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江南行之一——安徽篇

笑弥勒

<p class="ql-block">21年4月,疫情似有松动,憋闷了太久,平均年龄超过七十岁的一行十人决定驾两辆车走起,三下江南。</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途经荷泽,自然是奔着国色天香的牡丹去的。但时间略早,牡丹节还要三天才开幕。大部分花尚未盛开。</p> <p class="ql-block">荷泽古称曹州,故菏泽最大的牡丹园叫曹州牡丹园,占地106万平米,有一千二百个品种,是世界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园。</p> <p class="ql-block">这株明代牡丹王,植于万历年间,已有四百多岁高龄,品名是玉翠牡丹。盛花期20天,比普通牡丹长,最多时开花500朵。他是中国资历最深的元老。怕他孤单,还配了一位四百岁的牡丹后。</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是合肥市,合肥市出的历史人物最有名气的当属包拯和李鸿章。</p> <p class="ql-block">包公园包括了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等一组建筑。包公祠中供有包拯及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的金像。包公祠建于包公去世后四年,太平天国时被毁,1882年重修。祠堂外有一井,据说贪官喝此井水后头痛不已,故称“廉泉”。</p> <p class="ql-block">包公墓原位于肥东,73年挖掘。85年在合肥园重建,按宋代二品官葬制,包括地宫,其中楠木棺中有包公遗骨。</p> <p class="ql-block">赵朴初手书包公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莹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反腐之心决绝!</p> <p class="ql-block">清风阁是1999年建的仿宋塔式阁楼,各层展示包公事迹。2010年中纪委把包公园定为全国廉政教育基地。推崇包公是人们对政治清廉的渴望,但无制度保障仅凭个别道德标杆并无大用,如重建包公祠时李鸿章曾捐银2800两,他可算不上清官。</p> <p class="ql-block">李鸿章祖宅被太平天国烧毁,后在合肥置产,占了半条街,时称“李府半条街”。真应了时人讽曰“宰相合肥(因李鸿章籍合肥,故称李合肥)天下瘦”。</p> <p class="ql-block">李鸿章应该是近代史中最具争议的人物。他建淮军,北洋水师,建中国第一座炼钢炉,签了马关,辛丑,中法等屈辱条约。梁启超评“敬其之才,惜其之志,悲其之遇。”伊腾博文说他是“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和世界列强争短长之人。”有人称其是东方俾斯麦。他自已说只是裱糊匠。替腐朽的清庭打补丁。</p> <p class="ql-block">王稼祥故居位于距合肥七十多公里的泾县厚岸村,是晚清时期的徽派建筑。这几十公里山高路窄,想来当时王家也是殷实人家,否则怎供得起外出念书。</p> <p class="ql-block">王稼祥一生跌宕,曾带重伤完成长征,遵义会议投了毛关键一票,与毛,周成为红军的最高领导。后任军委副主席和总政主任。45年七大却连中央委员也沒选上。王精通英语,俄语,解放后任中联部长。62年与刘宁一,伍修权提出缓和与苏美关系,指出当时节衣缩食援助某些国家会出问题。这些今天认为非常睿智的见解却被批为“三和一少”,被隔离下放,74年去世。</p> <p class="ql-block">安徽泾县查济古村落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明清古村落。始建于隋唐,兴于宋元,鼎盛于明清,废毁于近现代。查济原有108座桥梁(现余40余),108座祠堂(现余30座),108座庙宇(现余3座)。其中最早的德公厅屋为元代建筑。</p> <p class="ql-block">相传李白告别汪伦后,曾受邀来到查济,感于美景,赋诗“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好一个心自闲!</p> <p class="ql-block">特色民居。</p> <p class="ql-block">小桥流水。</p> <p class="ql-block">浣溪沙。</p> <p class="ql-block">小桥骑楼,桥上还有一迷你财神牌位,妙不可言。</p> <p class="ql-block">各地查姓均来此祭祖,留言中还见着查良庸(金庸)。</p> <p class="ql-block">二甲祠,门前美女是一个摄影团体请的模特。