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寻花问柳探朝阳》</p><p class="ql-block"> 1981年我买了一本刚出版的《中国名胜词典》,里面有一篇“三村桃花园”的介绍: 在江西省南昌市潮王洲上桃花村,自清代以来就为南昌市著名桃园。据《江城旧事》载:“三村水净沙明,草秀木异,每阳春二三月,桃花盛开,士夫携酒遨游,无异虎丘元墓看梅”……1980年三村桃园又补种了桃树万余株,更添异彩。</p><p class="ql-block"> 是的,我没有写错,过去这里就叫潮王洲,是1969年更名为朝阳洲。历史上南昌有“七门九洲十八坡”之说,九洲中最大的就是潮王洲。</p><p class="ql-block"> 于是急切盼望春天到来,1982年桃花初开,我便踏上自行车,去寻访“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然而,走遍三个村子,只见到两株难以入镜的矮小桃树,村子周围也是乱糟糟的,没见什么水净沙明、草秀木异,和名胜词典里介绍的大相径庭,一路下来唯有一家门前竹篱上的柳芽可以一拍。</p><p class="ql-block"> 那水净草秀木异、士夫携酒遨游的桃花村在哪里?那补种的万株桃树又在何处?几经询问方知,1962年朝阳洲发了大水,把这里的桃树全部淹死了,至于补种的万株桃树,没有听说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2.《这里原生态》</p><p class="ql-block"> 直到若干年后,当我的摄影慢慢转向了纪实,渐渐发现朝阳洲上的乱糟糟可是一宝,这里厚重的人文气息比那些桃红柳绿更有份量,其吸引力甚至超过了南昌市的那些老街道。</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朝阳洲还处于城乡结合部,建设是少有规划的自然滋长,发展更比主城区慢了好多年。这种原生态正是拍摄纪实照片的沃土宝地。</p> <p class="ql-block">3.《赣江竹排》</p><p class="ql-block"> 朝阳洲处于赣江与抚河的夹击地带,历史上漕运发达。八十年代以前从上游往下游运送竹子时,人们会扎成长长的竹排,排上再搭个简易的帐篷,运排人的吃住都在排上,竹排是没有动力的顺水漂流,只用长篙把握方向。</p><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拍摄的时间大概也在1982年左右,这个美篇里只有这张和第一张是用我的第一台相机海鸥4C拍摄的。可惜这么好的题材,只拍了这么一张。</p> <p class="ql-block">4.《抚河船家》</p><p class="ql-block"> 记得小时候看到抚河里是密集的船只,朝阳洲上还有船厂,我学摄影时就有影友是船厂的职工。</p><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是抚河里最后的船家,到现在抚河已经空空荡荡,不见一条船了。</p> <p class="ql-block">5.《抚河桥下》</p><p class="ql-block"> 与南昌城连接的是抚河桥,桥下的“老年活动俱乐部”很是兴旺,人们骑个自行车往桥边护栏一靠,下桥来喝茶打牌好不悠闲。</p><p class="ql-block"> 这是南昌最像成都的地方,不仅是相同的高背竹椅,更是那份相似的闲散生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6.《塑省会形象》</p><p class="ql-block"> 朝阳中路上立了一个大大的广告牌,提醒人们这里是省会城市,要讲卫生懂礼貌做文明市民,搞笑的是有人在下面支了个理发摊,专门给人塑造省会形象,好像这上面成了他的广告。当时理发者是面对墙壁,等他们理完发后转过身来,正好展示出新形象时按下快门。</p><p class="ql-block"> 要说朝阳洲的变迁,其根本是文明样式的变化,短短几十年就从一片郊区农村变为了城市中心,这形象实在变幻太快。</p> <p class="ql-block">7.《利字街》</p><p class="ql-block"> 过去朝阳洲有“元、亨、利、贞”四条老街。90年代的利字街还是非常古朴,多年以后的2009年利字街开始拆迁,欣起了朝阳洲的又一波建设浪潮。</p><p class="ql-block"> 过去老屋特别潮湿,大晴天时人们习惯把尽可能多的东西搬出来晒太阳,这成了一道风景。</p> <p class="ql-block">8.《乌龟寨》</p><p class="ql-block"> 江西农村都习惯叫“XX村”,可在朝阳洲却有乌龟寨、郭家庄等北方特色的地名。