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江西省定南中学 缪以茂</p> <p class="ql-block"> 过大年,这个几千年传承而来的习俗,蕴含了多少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寄托了人们多少美好的期望与热烈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1.儿时盼望过大年</span></p> <p class="ql-block"> 时至腊月底儿,温暖的阳光和熙地普照着大地。漫步在大街小巷,感觉身边已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街道两旁的树枝上,一串串红艳艳的各式灯笼挂满了树枝,在微风中轻轻地晃动着;卖春联的地摊儿,一长溜地摆开,红色的帐篷、红色的春联、红色的年画、红色的灯笼……琳琅满目;超市里人满为患,各类年货塞满了购物篮,人声鼎沸;服装鞋物店里,男女老幼不厌其烦地试穿着,评品着……门店里都播放着“恭贺新禧”“过年啦”“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类欢快的歌曲……空气中弥漫着迎接新春佳节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走进小区,游乐场里的孩子们快乐地玩耍着,滑滑梯、摇摇马、转转圈,追逐打闹着,蹦蹦跳跳,充满着欢声笑语。几个调皮的男孩儿,手里正攥着什么东西,使劲儿一挥手,往天空中扔出一物,紧接着“砰”的一声炸响,原来是在玩鞭炮。远处的小女孩们传来阵阵惊呼声,放爆竹的男孩子们嘻嘻哈哈就跑开了。</p><p class="ql-block"> 看着这一群无忧无虑的孩子,儿时过年的影像自然而然的浮现在我的脑海……</p><p class="ql-block"> 我的儿童时代,是上个世纪的80年代。那时农村“分田到户”还没有多少年,生活物质还不丰富。小伙伴们最盼望的就是过大年了——</p><p class="ql-block"> 过年意味着有比平时有相对较多的年货可以吃,比如鸡鸭鱼等肉类,各类客家年料食品;平时比较少吃,过大年只管吃个够,过足嘴瘾。过年的时候大人给我们姐弟妹四人每人胸前挂一个围兜,里面装满了各类小食品,随时可以大快朵颐。</p> <p class="ql-block"> 过年意味着有更多玩的项目,比如变着法子玩鞭炮烟花,比如到村里的商店里买些小玩意儿,比如走亲戚结识新朋友。小伙伴们有充足的时间,成群结队,互相串门,玩耍娱乐。</p><p class="ql-block"> 过年意味着有新衣服穿,对平时只有旧衣服、补丁衣服穿的生活而言,从头到脚全新装备,那也是非常享受的。兄弟姊妹多的家庭,弟弟妹妹总是捡哥哥姐姐的旧衣裳穿,基本上只有到过年才拥有自己的崭新的衣服。穿上新衣服,戴顶银饰铃帽在小伙伴们面前炫一炫,甭提多开心了。</p><p class="ql-block"> 过年意味着可以领到亲友们的压岁钱,攒一点“私房钱”更是不小的诱惑。除了压岁钱,一般的家庭孩子,从年头到年尾都难得拥有几毛零钱。过年时攒点儿零花钱,可以到小店里买气球玩儿,租小人书看,买点零食吃,就不用总缠着大人,磨破嘴皮讨一点零花钱。</p><p class="ql-block"> 过年意味着可以多几场电影看,那时整个村庄还没有一部电视机,电影对我们农村孩子而言,是一场盛大的精神盛宴。几乎整个村子的人都来村部看电影,我们小孩子虽然看不大懂,但一眼能分辨出哪些是“好人”,哪些是“坏人”,在大屏幕下模仿一些武打动作或枪炮声音,“霍霍哈哈”“哒哒轰轰”,玩得不亦乐乎。</p><p class="ql-block"> 过年意味着可以观看舞龙狮表演。整个春节期间,每天都有打龙舞狮的活动,元宵节还有香火龙。在阵阵锣鼓喧闹声中,龙狮活灵活现,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吉祥。</p><p class="ql-block"> 过年还意味着……</p> <p class="ql-block"> 一句话,过大年是热热闹闹的、快快乐乐的、团团圆圆的、祥祥和和的。</p><p class="ql-block"> 每个孩子心中总有一个期盼过年的梦想。儿时的我们,也常常去问大人们:“什么时候过年哒?”