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第五章:各分天涯(中篇)</font></b></h1><div><b><font color="#167efb"><br></font></b></div> 1946年11月,位于上海江湾的原侵华日军医院以及周边地带,突然间变得车马喧闹、人声鼎沸起来,大批的部队、运输车辆、形形色色的设备仪器从外面涌入,楼房开始大规模修缮,不同官阶的高级军官频繁进出。<div><br><br>这是抗战胜利后的第二年深秋。本年5月,国民政府已还都南京,各中央直属单位、高等院校也陆续复员。6月,国民党军队开始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的序幕正式拉开。</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1946年11月,国民党军队医疗教育单位全部迁入上海江湾。</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该月,国民党在南京召开了“制宪国民会议”,与共产党彻底分道扬镳。同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名称诞生。</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从1939年开始,分驻贵州安顺和图云关的中央军医学校、陆军卫勤训练所这两拨人马,已经各自发展得兵强马壮。尤其是图云关的卫勤训练所(兼红十字救护总队),还在省会贵阳成立了总医院,里面的各个学科,都由当时中国最顶尖的学者担纲,阵容甚是壮观。<div><br><div><br></div><div>其中有:<div><font color="#167efb">- 医务主任荣独山;<br>- 内科主任周寿恺、陶桓乐(后来担任毛泽东主席医疗小组组长);<br>- 外科主任张先林;<br>- 骨科主任屠开元;<br>- 整形科主任汪凯熙;<br>- 妇产科主任熊荣超(后来创建大连医学院的妇产学科);<br>- 检验科主任叶天星(微生物和免疫学家,曹雪涛院士的导师);<br>- 护理部主任周美玉。</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r></font><br>相比之下,蜗居在安顺小城的军医学校附属医院,只不过是一个60张床位的野战医院,在贵阳总医院的面前相形见绌。不过这里也不乏名家,例如院长张静吾(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后来创建了河南大学医学院。</div></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著名医学家陶桓乐教授,是林可胜一系在抗战时期贵阳总医院的内科主任。战后任职于上海同济医院,后调北京医院,是毛泽东主席治疗小组组长。</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1946年4月,当时的军政部部长陈诚向蒋介石提议:应该全盘效仿美军的军医教育体系,把全国的各军医教育机构与军队卫生示范部门,集中成一个中心机构。<div><br><br>蒋介石深表赞同,并责成陈诚着手实施此计划。一开始,陈诚想把这个综合教育机构放在九省通衢的武汉。但是找来找去,武汉三镇都没有一块合适的土地、以及现成的房舍。</div><div><br><div><br></div><div>四处考察之后,他把目光投向了上海江湾的这处场所。</div><div><br><br>其实,江湾这里原先也曾阔绰过一阵子。1930年,国民党上海市政府为了改变苏州河两岸城区发展天壤之别的现状、绕开洋人的租界、加速开发一个繁荣的新上海,就选定了黄浦江下游、吴淞和江湾之间的大片未开发土地,并颁布了《大上海计划》。</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1930年国民政府“大上海计划”的核心区域——市政府及附属公共建筑和纪念建筑群。</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今天人们可以在第二军医大学校园内、校园周边一一寻访到这些建筑。</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根据这个规划,江湾一带约7000亩的土地被划为未来的上海市中心区域。一系列市政建筑将被建起,构成一个形状为“中”字形的行政区,所有的道路系统也都围绕这个“中”字,被设计成发散式的结构(也就是今天的上海五角场格局)。<div><br><br>“大上海计划”实施了7年,先后完成了市政府大楼(今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市体育场(今江湾体育场)、市立博物馆(今军医大学校内)、市立图书馆(今杨浦图书馆)、市立医院(今军医大学校内)、市立卫生试验所(今军医大学校内)等建设。</div><div><br></div><div><br><div>后面的两个卫生医疗单位,毗邻而建,并列坐落于小河虬江的北岸。</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被战争打乱的“大上海计划”遗存的大量建筑,在1946年被划入了新成立的国防医学院内。</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大上海计划”的公共建筑之:卫生试验所。这是30年代的旧造型。到了1949年以后,军医大学又给它加盖了一个中式的大屋顶,现在就静静地坐落在车水马龙的上海中原路一边,很少有人驻足留意。</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可惜全面抗战一爆发,“大上海计划”就被炮火打断了。侵华日军抢占了市立医院,并在周边一气设立了驻沪侵略军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十一、十二病院及军马防疫所,连成了一片非常庞大的日式建筑群。<div><br><br>这片建筑群,在我印象中,一直到1996年前后,才被陆续拆除。之前还被用作军医大学的各教研室、各系、学校机关各部的办公教学用房。</div><div><br><div><br></div><div>我记忆中的这片建筑,走廊极长,四通八达,状如迷宫。有很多门窗都是日本式的侧拉移门。日暮时分,走在这片楼里,扑面而来一股阴森感。</div><div><br><br>这片建筑群最终被陈诚选中,成为筹建中的军医教育单位的所在地。