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控区的日子 --- 致在和园一期并肩作战的战友们

社保处

1月11日(the 1st day) 相聚和园一期 <br><h3> 1月8日,安阳市第一例奥密克戎确诊患者的出现,她所居住的小区---和园一期一夜打破古城的宁静<b></b><b></b><b></b>。这一刻,高新人的抗疫战开始。1月9日凌晨,全区进行第一轮核酸检测,1月10日高新区管委会成立由来自各支部共50名工作人员组成的核酸检测信息采集小组,分派至三个办事处的各个社区检测点。1月11日,抽调10名同志进驻和园一期,开展入户上门核酸检测信息采集工作。不同的面孔,共同的信念,彼此温暖的问候,在那一刻悄然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们---在一起。</h3> 穿脱防护服,做好各项防护工作,大家显得手忙脚乱,银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耐心指导,并叮嘱一定要做好防护,年轻稚嫩的脸上在那一瞬间呈现给我们的却是乐于奉献的“白衣天使”。由于系统卡顿原因,只能采用手工录入信息,一直忙到深夜,疲惫而充实的一天。也是在这一天,考虑到家里老人和孩子,我们开启封控区人员管理模式,家,在心里,近在咫尺。 1月12日(the 2nd day) 学习专业防护知识<br> 今天,我们十个人随时听候调遣,每个人的心中其实都有一个念头: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贡献一份力量,在这场战疫里,没有一个旁观者。八点半我们急速赶到指挥部,准备继续工作。如果说昨天我们是懵懵懂懂,今天的我们开始互帮互助,互相提醒,积极向医护人员学习专业防护知识,毕竟在病毒面前,做好自身防护更是一份责任。大家相互打气,在战服的准备工作上又多了一份专业精神,个个充满信心。与昨天一样,我还是在8号楼,与楼长和医护人员一共四个人,共23层,每层7户,全是徒步爬楼梯,挨家挨户进行上门检测。笨重、密封的防护服,两层口罩加面屏,身上还要背负试管,进行手机扫描试管码、身份证、信息录入。在严寒的冬天,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消毒液的寒意,四季变化尽在其中。忙完一天的工作,大家讨论着各个楼的工作方法,讲述居民的趣事和头疼事,取长补短,又是累趴的一天。 1月13日(the 3rd day) 调整心态很重要<br> 早早的来到指挥部,领取我们的防护装备。说实话,昨晚一夜没睡好,爸爸妈妈知道我没回家就打电话,可我没敢接,怕二老担心,在所有人的心中,和园一期就是所谓的“沦陷区”,只是简单回了一句“正忙”,心里五味杂陈,也有一丝丝的害怕。今天我在心里对自己说“一定看看医护人员的操作流程,告诉大家,决不可掉以轻心”。<br> 今天大家开始议论“什么时候是个头?”“可以轮班吗?”“居民不好沟通”“某某某好像不干了”。可以理解大家心理上开始审视自己现在的行为,以及这种行为所带来的后果......虽然都带着多多少少的情绪,可我们知道:这个活儿,总得有人做,我不做就是你,就是他。看着情绪不稳定的我们,最年长的我对大家说:“大家的心情都可以理解,既来之则安之,身在其中要积极面对,在心理上调节好自己的情绪,我们都这么熟悉,有什么事说出来一起分享。如果我们回去,我们已经来过封控区,再换一批同事,区别哪里?”“哈哈哈......”听到这爽朗的笑声,明白大家都懂了。“安心在这里吧,别出去嚯嚯别人了,何况还有吴班长的红包。”李翔笑着说。大家会心一笑,开始了一天的工作。<br> 又是系统崩溃的一天,又是手工录入的一天,心无波澜,坦然面对,这时候就显现出来入户的优势。我们分为两组,第一组自上而下,第二组自下而上,中间楼层集合。经过几天的相处,居民们对我们的工作流程也逐渐熟悉,每当听到“谢谢”“辛苦了”,心里总是热腾腾的,感觉更有力气。 1月14日(the 4th day) 坚定信心沉稳以对 <br>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深入开展,对信息采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严谨。今天早上,通过视频接受信息采集员的线上培训,这让我们技术更纯熟,方法也更加多样化,每天关心的第一件事就是系统运行问题。不巧的是,今天系统又卡了,不允许手录,50个信息员在群里互通信息,大家停留在楼梯间,瑟瑟的寒风吹来,我们三人也没闲着,贴试管码,安抚居民情绪,讨论怎样能使信息录入速度更快?怎样做好防护?这几天跟着医护人员学了不少东西,比如:怎样脱防护服,这个很重要,怎样进行手消?通常随行的医护在他们进行消毒时,也会提醒我们进行消毒。时间一点一点在流失,大家在体能上或多或少有反应,同感一个字:冷。竟然羡慕起爬楼梯的时候,在群里互相打气,心态愈加沉稳。12点左右系统逐渐恢复,一鼓作气,胜利会合,下午2点多结束。又是经验受考的一天。 1月15日(the 5th day) 暖意浓浓如亲友<br> 一进换防护服的房间,就看见已经准备好的装备,心里暖暖的,这几天的相处,使我们已经紧紧绑定在一起,帮助、关心、爱护、团结、友爱......