言语中充满着无限的向往与期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2.年料年货备充足</span></p> <p class="ql-block"> “老妈,过年我们带些什么年货回来呀?”爱人打电话给母亲。</p><p class="ql-block"> “不用,年料年货家里都准备得差不多了。”母亲每次都这样回答。</p><p class="ql-block">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们放假一般都很迟,常常要到大年二十六七才回老家,也就没法为家里过年忙活,动手做年料。最多也就晒几斤瓜籽儿,买几类糖果。</p><p class="ql-block"> 父亲母亲正在忙着磨豆腐,或者除尘(搞卫生),这是孩子娘儿俩和我一起回到农村老家的时候,最常看到的场景。父亲把大厅里日常摆放的竹木器制作工具整理收拾妥当,洒水扫地;母亲在擦洗桌凳,清洁碗筷;孩子她大伯大娘在晾晒腊制品,如腊肉、腊板鸭、腊鱼干等;侄儿侄女们则忙着宰鸡宰鸭——一派热火朝天。</p> <p class="ql-block"> 打开库房门,满橱满架都是各类年货年料——猪肉、鸡肉、鸭肉、鱼肉、薰肉、豆腐、蔬菜、冬笋……琳琅满目。另一个库房则放满了黄粄、薯粄、蒸笼粄、油果……香味四溢。食品桶袋内装满了汤皮、豆腊、瓜籽儿……墙角处是几壶米酒,糯香浓甜;几箱苹果橘子,红黄闪亮……</p><p class="ql-block"> 可以想见,父亲母亲他们为了筹备这些年料年货,付出了多少艰辛汗水。</p><p class="ql-block"> 即便这样,母亲还常说:“如果是过去呀,还有很多东西要做的呢,比如打炒米呀,炒果条呀,瓦角钉呀……”</p> <p class="ql-block"> 母亲的话又让我的思绪飘到了80年代……</p><p class="ql-block"> 家家户户打几房炒米糕,炸几铁油桶炒果条和瓦角钉,这些是那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年料食品。</p><p class="ql-block"> 打炒米糕用的是糯米。母亲选好适量糯米,浸泡一晚,置入木饭甑蒸熟,浇透凉水,晒至半干,倒入石碓石臼中。俩姐姐和我三人踩踏石碓,一脚接一脚,反复反复,直到将糯米捣扁。</p><p class="ql-block"> 做炒果条和瓦角钉的主要原料是粘米,在浸泡之后晾干,用脚踏石碓捣成米粉末儿。</p><p class="ql-block"> 石碓所在的位置是屋场下一块河边的地里,老人家称为“碓寮下”。露天的碓寮下在冬日的阳光照耀下暖洋洋的,我们姐弟几人轮流踩踏着沉重的石碓,祖母用棍子杵着石臼里的米,不断翻转或敲松,直至将米捣成需要的样子。我们常常边聊天儿,说着笑话,或唱着歌儿边干活,欢声笑语在乡间流淌。</p><p class="ql-block"> 打炒米糕的糯米,用石碓捣扁捣透后,大多是母亲用干净的细砂在锅里炒熟的,但有时也换换别的做法。走村串户的手艺匠人,挑来了爆米花机——一个大黑铁筒罐,倒入晒干的糯米并密封好,拉起风箱,把铁罐架在炉火上转动着烤。等火候差不多了,匠人师傅用大布袋罩住铁罐,用脚踩实,敲动机关,只听“呯”的一声巨响,吓得我们慌忙四处躲藏。一股白烟升腾而起,一阵浓浓的糯米香味弥漫开来。我们围上去一看,一大袋白花花的糯米花就爆好了。这样的情形,成为了我们那个时代的美好回忆。</p> <p class="ql-block"> 打炒米糕算得上是一项技术活儿。妹妹正往灶膛里塞木柴,灶火把她的小脸庞映得通红。锅里正熬着自家榨的蔗糖,父亲用筷子粘了一点,滴在一碗冷水里,观察能否“成丝”。试了几回,父亲看看火候恰当,果断把炒熟或爆好的糯米倒入大铁锅内,用锅铲快速搅拌均匀,铲入一个木制模架里。母亲赶紧用铲子铺匀,用玻璃酒瓶擀压紧实。待温度稍降成型后,移去模架,将其切成两寸来长、一寸来宽、两分来厚的炒米糕片儿。“嗯嗯”又甜又香,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 做炒果条和“瓦角钉”是姐姐们的拿手好戏。她们将捣成团的米面儿,用玻璃瓶擀成薄皮儿,切成二寸长的条状或平行四边形状。妹妹站在一旁看,偶尔也学一下。母亲往锅里倒入自产的山茶油,将切好的米面条块投入热油中,“滋滋”一阵乱响,厨房下立刻充满了油香味儿。炒果条儿和“瓦角钉”刚出锅,我们就迫不及待地丢进嘴里……</p> <p class="ql-block"> 随着岁月的变迁,要花费大量劳动精力的炒米糕、油炸炒果条和“瓦角钉”淡出了大家的视线,偶尔会油炸为数不多的豆腊(月亮花生巴)。