看来漕运不仅运送货物,也输送文化。</p><p class="ql-block"> 乌龟寨位于桃花一村小学地带,前几年建设朝阳洲南路时,寨子已基本不存在了。</p> <p class="ql-block">9.《郭家庄》</p><p class="ql-block"> 虽然是棚户区但也要每天早上扫地倒垃圾,这是在郭家庄拍到的一幕。</p><p class="ql-block"> 郭家庄是在朝阳南路靠近赣江的大片地方,在这里居住的很多是在南昌打工、做小生意的外地人,她们用的是压水井,烧的是拾来的柴禾,虽然这里条件差,但讲卫生的习惯和在老家是一样的。</p> <p class="ql-block">10.《红苗小区》</p><p class="ql-block"> 红苗小区位于建设西路和灌婴路之间,听名字可以大致猜测出建设时期。</p><p class="ql-block"> 这城堡式的房子是他们自己搭建的厨房,可我觉得它更有魅力,在那个刻板的建筑模式里,这份随意的浪漫让我喜爱。</p> <p class="ql-block">11.《康王路》</p><p class="ql-block"> 康王路是因为解放前此地有一座康王庙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这是当年的大户人家,门口还有一个小小的花园,里面的树木长的过于茂盛,给主人带来了些许烦恼。</p><p class="ql-block"> 在朝阳洲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文化变迁蓄藏在地名里,让人们去猜测曾经的过往。</p> <p class="ql-block">12.《桃花龙河人家》</p><p class="ql-block"> 朝阳洲中部有一条自北向南的桃花龙河,宽度相当于现在南昌的玉带河,水流极缓的桃花龙河是桃花河的支流。</p><p class="ql-block"> 在桃花二村段的龙河边建有许多这样的简易房屋。人们把生活垃圾和污水倾倒在几乎不会流动的小河里,多年下来龙河成了一条臭气熏天、不忍展示的“龙须沟”。我曾询问:“这个样子就没人管吗?”有人回答: “清理过,没多久又一塌糊涂了”。</p><p class="ql-block"> 不知道过去的水净沙明是不是也包含桃花龙河在内?我只有一个感觉: 好地方被糟蹋了,我们愧对先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3.《水涝》</p><p class="ql-block"> 是因为每年的汛期都会被涨潮般的淹没而称为潮王洲吗?也不知道1962年的那场洪水有多么凶猛?竟能把朝阳洲的桃树全部淹死。我在早期的拍摄中,的确会遇到大面积的水涝。当然,现在已经见不到这种现象了,一个洲的开发不仅仅是盖房子修路,防汛排涝是首要工程。</p><p class="ql-block"> 可惜的是,那场大洪水淹死的不仅仅是这里的桃树,更湮灭了南昌人对桃花村的文化记忆,桃花三村成了没有实指的地名了。</p> <p class="ql-block">14.《桃花妹子》</p><p class="ql-block"> 从这位朴实的桃花妹子的举止和笑脸中能感受到,家里积水已经习以为常了,让她感到惊奇的是有人拿相机来拍照。</p><p class="ql-block"> 桃花没有了,水漫进家了,但不管面对什么桃花般的笑脸依然存在,因为生活还得继续。</p> <p class="ql-block">15.《南昌大桥下》</p><p class="ql-block"> 从1988年到1998年,我对南昌地段的淘沙工进行了专题拍摄,在南昌大桥下的“沙河沙石场”,近千米的江边停满了挖沙船,这是南昌最大的沙石厂,是我重点拍摄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因为常去那里,对朝阳洲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镜头中也从“淘沙工”增加进了“朝阳洲”。</p> <p class="ql-block">16.《淘沙工》</p><p class="ql-block"> 江边的挖沙船一艘挨着一艘,上船的桥板一条接着一条,在天空的衬托下,织成了一幅剪影图案,挑沙工来来回回,使画面既硬朗又灵动,那景象定格在胶卷里,铭刻在记忆中。</p> <p class="ql-block">17.《淘沙雇工》</p><p class="ql-block"> 朝阳洲上有一帮从偏远农村来的人,他们没有钱买船,就凭一身力气帮别人挑沙赚钱。</p><p class="ql-block"> 一般是4个人合资买一条船,再自己辛苦淘沙,每人每月收入将近五百元,而这些淘沙雇工的收入就更加微薄了。