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結束三週的歐洲遊覽,小女在storytelling中的吐糟:最後一刻的計劃變化,飢餓中趕路,氣候困擾,錯失高速出口⋯等等,出遊中林林總總的衣食住行,甜酸苦辣,現在回來想想都是美好回憶</p> <p class="ql-block">行程是從巴黎進出,在機場取車後,遊比利時、荷蘭、德國、捷克、奧地利、瑞士、盧森堡等幾國,再回到巴黎</p> <p class="ql-block">從租車公司結帳看碼表,行程開了4988公里,差12公里滿5千。在15天內,平均每天駕車333公里</p> <p class="ql-block">雖說自由行可以任性隨意,但攻略還是要準備,每一天每一程看什麼,怎麼走都要心中有數。有時候計劃還要隨時更改。原訂的波蘭路線最後因冰雪天氣取消</p> <p class="ql-block">除了紙上談兵,還把每天的行程、路線用卡片記下,方便查閱。這些萬無一失的功課在之後的行程中幫助很大,因為三週跨越的地方太多,還是要一些最原始的方法來處理</p> <p class="ql-block">此行最明智之举是,落地后就去买了一个电热水壶,就是桌上在燒水的白色胖壺。冬天出门,热水热饮不可缺,现买是因为美国与欧洲电压不同,有了這個胖壺,行程中的吃喝方便不少</p> <p class="ql-block">去超市購物,冬天出門,食物放後備箱就像個冰箱。歐洲的蔬菜都標有Bio,估計是有機食品</p> <p class="ql-block">歐洲的幾家超市雞蛋都放在貨架上,不像美國都是放在冰箱內</p> <p class="ql-block">買了一些吃的,15個雞蛋約3歐元,細看每個雞蛋都蓋有一串數字的印章,應該是「身分證」吧。本來想用胖壺燒茶葉蛋的,但為了這身分證號碼,決定白煮以示对数字尊重</p> <p class="ql-block">用超市買的日本Miso湯,放點蘑菇和菜,泡上硬如石頭的法棍🥖,從零下7攝氏度的室外進來,簡直是山珍海味,這都是胖壺的功勞</p> <p class="ql-block">[食]事實上,一路上的吃沒有少吃,但有點挑食的小女,沒有吃過的食物是不碰的,情願用pizza做小食,也不碰當地風味,所以pizza妹的習性也不見怪</p> <p class="ql-block">歐洲的食物量還是很大的,這一鍋20歐元的海鮮飯實實足足,比美國還便宜</p> <p class="ql-block">不少帶免费早餐的hotel,食物的选择非常豐盛和讲究</p> <p class="ql-block">還有像薰鮭魚的</p> <p class="ql-block">火腿,各種 cheese、 salami 等等</p> <p class="ql-block">一般來講,我這種大胃口的吃完這樣一份早餐,是不存在‘‘飢餓中趕路’’的情況,挑食、睡懶覺的就不好說了</p> <p class="ql-block">二代人的文化代溝、或歐美間的差異,是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的。鄰座的一位女士也在吃麵,歐洲人讀書的習慣看得我很慚愧,但現實就是這樣</p> <p class="ql-block">聊完吃的,看看冬季的歐洲喝的熱飲,有加熱的朗姆酒,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有懂酒的朋友說,加熱的都是劣質酒</p> <p class="ql-block">但不管劣質什麼的,冬季裡喝上一杯熱呼呼飄著芳香的紅酒,滿血復活,感覺很好</p> <p class="ql-block">除了熱酒外,其餘的也照常供應,如果想來一杯開胃酒的,店家還會附送配酒小食,油橄欖和薰鮭魚,這在美帝好像不曾碰到過</p> <p class="ql-block">[住]這個是在德國境內的一個hotel。基本上是與機器打交道。