市场上年货年料越来越丰富多样,但是我们还是常常想念那些手工年料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3.其乐融融团年饭</span></p> <p class="ql-block"> 除夕的年夜饭,一定是农家一年里最丰盛像样儿的一顿大餐。对于这个传统习俗,每个家庭都非常重视,我家自不例外。</p><p class="ql-block"> 大年三十早饭过后,一大家人就忙活开了。</p><p class="ql-block"> 父亲母亲忙着磨豆腐:打浆,烫浆,滤浆,煮浆,制卤,冲浆,上架……女儿凤妹子也来帮忙,放黄豆,烧柴火。侄儿细心地给宰割后的鸡鸭脱毛,侄媳妇精心择洗各类蔬菜。孩子她娘娘斩切着猪肉等菜类,凤儿妈则在忙着褒猪肚鸡汤。我从水池里捞出一尾大红鲤鱼,打鳞、去杂。哥哥烧热油锅,等着炸鲤鱼,做红烧鲤鱼……</p><p class="ql-block"> 下午晡时时分,一家人就忙着做年夜饭了。母亲、凤儿娘俩和她娘娘、侄儿媳妇五人围在一起酿豆腐,欢快的笑声洒满农家小院。我把蒸熟的鸡、鸭搁在案板上,“当当”声一阵响,斩切成均匀薄片儿的鸡肉、鸭肉整齐地摆满几大盘,端上了餐桌。</p> <p class="ql-block"> 哥哥烹饪技术最高,是当然的大厨,焖豆腐和红烧鲤鱼是拿手菜。热腾腾、水嫩嫩、香喷喷的豆腐一出锅,哥哥就叫道:“凤妹儿,快来尝尝鲜呀。”这是小孩子才有的“福利”,当我还是孩童的时候,也是常常享受的。</p><p class="ql-block">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外面响起了阵阵爆竹声。父亲召集全家人在祖堂、灶台和大门口拜神祭祖,燃起了大红烛,每个人依次献上几柱檀香,恭敬地拜几拜,为新年祈福。</p><p class="ql-block"> 在爆竹声中,所有菜都端上来了,满满一大桌,丰盛浓香。凤妹子和她嫂子麻利地摆好了碗筷酒杯。长辈落座之后,一大家人乐呵呵地围成一圈儿坐好。母亲提起酒壶,往每个酒杯里添上热乎乎的美酒。我抬头看向墙上祖母的照片,她正慈详地微笑着,凝视着温馨的家人。清晰地记得,当我们还小的时候,每逢年节,祖母都要为全家人添碗年夜酒,嘴里还虔诚地祝祷着:“老老少少都归来过年啰,团团圆圆,平平安安……”</p> <p class="ql-block"> 正式开席前,哥哥、我和侄儿都各自发了一圈压岁钱,父亲母亲又专门给凤妹子一个大红包,说道:“阿妹又长大了一岁,新的一年要更加进步啊。”孩子笑盈盈地谢过长辈们的祝福,端起酒杯,跟亲人们一起祝愿新年更美好。</p><p class="ql-block"> 年夜饭上觥斛交错,情意浓浓,大家相互敬酒与祝福,“祝爷爷奶奶二老寿比南山,福如东海!”“祝哥哥嫂子财源广进,生活幸福!”“祝叔叔婶婶工作顺利,健康如意!”“愿阿妹学习进步,快乐成长!”“愿家人开心每一天!”……</p><p class="ql-block"> “来来来,吃块鸡肉,智计无双。”“红烧猪肉,红红火火。”“红烧鲤鱼,年年有余。”“吃碗汤圆,团团圆圆。”“腐竹腐竹,生活富足。”“有葱有蒜,聪明能算。”“生菜猪手,发财到手。”“酸酒鸭,顶呱呱。”“韭菜腊肠,久久长长。”“芹菜豆腐,勤俭致富。”……每一道菜,都饱含着丰富的文化寓意。亲人们悉心地品尝着可口的食物,以及这其中包含着的浓浓的年味儿。</p> <p class="ql-block"> 凤妹子不断地为她爷爷奶奶盛汤夹菜,父亲母亲慈爱地看着我们这些后辈们,乐得直合不拢嘴,享受着天伦之乐。一家人互敬互爱,其乐融融,感受着彼此的温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4.祭祀心诚来祈福</span></p> <p class="ql-block"> 过大年的所有活动当中,最隆重的一项,就是祭祀典礼。人们虔诚地拜天地、祭神明、敬祖先,祈祷降福免灾,保佑风调雨顺。</p><p class="ql-block"> 父亲母亲对祭祀典礼向来非常重视。每个重大传统节日,如上元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都要举行祭祀典礼,更何况春节过大年呢?</p><p class="ql-block"> 大年二十九日,父亲就让我在大厅祖台(祖先神位)前宰割好一只公鸡,烧一小锅开水给公鸡脱毛。