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村庄,三星闪烁

老王头

<p class="ql-block">【题目:小小村庄,三星闪烁】</p><p class="ql-block">【作者:王永清】</p><p class="ql-block">【时间:2022.1.26】</p><p class="ql-block">【音乐:赤足走在田埂上】</p> <p class="ql-block"> 小村不大,三星闪烁</p><p class="ql-block"> 东北民间有一句古老的俗话:“小药铺里也有人参”!</p><p class="ql-block"> 这话还真是有点道理。辽宁省昌图县宝力镇南的西大榆树村,就是个出“人参”的“小药铺”。全村七十多户,300多口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三颗人才新星接连发出耀眼的光芒。</p> 一颗新星叫王认清 一颗新星叫兰景林 <p class="ql-block">一颗新星叫王茹。</p><p class="ql-block"> 王茹是侄女辈的,叔伯哥哥王亚清的女儿。王茹从小学开始,直至高中毕业,总是班级前两名。大学本科毕业念硕士,硕士毕业读博士、博士后,又去国外深造,现在是上海同济大学教授!</p> 三星家在卫星图上的位置 王春庭家有三个儿子,两个大学生。 王家的哥三个 老大王认清生于1938年,1963年毕业于沈阳东北工学院,分配到长沙矿山研究院。1970年来到山东莱芜钢铁厂,从矿山技术员做起,一直做到莱芜钢铁总厂第一副厂长兼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副厅级,1998年退休。 证书之一 他在做技术员期间,就创造了一个奇迹。那是1978年,山东钢铁韩旺铁矿由于地形复杂,用了近两年的时间打水井,进展缓慢,省里要求莱钢派队伍去支援。莱钢矿山公司抽调王认清带队,他们只用了两个多月,就胜利完成任务,山钢领导感到惊讶,工人们说:“王技术员会变‘戏法’,多难的活也不在话下。”为此,矿山公司给他们开了庆功会。 一炮打响不是偶然的,王认清在长沙矿山研究院时,经常到全国各地钢铁矿山搞科研,遇见过很多难题,都得到很好解决。上级看到王认清的潜力,就不断提拔他到各级领导岗位,生产科副科长,矿山公司副经理,莱钢副厂长,莱钢总工程师。 莱钢原来的办公楼 他在任总工程师时,利用亚洲银行贷款,搞莱钢升级改造,从年产200万吨钢,一跃升为年产1000多万吨,钢材质量也不断提升。过去钢水浇筑钢坯,钢坯凉了以后,运到轧钢厂再加热轧制。他带队搞连铸连轧,浇筑的钢坯趁热运到轧钢厂轧制,节省了大量能源,钢材成本显著下降。 莱钢现在的办公楼 王认清的题字 他是山东省冶金学会副会长,1996年出席过中国科协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 兰景林 兰景林的父亲兰贵,虽然没有文化,但有政治头脑,智商极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过生产队的队长,在村民中很有威望。兰景林是他的三儿子,1963年生人,1980年当兵入伍,1992年复员到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政法委,出版过《三江警星》、《剑啸三江》。1998年到公安系统工作,曾任黑龙江省公安厅队伍建设指导处处长,黑龙江省公安警官学院院长,现任省公安厅副厅长。 黑龙江省公安警官职业学院 兰景林热爱写作,精通新闻报道,在部队时就是很有名气的笔杆子,曾在解放军报社做过记者。在部队时,他写过全军优秀连队,原第23集团军69师架线连的事迹《记住那片荒原》,入选原沈阳军区“雪野,绿色方队”报告文学作品集,由邓小平题写的《当代军人风采》一书。他还著有长篇小说《最后一枪》、《虎落平川》、《探长》、《真凶》、《追凶》、《元凶》六部。2002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真凶》,荣获全国畅销书排行榜第六名。《真凶》《探长》获公安部金盾文化工程二等奖。2008年编剧的反映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公安局排爆英雄于尚清先进事迹的电影《千钧一发》,荣获第十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是目前全国公安电影创作最高奖。2010年,该片又获得第六届黑龙江省文艺创作一等奖。 兰景林现在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 2021年,在担任警官学院院长的任内,百忙之中又一篇巨著,报告文学《正气东莱》出版了。该书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哈尔滨市道外区东莱派出所,这个七十多年来,一直著名全国的公安系统先进单位。这是一篇内容宏大的文学作品,是近期公安部专业会议的重要材料。 踌躇满志的兰景林 兰景林只有初中文化,毕业于宝力中学,在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里自学成才,百炼成钢。转业后在黑龙江省委党校法律专业毕业,大学学历。 以下是我写过的《记忆中的兰四叔一家》的片段。 兰景林的父亲兰贵,在兰家排行老四,我叫他四叔。<br>  我这位兰四叔,没读过书,不识字,可是头脑清醒,精明的很,曾担任生产队的队长、副队长多年。我很佩服村里老一辈中“没有文化”的一些人,以兰四叔为代表,他们只是因为没有条件读书而不识字。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道德、修养深深地印在他们的头脑里,体现在他们的行动上,中国人的古老智慧他们都有继承和发展。这些人的智商是很高的,他们的“DNA”可以传给下一代,兰景林就是例子。<br>  兰四叔能说会道,很有语言天赋,街坊邻居有个大事小情,他都到场,谁家有点小矛盾,他都能迎刃而解。兰四叔能办“外交”,生产队的外联,他没少做出贡献。他记忆力也特好,当队长时,外出开会,没有笔录能力,就用心记。回来以后,会议的大致精神,传达基本不会走样。虽然一些时髦名词他不一定记得准,但是他能理解,并且用大实话的语言翻译给社员们。 我离开家乡后,听说四叔的二儿子兰景昌,子承父业,担起了生产队长的重担,当时我真是想起了“龙生龙、凤生凤”的老话。没有想到,老三兰景林,经过部队大学校的培养锻炼,真的成了一名“大秀才”。比他二哥还“龙”。<br><br> 乐观的老婶 <p class="ql-block">  王茹的爷爷叫王春甫,我叫他老叔,早年在本溪煤矿工作过,有工资收入。当年我哥哥念书,家里没钱时,我妈妈常到老叔家借钱,老叔不在家,老婶从来“不打奔”,有求必应。妈妈曾多次和我们说,你老叔老婶对咱的好处要记住!</p><p class="ql-block"> 老叔家有西大榆树村唯一的三间大草房,宽敞气派,令村里人羡慕。记得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三姐有病时,时常夜里发昏、惊厥,我和妹妹害怕,妈妈几次带我们去老婶家“找宿”,老婶热情接待,我至今印象深刻。</p><p class="ql-block"> 老叔是个幽默人,有一年冬天,生产队几个小青年摔跤,老叔说:“可别把雪塞脖子里,那玩艺可凉啊”!老叔一提醒,小青年们晃然大悟,开始打雪仗,社员们哈哈大笑说,你这老头真能挑事!</p><p class="ql-block"> 老叔老婶有三个儿子,王亚清是老二,王茹是王亚清的老闺女,学霸一枚。</p> 王茹的奶奶,我慈祥的老婶。 老婶和老儿子王德清(王茹的老叔)、孙女(王茹的叔伯妹妹)在一起的照片。 <p class="ql-block">  西大榆树是个小村子,不贫穷,也不富裕。但是人才辈出,后浪推前浪,几十年三星闪烁,值得骄傲。</p> 2022年1月26日<div>2022年12月2日修改</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