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忽如一夜东风来,儿子从一株幼苗长成了一棵大树,虽不参天,但也还比较挺拔。突然有一天,我仰视着他的虎背熊腰,顿生感慨,想写几段文字,记录他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回首儿子的学生时代,是在我的打骂和跟我的争吵中度过的,充满了硝烟味,因此把标题拟定为《硝烟里的父子情》,先征求了他妈妈的意见,她作为一家之长,既是我俩的亲密接触者,也是我俩的严密监督者,对我俩之间的那些事情了如指掌。她一听,认为很有必要,并鼓励我年前写出来,作为新年礼物送给儿子。他妈妈的鼓励,更加坚定了我写这篇文章的信心和决心。</p> <p class="ql-block"> 确定好主题和思路后,在上下班的地铁上,在办公室的空隙里,在睡觉前的霎那间,甚至在晚上散步的行进中,都会若有所思地掏出手机,在备忘录里写上廖廖数语。谁知,一旦打开感情的闸门,就思如泉涌,往事一幕幕地展现在我的眼前,想写的事、想说的话、想抒的情真是太多了,不但思绪停不下来,手也停不下来,就这样断断续续地写了将近两个多月,最后一盘底,居然一段一段地写了一万六千多字。本来想做一些事例上的删除,以减少文字上的篇幅,但感到事事经典,件件重要,真让我舍不得下手。 </p><p class="ql-block"> 不但如此,自感还有一些精彩的事例,由于时间仓促给写落了,需继续补录。比如,2007年我从广东调来北京,儿子也随即从广东的小学三年级转到北京来读四年级。开学的时候,老师坚持要对儿子的语数英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让我吓了一跳,英语才打了20多分,语文和数学也刚好及格。广东小学三年级之前虽然也开了英语课,但没有作为主课突出出来,老师只教了一点皮毛,他蒙了20多分已经很不错了,但语文和数学也才打了60多分,就很让我生气了。他在广东读的是市重点小学,成绩在班上也是中等偏上,怎么到北京来就考的这么差呢?作为军人子弟,让我感到很没面子,又少不了对他一番怒斥。后来听他妈妈说,那个暑假他知道自己要转学来北京了,天天在部队大院里大闹天宫,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一动也没动,就这样来北京匆匆应试,头脑中一片空白,学到的仅有的那点知识,都作为礼物还给广东的老师了。</p> <p class="ql-block"> 老师跟我们交涉,说他基础太差了,要他留一级从三年级重新开始。那天,是老师毫不避讳地当着我们家长的面和他本人说的,他在旁边一听就哭起来了,看上去哭的还是挺伤心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觉得老师说的还是很在理的,但他妈妈坚决不同意,她说了解自己的儿子,只要给他机会和时间,一定会跟得上班的。部队负责孩子上学的干部也替他说了不少好话,老师才答应让他试读半个学期,期中考试如果各科成绩能达到班级平均水平,就继续读四年级,但家长必须写一个保证书放在老师手里。当然,像这种体现家庭权力的事情,我都会很慷慨地交给他妈妈。那半个学期他学习还算认真,老师布置的作业能按时完成,最了不起的是没有接到要家长去学校谈话的电话,一家人过了一段平静和谐的好日子。不知不觉学校考完了期中考试,有一天他很高兴地告诉我,他顺利过了班级的平均分。老师也把那次考试成绩当作喜讯告诉了他妈妈,他不但远远的超过了平均分,而且挤进了班里的前十名。我心里暗自高兴,这小子还是有潜力可挖的。</p><p class="ql-block"> 文章几番修改定稿后,我想做成美篇发朋友圈,好作为资料永久保存下来,谁知美篇有文字上限,如果做成“之一”“之二”“之三”连载,就没有了一气呵成的整体性。最后,只能借助他妈妈的公众号,但他妈妈马上提出了建议,说这么长的文章谁看啊,现在大家都只看短平快的文字。事不宜迟,我坚持赶在元旦前那个晚上的六点半钟发出去了,好让儿子在新年的第一天收到我这份厚重的礼物。让我感动的是,一些亲朋好友不但耐着性子看完了,并且还写出了长长短短的精彩评论。现在一一粘贴下来,以鸣谢意。</p> <p class="ql-block"> 最先作出精彩评论的是我的两位同事,既文彩飞扬,又饱含真情,尤其是表扬了我这个作父亲的艰辛与不易,看得我泪眼婆娑。“虽不见袁帅其人,但活灵活现的人物已经清晰刻画。文章展现出的父爱是厚重深刻、深沉而无言的爱;体会到父爱严厉,但严厉背后是不易察觉的几许温柔;感受到父爱不求回报,是一种默默无闻、隐藏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体会。