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93人生命

张怀信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蔡家会九十三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毒事件回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纪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一九八八年旧历七月初七晚八时许,我正在县城旧戏台下观看夜场戏,北路梆子《画龙点睛》。开演不久,突然舞台上一个人提着一块黑板,立在台口,粗体粉笔字写着“张怀信马上赶回医院,有紧急抢救任务”的字样。我急忙挤出戏场人群。戏场到医院还有好一段距离。我几乎是小跑步赶回医院。此刻医务办公室坐了不少人。有县政府、卫生局,防疫站等各级领导和医院领导。李守中院长神色凝重,简单给我介绍了一下情况 : “蔡家会公社急电求救,今下午五、六点钟左右,突然发现多人同一时间出现呕吐、腹泻、高烧症状,有几个人已不省人事。情况紧急,医院决定由你带领急诊科部分医生,护士和急救药品立刻出发”。与我同行的有县政府一位工作人员、防疫站吴雪松、县医院总护士长高四娥、门诊部主任胡卓。由于是黑夜,已下班 。来不及带急诊科医生和护士。救护车司机是高连成。从接到任务到出发仅用了不到20分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那天晚上,云底沉,夜漆黑。离县城150里偏远的蔡家会公社当时只有一条所谓的公路,其实是人行古道顺势拓宽,填平改造成通往县城的坑坑洼洼的土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晚九点整出发。车行至孟家坪,开始下雨,起初只是零零星星的雨点。后来越走雨越大。车快到贺家会时,突然夜空划过一道耀眼的闪电,随即一声霹雳炸雷,倾刻,瓢泼大雨从天倾泻。透过车窗玻璃,借闪电光瞬间望去,不是雨点,简直是密集的雨柱 ! 夹杂着冰雹。狂风卷着骤雨和冰雹啪打在车顶和车窗玻璃上,伴随着一声接一声震耳欲聋的雷声,轰轰隆隆……救护车被括得不住摇晃。给人有天要塌下来的感觉!风雨大,夜墨黑,我们不敢继续前行。离贺家会村不远处停了下来。刚点燃一支烟吸了几口,忽然想到:我曾去过蔡家会,贺家会到蔡家会要过一条河,雨如此大,上游要来洪水,要是山洪挡住去路 ,一时赶不到事发地。危急病人得不到及时救治,人命关天 ,是失职 ! 把我的想法说给大家,一致认同。于是,我们冒着预想不到的险阻继续前行。总护长高四娥吓得不住的絮叨:“我们这把老骨头今晚就要送在路上了”! 老司机高连成很沉稳。边开车边安慰大家:“不要怕,我会把大家安全送到地头的”!这时雨似乎小了些。车开出贺家会不远,就是这条河。这时听到河沟里已涨水了,天很黑,不摸水情,车不敢贸然下水。高连成毕竟是老司机,他没顾得脱鞋亲自下到湍急的河水中试了试,对着大家:“快过!你们下车淌水过,我一个开着过”!尽管他没说出为什么让我们下车淌水过,险情面前,我们是完全理解高师傅的用意……。救护车猛加油,很快冲过了对岸。摸着黒,我们几个手挽着手,趟着齐大腿根湍急的洪水很快也淌过去了。由于湿水,救护车一只前灯瞎了。停下车高师傅摆弄前灯。此刻听到河沟里翁翁的响声,越响越近,越响越大。还夹杂着隆隆滚石声。果然,大洪水来了。好在我们已顺利过河! 大家提着的心总算放下了 。总护 士长高四娥逗趣地说:“过来就好阿!’布袋底子’(注1)人好、命长,老天爷会照应的,有救了! ” 这时雨停了。我们继续前行。前面的路程更艰险。刚下过大雨的土路,有的路基被雨水冲断,有的冲刷成一道道深深浅浅的沟壕。我们边走,边下车修路。修路没锹、没鐝头。唯一可用的工具就是救护车发动车用的摇把。再就是我们的两只手。一路走走修修,修修走走,只有一只前灯的救护车艰难地颠簸在凹凸不平的山路上,到蔡家会已是凌晨一点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接应我们的是早已等候在村口的当时蔡家会公社党委书记白维民和不认识的几个人。记得白书记看到我们来了,第一句话:“你们可到了!”略带哽咽。简单寒暄几句,就带着我们直奔公社卫生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卫生院不很亮的灯光下我们看到的是像疯了似的几个医生护士,在院子里来回穿梭;东一个西一个躺在地上挂着吊瓶的病人。病房里床上躺满了输着液的人。小孩子两人挤一支床。地上还躺着几个挂吊瓶的重病人。我们衣服上,手上全是泥土。顾不得洗刷。立即开始了救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卫生院院长吕玉明简要介绍了一下情况:七月初七,蔡家会古会,上午赶会的人很多。