父亲不厌其烦地嘱咐到:“烫鸡的时候不要时间太长,要不然会烫紧毛皮,拔毛不易,甚至会扯坏表皮;开膛的时候不要开口太大,否则不好看;蒸熟的时候要定好型,鸡头要正。这样的供品鸡才有品相。”这样的话他每年都得说上好几回。我按要求忙活了两个钟头才算大功告成,父亲笑着点头以示满意。</p><p class="ql-block"> 父亲手下丝毫没停下,他精心认真地为猪头和猪尾巴刮毛,像完成一件什么艺术品。母亲往盘子里装上五六块炸豆腐和十来个炸油果,往瓶子里盛入山茶油,收拾好米酒、酒壶与酒碗。孩子她妈用果篮装上大红苹果、橘子等几样水果,放一大把饼干与糖果。连同炸熟的一整条红鲤鱼,一起有序地摆放装入一担箩筐之内。</p><p class="ql-block"> 父亲准备好一个香烛袋,将檀香、红烛、裁好的黄裱纸、纸花以及打火机等依次放入,折卷好袋口,搁在笸箩里,盖在箩筐上。</p><p class="ql-block"> 父亲母亲在准备这些供品的过程中,我能感受他们始终目光柔和,专心致志,有条不紊,恭敬虔诚。</p> <p class="ql-block"> 大年三十,一大清早,天刚蒙蒙亮,父亲母亲就喊起了一大家人。一番洗漱之后,全家人整装待发。父亲母亲把猪头、猪尾、猪肉、整鸡、米酒等又蒸热了一回,还有五六个刚出锅的热鸡蛋,装进箩筐。他们又细心地清点一遍供品清单。我挑着一担箩筐,哥哥提着两卷爆竹,侄儿提着一只大活公鸡,一大家人去五华里外的九曲万寿宫神坛朝拜。</p><p class="ql-block"> 相传,九曲河神许真君道法高超,斩杀了兴风作浪闹水灾的蛟龙,降魔除妖,为民除害,飞升成仙。民间为他兴建了多处真君庙供养,九曲河边的万寿宫就是其中之一,得到附近村民的信奉,一直香火兴旺。</p><p class="ql-block"> 真君大帝端坐在神位上,让大家立刻感受到了肃穆与庄严。今年我们一行是最早到的香客。</p><p class="ql-block"> 大家首先面向神位,恭敬地鞠了几躬,然后转身向天地也拜了几拜。随后大家各自忙活:母亲为坛前的长明灯添了山茶油,献上纸花;哥哥焚烧起黄裱纸,点燃了红烛与檀香,分给大家敬献;父亲抓住大公鸡,朝神位与天地拜了几拜;我帮忙抓紧公鸡,父亲划出一刀,鲜红的鸡血滴洒在侄儿早就铺好的黄裱纸上,就打成了“花纸”。父亲和我把“花纸”恭敬地挂在在几处香案上。这个过程叫“宰牲”。</p><p class="ql-block"> 之后是“献熟”。大家有条不紊地从箩筐里、笸箩中依次端出各类供品,有序摆放:五个酒碗一字儿排开,旁边是酒壶;中间是“六畜”肉类:猪头猪肉猪尾(代表全猪)、整鸡、全鱼、鸡蛋,一定要将头朝向神位;左边是米果和豆腐代表的“五谷”;右边苹果、橘子代表的“五果”、糖与饼干。</p><p class="ql-block"> 哥哥和我再次燃起红烛与檀香,分发给大家。每个人轮流向神位和每个香座儿恭敬地行三鞠躬礼,献上三柱香。然后依长幼每人顺次往酒碗里斟酒一个来回,再鞠躬三拜,就算礼成了。侄儿在外头早鸣放起了炮竹。父母亲边行礼边虔诚地祝祷:“愿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大神保佑人人健康平安,如意吉祥……”</p><p class="ql-block"> 烛光辉煌,香烟缭绕,阵阵酒香、肉香与香烛纸炮燃起的浓烟袅袅升起,弥漫了整个神坛。诚心的人们相信,大神在热烈祥和、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正安然地歆飨着民间的朝拜、烟火与祭品,庇佑人们福财安康。</p> <p class="ql-block"> 早餐过后,一家人又全体出发,去祭拜了本村的两处神位:锣鼓大神与社观山神。回到本屋场,祭拜了家族祖先神位,随后是厨房的灶神。</p><p class="ql-block"> 祭祀寄托了淳朴善良的人们多少美好的心愿与祝福。难怪乎这种传统久远的风俗能在民间兴盛,家家如此,年年相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5.爆竹声中换旧符</span></p> <p class="ql-block"> 宋代文人王安石《元日》诗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写了一幅热闹祥和的春节场景。其中的爆竹和春联,正是象征春节的最不可或缺的两大元素,最能表现春节的欢乐气氛。