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村晚":折射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在快速发展

老兵爱音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近日,海南省入选"欢乐过大年、喜迎冬奥会"——我们的美好生活"2022年国家"村晚"示范展示点的儋州市和庆镇六罗村、澄迈县瑞溪镇罗浮村的"村晚"火热上演,迅速掀起了乡村节日狂欢,村民们通过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在"村晚"舞台上充分展示自我,展现出海南推进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推动自贸港建设的丰硕成果,营造了喜庆详和的节日氛围。"村晚"的盛况经现场网络图片直播和国家公共文化云视频展播后,在省内外引起极大反响。据统计,截至目前,“村晚”的网络图片直播浏览量达136.4万人次,全国展播中点击观看群众近10万人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春节期间,海南省其他市县也积极开展了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自赏的“村晚”。这些寄托着乡愁、承载着乡情、寄情着乡音的“村晚”生动呈现全省农村地区乡土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景象。既让农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正“活”起来,丰富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能让村民凝神聚力,以文化力量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海南的“村晚”和“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化惠民活动的丰富开展,折射出海南这些年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在快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完善。这些年来,海南省高度重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全省共投入10个多亿的资金建设了3000多个村级(社区、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这些场馆的建成,为丰富基层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夯实基础,充分发挥了文化阵地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实现中国梦凝聚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儋州市和庆镇六罗村“村晚”举办37年来,从最初的农家小院舞台,到茅草房舞台,后来到固定硬化舞台,再到现在的设备齐全、宽阔大气的乡村大舞台,见证着海南省这些年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全过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是基层公共文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海南省高度重视文化人才培训工作,积极主动安排人员参加文旅部组织的各级各类培训班,提高基层文化骨干的综合素质;认真组织本级的业务培训,全省旅游和文化行政部门每年组织各类培训班100个班次以上,培训专(兼)职文化人才1万多人;通过文化馆、图书馆举办内容丰富的公益性培训,培训了大量的文化人才;同时,还通过举办万人大合唱、万人共跳竹竿舞、海南原创广场舞大赛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以及依托社会团体培训的方式,每年培训基层文化骨干10万人以上,加上招募的3万多旅游和文化志愿者,使基层文化骨干遍地开花,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提高服务效能提供坚强保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三是基层群众文化优秀作品不断涌现。近年来,海南省旅文厅共组织开展了18届海南省东西南北中广场文艺会演和2届海南原创广场舞大赛,坚持群众文化来源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的立场,强调创作海南特色的作品参赛、参演。原创了近1000个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作品,惠及线上线下观众500多万人次,为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营造了浓厚的氛围,为脱贫攻坚和高质量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凝聚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极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1999年,舞蹈《调声缘》《化绿》分别获得文化部第十届“群星奖”比赛银奖和铜奖;2010年创编的舞蹈《黎乡雨趣》代表海南省参加由文化部主办的全国第九届艺术节暨第十五届“群星奖”决赛,荣获“群星作品奖”;2013年10月,创编的舞蹈《花帽新韵》在山东青岛参加文化部主办的第十届艺术节暨第十六届“群星奖”比赛中获得群星奖;2015年,广场舞《黎族织锦舞》获得全国优秀广场舞教学片;2018年,原创广场舞节目《黎族彩环舞》参加全国广场舞展演获得好评,还被中央电视台选中,应邀参加了2019年的少数民族春晚;原创舞蹈《锄禾》进入全国第十八届群星奖决赛;原创广场舞《魅力海南》《春雨来到咱苗家》《海南美美哒》等100多个作品现在已成为海南各地广场舞爱好者的必选曲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四是基层公共文化品牌活动不断丰富。坚持以“海南省东西南北中广场文艺会演”、“春风村雨”文化惠民活动、“红色文艺轻骑兵”进基层活动、“海南原创广场舞大赛”等品牌群众文化活动为抓手,通过文化进社区、文化下乡、戏曲进乡村等形式,不断满足城乡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今年,海南省旅文厅组织群众文艺工作者在全省范围开展了“永远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群众文化活动近200场、“春风村雨”文化惠民活动600多场、“红色文艺轻骑兵”进基层活动近500场、文化惠民下乡活动2000多场,惠及现场观众150多万人次、线上观众1300多万人次。还开展了“唱支山歌给党听·小小红心咏向党”——海南省少儿民歌文化季活动、海南省民间文化艺术季活动、“旅读海南”大型主题读书活动、美丽乡村寻宝藏—2021年海南省“乡村达人秀”活动、海南省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展演展览活动等,其中海南省民间文化季活动的相关稿件及视频212条,总阅读量(播放量)高达576.3万余人次,“非遗说海南”系列视频在短视频平台播放量高达212.5万次,其中“琼剧说老爸茶”短视频播放量达35.7万次。这些品牌文化活动的开展,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海南的乡村文旅振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五是基层公共文化场所功能不断拓展。根据文旅部的统一安排,海南省旅文厅在全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游客服务中心中挑选了15个单位作为旅游和文化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单位,每个单位补助30万元,探索旅游和文化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的好做法、好经验。各试点单位按照“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总体思路,把握旅游和文化公共服务机构融合的基本规律和内在要求,从挖掘旅游、文化资源入手,夯实文旅融合的基础。推出“非遗+旅游”“文物+旅游”“民俗+旅游”等新消费模式;探索“红色旅游线路”“康养旅游线路”“研学旅游线路”“生态旅游线路”等。据统计,今年,这些试点单位的国内外游客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0%以上。这次在儋州市和庆镇六罗村“村晚”示范展示活动中,专门策划了“村晚”集市和乡村达人秀”环节。村民们既可以把家里的土特色拿到集市上卖,又可以获得书法达人现场手写春联和福字,摄影达人拍摄的全家福,还能观看草编达人、黎陶达人、剪纸达人现场展示才艺技艺和手工艺品。儋州市和周围市县的游客及候鸟闻讯而来,逛集市、赏村景、购特产、领春联、看表演、做直播,人山人海、不奕乐乎。</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