作为读者,品尝到了家长养儿不易的酸甜苦辣,体会到为儿骄傲时按耐不住的成功喜悦。”</p><p class="ql-block"> “从7:30起床看到现在,时而微笑、时而紧张、时而感动,从清脆的爸爸到崭新的手机这段父子情感人至深,莫说是虎父无犬子,更有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势头。期待这篇作品已久,边读边回味,还体会到这段父子情中倾注了为人父母的智慧和心血,我作为后来人找到良好的借鉴范本。值此新年伊始,恭祝袁帅宏图大展,事业有成。”</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位同事看到这篇文章后,在微信里和我私聊,说看到我儿子出国的那段,既难过又感动,看的眼泪直掉。第二天专门回了一趟娘家,父亲难得给他们做了一顿饭,让她既高兴又感伤。有一次还跑到办公室跟我交流,说她一路走来,父亲也是这么关心她的,只是没有好好记录下来。快过年了,她正在想着买一件什么样的礼物送给父亲。其实,父亲是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也是最简单的人,嘴上凶巴巴的,心里软塌塌的,平时电话里的一声问候,过节了在一起吃顿饭,口渴的时候给他倒一杯热水,劳累的时候给他敲敲背,就能把他感动的热泪盈眶。</p><p class="ql-block"> 广东的孙老师素来就善于归纳总结,善于文字表述,刚好她对我儿子也比较熟悉,所以她这次写的评论更是出手不凡。“初看字里行间都是负表扬,细品背后却是深藏真父爱。儿子儿时调皮捣蛋不同常人,庆幸关键时刻总能脱颖而出,欣喜工作之后还能回报感恩,祝愿未来前程似锦一片光明。”一段生动的文字,语言对仗工整,显示了深厚的文字根底。</p><p class="ql-block"> 远在长沙的侄女是我的忠实粉丝,我写的任何文章她都要认真拜读,并且还要加按语转发。她虽然不是名牌大学毕业,但善于思考,善于言谈,善于沟通,不但讨我喜欢,也讨单位同事的喜欢。元旦早晨六点多钟,大家都还在节日的沉睡中,她就发来了读后感,估计是一夜未睡,在辗转反侧中得到的佳句。“何其有幸,此生相遇,是父子,也是朋友;父亲有才,儿子可爱,你们很温暖。”非常精炼的几句话,颇有一点现代诗的味道,不动一番脑筋是写不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初中的向才同学看到文章后,专门从深圳打来电话跟我交流看法。他是一个典型的理工男,思考能力和研究能力很强,虽然没怎么见他写过大文章,但短文短句、短评短论写的很具洞察力。他把我的文章当作技术问题研究了两天,先在电话里长谈了自己的心得体会,然后写了一段生动幽默、见解独特评论发在我的微信里,全文如下:</p><p class="ql-block"> “仔细品味了文章的内容和情感,其中的点点滴滴你大部分跟我说过,今天才能系统全面了解袁帅的成长史。第一,袁帅是有智慧的。从公开的莽撞的武装斗争再转入地下斗争,再到游击战,再到摩擦与反摩擦,再演变成公开的斗争,袁帅在长期的斗争与反斗争中不断成长,颇有1921年---1949年共产党成长的影子;笫二,袁帅是聪明的,大事不糊涂,几次关键的考试和留学决择,非常漂亮,简直是精彩; 第三,袁帅是个明白人,尽管从没断过反抗,但斗争归斗争,情感归情感,二者分得一清二楚,这也是你教育最成功的方面。”</p><p class="ql-block"> “ 袁帅在你营造的逆境中长大,肯定有强大的抗挫折的能力,未来是光明的。家长如导师,一般是给儿女定下目标,而你是另类导师,给袁帅定下的是边界(规则),袁帅的成长就是不断突破这些边界。现袁帅已工作走入社会,人生的规划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你的强项。今后,你怎么出招,袁帅怎么接招,我会全程关注,也请你与我多分享。”</p><p class="ql-block"> 其实,我最希望儿子能认真看看这篇文章,让他明白我这个做父亲的良苦用心。大部分时候,我们发的文章他基本不看,最给面子的时候也就是随便瞟一眼,随手点个“赞”。这次他妈妈主动提醒他,“你爸爸给你写了一篇一万六千多字的文章,你有没有好好看一下啊?”他说早就看过了。“看完了也不写点感想?”他一会儿说工作忙没时间,一会儿说不知道怎么写。他妈妈步步紧逼,“你忙到连写几句话的时间都没有吗?你小时候就很会写作文,几句话的读后感都写不出来吗?”“好了好了,我写我写。”他很不耐烦地说,一边说话一边开门出去跟同学吃饭了。刚出门10多分钟,他就发了一段读后感在我们三个人的群里,说是在地铁上对于文章的所思所想。