</p><p class="ql-block"> 到九十年代南下打工浪潮来临,劳动力的价值才有了很大提高,淘沙这个行业才被逼迫进入了机械化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18.《做竹排》</p><p class="ql-block"> 朝阳洲上绝大部分人的工作,都是自己找机会、找市场,赚的钱也都是辛苦得来。</p><p class="ql-block"> 过去的工地会大量使用这种竹排,这对夫妻找准市场,一个劈竹、一个做排,分工明确、干劲十足,看样子是收入不错。</p> <p class="ql-block">19.《修车摊》</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实行计划经济的时期,修自行车这一行还是市场化的,只要你有手艺,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就能支起一个修车摊。</p><p class="ql-block"> 这位小哥很聪明,把废旧轮胎挂在树上,做成了一个很好的广告牌。</p> <p class="ql-block">20.《小卖部》</p><p class="ql-block"> 会做广告的还有这个小卖部,在窗口挂个铁丝网,把五颜六色的零食夹在网上,路过的人驻足观看,被其吸引。</p><p class="ql-block"> 利用自己家的楼层和位置优势,开一个小商店,找到一家人的生计,朝阳人当然不比谁差。</p> <p class="ql-block">21.《煤球场》</p><p class="ql-block"> 过去南昌到处都是煤球场,到2010年左右只剩下两家,一个在前进支路,另一个就在这灌婴路。煤球场环境独特,是拍摄低调照片的绝好场所。</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记忆中,这种蜂窝煤已经是一种进步了,过去的煤球厂做的都是圆球煤,而且一大半是煤灰,要回家自己做成煤饼。只是那个时候还没有玩摄影,没有拍到过那样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22.《木棍作坊》</p><p class="ql-block"> 买来树木,锯断加热后校直,再上车床做成拖把木棍。这工作难度不高利润很低,但对场地的要求却不低,朝阳洲能提供这空置的厂房。</p><p class="ql-block"> 木棍作坊里排列有序、明暗有度,也是一个拍照片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23.《废品之家》</p><p class="ql-block"> 一家人都在忙着收废品,只有老爷爷在哄着摇篮里的婴儿。我曾提醒他们,废品里面的有害气体会影响到小孩,他们摇摇头: “这有什么办法?”</p><p class="ql-block"> 在朝阳洲,时代的变迁蓄藏在各个行业的兴替里,很容易被人忽略和忘记。</p> <p class="ql-block">24.《洪城大市场》</p><p class="ql-block"> 1995年江西省最大的以物流批发为主的洪城大市场开业,这对朝阳洲的发展是划时代的。</p><p class="ql-block"> 有了洪城大市场的落户,人财物都在朝阳洲集聚,这把一片城边郊区迅速拉回到了城市中心。</p> <p class="ql-block">25.《雨中洪城》</p><p class="ql-block"> 当然,洪城大市场毕竟是90年代建设的,其设计理念适应不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场地面积、物流通道都有无法克服的局限,大热天、大暴雨天也让洪城大市场十分尴尬。</p><p class="ql-block"> 难以忘记拍这张照片时的感受,虽然遮了把大雨伞,但在几个小时的暴雨浇灌下,还是全身湿透,照相机除外。</p> <p class="ql-block">26.《洪城商圈》</p><p class="ql-block"> 让人们无法预料的是,朝阳洲迎来的不仅仅是一个洪城大市场,而是八倍于洪城大市场的洪城商圈。</p><p class="ql-block"> 随着洪城大市场的兴旺,各个行业的人们都看好这个聚宝盆,在洪城大市场旁边又陆续建立了多个不同批发市场,不断发展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洪城商圈。</p> <p class="ql-block">27.《大物流》</p><p class="ql-block"> 大市场带来的是大物流,“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那是每天进行的平常事情。