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道”走岀来的“八仙”

郑旭东

<p class="ql-block">  “张鹧鸪”这些天火了,火得“一塌糊涂”。这些日子,大家都在忙办置年,他却背个大兜子,走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上。</p><p class="ql-block"> 他的大兜子出家门时还是鼓鼓囊囊的,晚上回家时却是“骨瘦如柴”。揭穿谜底:“张鹧鸪”名字叫张健夫,巴彦县人,酷爱用“鹧鸪天”词牌子填词,故名为“张鹧鸪”。最近,他出了一本诗集《词说心语》,完全是一色“鹧鸪天”。腊月门里祝贺的人排队,签名的人成行。</p><p class="ql-block"> 我也借光了,浪子林杨说:“郑旭东老师的鸡窝,健夫老师下了个大金蛋。”话里有话:这个“张鹧鸪”把我著的《东北风情》 《我的作家梦》写成了一本诗集。</p><p class="ql-block"> 这不,昨天孙文老师组织巴彦藉的七位老友相聚祝贺,林杨也来凑热闹,八个人正好成“八仙”。其他人名称自便,“何仙姑”当然是那女诗人董文超。</p><p class="ql-block"> 老友相聚,赠书、喝酒、讲笑话,无拘无束,不亦乐乎。赵玉平老师年龄最大,幽默风趣,大讲“乌龙”的故事:“乌龙”这个词,现在年轻人可能懂得不多,是说农村“推牌九”时,配牌时把点大的放在头牌上,小的放在后面,“乌龙”了,必输无疑。张健夫人一个劲地称自己“茅林草舍”地写诗。“茅林草舍”是农村的土语,意思是农村有的人家过日子邋遢,柴火堆在外屋地连着灶坑门子。健夫说自己写诗“毛愣”,不修改就发。</p><p class="ql-block"> 我不善古诗词,仔细观察,灵感袭来,脱口而出:我们都是从“毛毛道”走出来!一句话激起千层浪,七嘴八舌,聚会又有了新话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几个人都是在农村长大的,从小就与“毛毛道”为伴。</p><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农村只有屯与屯之间有条土路,自行车的人很少,无论去哪里,完全靠两条腿走,大家为了走捷径,少挨累,就不走大路,横跨橫垅地走。走的人多了,就踩出一条曲曲弯弯的羊肠小路来,老百姓叫它“毛毛道”,比喻象毛一样的细,一样的密。</p><p class="ql-block"> 善古诗词性格稳重满脸始终堆笑的陶淮老师说:那毛毛道随着季节变化着,春天起垄,夏天趟地,毛毛道一时没有了,可是,几天后又被人们踩出来了。秋翻地后,毛毛道的又断了,过不了几天,又被人们踩出来。冬天,下大雪,毛毛道又没有了。人们根据脑子里的毛毛道走向方位,很快地又在原来的雪地上踩出一条毛毛道来。待大雪化尽,离原有线路位置偏差不了左右。</p><p class="ql-block"> 我说:毛毛道,就像踩在它身上的农民一样,无论环境如何变幻都在那片土地上顽强地生存着。</p><p class="ql-block"> 我给大家介绍我老家村前那两条毛毛道。一条是通西南方向,我上中学天天走。一条东南方向,是我经常去巴彦县西集赶集走的。我念书中学在二八乡,离我家的村子有八里多路,上下学完全靠两条腿的“11”号车走在毛毛道上。春天和冬天还好一点,夏天,青纱帐起来的时候,走在毛毛道里,非常阴森可怕,有一种恐怖感。特别是我们一路上要经过一片烈士坟地,有32个烈士的坟埋在那里,每天走到那里,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女同学更害怕,常常让搞恶作剧的男同学给吓哭了,只有那个时候女同学也不封建了,拽住我们的手不放。</p><p class="ql-block"> 毛毛道不但给人恐惧感,夏天,走在那里,淋一身露水不说,高粱叶、玉米叶还老拉脸,常常刮出血道子来。毛毛道,我们都是很有感情的,它不但节约我少走路劳累,更让我体会到了一种独有美的享受,那是一些人不容易体会到的天然美感。</p><p class="ql-block"> 当炊烟袅袅,夕阳西下的时候,结束了一天的劳动,走在归途的毛毛道上,望远处美丽的山村,广阔的沃野,闻毛毛道边野花的芳香,听各种的虫叫蛙鸣……整个心,已经被眼前的美丽所占领,什么累,什么苦,什么烦恼,已经一扫而光,顿时感到生活的美好,爱情的甜蜜,家乡的可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孙文老师几杯啤酒下肚,脸上如桃花开,颜值更高,他讲他走在毛毛道上,经常故意蹲下来装模作样地在系鞋带,等后面那个梦中的她。</p><p class="ql-block"> 浪子林杨故事更多,有多少次,他的爱情诗,就是构思在毛毛道上,还在“毛毛道”上,送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红纱巾。</p><p class="ql-block"> 张健夫当党委书记时,经常下乡走毛毛道访贫问苦,他见过,年迈的老夫妻互相搀扶着走在毛毛道上,去看自家园田地里的土豆秧;他见过村哥村嫂手拉手将身影印在毛毛道上;还在远方目睹过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们亲亲热热......</p><p class="ql-block"> 学富五车,善古诗词楹联的王海顺老师异常兴奋当场献联,联惊四座。</p><p class="ql-block"> “何仙姑”董文超羞羞答答,大概回忆起自己那一幕幕青春往事,笑得窗外瑞雪纷飞。</p><p class="ql-block"> 毛毛道,因为有了浪漫温馨的故事,今天回忆起来才感觉更亲切,更多情。从毛毛道走出来的“八仙”,正是有了在“毛毛道”上沐风浴雨,才能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