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读一本好书,犹如同一位高尚的智者交流,使人受益匪浅。《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就是这样一本充满智慧的好书。吴老师从“写教案”、“写教后记和观后记”、“写上学记”、“写教育生活”、“写学生故事”、“写读后记”、“给报刊投稿”等方面给教师提供了68条写作建议。让我们一起走进川口教育人1月26日的共读活动。</p> 读书打卡 读书心得 袁江丽老师的分享 张卫东老师的分享 刘钊钊老师的分享 <p class="ql-block"> 巧“用力” 化“坚冰”</p><p class="ql-block">------读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第六章《写学生故事》有感</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大多数老师是喜欢优生的。对于他们,老师们毫不吝啬自己的喜爱。而对于各方面发展相对落后的学生,能做到真心喜欢的老师,就不多了。实际上,过分的“功利化”学生,是做不好教育的。对发展相对落后的学生多一点关爱,也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社会上有“名人”,学校里也有“名人”。有些“名人”因为品学兼优声名远扬,有些同学在老师们的抱怨声中成为“名人”。今年我接手的这个班,就有两名“名人”,他们属于后者。严雪这个名字,我三年前就知道了。因为她家长经常去找她的任课老师。目的只有一个,要求老师不要批评他的孩子,让孩子混下去就好。 看着花名册上严雪的名字,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难道我也放任她混下去?家长目光短浅,对孩子要求低。作为老师,难道我也这样?要让孩子一辈子就这样毁了?答案当然是不能。对她简单粗暴的的严格要求,让她家长也来找我?显然也不能。解铃还须系铃人,从她身上寻找突破口吧。</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孩子,在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声中长大,自信心已经严重受挫,对学习也彻底失去了信心,要从给她建立自信入手。开学第一节是班会课,我边开班会边留意她。我发现,她坐姿还是比较端正的。我赶紧抓住机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她,并给了她一个肯定的眼神。结果,整节课她坐姿都特别端正。看来,她也不是“刀枪不入”嘛。在第一节数学课上,我特别留意了她的学习。确实,她欠账是比较多的。我在其他同学练习的时候专门指导她的计算,还挑了几个做题比较快的轮流辅导她。一周过去了,她的计算慢慢能跟上了,作业也能按时交了。这次,不用她家长来找我了,我主动找了她家长。我对她家长说:“孩子要像这样努力下去,还是有希望的,不要放弃孩子。”她家长说:“我听孩子说了,你对她特别好。我也留意了,最近她能自己写作业了,计算都会,谢谢老师了。”就这样,严雪的学习慢慢走上了正轨。</p><p class="ql-block"> 另一个“名人”叫薛良,教过他的老师告诉我,这个孩子很调皮,性格又倔强,不好管理。通过两周地观察,果然发现,这孩子确实是个“难缠户”。上课不是目光呆滞、神游八极,就是趴在书堆后面搞小动作。上课偶尔积极一下,却总是冒“凉腔”。同学们的哄笑声似乎是他最大的快乐,他乐此不疲。批评他,他却像身经百战的将军一样,软硬不吃。我觉得,要转化他,不能硬来,要寻找突破口,“爱心转化,以智取胜”。通过他交来的作业我了解到,他的计算准确率是比较低的,抄错题、挪错数、漏加漏减都有。我在他作业中找了几个写的比较好的字,用红笔圈出来。然后把他叫到讲桌前,对他说“仁义呀,你这几个字写的真漂亮,要是算题的时候也把字写漂亮,那就更好了。”他有些受宠若惊,眼圈都红了。也许,对别的学生来说,老师的表扬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对他这样在老师的批评声中长大的学生来说,却是第一次。看到他的泪水,我也看到了他心中有柔软的地方。第二周,我们学校组织学生去科里打疫苗,所有孩子都由家长带去打针。我打电话给他家长,让他们在路上等我,我开车捎他们去。在车上,我询问了他们母子家里的一些情况,告诉他们,如果有困难,及时和老师说,老师是你们的朋友。随后的几天,我有机会就找他谈心,让他认识到坏习惯造成的后果,并帮他建立信心。他的内心似乎有所触动,一连几天表现不错。可是,好习惯不是那么容易养成的。一次上课,他又趴在书堆后面看课外书了。我忍住怒火,轻轻从他手中拿走书,让他下课来办公室找我。到办公室后,我也没批评他,只是对他说只要好好表现,就可以把书还给他。他对这个结果有点意外,点了点头。果然,他这几天表现都很好。孩子总归是孩子,过一段时间就会犯老毛病,我都用类似的方法“见招拆招”。时间长了,好习惯就在他身上扎根了。期中考试成绩下来了,他的各门成绩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让我很有成就感。</p><p class="ql-block"> 借用《读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第六章中的一段话来结尾吧。