</p><p class="ql-block">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放爆竹的习俗反映了劳动人民祈求安泰的美好愿望,也是辞旧迎新、烘托喜庆的代表符号。</p><p class="ql-block"> 有史可查的爆竹在一千年前的宋代就已发明了,“卷纸为之”裏以火药并编成串,“除夕爆竹相闻,亦或以硫磺作爆药,声尤震厉,谓之爆仗。”除了红白喜事,就数春节燃放爆竹数量最多了。每次祭祀典礼的高潮就是放爆竹;除夕之夜迎来大年初一,就是在热烈的阵阵鞭炮齐鸣中完成的。元宵节除了放爆竹外,又增加了新的项目——种类繁多的烟花。</p><p class="ql-block"> 我的孩提时代,过年最爱的玩乐就是放爆竹、做爆竹了。放爆竹几乎是男孩子的专利,春节期间几乎所有爆竹都由我点火,颇有一种成就感。放爆竹有一点点危险性,正因为如此,很能锻炼小孩子的胆量。刚开始的时候,又怕又好(喜欢):爆竹放在地上,左手捂着耳朵,右手持香火慢慢靠近引线,还没点着却害怕地就跑开了。多尝试几次,终于成功了,“啪,啪,啪”放个不停。后来胆量大了一些,左手持香火,右手拿爆竹,点燃之后快速扔向天空,爆竹在空中炸响,心里更加得意。有时候没有判断准引线快慢,有的爆竹刚脱手就响了,手指被炸得生疼,耳朵嗡嗡作响,半晌都缓不过劲来。但这依然阻挡不了我们玩爆竹的热情,一群小伙伴可以整天都在燃放爆竹,并且还玩出了花样,乐此不疲。比如去炸水面,炸竹筒,炸废旧饭盆,炸烂泥,甚至炸牛粪,所以小伙伴们常常满身烂泥污垢回到家。挨了家长一顿臭骂之后,却又依然我行我素。</p> <p class="ql-block"> 后来伙伴们觉得爆竹光放还不过瘾,于是大家开始自做爆竹。我们把直径如筷子大小的细长河竹截成一尺来长,把废旧书报或作业纸卷在竹子上,捆卷成拇指大小,用木板压卷紧实,用胶水(也可以用饭粒)粘好。抽掉竹芯之后,用菜刀斩成两寸来长的爆竹筒,用螺丝刀挤压封住一头纸筒口,往另一个纸筒口灌满买来的硝石,插入引线,再用螺丝刀封堵住纸筒口,一个爆竹就做成了。做好十来几十个之后,小伙们迫不及待相约一起,比比谁制作的爆竹威力大。田野里顿时又传来“砰,砰,砰”的鞭炮声和小伙伴们嘻嘻哈哈的吆喝声……</p> <p class="ql-block"> 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后来演变为春联。</p><p class="ql-block"> 我家自伯父起,就养成了书写春联的优良传统。伯父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知识分子,在村小学任教,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他的书法端庄大气,远近闻名,乡亲们都会在过年前来求字,他历来都是慨然应允,而且从不收取任何费用。几个屋场的春联写下来,每年都忙到大年三十晚上。常常是年夜饭之后,伯父带着还在读小学初中的我们姐弟一起去贴春联。在静谧的乡村,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在袅袅的香烛烟花里,红红的春联让年味儿更具有文化气息。</p><p class="ql-block"> 在伯父的熏陶下,我也喜欢上了书法。从我高三那年春节起,我就独立承担了为乡亲们书写春联的任务。“书到用时方恨少”,我才深切体会到,这项工作是多么的不容易。纸张的裁剪、内容的选择、认真地书写、有序地张贴,还得克服寒冷的天气……这令我更加怀念起敬爱的伯父来。</p><p class="ql-block"> 女儿凤妹子的成长,也深受我的影响,这几年的春联,她也参与书写,笔法虽略显稚嫩,却也敢于在春意中绽放独特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 “墨香浓春意,红联映吉祥”“爆竹声声辞旧岁,红联对对迎新春”。大年初一早上,一轮曈曈红日,映照在红红的春联上,在千家万户的爆竹声中,人们迈向新的春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6.探亲拜年感情深</span></p> <p class="ql-block"> “茂儿,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你们小辈代表我们去几家亲戚拜个早年吧。”父母亲交嘱咐道。