我和他妈妈都看了看,感到写的还是很有文采的,字里行间充满了感情,说明他确实认真看了,也认真思考了。</p><p class="ql-block"> 儿子写道:“我之前一直以为,我亲爱的父亲的爱,如雄山,深沉又充满威严;又如烈火,温暖的同时又会偶尔过于猛烈将你灼伤。看完此文后才发现,其实父爱如雨,在我自满大意之时如大雨倾盆将我拍打冷静,在我身心俱疲时如连绵细雨为我洗去烦恼,在我需要帮助时又犹如那久旱逢甘雨助我度过难关。这曾经的一点一滴一直记在心间,真情实感跃然纸上,看得我时而为自己的幼稚而发笑,时而为父亲的良苦用心而沉思。而今我已顶天立地,往后余生定尽力报哺育之恩。”他妈妈说,在地铁上拿着手机,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能写出如此文采飞扬的文章,真还有点不简单。</p><p class="ql-block"> 儿子他妈妈,既是我的夫人,又是我的文友,以写随笔见长,文风生动朴实,她发的文章,我是一读二赞三点评。我发的文章,不管文字长短,不管她工作再忙,她都会一字一句通读,再加画龙点睛之按语转发到朋友圈。这篇《硝烟里的父子情》成稿后,尽管文字很长,她前后看了四五遍,做了标点符号的校正,错别字的修改,一些词句的调整,个别事例的充实,使之更加一气呵成。文章在公众号发出来后,我开玩笑说,“也劳驾你写一段评语吧?”没想到她二话没说拿起手机,一声不吭地站在客厅里,在备忘录里娓娓道来,不到半个小时就写了一段将近千字、发自肺腑、如行云流水般的评语: </p><p class="ql-block"> 踩着2021岁尾的两小时,放下当晚要学习的课程,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的看完了这篇一万六千多字的《硝烟里的父子情》,并保存到了我的个人公众号上。文章中点点滴滴不仅是最真实的记忆,更是最真实的父子情深的写照。读文如观影,一幕又一幕,时而为元帅同学的幼稚可爱发笑,时而为他的调皮捣蛋心焦,时而为他的大智大勇高兴,特别是当看到元帅同学在那样的艰难中,能取得那样的高考成绩,更是欣慰。回想在他高二高三最关键的那两年一家三口承受的压力,回想在那两年一家三口每天都活在心惊胆战之中的不易,回想自己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勇气直面一众排斥孩子的校领导……虽然所有的所有都成了历史的记录,但所有的所有,也见证了身为父母竭尽全力保护孩子的英勇无畏,更是见证了元帅同学能在那样的环境下坚持不转科、坚持不退学、坚持参加完高考的坚强毅力!清楚记得我当时鼓励孩子:“以后走上社会,可能会碰上比这个更糟糕的各种情况,如果这次你能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完成高考,取得胜利,那以后还有什么困难能打垮你呢?!信心比黄金还重要!爸爸妈妈相信你,你更要一如继往地相信你自己!”人生能有几回拼?人生能有几回搏?看到从小就胆大包天但绝对正气凛然的元帅,看到从小就有着王者般号召力却被老师冠以“土匪头子”的元帅,看到做什么都感觉无所谓但其实有主见有想法的元帅……身为母亲,曾经为他有忧有喜,往后可能会依然如此,但亲爱的儿子,无论如何,无论你多大,妈妈始终如一的相信你!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知子莫若母,妈妈相信你,你的一切肯定会越来越好!看完你爸爸用手机陆陆续续写了两个月才定稿的你的记录,真的感慨万千。父爱无言皆在行动中,希望你能好好珍惜。妈妈也打油一首,嘱儿几句:</p><p class="ql-block">难得神仙侣,最是父子情。</p><p class="ql-block">点滴于文内,默默泪满睛。</p><p class="ql-block">一万六千字,字字手机成。</p><p class="ql-block">儿能否细看?爱你是双亲。</p><p class="ql-block"> 反复品味她写的评语,欣赏她才思之敏捷,文采之飞扬,洞察之深刻,情感之丰富,反应之迅速。</p> <p class="ql-block"> 前事不忘,将来之鉴也。在儿子的学生时代,有成有败,有得有失,有惊有喜,但愿他不忘过往,不惧将来。其实,在漫漫人生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希望儿子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满怀信心向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