“真正优秀的班主任不会放弃自己的教育责任,不会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尽管有学校的管理与评价机制会掣肘,他还会尽力去帮助学生学会适应,创造机会去舒展那些被压抑的学生灵性,让他们的天赋得以显扬。”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让我们用更多的爱心,让更多的孩子释放天性,走向自己的美好人生吧!</p> 张双梅老师的分享 <p class="ql-block"> 改变读书姿态 做更优秀的教师</p><p class="ql-block"> 今天读的是第七章《写读后记》,编者从先把书读好、教师不可不知的两个读书观点、独立解读教材做好教学设计等十个方面来谈。里边谈到教师读书的两个观点:第一个信任书籍,不被动读书。第二个是对读书做出规划,有目标地读书,告别无明确目的、无选择、随性的阅读。而这两个目标都是我以后努力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我还了解到教师读书规划的五个方向:第一是“解读教材”,可能大家觉得解读教材我们每天都在做,但我们做的怎么样呢,看了别人做法,我深感惭愧,我读的很少,以后我也应向他们学习,除了课本上的之外,还要多读一些有关的内容。第二是“构建自己的好课堂”,课堂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我们要研究课堂,在教学上有所探索,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主见、风格。第三是“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我们需要深入学习、思考,对教育形成自己的一些认知,见解,建构自己的教育认知系统,精熟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树立职业精神和操守。第四是“做足教学的战略储备”,想成长的教师,最重要的事情是有意识的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见识,正如古人所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视野开阔,见多识广,才能成为好老师,古今中外,莫不如是。作为教师,不断拓宽自己的视界,这是专业发展的需要。第五是“让自己有能力赢得学生”,赢得学生就是能与学生融洽相处,有不错的师生关系,能带给学生好教育、受益终身的教育,赢得学生的尊敬之心。那么,如何才能赢得学生呢?这就需要我们多读书,从书本中汲取知识,汲取力量,如书中所说的钟杰老师和魏智渊老师,他们都是是通过读书获得智慧,改变学生。</p><p class="ql-block"> 另外,对于读书,我们要有“严肃”的姿态,我们常告诉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那么做为老师的我们就应该先做到,我们应该一本一本认真地读,并对于有感悟的地方做批注,写笔记。写笔记时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写, 让这读后记有用,也让自己开心!</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阅读第七天,通过七天的阅读是我慢慢地静下心来。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感谢寒假的共读计划,能让我浮躁的心得以沉静,慢慢地再一次爱上阅读。</p> 李媛媛老师的分享 <p class="ql-block">【1.26共读心得】</p><p class="ql-block"> 今天腊月二十四,坐在窗边读书,天空不时飘下几朵雪花,虽至年关,因身在在小区里,倒也安静,正是读书思考的好时候。</p><p class="ql-block"> 读到《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一书中第七章“写读后记”,我觉得有必要总结一下笔者吴老师教给我们怎样写“明明白白的读后记”的方法。有想法在年后开学后,在校内推广此方法,鼓励教师都尝试写一写读后记。</p><p class="ql-block"> 我们很多老师在读书的过程中,确实有很多想法和感触,但当真正去写读后记的时候,发现想法三言两语就写完了,再读自己的文章,感觉很单薄,没有深度,甚至字数都不够。怎么办呢?我觉得除了让书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发生联系,还要借鉴吴老师给大家了写作建议。如:一专注自己感触最深的一个点来“集中阐述”。二写读后记,不必拘泥于章法,要把读书过程中的共鸣心得、启发感受、质疑问难真实详尽的写出来很关键。三主题一定要集中,针对自己的心得收获、所思所想做一些梳理,把内涵一致的内容集中到一篇文章里。四提炼读后感的内涵核心,拟定一个标题,忌用读《**》有感。</p><p class="ql-block"> 如果我们能做到上面几点就一定能写出合格的读后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