</p><p class="ql-block"> 这些年的拜年,基本上都安排在年前,因为年后家家户户都有更频繁的探亲访友活动。而且在年前就把礼物送到位,表示的祝福也更诚心一些。</p><p class="ql-block"> 本村的主要亲戚是外婆舅舅以及大姑父共两大家。先拜访外婆舅舅家,我提着一箱水果和一瓶油,孩子妈提着一块猪肉和一箱奶,凤妹子提着一只大公鸡,一早就出门儿了。</p><p class="ql-block"> 五六分钟就到了外婆家。他们一大家人在忙着做年料、搞卫生。凤妹子恭敬地喊道:“老外婆、老舅舅、老舅妈,我们来拜年了!”大家赶忙出来,把我们迎进大厅,从我们手中接下了礼品。孩子妈恭敬地给外婆递上了一个红包,送上了温暖的祝福话语。外婆感慨地说:“唉呀,茂儿、阿清、凤凤,年年你们都来看望外婆,还送那么多大礼,外婆什么都没有给你们哦,怎么好意思哒。”我们赶紧谦逊一番。</p><p class="ql-block"> 大家相互之间亲热地问候着。表弟忙着沏茶,舅妈忙着装了一大盘刚做好的年料点心。我们问询外婆的身体健体、舅舅舅妈的生活、大表弟在外地的工作、小表弟的亲事;他们则关心我们在县城的工作、凤妹子的学习等等。不知为何,此时我脑海里回想着这样的画面:儿时,吃过年夜饭,舅舅冒着寒风冷雨,打着手电筒,来我家探访,给我们姐弟妹仨送上压岁红包;大年初二,我们跟着父母亲,挑着担子,打着爆竹,来向外公外婆舅舅一家拜年,享受热情的款待……时光溜得多快呀!</p><p class="ql-block"> 外婆一家极力挽留我们吃午饭,但因为还有其他亲戚要去拜访,我们还是告辞了,约定年后再叙。外婆慈爱地递给凤妹子一个压岁红包,孩子腼腆地推辞,终于还是感谢着接受了老人家的心意。</p><p class="ql-block"> 拜访了大姑父一大家后,我们驱车上了县城,向小姑姑一家和凤妹子外公舅舅一大家拜年。亲人间相互问候,彼此感受着温謦的亲情、真诚的祝福。</p> <p class="ql-block"> 大年初二一大早,随着爆竹阵阵轰鸣响,姐姐妹妹两家人相约来拜年了。一帮外甥外甥女跳出车门,齐声大喊:“外公外婆、舅舅舅妈、哥哥姐姐,大家过年好!”姐姐姐夫、妹妹妹夫也纷纷打着招呼。父亲母亲笑开了花,我们忙应和着,把亲人们迎入农家庭院。过不多会儿,姑姑一家人、大姑父家的一众表兄嫂也先后前来拜访,农家庭院里更加热闹了。相互之间的问候声,孩子们追追打打的闹腾声,电视机里传出欢快的音乐声,编织成一组奇特的热闹的祥和的乐章。</p><p class="ql-block"> 所有人都行动起来,宰鸡杀鱼,斩肉切菜,酿豆腐,做米粄……手上功夫不停,话题一开闸,个个笑容满面,处处笑声爽朗。</p><p class="ql-block"> 点心时间到了,女人们忙碌着端上各类茶点:酒娘蛋、米酒、汤皮、炒果条、花生、饼干、糖果、蒸笼粄、饺子包粄、薯油果……足足摆了三大桌。宾主齐聚,相饮甚欢,各取所需,乐在其中。</p><p class="ql-block"> 点心用过之后,菜肴上席了:米粉鱼、酸酒鸭、白斩鸡、扣肉、酿豆腐、牛肉干、排骨汤、菜蔬……一番推辞,你谦我让,长幼有序,高朋满座。我向您敬酒,你为我夹菜;杯觥交错,欢声笑语;酒酣耳热,高谈阔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 宾主尽欢的正餐结束,女人们忙着撤下杯盘碗筷,孩子们到外面玩儿去了,农家庭院清静了不少。主人为客人斟上一杯杯热气腾腾的茶,淡淡的香气氤氲于茶座之间。轻声细语,雅俗相宜;闲情逸致,愉悦舒适;香茗入喉,清爽舒畅;物我两忘,身心陶醉。春日的阳光暖暖地洒在庭院里,好一个惬意的午后休闲时光。</p><p class="ql-block">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一年到头,也就春节可以让时光慢下来,人们尽情地享受亲情,体会温馨;走近自然,淡然从容;交流情感,品味生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7.龙狮欢腾舞吉祥</span></p> <p class="ql-block"> “咚咚锵,咚咚锵……”锣鼓敲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噼里啪啦……砰砰砰……”爆竹鸣响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呼呼哈哈……”客家龙狮欢腾舞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这是整个春节最喜庆最热闹的时刻。