住宿的登記就在這樣一個戶外機器上操作,有六種語言,輸入預定號碼和信息,刷卡付費,房卡就吐出來完成了</p> <p class="ql-block">Fletcher hotel,弗萊契酒店,在比利時和荷蘭是一家連鎖酒店,標為四星但費用在60歐元左右,喜歡這個hotel是它帶有餐廳,在歐洲只要遠離city,節假日的商家會打烊,所以有供餐的hotel尤為重要。我們在比利時和荷蘭都入住了這家連鎖酒店,推薦</p> <p class="ql-block">在荷蘭,我們碰到了疫情宵禁,下午5點以後,所有的商店餐館都必須打烊,幸好Fletcher酒店有restaurant on site,可以order room service,這在以後聖誕新年假期中碰到的吃飯問題,以必須帶餐館的酒店條件預訂,都解決了</p> <p class="ql-block">弗萊契酒店提供免費早餐,比較美帝的一些連鎖酒店的早餐,性價比超高。在餐盤下面的placemat,可以看到各地連鎖Fletcher hotel的圖片</p> <p class="ql-block">途中遇到最堵心的事,是以前東德地區的Pullman酒店,在我們準備登記入住的時候,被告知整個city已經封閉了,不能接待遊客一直到一月9日,看著這些都不戴口罩的工作人員,卻在講什麼疫情luckdown的事,簡直是滑稽可笑</p> <p class="ql-block">要求一份城市疫情封鎖的通知文件,洋洋灑灑的德文如天書一般,在留下酒店負責人手寫不留客的原因後,無奈在寒冷風雨夜去到西德地區的一個客棧。好在這些留存的paper證據,回家後都從預付的信用卡公司拿回全額</p> <p class="ql-block">行程中被最後一刻告知取消的麗都夜總會的歌舞秀,打擊也甚大。為保證聖誕新年假期的票源,這個秀早早就預訂了。後來的故事就是,因為超過6個月的預付額,信用卡公司追討的程序有一些難度,無奈,拿著天書般的通知和麗都交涉,歷時一週後拿回了全額退款</p> <p class="ql-block">所幸,在巴黎疫情每天20萬肆虐的那幾天,紅磨坊的演出照常舉行,換好票的那一刻,在過去一兩天跨年煙火的取消,小資女孩必選的體驗巴黎夜生活麗都歌舞的取消,那些遺憾都煙消雲散</p> <p class="ql-block">其它玩樂中最悶的一擊是,在上新天鵝城堡的進口處,看到了通向城堡的橋樑因維修而禁止通行的牌子,而從這座橋樑走進童話世界是德國出鏡率最高的景點</p> <p class="ql-block">「不見黃河心不死」這種俗語下的心態,我們決定順著冰雪山路開始上爬,講真的,當時的天氣很冷,剛下過雨的冰面絲溜的滑,因為告示在前,45分鐘的一路,幾乎沒有遊客</p> <p class="ql-block">最後翻坡爬上最佳位置看城堡的地點,全部是靠了地面盤根錯節、像蛇一樣的樹根,山坡完全45度的坡度,那個危險在下來時都不敢站立,是坐著往下移動。這裡也要感謝在ins上分享的一個如何避開Queen Mary‘s橋,翻山看城堡的秘道,有興趣的驢友可以私信</p> <p class="ql-block">[行] 基本上一路狂奔的路況都很好,來回道的高速佔了40%,有點危險,但這樣的小路好處是能夠欣賞各國的田園風光</p> <p class="ql-block">田園風光在歐洲,不誇張的說,除了賞心悅目,心境特別的安寧,說歐洲最多的建築是尖頂⛪️一點不假,奔馳在有神靈守護的大地,那種安全的感覺很強大</p> <p class="ql-block">當然,遇到不好的天氣,就有些顧不得欣賞車外美景了</p> <p class="ql-block">這次在穿越德國、奧地利和瑞士,碰到的下雪天氣也是心虛的很,原因是在巴黎取車時,因為自動檔的車輛在歐洲少有,在選擇上有限制,沒有租到冬季雪胎的車</p> <p class="ql-block">奧地利在11月1日起到4月15日,在一些有冰雪地段的山路需要使用雪胎,沿路有雪胎路牌提醒,條件是氣溫在攝氏零下7度必須使用,違者可以依法處罰高達5千歐元,幸運的是,那天我們經過的時候氣溫在零下2度,路牌上的燈沒有亮閃</p> <p class="ql-block">天空是雨夾雪的雪子,從擋風玻璃上知道路面灑了鹽沙,沒有暗冰,這段路有好幾個滑雪resort,小鎮一個接著一個,無心停留,想著儘快離開這危險之路</p> <p class="ql-block">山路沿阿爾卑斯山脈腳下,在冬季的冰雪天,沒有天色的一幅水墨景色,很壯觀也很淒涼滄桑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這段是從Hallatatt到Salzburg的山路。