这里的物流不仅供应大市场,更是江西省的物资集散转运地。</p><p class="ql-block"> 这里人人都很忙,不是忙着买货卖货,就是忙着卸货运货。</p> <p class="ql-block">28.《农家仓库》</p><p class="ql-block"> 与大市场大物流配套的,还需要大量的仓储,洪城大市场建立时并没有配套服务。</p><p class="ql-block"> 周围的村庄是获利者,很多房屋都被租赁成为仓库,门窗也根据需要进行了改造。</p> <p class="ql-block">29.《堵途》</p><p class="ql-block"> 货物之间的转运工具主要是用三轮电瓶车,其数量多到难以统计,有人估计朝阳洲上不会少于3000辆。</p><p class="ql-block"> 大量的不同车辆在朝阳洲经常会造成交通堵塞,这种堵塞交通警察也管不了,平常都靠他们自己变通疏散。</p><p class="ql-block"> 当年抚河里密集的船只,换成了几十年后街道上拥堵的车辆,这是朝阳洲不同时代的典型变迁。</p> <p class="ql-block">30.《修车之车》</p><p class="ql-block"> 大量车辆需要随时修理,有人就把中巴车改造成修理厂,这样可以贴近市场服务。</p><p class="ql-block"> 有趣的是,过去的修车人是把旧轮胎挂在树上,现在的修车人是把旧轮胎堆到车顶。</p> <p class="ql-block">31.《小生意大广告》</p><p class="ql-block"> 生意虽然是小小的煎饼果子,但也需要一个大大的广告牌子。</p><p class="ql-block"> 别小看小生意,火爆的市场人气可以让口碑好的小生意挣得盆满钵满。</p> <p class="ql-block">32.《不同的人们》</p><p class="ql-block"> 有先富起来人的买了辆面包车,可勤劳的习惯还没有忘记,车子脏了还是自己洗,也有人还在继续努力,还在负重前行。</p><p class="ql-block"> 有的人累了需要休息,也有的人四处观察寻找机会。这里不仅是生意大市场,也是人生大舞台。</p> <p class="ql-block">33.《招工难》</p><p class="ql-block"> 各家的招工招聘广告摆满一条街,与之呼应的是来来去去的匆忙人影。</p><p class="ql-block"> 这些招工牌常年立在街道旁边,我每次去都要在那蹲守几十分钟,可我能拍到的全都是匆匆人影,没有拍到过一个驻足看广告找工作的人,看来招工挺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34.《烂尾楼变“牛”了》</p><p class="ql-block"> 抚生路上有栋荒废多年的烂尾楼,忽然有一天有很多人在装修,抬头一看像一个大大的“牛”字。</p><p class="ql-block"> 后来这栋楼果然很牛,成了“就业大厦”。</p> <p class="ql-block">35.《拆墙盖店》</p><p class="ql-block"> 有些过去的老单位喜欢修建高高的围墙,后来发现这样太过保守,许多临街地段浪费了太过可惜。</p><p class="ql-block"> 于是推倒围墙建盖商店,用最快的速度、最大的热情拥抱市场经济。</p> <p class="ql-block">36.《看门面》</p><p class="ql-block"> 有一家人也想开商店,可好一点的店面早就没有了,只找到这家门口立着电线杆的还空着,虽然有很大缺点但价格便宜,一家人纠结讨论起来。</p><p class="ql-block"> 装修工在一旁默默等着结果,如果租店谈妥了,那他就该出场谈装修生意了。</p><p class="ql-block"> 曾有朋友提意见说: “门口的两根电线杆影响了画面”,我有话没说: “纪实摄影讲究的是美的多样性,有些看起来“丑”的东西,却更有耐人寻味的感动”。</p> <p class="ql-block">37.《地下作坊》</p><p class="ql-block"> 路过一户偏僻人家,觉得有点异样便贸然进去,发现是一个专门炸“兰花片”的作坊,其卫生可以用不忍直视来形容。感觉是个是非之地,按两张后便迅速撤离,刚走出门口老板娘便追了出来,好一番口舌才得以脱身。</p><p class="ql-block"> 纪实摄影就是这样,它不是在象牙塔里拍照片,不同人物的交流,不同场面的应对是一门重要课题。</p><p class="ql-block"> “十步拍一景,千里不留行,</p><p class="ql-block">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p> <p class="ql-block">38.