</p><p class="ql-block"> 神龙金光闪闪,浑身红黄。它追逐嘻戏着前方的宝珠,时而飞越抢珠,时而昂首盘卷,时而翻滚如潮,时而穿插似风;盘旋飞舞,腾云驾雾,令人眼花缭乱。</p><p class="ql-block"> 瑞狮批红挂绿,色彩明丽。弄狮人头戴沙和尚头套面具,憨态可掬。他手持大蒲扇,一摇三晃,逗引着彩狮。随着锣鼓节奏,彩狮摇头摆尾,姿态万变,神气威猛,惟妙惟肖,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 黄龙与彩狮时而对峙,互瞪双眼,怒目而视,张牙舞爪;时而柔情蜜意,缠绵缱绻,相互依偎,耳鬓厮磨。</p><p class="ql-block"> 打龙舞狮的都是精壮汉子,精神抖擞,跳跃腾挪。他们跟着锣鼓节拍,使出浑身解数,动作敏捷,做出各种高难度的动作,技艺精湛,生龙活虎,博得乡亲们雷鸣般的热烈掌声。</p><p class="ql-block"> 乐器通常是老年人的专利,他们面带微笑,手持锣鼓铙钹,击打出各种“咚咚锵……”的音板节奏,引导指挥着龙狮不同的动作。</p> <p class="ql-block"> 龙狮来到一家屋场。整个屋场的乡亲们,早已列队欢迎,远远的便点着了铺在地上的长长的鞭炮,龙狮冲进了升腾而起的爆竹烟火中,恰似腾云驾雾。穿斗门,进大厅,拜神位……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烟火冲天,人声鼎沸,群情热烈。</p><p class="ql-block"> 只见屋场的长辈双手在空中做一个手势,顿时锣鼓偃息,龙狮肃穆,大厅安静下来。司仪用抑扬顿挫的音调朗声高呼赞辞:“锣鼓打来闹堂堂,龙狮舞到贵屋场;今日龙狮来相拜,明年出个状元郎。”或“锣鼓打来闹连连,龙狮来到您屋前;福禄兴旺子孙贤,平安富贵千万年。”话音刚落,锣鼓铿锵,鞭炮齐鸣,龙狮朝神位款款拜下。随后,长者在一龙一狮头上各系上一条红布,各给舞龙耍狮人一个红包,此即所谓“上红”,作为龙狮登临屋场带来瑞气盈门、风调雨顺、吉祥安泰的答谢。热情的屋场乡亲,为每位龙狮舞者斟上香甜醉人的美酒,让他们开怀畅饮……</p><p class="ql-block"> 龙狮队伍在锣鼓的引导下,拜完一个屋场又一个屋场,拜完一个商店又一个商店,持续一个上午(按客家人习俗,下午一般不打龙狮)。</p><p class="ql-block"> 儿时的我们,常常整个上午都紧跟着队伍去看热闹。年纪稍长一些,便在长辈的指点下,尝试着参与舞龙耍狮,或者敲锣打鼓。长辈们悉心传授客家龙狮礼仪,让民间传统习俗与文化,在年轻一代人身上传承。</p> <p class="ql-block"> 元宵节晚上的舞“香火龙”,是整个春节的尾声,也是非常壮观热烈。“香火龙”用稻草、竹篾精心捆扎编织而成,长约三四丈,每一条“龙”均可以由十人左右舞动。元宵节晚上,夜幕降临,人们在龙头、龙身、龙尾插满了燃着的香火,舞动起来。顿时,龙体在夜幕中星光闪烁,熠熠生辉,烟花绚烂,画出了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几个屋场的几条“香火龙”来到空旷的田野里,上下翻飞,盘旋绞缠,龙争虎斗,恰似黑夜里的精灵在穿行。锣鼓声、鞭炮声、呐喊声、惊呼声、鼓掌声喧闹起来,香火晃动穿梭,场景壮观热烈,整个乡村沸腾起来了。地面舞动的香火,与天空中闪烁的繁星交相辉映。人们期待来年的火红、兴旺、平安、丰收、吉祥!</p><p class="ql-block"> 每次舞完“香火龙”回来,头上脸上总是沾满了香灰,衣服上也免不了被烧破几个烟孔。但每个人心情无比畅快,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 祥瑞的客家龙狮呀,你身上承载了勤劳勇敢的客家人淳朴的愿望。这气象万千的表演,积淀了多少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体现了生活在这个土地上的人们的精气神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8.