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印记

余华

<p class="ql-block">在异国他乡常常梦回故乡南京,会飄飄然穿越飞进儿时曾经住过的那老房子里,仿佛又回到无忧无虑的童年时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学龄前最早跟随父母住的是颐和路9号</p> <p class="ql-block">后来是西康路56号,渡過的是小学、中学至文革大变革时期</p> <p class="ql-block">人生总是兜兜轉轉又回到原点。文革后父母帶着兄弟姐妹从各自下放插队农村告別茅草屋又重新团聚住进西康路颐和路相连的天竺路19号。</p> <p class="ql-block">几处老房都是在南京颐和路民国公馆第十二片区內。这里坐落着200多座风格各异民国公馆建筑,被誉为“民国建筑博物馆,号称:一条颐和路,半部民国史。一栋栋老洋房与街边法国梧桐静静相伴;院落里的小喇叭花、伸展在墙外的薔薇与秋日满街的桂花香气⋯⋯。</p> <p class="ql-block">家附近几步路就是著名的西康路33号。民国曾是汪精卫的官邸,后为美国驻华使馆旧址,解放后为江苏省委招待所,设有剧院、宾馆、游泳池、小饭店,也是西康路一帶孩子们看电影游泳的娱乐小天堂,特別是夏天,大家集伙去练游泳,像我这样瘦瘦弱弱的竟也在大哥哥大姐姐们的帶領护佑下练就踏板跳水、潜泳仰泳等一身好本領。</p> <p class="ql-block">頤和路西康路几条路中心是琅玡路小学,我的母校。琅小有着我小学时光最幸福的記忆,那时沒有現在孩子們烦重的作业与升学压力,而是全身心投入校体育队、合唱团的各种活动中,几年臂上一直保持班級中队文艺委标志,參加合唱团、指挥班级唱队歌,为我后来成为合唱指挥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頤和路、西康路一帶的孩子们,既都是发小、琅小同学也是玩友。虽说都各自居住高墙独立洋房内,放学做完作业就是集体玩耍时间。我家餐厅二个饭桌一拼就是乒乓球桌轮流上战开打;一起去游泳,一起学骑自行車,晚上一起玩官兵捉強盜在几条街上窜,一起爬墙上树⋯⋯我从小爱唱歌,一亮嗓就会传来隔壁院里邻家孩子们的喝采掌声,能走上音乐之路真的很感谢我的发小们。</p> <p class="ql-block">多年前,曾和从北京回來探亲的小学校友,著名作曲家张卓娅携手漫步在西康路上,一起回忆在校合唱团趣事,並在这一幢幢洋房里寻找各家曾經为校友的那些同学的踪影。</p><p class="ql-block">可叹的是,只见老房不见人,大都在各自天地中掙扎拼生,有好几个最好的小学同学已相继离世或相隔天涯海角。</p> <p class="ql-block">在琅小建校80周年庆典会上,我指挥全体往届校友们同唱儿时最喜愛的那首《我們的田野》並贈送给現一届合唱团杨鸿年老师留给我他亲笔签名的合唱学论著。</p> <p class="ql-block">人老了会有选择性记忆。学会去淡忘15岁就下放去苏北农村学不了文化学会扒河挑担子背巴斗的艰难岁月;也不去多忆在西藏缺氧1人忙学院、歌舞团双份工作以至于患上心动过速医院抢救的日日月月⋯⋯。但永远都不会忘記这曾住过的老房子,因为它裝满並印记着我的童年、少年以及与父母兄弟姐妹,与发小们一起上学、玩耍所有一生成长中最美好的时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