这些所有温暖的字眼在我们的团队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并肩作战的战友、亲密无间的朋友,更是与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亲如一家。眼里噙着,脸上笑着,心里暖着......<br> 进入8号楼,一种熟悉又亲切的感觉涌上心头,调整好心态很重要。“你好!核酸检测了,请您戴上口罩,准备好身份证。”伴随着“咚咚咚”的敲门声,一天的工作开始了。谁家几口人,谁家有特别小的孩子,谁家老人活动不方便,谁家早上不好叫门......这些都已经熟记我心,在采集信息的时候总不忘提醒一下居民,要相互在群里照应一下,尤其是六楼中东户现在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弟弟生病,奶奶陪同去医院了,同层的住户要多关注一下。当我们准备再上一层楼的时候,温馨的一刻来了,姐弟两个给我们小组每个人画了一幅画,而且画面是根据我们三个人的分工而画的,孩子是多么用心啊!热泪盈眶,原来每一份付出总会有人记得的。 1月16日(the 6th day) 责任和担当双重驱动 <br> 疫情防控形势愈加严峻,文峰区(高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社会面管控的通告》,各小区严格管控人员车辆出入,早上七点之前必须到岗,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大家克服困难,早早到岗,没有一人因此耽误核酸检测工作。今天是第八轮核酸检测,居民开玩笑地询问能否不用每日一检?也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我都一一回答,能看得出他们的心态不平稳,有人半路被隔离在这里,只是和同事在家里一起吃个饭;有人只是串个门,其实他家就在前一栋楼里;有人周末来亲戚家一趟,也在此住了八天了。眼看就要过年,大家的心情是一样的,但是大局当前,暂时的隔离是为了长久的相聚,病毒可以阻隔距离,阻隔不了亲情。这一天,我意识到,应该特别关注一下这些身处别人家的居民,他们的心里更焦急,他们的心理更煎熬,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尤为重要,也许我们的一句问候,一点关心,一个玩笑,就能让他们一笑解千愁。今天信息采集系统很给力,大家早早收工,收到吴班长大大的红包,抢红包那一刻,所有的劳累感烟消云散,抢的就是这份心情,班长的心意大家心领神会。 1月17日(the 7th day) 身心疲惫依然坚守<br> 已经整整一周时间,每天早出晚归,身体有些吃不消了,因为穿上防护服就意味着一上午,甚至七八个小时不能喝水不能吃东西,更不能上厕所,每次都是笑着互相提醒,其实心里苦哈哈。与之前不同,今天发布通知新的核酸检测是2天3次,这就意味着在半夜还要进行一次。上午进行入户时,我们就提醒大家做好准备,有思想准备,居民情绪波动较大,特别针对家里孩子小,有老人的家庭进行耐心细致地解释工作,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整个工作下来,隔着口罩和面屏,我能感受到我声音的嘶哑,突突不规则的心跳声,敲门的手已经酸疼,心里只有两个字“坚持”。下午在宾馆待命休息,已累的一塌糊涂,倒头就睡,补充体力,备战夜检。(由于特殊原因之后取消) 1月18日(the 8th day) 改进创新便于提高效率<br> 在一个地方、一群人,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安阳的确诊数字在不断攀升,大家却乐观进取,勇往直前,大难来临之时,自救重于他援。越是在这关键时刻,越是需要与病毒赛跑。本来想着今天居民会问些什么,事实是大家异常平静,虽然数据攀升,人们心里很不是滋味,但说明我们还做得不够,做的不到位。让我感动的是,有位小学生在做完核酸之后,做了两个动作:行队礼、比心。没有语言,转身回家。泪眼模糊双眼,已经记不起这是第几次的感动时刻,现在我已经记不得那副面孔,但那一刻铭记于心。即刻调整心态,把眼泪收回,把鼻涕收回,这样会影响扫描信息。在使用手机时,为避免手机暴露在外,我们想到用保鲜膜包裹整个手机,这样避免与人群过多的接触,也减少酒精消毒对手机的伤害。在信息录入时,考虑到我们是入户检测,楼道光线整体昏暗的情况,采用以户为单位,备注人员关系,一个家庭只扫描一个人的身份证,这样也避免了过多的接触物品。也可以采用扫描居民电子身份证,既可以做到光线充足,又避免证件暴露在外。 1月19日(the 9th day) 自娱自乐倍感欣慰 <br> 天气骤冷,据说明天有雨雪,一切都井然有序,牛龙负责领取防护用品,雅馨、蕾蕾在分配物品,路顺平帮每个人封胶带,任龙在防护服上一展文采,题词、作诗、画图,不亦乐乎,相互欣赏一番之后,并肩出发,兄弟姐妹们的状态越来越好,飒爽英姿,仿佛这身防护服已经不再是束缚,而是另外一种舒服。工作人员先做核酸检测,然后各自进楼开始工作,每组人员找到各自的医生,“杨阳,来,帮忙捅一捅,哈哈”。