在冰雪天開這山路是一點不好玩。对于路況,有個警告:“you must obey all signs or notices regarding your route” 。這樣的警告在惡劣天氣時是不會存在超車,超速等,起碼我不會</p> <p class="ql-block">山裡的天氣變化多端,或陰或晴,烏雲飄來時,馬上把剛剛的晴空籠罩,這個也是在路駕中常常遇到的困擾</p> <p class="ql-block">離開山區進入國道後,單向行駛的路況就很享受了。在德國的高速基本不限制時速,法國的最高時速是130公里,其它保持在80-120公里</p> <p class="ql-block">不得不提的在荷蘭的氣候,海洋性氣候加上內河縱橫,水氣非常重的感覺,沒有太陽的日子就是大霧,能見度很低</p> <p class="ql-block">這段在濃霧中穿梭的視頻,對左前方的一棟樓房出現完全沒有準備,能見出現時基本已經行駛到跟前了,這樣的大霧天氣出現過三次,其中一次還是在夜晚行車,高燈下什麼都看不見,有點後怕</p> <p class="ql-block">進入市區的路也不平坦,眼前的鐵軌是電軌公交車,行駛在有鐵軌路的面上,很有那種在搶人家跑道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還有就是不習慣那種魚貫而入的自行車和摩托車,這些在德州的大馬路上幾乎沒有</p> <p class="ql-block">休息站,高速邊上的招牌,帶有P字除了可以在輔路中停車休息,還有急救電話和一個簡易廁所可以使用</p> <p class="ql-block">在加油站,也有廁所提供,但收取0.75歐元,如果手頭沒有角子零錢,也是急瑟人的事。這個在高速公路上的廁所是免費的,殘廢人也有專門的用廁</p> <p class="ql-block">廁所的門鎖是電子控制,不敢想像如果斷電被反鎖怎麼辦,只是當時的一個念頭lol</p> <p class="ql-block">廁所內的洗漱,從肥皂到出水到烘乾,也是電子感應,總體感覺非常的乾淨</p> <p class="ql-block">有過一次歐洲大陸的路駕,這一次再上路明顯的駕輕就熟,加上現在的新車都自帶GPS,在高速上想變道,方向盤都會鎖住除非你打了方向燈,壓線時方向盤也會以震動來提醒,至於前後有障礙物,車子會自動停住⋯等等,不得不說AI在車輛的人工智能控制中,安全係屬很高</p> <p class="ql-block">最後要補充的,这一程歐洲幾國遊,天气的温度都在摄氏零下7度到零上9度,無論去爬山,還是去聖誕集市等,戶外行走手腳都凍得冰冷,出發前准备的暖包,在這次行程中简直是功高盖世之举,推薦</p> <p class="ql-block">旅行是離開舒適區 去觀察、探索和適應新的環境,個中有冒險,有收穫,“Live with no excuses and travel with no regrets ”</p> <p class="ql-block">出門挑戰自由行是一種樂趣,這種樂趣可以是因為懒惰,也可以是隨意任性,還有一種感覺“It feels good to be lost in the right direction ” </p><p class="ql-block">The En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