《天上人间》</p><p class="ql-block"> 一家叫“天上人间”的KTV开业,祝贺的飘带挂满建筑。我不由得脱口而出: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又不由得想起张沅生老师在梅里雪山拍摄的摄影作品《天上人间》;还想起了很多的天上人间……</p><p class="ql-block"> 但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多年以后的同学聚会方才知晓,这里的老板竟是我的小学同学,当分别四十多年的同学们再次见面,让人分不清是在天上还是在人间。</p><p class="ql-block"> 走出歌厅环顾朝阳洲,这变幻的田园何尝不是我摄影的天上人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39.《外租户》</p><p class="ql-block"> 是的,朝阳洲不仅是商业天堂,也是市井人间。</p><p class="ql-block"> 大量在南昌经商打工的外地人,都在朝阳洲租房生活,当地农民的一幢私房往往会出租给多个家庭,于是,为了分开用水,在房屋边安装了一排自来水龙头,每一个水龙头都加装一个水表。</p> <p class="ql-block">40.《晒衣服》</p><p class="ql-block"> 用水可以分开规范,晒衣服就只能打游击了。</p><p class="ql-block"> 房前屋后树上墙头,根据地形与日照的变化各自寻找晒衣地点。</p> <p class="ql-block">41.《公共厨房》</p><p class="ql-block"> 在院子里搭建个公共厨房,炉子也和水龙头一样列成一排。为了省钱,他们主要是燃烧捡来的包装木材,所有的鼎锅壶都被烧的通体墨黑。</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人间烟火。</p> <p class="ql-block">42.《悠闲的房东》</p><p class="ql-block"> 桃花三村的房东收着租子、抱着孙子,喝着春天绿茶、晒着冬日暖阳,他们自己都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这日子变得这么舒坦了。</p><p class="ql-block"> 他们最担心的就是政府拆迁。我在各地拍照片时,经常会有人向我打听房子会不会拆?但这有两种人,地段差的盼拆迁,地段好的怕拆迁。</p> <p class="ql-block">43.《朝阳新生代》</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来朝阳洲的房子和人口不知道增加了多少倍。在朝阳洲的新生代中,有很多是外来人的后代,但在他们幼小的认识中,自己就是南昌人,朝阳洲就是自己的家乡。</p><p class="ql-block"> 或许几百年前,也是一批批的北方人,因为漕运来到朝阳洲,他们在这里安家落户,便习惯性的称之为乌龟寨、郭家庄……</p> <p class="ql-block">44.《小弟》</p><p class="ql-block"> 大人们在忙生计,孩子们都是放养。小弟弟穿着哥哥的拖鞋,成了哥哥的跟屁虫,可哥哥有自己的朋友,还当众发威数落弟弟。</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独生子女感受不到过去孩子们的江湖社会,而我的感受是那么的真切,仿佛昨日重现。</p> <p class="ql-block">45.《小小友谊》</p><p class="ql-block"> 人在不同阶段对友谊的要求是不同的。</p><p class="ql-block"> 两位小学生在健身器材上欢快的荡着秋千,旁边的小女孩满脸羡慕的看着她们,虽然有妈妈的呵护,但女孩在渐渐长大,渴望那份小小的友谊,母亲则忘记其他,全神贯注的看着女儿变化。远处的老人独坐在那儿,犹如王维诗云: “老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p><p class="ql-block"> 照片有多种拍法,表现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当属纪实摄影的重要领域。</p> <p class="ql-block">46.《欢快的水洼》</p><p class="ql-block"> 大雨过后洼地里积了一潭水,旁边的工厂丢弃了许多大块的泡沫,这可把男娃们高兴坏了,他们用泡沫做成了一只只小船,不起眼的水洼地成了欢快的游乐场。