春节文化需传承</span></p> <p class="ql-block"> 过大年,也即春节,是中国最隆重、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传统佳节与民俗,在每一个家庭中都有着独特的意义,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从腊月底一直延续到元宵节,人们要举行各具特色的欢庆活动,辞旧迎新、怀念先祖、祭祀祈福。它承载了国人美好的期望和热烈的情感,蕴含了祗敬感德、慎终追远的礼乐文明,体现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攘灾、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p><p class="ql-block"> 中华文明自古以形成了宗族血缘传统,人们重视血脉亲情,亲人团聚是情感维系的纽带,团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故而人们重视春节和中秋这样重大的团圆节日。所以,我们的社会有了“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概念,有了“春运”这种奇特的现象,为的是享受家庭的温暖与幸福。这也是过大年最重要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然而,近十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觉得,随着社会的变迁,春节的年味儿变得越来越淡了。</p><p class="ql-block"> 近十来年,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住进了独家别栋的“小康楼”,住在老屋场的居民越来越少,甚至出现了“空心房”。而进入县城定居的人越来越多,在乡下过年的人越来越少,年味儿慢慢地变淡了。家庭动手做的年料品种和数量减少了,从商场或网上购买的年货增加了,山村里的鞭炮声稀稀落落,群体性的活动也开展不起来,龙狮挂在屋场厅堂墙上,蒙上了厚厚的灰尘。</p><p class="ql-block"> 前几年,我家在县城一隅之地定居了,按习俗,也在“城里”体验了一回过年。</p><p class="ql-block"> 大年三十的上午,一家人在乡村老家走亲访友、拜神祭祖之后,带些年料菜蔬等就进城了。除夕之夜,菜还是那些菜,人也还是一家人,但在一个有些“陌生”的居室中,没有燃起檀香红烛,少了烟花爆竹的鸣响(城里严格实行爆竹“禁放令”),过年的氛围略微有些寡淡。</p><p class="ql-block"> 迄今为止,这是我家唯一的一次在城里过年,父母亲的评价是“索然无味”。之后的过年,照例还是在乡下老家。他们喜欢那种自然宽敞的天地、自由自在的活动,习惯了鞭炮的鸣响、热烈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在几次与亲友的闲聊中,父亲对“年味儿变淡”的话题发表了自己的高见:“一是物质越来越丰盛,不只过年才有大鱼大肉新衣服,人们对过年的期待没有过去那么强烈了;二是城镇化的发展让更多人进城,乡邻亲戚之间相聚串门拜年少了,氛围不浓厚;三是传统文化习俗受到了冲击,像烟花爆竹“禁放令”就最明显了;还有就是年轻人观念变化了,甚至都不回家过年了;以及商业化气息太浓,冲淡了传统的年味儿……另外,手机和网络对春节年味儿的影响也不小,我就不喜欢家人一边吃年夜饭,一边拍发视频或抢红包;如果面对面都不愿意交流沟通,这过年还有多少实际意义了呢?”言语之中,充满着对传统春节文化慢慢消逝而深深的担忧。</p> <p class="ql-block"> 历经几千年的积淀,春节传统文化独具特色、底蕴深厚,凝聚着人们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家庭社会伦理观念。希望人们能够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辞旧迎新、团圆亲情、“家和万事兴”的理念深入人心,让春节大年更加欢乐温馨、热闹祥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农历二0二一年腊月小年</p> <p class="ql-block">(谨以此文缅怀父亲大人)</p> <p class="ql-block">(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