</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图中长条形、方方正正的建筑群,就是日本人在侵华战争期间修建的医院病房,直到90年代中后期才被拆除。</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1946年11月,除迪化军医训练组(乌鲁木齐)以外的所有国民党军医教育单位,包括贵州安顺的中央军医学校总校、西安的军医学校第一分校、昆明的军医学校第二分校、贵阳的陆军卫生勤务卫生训练所、以及已于上海光复后先期占用上海市立医院场地的“陆海空三军联勤第二总医院”等军医训练机关,全部迁入上海江湾,合并组建为“<b><font color="#167efb">国防医学院</font></b>”(英文名National Defense Medical Center,NDMC)。<br><br><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抗战期间被日本人损毁的上海市政府大楼(今上海体育学院内)</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抗战期间被日本人损毁的上海市博物馆(今上海长海医院影像楼)</font></h5> 这么多单位一下涌入,光是筹备和交接工作就忙乎了半年,直到次年(1947年)的6月1日,国防医学院才正式成立,直接隶属于南京国防部。<div><br><br>学院的领导班子配置很耐人寻味,他们分别是:院长林可胜;第一副院长张建;第二副院长卢致德,三人的军衔都是中将。</div><div><br><div><br></div><div>从某种程度上,这个院领导班子的尘埃落定,等于是给中国近代半个世纪之久的军医“德日系”、“英美系”之争画上了一个句号,并且以“英美系”的大获全胜而告终。<br></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卢致德,是一个在台湾医学界鼎鼎大名、但在大陆这边几乎从不提及的名字。他在抗战后期担任军医署署长,1949年以后担任国防医学院院长,并组建了台湾著名的“荣民总医院”。</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林可胜的学术背景和身份自不待言;张建是德国柏林大学的医学博士,从1937年就接替刘瑞恒,执掌军医学校,加上此前几年主持建设广东军医学校,里里外外实行的全是德式教育体制。只是在抗战的后期,他自己也觉得美国的住院医师制度确实有先进之处,才在军医学校的教学中引入了一些英美成分。<div><br><br>而这个卢致德,又是什么人?</div><div><br><div><br></div><div>其实他的身份很不一般,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太子党”——卢致德是孙中山先生原配卢夫人的亲侄子,也是行政院长孙科的表弟,可谓“含着银汤匙出生”的皇亲贵胄。不过,他的个人能力并不弱。他读的是北平协和医学院,是林可胜、刘瑞恒最钟意的弟子之一。</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卢致德(右一)穿军装时的照片。</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卢致德这个人身上没有高干子弟的坏习气,学生时代就积极跟着林可胜上街贴标语、跟北洋政府搞抗争。到了南京以后,一直在刘瑞恒掌管的军医署里工作。因为他的特殊身世,蒋家、宋家、孔家等国民党各派势力,都对他关照备至。<div><br><br>为了栽培历练他,蒋介石把卢致德在大单位之间调来调去,几乎干遍了各个战区的卫生主官,还当过峨眉军官训练团和庐山军官训练团的卫生处长——后者可是蒋嫡系中的嫡系——可见卢致德的受宠之深。</div><div><br><br>到了抗战胜利时,卢致德已经官居军政部卫生署长了,成了昔日老师林可胜的上级。不过归根结底,卢致德和林可胜、刘瑞恒一样,还是铁杆的英美系。</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这是70年代卢致德在台湾陪同宋美龄进行视察时的照片,由于他的“国父家人”的特殊身份,卢致德终其一生,在国民党内享受崇高地位。</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国防医学院的建立,本来就是抗战胜利后、南京政府全面向美国看齐这个大背景下的产物,因此,“英美系”军医体制彻底取代“德日系”,也就成了一个无可争议的结局了。<div><br><div><br></div><div>林可胜的学术声望和美国人对他的好感,是他成为院长的原因。张建的“第一副院长”摆位,乃是对他本人、以至“德日系”的一个安抚。</div><div><br><br>区区一个医学院的校领导任命,背后牵扯了何等复杂的人事纠葛!学院班子方案出台前,国民党政界军界很多人都认为,张建所代表的中央军医学校,乃是晚清以来的正统;不少留德留日的高级将领、以及张建曾经工作多年的两广一带将领,都旗帜鲜明地力挺张建。</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林可胜在抗战后期一度失意,现在又回到了民国军医舞台的中央,不但就任了最高行政长官——军医署署长,还成为新的国防医学院的首任院长。</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而林可胜代表的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则是英美派的大本营,与美国社会各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林可胜个人的最大支持者,则是时任参谋总长的陈诚。林赴任后,陈诚专门跑到国防医学院,在教职员工大会上表态:“你们谁要打倒林可胜先生,先得打倒我,打不倒我,就打不倒林先生。”<div><br><br>至于“国防医学院”这个名字,也经历了不少的争议,才被最终定下来。最初林可胜主张起名叫“国防医学中心”——他说在英美体制里,“中心” 之下可以包含很多学校,这样就表示国防医学中心是合并多个不同的军医教育机关而组成。</div><div><br><br>但当时的政府高官们对“中心”这个外国概念十分陌生,因为传统的中文里并没有这种说法。甚至有党国大佬质疑:“中心”两字好像不那么高大上,似乎许多公立小学也称为“中心小学”。 </div><div><br><br>林可胜无语,感觉是鸡同鸭讲,于是乖乖闭嘴。