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凡小队的中医实践之旅

马小浅

<h3>  2022年1月27日,是一个令张店区齐润小学二(3)中队—“超凡小队”队员们难忘的日子,队员们第一次在橘源堂中医研学实践基地中参加了中医传统文化研学活动“防流感香囊”制作。</h3> <h3>  活动伊始,课堂上传统文化老师与孩子们开展了互动问答,“我们为什么要制作香包呢?香包到底有什么好呢?”队员们带着好奇的心情去查找了些资料。</h3> <h3>  原来香包也称中药香囊,它源自中医里的“衣冠疗法”,民间曾有“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佩戴香囊是一种预防瘟疫的方法。</h3> <h3>  香囊常用的是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如白芷、川芎、甘松等,也可以添加熏衣草、艾草、桂花、迷失香,还可以添加驱蚊虫的中草药霍香、薄荷、紫苏等。</h3> <h3> 队员们踊跃回答,并在互动问答中学习到了一些制作预防流感病毒的知识,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快乐。<br></h3> <h3>  在领取材料后,队员们围坐桌旁,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了制作。折纸、装填香料、缠丝线、缝边角,这些小队员们也做得有模有样。</h3> <h3>  接着,传统文化老师认真而耐心地讲解香囊制作知识,队员们跟着拿起了桌上的针线,尝试着做了起来。</h3> <h3>  在本次活动中队员们认识了我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包”,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香包。</h3> <h3>  队员们的香包虽然不像老师制作的香包那么精美,但是队员们都觉得自己制作的香包都是非常棒的,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最完美的,因为是由大家一针一线通过自己的努力制作出来的。相信这是给队员们最好的回报!</h3> <h3>  “我是第一次缝香囊,我要把香囊送给我的姥姥。”“我也是第一次自己制作香囊,我要送给妈妈!”制作好的香囊玲珑精巧、香气扑鼻,还有防蚊驱虫的功效。队员拿着自己亲手缝制的香包也都非常的开心和激动,都纷纷想要把这份礼物送给整日陪伴自己的家人们,来回报家人们对自己的爱。</h3> <h3>  虽然香囊看上去简单,可是对于不沾针线活的队员们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自己动手做的香囊,不仅环保有趣,而且在体验传统风俗的同时也学习了传统手艺。</h3> <h3>  通过活动,队员们初步了解了流感的防治小方法,深切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亲手制作香囊活动,培养了动手能力,养成了团结互助、崇尚传统文化等好意识。</h3>

香囊

队员

香包

制作

传统

老师

中医

自己

文化

研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