凡是发病的人都多少吃过同一个人卖的熟牛肉。这下发病原因我基本掌握了。初步判定:集体食物中毒!我把了解到的情况与防疫站、医院领导作了简要汇报。并在现场采集了吐泻物标本以备送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第一个接触的病人是一个十几岁的男孩。高烧40度,血压70/30mmHg。人事不省。到跟前闻到一股恶臭味,两侧耳廓内堆满残留呕吐物。他妈给脱去裤子,满裤裆粪便。处于脱水休克状态。我们正在抢救这个孩子,担架又抬来一个病人,接着又有人背着送来一个……。天快亮时院子里已送来二十几个轻重不等的病人等待治疗。还陆续有病人一个接一个被送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蔡家会卫生院只十几个医护人员,全员出动。那时没有现在这样的一次性输液器,还是橡胶管和玻璃吊桶。用完后经冲洗、高压消毒后反复利用。用完一次从冲洗、高压消毒到再次利用至少个把小时。卫生院仅有很小的一个手提高压消毒锅,容量小,还是烧碳火加热。消过毒的输液器和吊桶平时儲备只有十几套。急救药品更是严重不足。抢救组立刻向县医院、临近的贺家会、疙达上卫生院电话发出紧急求援。因为下雨,河道涨水,救援药品和输液器迟迟不见到来。病人越来越多,得不到及时治疗的病人越来越严重 。情况十分紧急! 顾不得别的,救命要紧!为解燃眉之急,总护士长高四娥提议:把用过的输液管和吊桶开水冲几次马上再用。由于被迫使用了未经严格消毒的输液装置,有不少病人出现了严重的输液反应。又增添了救治的难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经抢救,十六个危重病人病情暂时得到缓解。还有不少重病人躺在地上極待治疗。由于输液器和药品严重短缺,加之吐泻病人脱水,液体用量大,记得当时卫生院生理盐水只剩五六瓶。还要留作应急抢救备用。输液管和吊桶用完开水冲冲勉强还能再用。药品没了就是没了,束手无策。情况相当危急。幸好早上五点多,圪达上卫生院救援药品到了,没多久,贺家会卫生院救援药品也到了,八点,县医院李守中院长带领医院增援的医生,护士和药品也到了。县政府、卫生局、防疫站的领导也相继赶到。有了充足的药品和输液器材,我们底气足了。所有需要治疗的病人都得到相应的治疗。我们给来增援的县医院医生护士逐一交代了每个病人的病情,所有病人都得到妥善处理后已是上午十一点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这才可以喘一口气了!开始吃早饭。在公社办公室我们正在洗手和刮打身上的泥土,有两个人端来多半脸盆煮鸡蛋,少半盆白砂糖。几暖瓶开水。白维民书记抱歉的对我们说:”你们辛苦了,将就着吃吧 ! 非常时期,对不起”!六个人半盆煮鸡蛋一扫而光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吃完饭快十二点了,又困又乏。疲惫不堪。因不时有中毒病人送来,不敢远离卫生院。我们就在卫生院院墙外几棵树荫下草滩上头枕着自己的一双鞋午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从我们到来那刻起,始终看到几位护士,一阵忙着为病人输液,换夜体;一阵为重病人擦洗排泻物,忙的喘不过气来。其中有一位四十多岁的护士 ,既要指挥别的护士忙这忙那,又要给重病人喂水喂药 ,还要不停的观察重危病人病情变化。始终忙碌着穿梭在病人之间。白天是这样忙,深夜见她依然是这样忙碌!看上去 ,头发散乱,两眼发红,面容憔悴,疲惫不堪,仍顽强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谁知道她几天几夜没睡觉了。后来才知道她就是蔡家会公社卫生院护士长,曾十三次出席县党代会代表;吕梁地区优秀护士___高秀平同志! 晚七点多,大家聚一块吃公社秘书为我们送来的晚饭干粮,看见总护士长高四娥躲着我们老远自己在一边吃。我有些不解。后来她偷偷对我说:自己有淋涩毛病,平时一天要尿无数次。从昨晚到现在裤子都是湿的。怕影响大家进食。听她这么一说,我不禁想到高秀平和那几位护士,这些病人初步获救,离不开她们日夜辛劳、力倦神疲的付出。为此我暗暗起敬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有了医院来增援的医生护士接替,以为今夜可以睡个好觉了,次日早不到六点,急匆匆跑来一个人把我从睡梦中叫醒,说赖峁村有个七十几岁老人,吐泻,发高烧说胡话。路被水冲坏,担架抬着来不了。尽管没见病人,我初步推断也可能是食物中毒。我和高四娥立刻起来。没洗漱,没吃东西,准备了药品和输液吊桶匆匆出发了。 白维民书记给我们带路,和我们同去的还有蔡家会卫生院一名护士。