</p> <p class="ql-block">精美雕梁。</p> <p class="ql-block">村外群山环抱。</p> <p class="ql-block">在查济住宿处赶上一场隆重的婚礼,场面相当之大。据说当地十几年也是仅此一回。</p> <p class="ql-block">安徽绩溪县胡氏家族名人辈出,如胡雪岩,胡适,胡锦涛等。因时间关系未能造访龙川胡氏宗祠,参观了位于上庄镇的胡适故居。</p> <p class="ql-block">胡适是20世纪中国最具国际声誉的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中心人物,…对思想界,学术界,文化界影响甚深(人民日报评)。建国后对其进行了全面批判。不过据说毛有段话:“说实话,新文化运动他是有功劳的,不能一笔抹杀,应当实事求是。到了21世纪,那时候替他恢复名誉吧。”</p> <p class="ql-block">胡适一生共获得36个博士头衔,算是个大学问家。不过据他自己的话:一个是四年苦功得来的,其余是白送的。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愿意在他的书房留影,沾些学霸的书卷气。经故居工作人员建议,关掉书房的灯,利用窗外自然光,照出艺术片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胡适故居不远处还有一座胡开文故居。胡开文是清朝徽墨大师。原名胡天注,开商号时取徽州孔庙“天开文苑”中间两字加本姓成为胡开文。胡开文店制地球墨在一九一五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金奖。名气太大,就把店名当人名了。</p> <p class="ql-block">胡开文故居中用雕塑介绍了古法制墨工艺:依次为炼烟,合料,杵墨填金。</p> <p class="ql-block">歙县漁梁坝,始建于唐代,明代重建,距今已有1400年。它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作用是行船,防旱,也是重要的码头。徽州山多田少,农业不能自给,当时有云“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一丢的起点就是渔梁坝,古徽州陆路不便,徽商们经商下苏杭,去京城无不从渔梁坝出发。现代公路修通前,坝下要停300余条船,是名符其实的“徽商之源”。渔梁坝也被称为“江南第一都江堰”。</p> <p class="ql-block">渔梁坝的建筑特点:每垒十块花岗岩青石,要立一石柱,称“稳定”,又叫元宝钉,见标识处,极为牢固,每块青石重一吨多。</p> <p class="ql-block">船游新安江山水画廊。</p> <p class="ql-block">途经一村落,标记处为2020年新安江大水所淹之处,拍照所处地面距现在的江面还有六七米之高,可见当时江水之深!</p> <p class="ql-block">新安江上的打渔表演。</p> <p class="ql-block">徽州古城,又称歙县古城。古称新安郡,始建于秦朝。它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其他几个是丽江,平遥,阆中)。</p> <p class="ql-block">歙州府衙。大堂上的对联可作为今天公检法廉政建设的口号。</p> <p class="ql-block">绣球楼,引一众单身狗翘首以盼,奈何美人终未露面。</p> <p class="ql-block">府衙后花园,据现场一位当地人介绍,后花园当时由一众园林建筑高手设计,极富徽州特色。</p> <p class="ql-block">站在后花园高处的亭子上,可以看到黄山某一座高峰,遗憾的是没听清山峰的名称。</p> <p class="ql-block">古城阳和门。</p> <p class="ql-block">许国石坊,又称大学士坊。座落在歙县古城阳和门内。许国万历九年入阁,为武英殿大学士,故立坊。该坊型制和建筑艺术独特罕见,不是通常的四柱,而是八柱,四面围合,全国仅此一例,俗称“八脚牌楼”,被誉为“东方凯旋门”。牌坊雕工细腻,古朴典雅,题字出于大书画家董其昌。</p> <p class="ql-block">许国石坊内部。</p> <p class="ql-block">歙县棠樾牌坊群。这是明清时期为表彰鲍氏家族而建的七座连牌坊。七座牌坊按一条曲线排列,在夕阳绿地之中显得气势恢宏。每个牌坊都有一个关于鲍家礼义廉耻的故事。各牌坊等级不同,标有“御制”的为皇家出资建造,标“圣旨”的是由地方财政出资,而标有“恩荣”的则是上发牌照,自筹资金而建。</p> <p class="ql-block">当晚夜宿歙县县城,周围依然是水墨山乡,如诗如画。不过在照相时是避开了身后的楼群。明天就要进入浙江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