每天早上与医护别样的对话,已成为这群人共同的问候语“早安”,每天相见,安然无恙。<br> “8号楼走了,开工”楼长一声令下,大家紧随其后“来了,来了”,伴随着一阵欢声笑语,已然来到楼下,我们在一起,不害怕,不恐惧;我们在一起,互相帮助,相互扶持。我们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1月20日(the 10th day) 真心付出无怨无悔 <br> 今天是大寒,天气愈加寒冷,心情也极其糟糕,今天的确诊人数还是居高不下,大家早上谈论此事,心里五味杂陈,有担忧,已经12天没有回家了,老公也在一线早出晚归,大孩儿的作业,二妮儿的打卡时刻记挂在心,所有都遥望不可及,都压在了年迈的二老身上,再抬眼看看路对面的家,心里酸酸的。上有老下有小,又有哪个我们不是这样呢?继续加油吧,好在高新区没有增加1例,这不正是我们付出的结果吗?<br> 一切就绪,可喜的是今天有本楼的志愿者加入,可悲的是系统崩溃了,不能手录,只有原地等待。电话响起,单位事务也接踵而来。一直等到中午12点多,系统还是无法运行,在和园小广场快速吃完饭后,继续上楼工作,最终还是采用手工录入,考虑到如果系统下午还不行的话,扫描照片会影响上传信息速度,这次我们采用以家为单位,纯手工书写,下午2点多做完核酸检测,直到晚上五点多信息录入完毕。 1月21日(the 11th day) 风雨过后见彩虹<br> 天空雾蒙蒙,隐约有雪花在飞舞,天气依然很冷。一大早,群里分享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新增确诊病例3人,数字的骤降,使大家激动不已,争相转告,这意味着这场战役或许出现了拐点。居民今天做核酸检测配合度极高,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脸上洋溢着胜利的笑容,相互简单的问候,心领神会的微笑,早已让我们彼此像朋友一样相处。志愿者的加入也很给力,有了他们的帮助,核酸检测速度提升了很多,他还默默地给我们拍了很多工作照片,仔细一想,在这十几天的时间里,竟然没顾得上给自己留影,每天都是紧张兮兮的,跟时间赛跑,跟系统赛跑,也是跟病毒赛跑,志愿者一直对我们说:“你们太辛苦了!这个工作真不好做,不光是一项体力活还得有耐力,谢谢谢谢!”“客气了,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为人民服务,相互的尊重、理解最难得,非常感谢你的加入,志愿者给予我们莫大的帮助。”又是充满力量的一天! 1月22日(the 12th day) 雪花飘飘传喜讯 <br> 雪纷纷扬扬下了整整一夜,天降瑞雪,疫情消退。新增确诊病例为4人,振奋人心,拐点真的来到。还有一个好消息,除7个封控区继续保持原来的管理措施外,其他区域由管控区防范区,封控区还是保持每日必检。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和分区分级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通告》,黎明的曙光越来越近,心情欢喜雀跃。进入和园一期,今天小区的景色格外优美纯净,银装素裹,尘埃落地,仿佛进入另外一个世界。物业早早已经把道路清扫干净,信息采集人员和医护人员在整理装备,谈笑风生,亲如一家,整装待发,在核酸检测过程中,与居民一起分享这些好消息,高兴之情无以言表,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久违的得意,大家都相信:久久盼望的那一天很快就要来临! 1月23日(the 13th day) 胜利就在前方,加油!<br> 和园一期的核酸检测已经进行到第十五轮,新增确诊病例为1人,信心倍增,每个人的脸上都书写着大大的“喜悦”二字。和居民每日的相见,像朋友、像亲人、像你我一样,一样的由陌生变成熟悉变成亲友,话匣子自然也就打开了“咱小区何时降级?”“咱们何时解封?”“你们很是辛苦呀,还用天天做核酸检测吗?”“天气这么冷,送给你们3包暖宝宝,我们在家很少用,谢谢你们!”......有关心,有问候,更有一种温暖,我们都一一解答,相互的寒暄,让这个按下停止键的小区不再寒冷,不再孤单。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早日解封,欢欢喜喜过大年! 1月24日(the 14th day) 我们胜利了!<br> 激动人心的日子到了,1月24日0时起,和园一期由封控区调整为防范区,工作人员用灯光第一时间向居民示意,党旗高高飘扬,灯光耀眼闪烁,居民同声高歌,不同的面孔,相同的表情,共同的心声,激动的眼泪在眼眶止不住的打转,场面令人动容,整个专班群沸腾了,期待的这一刻终于到来,令人措手不及,幸福来得太突然,我们一夜无眠。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我们!我们生而平凡,我们---生而不凡!

我们

核酸

大家

检测

居民

防护服

工作

今天

录入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