出发前白书记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把雨伞,一双长筒雨靴以备下雨。他还带了一把铁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赖峁村位于离蔡家会十五六里远的东南隅山坳里。从蔡家会出发,走不远要爬一道很深很陡的坡 ,然后翻两架梁,绕几个墕口,才能到达村子里。没有一条正式人行道通往蔡家会,多半是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路段窄的地方只有一两尺宽。两面是长满荆棘好几十米深陡峭的荒草坡。走在上面朝下看,头晕腿颤。近几天连续下雨,有好几段路被冲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上午八点半我们才摸爬到了赖峁村。这家人正在焦急得等着我们的到来。进门一看,有一位老人正躺在炕上 身边围了几个人 。一个中年男子给我们介绍了情况:前几天,自家的一头耕牛掉崖摔死,把牛肉存放在菜窖里,等七月初七过古会时炖熟上街卖钱。牛肉在过会时大部分已卖完 ,老头吃了卖剩的几块。半天后开始吐泻,发烧。越来越重。我们立刻给老头展开了救治。待老头病情好转已是下午一点多。还有几个不很严重的病人陆续找我们要口服药。 原来这就是卖熟牛肉的那一家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这家早已为我们准备好了早饭兼午饭西红柿调豆面抿阶。还炒了一大盘鸡蛋。我在自家也曾吃过豆面抿阶,但远比不过蔡家会地地道道的豆面抿阶味道纯正可口。 这是我们近两天正式吃的一顿像样的饱饭。由于这个老人病情尚不稳定。这天夜里我们留了下来。我们四个人和衣与这一家共睡在一个土炕上到天亮。醒来发现脸上、脚上、手上起来好多包,觉得奇痒。原来是被蚊子咬得。一夜睡得根本没觉得。次日十点我们要走了,这家大娘去自留地里掰了十几颗玉米。要我们带回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我们返回的路上,老远看到一块坡地上,抛着满地水淋淋的“西瓜”,正是盛夏,晒得流油,口渴的厉害,看没人照瓜 ,我问白书记,我们可不可以摘两个解解渴?白书记给和我们同来的那个护士使了个眼色,笑着说:“完全可以,你去多摘两颗回来”。我下去地里摘下一颗,感觉特别重,还想再摘一颗,抱不动了。抱回来打开,瓜瓤是白的,咬起来生硬。尝了一口,又苦又涩。白书记和那个护士在一旁看着我偷偷发笑,“县川人笑话 ’布袋底子’ 人(注1) ’杀茄子’,(注2) 县川人比蔡家会人强不了多少,西瓜菜瓜分不清”!白书记笑着对我说。逗得我们好一阵笑!我这才知道那不是西瓜,那是旋瓜丝做包子馅用的菜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回到蔡家会已是下午一点多。十几个危重病人病情稳定。所有住院病人逐渐开始恢复。李守中院长召开发病通报和总结会:赖峁村一社员把自家跌死的牛肉煮熟在菜窖存放三天,等待七月初七古会上街变钱。盛夏牛肉严重腐败变质。赶会的人吃了腐败变质肉,引起集体食物中毒。致使蔡家会,圪达上贺家三个公社会赶会的93人不同程度发病。其中重危病人19人。县委,县政府,防疫站,县医院领导十分重视。有圪达上,贺家会卫生院及时大力支援。有县医院和蔡家会卫生医生护士奋力抢救,93名中毒病人全部脱险。无一例死亡。白维民书记总结发言,肯定了参加抢救的所有医生护士,感谢了大力及时支援的单位和个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由于有些病人仍处于恢复阶段,还在住院。李院长让我和高四娥留了下来。配合卫生院医生护士继续观察恢复中的病人。其余人员当天返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当时卫生院只有四孔石窑洞作为病房,全挤满了住院病人。公社腾出办公室让我们轮流休息,因离卫生院较远。为了更仿便观察重病人,被我们婉拒。我们就在卫生院墙外树荫下安营扎寨。作为我们的露天宿舍,坚持了六个昼夜。这些天,我们的鲜血也不知道喂饱了多少蚊虫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七月十三下午,最后一位病人出院 ,我和高四娥也随即返回。在离开蔡家会时,不少社员聚集在村口来为我们送行,还是高连成开救护车来接我们。车开出老远了,我探出头回望,社员们仍站在村口不肯离去。不停地向我们挥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摘至《我的急诊日志》 </span></p><p class="ql-block"> 张怀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