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告学角度解读《爱情神话》

吉祥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千万个人心中有千万个哈姆雷特,同样,千万个人心中有千万种爱情与《爱情神话》”。即便是同一个人,不同角度中依然有千万种爱情与《爱情神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事实上,一部《爱情神话》下来,印像深刻的除了中年人一地鸡毛的爱情外,就是那双能给中年人爱情熠熠生辉的“Jimmy Choo”品牌高跟鞋以及那句“女人一辈子没有一双‘JimmyChoo’是不完整的”的金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不露痕迹的植入广告更胜在各种“暖心”处,这“暖”在于它虽身价不斐,但它的女主李小姐却是一个蜗居在娘家小阁楼,一个当年差三分能上同济、差一点留学去了纽大,找了一名英国老公却离异,还独自一人带着一个混血女儿。一个心比天高却如草鸡般落魄的凤凰,一个想拚尽全力过上梦想生活却活得一地鸡毛的女人。也许,那双“Jimmy Choo”的鞋子就是她仅存的梦想,这个仅存的梦想不仅是李小姐的,也可能是千千万万个普普通通女性的,毕竟哪个女生不曾有过公主梦?而“公主”梦醒时分,就留一双“Jimmy Choo”作念想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Jimmy Choo”品牌在此剧的广告创意在于“高贵并不遥不可及”,同样,它虽身价上万银两,但它并不是通过金光闪闪的LOGO,与大富大贵主人的加持来凸显它的价值,而是从女性的梦想创意角度入手,从一个有着从保温壶中倒出咖啡来过“下午茶”时间,同样有着“咸鱼不死”梦想上海里弄的修鞋匠,以及他口中冒出的那个“女人一辈子没有一双Jimmy Choo是不完整的”金句来消除了普通百姓对于代表阶层鸿沟奢侈品的天然敌意,却暗通款曲般地释放心中的艳羡,从而构成品牌的吸引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为化解老白无意丢失“Jimmy Choo”高跟鞋拟以一双新鞋来赔偿时,李小姐又善解人意骗老白说那双“Jimmy Choo”是淘宝200元买来的假货,并以“每双鞋子都只能陪伴一段人生”富含人生哲理的金句,使得“Jimmy Choo”的“低调奢华有内涵”形像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除了“Jimmy Choo”,如果我们将影片的各位男主女主物化,同样也可以很有趣的发现精准的品牌定位也是成功塑造各位男主女主的关键所在与成功之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钱有闲老公失踪的格洛瑞亚的标签是“吃完擦擦嘴巴就跑的小野猫”。不同过往影视剧固化与套化的富婆常见的“怨女”与“世俗”模板,格洛瑞亚“哀而不怨”、真实而又“活色生香”。面对败家失踪的老公,拿得起放得下;喜欢老白,敢扑敢上,在酒后的一夜情之后还以买画的名义转账给老白;知道老白不喜欢自己,以一句幽默的“老白呀,你不要爱上我呀,我老危险啦。”来化解尴尬。一个既有上海女人的“作”与小心思,又兼具可爱与侠气、开放而不世俗的现代女人,把一只活脱脱古灵精怪的“小野猫”演活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白的前妻“蓓蓓”虽然戏份不重,但作为一个“不过犯了一个全世界男人都会犯的错误”的妻子与女人,却活得坦荡与理直气壮。她的出场戏就在原本老白精心为李小姐一人准备的家庭晚宴,却不小心变成格洛瑞亚、李小姐与她三人同台所谓“三个女人一台戏”的“妇女大会”上。同台竞技,“输人不输阵”,作为对老白仍有习惯性占有欲的她以“剩饭也有野猫抢”来指桑骂槐,并在事后,精明地借老白娘亲的嘴来要求将房产过户给儿子,在她身上,与其说是一名现代女权主义者,莫如说“独立”是她作为一名现代上海女人的标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作为戏份最重的李小姐,“穿得了“‘Jimmy Choo’、住得了小阁楼”、“活在当下,却仍然愿意为一个戏剧留一方落泪的角落”;“摩登与烟火气兼具”是她同样作为一名现代上海女人的标签。作为一个曾心高气傲的上海女人,在差三分上不了同济、想留学却因差一点与纽大失之交臂,找了一名英国老公却又离异了的血淋淋现实面前,与现实妥协却不气馁;因老白给她画的一幅作为手机屏保的画像而心生感动,却在老白提出要将自家房子借给她住时感到超出她能还得起的情意而心生退意,“自我与独立”也同样是她作为一名现代上海女人的另一个标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为被前妻讥讽为“剩饭”的老白,却能将这碗“剩饭”活出“扬州炒饭”的味道来。“炒饭”须得“剩饭”作底为佳,离婚后独自生活,以教中老年人画画和当“包租公”过生活的他,在喜欢的人面前,愿意也敢于表白,没有年轻人的生扑猛打,却是愿意用心的为爱人做出一顿顿色香味俱佳的餐饮,愿意贴心接送、辅导李小姐的混血女儿而不计回报;修得了灯泡、入得了厨房、辅导得了作业,还打得了鼓,办得了画展,以人间烟火化解人间油腻,终以上海爷叔老绅士的做派抱得美人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影片中最击中泪点竟是标签为“老克腊”的老乌,这个有着虚虚实实,始终让人无法知道真相,有着所谓丰富国际爱情史的上海老男人,在得知国际巨星索菲亚.罗兰逝世的误传消息时,在自己描绘的与国际巨星索菲亚.罗兰的罗曼史回顾中,在“他给了她第一次,她却了他整个罗马”的金句中,在最后的“故事是我编的”的收尾中,在缅怀索菲亚.罗兰的悲伤中,因心肌梗塞而离去,却将他原来属于“笑话”的一生活成了“神话”。也许,老乌与索菲亚.罗兰的罗曼史不一定存在,但生活中真的有“罗马爱情”存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存在也许才是真正的“爱情神话”。</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