最后,校名投票表决的结果就是“国防医学院”。</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国防医学院当时的校门,位于今天的上海五角场长海路上,现已不存。</span></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林可胜上任后,在该地原有建筑基础上,又新建了教学和研究大楼、总医院病房、公共卫生实验院、研究院及药厂等建筑,事实上形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医学“中心”。<div><br><br>但是学术派别的斗争并没有就此消停。原中央军医学校的师生们对“军医学校”这个名字就此消失,感到十分痛心,从1946年就一直上下奔走,试图阻止中央军医学校并入国防医学院。</div><div><br><br>林可胜当院长以后,又做了一个在现在看来是非常不妥、甚至是有点买办性质的决定——撤销药学专业。理由是:林认为药学研究价值不大,造药不如买外国药。</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国防医学院附属医院——联勤第二总医院,在抗战前是上海市立医院的所在。今天是上海长海医院的一栋病房楼。</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众所周知,药科一直是军医学校的王牌传统学科,林的这一决定,彻底伤透了原军医学校师生们的心(甚至直接导致许多药学专家在1949年的时候拒绝随校迁台)。于是他们在1947年组织起来,发起成立了“军医学校护校会”,明确提出保存军医学校原名;以及维持药科学制独立的呼声。随后军医学校护校会发表了《军医学校护校宣言》,发起了上访运动。<div><br><br>南京高层再一次被惊动,几番调解之下,最终军医学校的药科专业在国防医学院内得以保留,但“中央军医学校”还是彻底并入了国防医学院。</div><div><br><br>新的国防医学院整合了军医学校与卫训所的教育规模,除医学、牙医、药学、护理等科外,还开设了各种短期训练班、补习班等。学院编制庞大,按教育对象分,包括八类人员的养成,即医师、牙医师、护士、药师、卫生工程、卫生装备、卫生检验、卫生行政。</div><div><br><br>按照教育水准分六级,即:初小程度、高小程度、初中程度、专科程度、大学程度、进修程度;按照军阶分为将、校、尉、技术准尉、军士、列兵——统称为“八类六级”教育。而这个“八类六级”四字,直到现在还留在台北的国防医学院校歌里。</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国防医学院的学员胸标</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国防医学院全面实施了美国式的“住院总医师”制度,年轻的住院总医师需接受为期一年的训练,这期间不仅要开展密集的手术,还要负责科里的许多日常行政事务,以使得他们在训练结束之后,兼具医疗和行政管理方面独当一面的能力。<div><br><br>这套制度被国防医学院带到了台湾,彻底取代了原来台湾日据时代的临床医师培养模式,也被解放军的第二军医大学所沿用,直到今天。</div><div><br><br>次年的5月,林可胜当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达到了他在大陆时代的人生巅峰。</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中央研究院的第一批院士合影。最后一排左起第二个穿军装的,就是林可胜。</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国防医学院在上海建校仅仅一年,就快速形成了教学、科研和医疗规模,业务水准蒸蒸日上。1948年6月,陈诚在东北战场上铩羽而归。他的十二指肠溃疡再度发作,反复出血,住进了国防医学院附属的联勤总医院。经沪上名医、以及北平协和医院的外国专家会诊后,建议手术治疗。<div><br><br>当时的国民党高官开刀,要么就是出国治疗,要么就是选择外国人在华开办的医院,从来不去国人自己的医院——原因无他,就是信不过中国医院的水平而已。</div><div><br></div><div><br></div><div>但是这次,陈诚坚持要在国防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并指定张先林教授来为他施行胃次全切手术。</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张先林这个名字,在我们的故事里已经出现了多次。他是林可胜的协和学生,抗战时期已是著名的外科学家,战后主持国防医学院外科,并在1948年赴台,奠定了台湾战后外科全面转向美式理念的局面。</span></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手术历时4个半小时,整个过程和术后恢复十分顺利。为了这件事,南京、上海的报纸还专门进行了报道,齐声称赞:<div><br><i><font color="#167efb">“近来军医人才及治疗技术,由于林可胜博士之领导,日臻进步,尤以全国各地联勤总部之各总医院之治疗水准,大见提高。观乎陈氏之信任,且确具极高之效率,诚为将士福音。”</font></i></div> <h5><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1948年的陈诚,诸事不顺,在东北战场搞得一团糟,终于旧病复发,住进了国防医学院接受手术。</font></p><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后来的很长时间里,他都对这个几乎是由他“一手缔造”的学校关爱有加。</font></p><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br></font></p></h5> 然而,这时的国民党及其军队,已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在国内各个战场上的接连败退,再度将两个熟悉的字摆到了师生们的面前——搬家。<div><br></div><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9b9b9b">未完待续</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