5> 郑友深介绍说:“请教广东潮剧艺术顾问郑志伟和黄澍钊、李廷波老师,这些资深的潮剧老艺术家,在筛选角色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决定了画中人物。为了让十二位人物形象更生动,或者说,塑造他们各自代表性的独有造型形象,我请教了潮剧表演家陈邦沐老师,他召集了学生为我表演了一场演出,我抓住生动瞬间速写下来。”</h5><h5> “经过半年时间搜集、整理潮剧史料,开始了这一套潮剧人物画创作。起初我以小写意形式试笔,但与丰富的服装图案还有服装的材质表现有一些不尽意。便以工笔带重彩手法来绘制,它能一遍一遍渲染,最后达到创作初愿。”</h5><h5> “作品出来了,又岀现了一些问题,就是邮票它以六位人物为一个版面,十二位二个版面。按照邮票的排版设计是一版一图案,为了设计上整体,我将《扫窗会》中蹲着的姿势,改为站立,使整套版面左右对应,整体和谐。可以说三易其稿,这套潮剧人物画邮票《印象潮汕》专题系列—《生生不息》创作,凝聚了潮剧老前辈和老师们的智慧才华。”</h5><h5><b>张益群 报道 2022-01-28</b></h5><p class="ql-block"><br></p> <h5>全国首套潮剧邮品发行—集聚潮剧最具特色的12个经典人物形象</h5> <h5>  2019-04-29上午,《印象潮汕》专题系列(二)“生生不息”邮票卡书在汕头首发,这是潮剧元素邮品在全国首次发行。</h5> <h5></h5><h3><b>光影再现潮剧“一代宗师”传奇人生</b></h3><b>纪录片《先生郑一标》播出引关注,主创讲述幕后故事</b><br><h5> 日前,由汕头市委宣传部、广东省潮剧发展与改革基金会、汕头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澄海区委宣传部、汕头融媒集团联合出品的纪录片《先生郑一标》在汕头电视台播出,引发专家学者和观众的热烈反响。<br> 郑一标是澄海籍爱国归侨、才情卓绝的潮剧第一导演,被誉为潮剧“一代宗师”。纪录片以郑一标非凡的人生经历为主线,从独特新颖的角度挖掘他的人生故事,展示人格魅力。<br> 2021年是郑一标先生诞辰百年,纪录片适时开拍。也许,一部纪录片不足以涵盖所有,但该片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去走近、了解郑一标。在时间的轮廓里,郑老的面目神情渐渐清晰、亲近。近日,记者专访主创团队,挖掘该纪录片摄制的台前幕后,带你领略郑一标的传奇人生。</h5> <h5>——郑一标剧照</h5> <h3></h3><h3><b>点面结合,60分钟浓缩传奇一生</b></h3><h5> 作为潮剧艺术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郑一标以优异的天赋,博采众长和不断革新的精神,把潮剧艺术推上又一个高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在潮剧界首创导演制,导演了《扫窗会》《陈三五娘》《苏六娘》等众多潮剧经典剧目,常演不衰,成为传唱度极高的经典剧目。<br></h5><h5> 因为片子长度有要求,纪录片不可能事无巨细走传记式的路线,主创人员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以大写意的方法重现了郑一标“年幼时回澄海老家学习中文、14岁随母亲返回曼谷、西南联大求学、携妻儿回中国、进剧改会建立导演制、年老时澄海建阳养病”等人生经历。故事跌宕起伏,有亲人离别的伤感,也有事业上的不得志,还有传道授业时的欣喜。<br> 纪录片《先生郑一标》历经一年多的调研、采写与拍摄。制作过程中,主创人员风雨兼程,先后前往昆明、澄海以及汕头市区等地采访专家学者及郑一标先生的后代,收集整理了大量珍贵第一手资料,为情景再现拍摄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前期工作。去年10月25日,纪录片举办开机仪式,经过几个月的拍摄和精心制作,最终以60分钟的光影呈现了郑一标的一生,整部纪录片的叙事性、纪实性、艺术性极强,是到目前为止,较为完整呈现郑一标作为潮剧“一代宗师”的纪实力作。</h5> <h5> 郑一标(左一)在给演员讲戏 (资料图片)</h5> <b>情景再现,还原本真的潮剧宗师</b><br> 纪录片《先生郑一标》既是记录和再现,更是寻找和发现。在创作之初,主创团队也曾一度陷入“无镜头”的困惑。100年的历史,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但很多东西在百年之内早已白云苍狗。除了故人们纷纷辞世之外,因为历史的变迁,许多当年的影像资料都已难觅,而那些传奇故事的发生地也早已物是人非。又由于疫情的原因,团队也没办法前往泰国进行拍摄。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创作团队最为遗憾的地方。<br> 拍摄中,团队尽量做到“还原拍”,拍不到就通过采访相关人物代替。如果采访还不行,就用照片、资料来代替。