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八(13)班 熊甜熠</h3> <h3><br> 东方的云翳裂开一道巨大的缝隙,血色的云霞从缝隙中喷涌而出。落日的黄昏出现在甘肃,好在世间总有星辰开道。 ——题记<br> 历史上不曾有如中国工农红军这样的军队,王树增便将这样的军队淋漓尽致地刻画在了《长征》中。当我怀着与敬畏的心情读完《长征》时,我抚摸着书皮,纸质的书皮摸着很柔软,“长征”二字边是印这党徽的五星,在长征路线的终点熠熠发光。<br> 毋庸置疑,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艰险,不惧牺牲的征程。红军战士翻越二十多条峻山,渡过三十多条急流,跨越中国十五个省份。在人迹罕见的广袤湿地面对饥饿、寒冷、伤病和死亡的威胁,牵挂着亲人、家乡、国家征战沙场,用超乎想象的毅力和艰辛为部队探索出一条前进的道路。在八千余里的长征路上,是平均年龄不足二十五岁的指挥员,不足二十岁的战斗员,拿着自制的简陋武器,在中原大地上奔波,一心只为完成长征。<br> 很多时候,我看着整齐排列的文章,却仿佛从字里行间看的红军战士们的团结与拼搏的背影,他们以日月辨别方向,以冰冷的山泉缓解饥饿,在灌木与乱石间开辟道路,在枯萎的草丛中躲避藏匿……他们有牵挂着的人吗?他们想念家乡吗?他们会甘心看着同伴倒在身边吗?这些问题,王树增给了很好的答复。他们有牵挂着的人,时刻挂念着家乡,想为牺牲的同伴复仇,只是他们的目标是国家,他们依偎着中国共产党,献出正值壮年的身躯,打响一枪又一枪的战役。<br> 我的思绪,久久的被《长征》所牵引,“血漫湘江”这一章让我泪目,湘江战役令我动容,连长高声呼喊着共产党直到停止呼吸,被完全炸断手却依紧紧扣住扳机;负伤的战士们无一人退缩;胡震与李天佑,两个年龄相仿的队员坚毅、乐观、勇敢,一起承担艰巨的任务,看到胡震中弹牺牲的消息,我心里不禁一疼。又对战士们产生深深的敬畏之情。世间总有星辰开道,星辰为红军战士们指引方向,在终点等待着红军的来临。<br> 展望过去,红军们对困难的斗争,对艰苦的忍耐,我不禁感到惭愧,与他们喝山泉,吃青稞的生活对比,我是多么幸福。我很胆怯,面对困难却无能为力,只想着要不就算了,以后再试吧。而当我读着长征,品着红军战士们崇高的精神时,我被战士们面对困难毫不退缩,努力去战胜困难的精神感染,我不甘心面对困难只会退缩,我想尝试着去翻越一坐坐高山,渡过一道道难关……红军战士们的高洁精神伴我左右,鼓励我战胜困难。当我真正翻过高山,越过河流时,我感到战胜困难也并非难,而是缺少一颗敢于战胜困难的心。红军战士们开辟了今天的新生活,我活在这欣欣向荣的世上,不该更应该加倍珍惜吗?将这耀眼的长征精神传承下去,让这闪烁的长征精神刻进血肉只中,让这珍贵的长征精神永垂不朽。<br> 老将不死,薪火相传。我在《长征》中体会到了先辈们坚毅的精神,作为后代,我更应该传承这种精神,铭记这段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奇迹。世间总有星辰开道。<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