在片中能够看到不少历史场景还原,丰富的年代道具陈设,逼真的年代服饰搭配,加上惟妙惟肖的历史人物再现,无不给人以如梦似幻之感,仿佛搭乘上奇妙的时光机,恍然间穿越回到民国的历史空间里,见到了最接近本真的郑一标。<br> 当纪录片接近尾声,老年的郑一标与妻子在雨中聊天,摄影机镜头隔着一重又一重的遮挡前景,在光影中缓缓移动,似幻似真。“岁月老去,回首处,青春褪色,壮怀消逝,只有一颗赤子心依旧”……深情的旁白声音在耳边回荡,让人陡生咫尺天涯之感,纵有一景之隔,但却又遥不可及。<br> <h5>——郑一标剧照</h5> <h3></h3><h3><b>对话谈选角:追求神似,兼顾形似</b></h3><h5><b>记者:</b>在选择演员和塑造角色方面,剧组下了哪些功夫?有没有担心观众不认可?<br></h5><h5><b>导演梁卫群:</b>肯定有这样的担心。郑一标是潮剧“一代宗师”,他的许多学生是当今的潮剧大师,如果我们的角色塑造得有偏差,观众可能不会认可。<br> 选演员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我们秉持了一个原则:追求神似,兼顾形似。当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我们尽量挑选形象比较接近的演员。本次出演的演员全部为素人,其中出演郑一标中年和老年妻子的,是一对母女。毫不夸张地说,这部纪录片就是一帮没有受过任何表演训练的老百姓撑起来的。</h5> <h5>——郑一标剧照</h5> <h5></h5><h3><b>谈拍摄:写实写意结合,展现精神世界</b></h3><b>记者:</b>片中有一些细节、片段给大家留下很深的印象。有观众注意到,这部片子的镜头语言和旁白都很有新意,在增强视觉艺术性方面,团队有哪些新的探索?<br><b>导演梁卫群:</b>在还原角色方面,我们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希望在视听语言上不仅真实还原,还有所拓展,将写实与写意相结合,在丰富镜头语言的同时,也希望在审美层面带给观众多维度的感受。<br> 拍摄时,我们十分注意“本土化”。比如林檎是樟林特产,但拍摄时已过季。后来,我们开了十几公里的车程到山上果园找到几个林檎做道具,就为了镜头中一两秒的画面。又比如,团队选取了多处潮汕老厝取景拍摄,或园林或私宅,不仅展示了潮汕建筑,且真实还原当年潮汕本土的市井生活。<br> 为了打破时空界限,带领观众重回历史现场,团队每次都很用心地搭景,通过真实记录、情景再现和语言相融合的表达方式,展现郑一标先生富有家国情怀、勇于担当的形象,展现郑一标先生德艺双馨的人生价值追求。<br> <h5>——郑一标剧照</h5> <h5></h5><h3><b>人物才情卓绝郑一标</b></h3> 郑一标是爱国归侨、才情卓绝的潮剧第一导演。他兼有中泰的血统,作为郑家长子,父亲希望他延续中华文化根脉,幼年送回澄海樟林学中文,曾与秦牧同学。从此,无论战火纷飞、山水跋涉,他一直在中国典籍里成长。国难当头的年份,他在西南联大追求真理和光明,深受闻一多先生影响,积极参与各种抗日救亡活动,特别是话剧。1946年,他携妻儿回泰国,父亲要他继承家业。他在自家铺头坐了11天后,带着妻儿搬出大家庭,去复办的中华中学任教职。<br> 随后,他以妻子的名义,出版刊物《影剧春秋》,开展进步剧社活动。后遭当局关注,携妻儿回中国。1950年初,他甫抵潮汕,正逢全国开展土地改革的热潮,他改变去北京的主意,加入潮汕文工团。年底,他参与主创的大型方言歌剧《赤叶河》在揭阳初次亮相,之后一年内,在潮汕大地公演89场,观众70万,惊艳全潮汕。《赤叶河》是第一部潮汕方言歌剧,即代表该剧种的高峰。<br> 1952年潮汕文工团解散,这些宝贵的火种转移到潮剧界。郑一标进了剧改会,并很快着手以现代导演的手法加诸潮剧这个古老的剧种,《扫窗会》是郑一标的第一次尝试,即大获成功,亮相广州,受到专家高度赞赏。此后,执导《陈三五娘》《苏六娘》《辩本》《闹钗》《辞郎洲》《闹开封》《芦林会》……这些剧目经过郑一标的金手指,都大焕异彩。经过郑一标等人的努力,潮剧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进入中原文化视野,不卑不亢,自信自若,大获好感。随后赴港、赴柬埔寨,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为国家增色。<br> 潮剧从此建立了导演制,导演使综合艺术的各种力量紧紧扭成一股绳,表现力大大提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名的一批艺人,均得益于导演制的建立。郑一标先生70年代在澄海建阳养病期间,受当地建阳文化室所请,为这个业余剧团排练了现代戏《杜鹃山》,一代宗师的风范,至今仍流传在建阳人的文章和口中。<br><b>2022-02-21汕头日报—文化八版刊登文章 汕头日报记者 陈文兰</b><br> <h5>——郑一标剧照</h5> <h5>——郑一标剧照</h5> <h5> 2022-02-21汕头日报—文化八版刊登文章 汕头日报记者 陈文兰</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