</p><p class="ql-block"> 看着他们的高兴劲,我也大受感染,如果还是年少时,也会和他们一起荡起双桨。</p> <p class="ql-block">47.《流浪汉》</p><p class="ql-block"> 一位流浪乞丐生得骨骼俊朗、白须飘然,他从菜场捡了一只猪肚子,再用捡来的柴禾、捡来的铁锅烧了一锅汤,告诉我这汤是怎么的好吃,还邀我一起共同品尝。</p><p class="ql-block"> 萍水相逢,又一失意之人他乡之客,只是惊愕乞丐也可以做的这么有滋有味,遗憾我不是朱元璋,不敢喝这“珍珠白玉翡翠汤”。</p> <p class="ql-block">48.《酒仙的家》</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所见过的喝酒最疯狂的人。为了喝酒他抛家不顾,独自蜗居在这破屋里,就这么整天坐着一口接一口,每天要喝三斤高度白酒,最多的时候一天喝过七斤,他养了一条狗被饿的皮包骨头。</p><p class="ql-block"> 过了两个月再去看他,邻居们告诉我,他半个月前喝完酒睡觉后就再没醒过来。</p><p class="ql-block"> 我想: 古来圣贤皆寂寞,饮者应当留其影。</p> <p class="ql-block">49.《痛失爱女》</p><p class="ql-block"> 俩位12岁的小女孩手牵手到赣江游泳,结果一下去就没浮起来,一个小时后被打捞上岸,父亲痛不欲生的瘫倒在地,旁边的亲友不知道该救小的,还是该救大的。</p><p class="ql-block"> 人世间的变迁,最难接受的就是生离死别。</p> <p class="ql-block">50.《拆那》</p><p class="ql-block"> 2009年利字街拆迁,二位民工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们商量着今天拆那边。</p><p class="ql-block"> “拆那”,是英语里中国的发音,又是这个时期中国的代表性特征。</p> <p class="ql-block">51.《回收》</p><p class="ql-block"> 老房子有很多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包括房梁、石块、木雕、砖头等等。南昌虽然也在回收一些材料,但力度远远不够。</p><p class="ql-block"> 去看看“宁波博物馆”,利用老砖头重新包裹建筑外墙,那份古朴非常的感人。这些材料现在不重视,以后再要就没了。</p> <p class="ql-block">52.《留守》</p><p class="ql-block"> 拆迁补偿一直是一个焦点问题,找到各方利益的平衡点,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又保持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穴位。</p><p class="ql-block"> 这家人还坚持守着这半拆的房子。但我却被这房子的朴拙所吸引,这是不是很像陶博吾的书法,既古朴又充满童真,犹如积木般的门窗组合有一种独特韵味;这是不是很像毕卡索的画,装在一起的门窗如同立体画派中,人像后面的眼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53.《铁锤举起》</p><p class="ql-block"> 在高高举起的铁锤下面,一切都将砸烂。朝阳洲的变迁不是温和改良,而是强烈改造,是一个文明样式的转换。</p><p class="ql-block"> 不管你喜不喜欢、认不认可,这都是发生的事实。</p> <p class="ql-block">54.《菜地高楼》</p><p class="ql-block"> 一片菜地里长出了一片房子,这就是朝阳洲在城乡转换时的一幕,这一幕在历史的变迁中转瞬即逝。</p><p class="ql-block"> 沧海桑田,菜地高楼,几千年的中国何曾像今天这么激烈变换过?这高楼的递进犹如奔腾的时代列车,无人可以阻挡。</p> <p class="ql-block">55.《最后的菜地》</p><p class="ql-block"> 摩天大楼已经耸立,最后一茬蔬菜还在浇水,昔日的郭家庄已经变换了模样。</p><p class="ql-block"> 谁能想到,过去最烂的一片棚户区,现在成了朝阳洲最豪的一片高楼。</p> <p class="ql-block">56.《桃花河新貌》</p><p class="ql-block"> 桃花河的改造与抚河的改造有很大的不同,它引进了海绵城市的发展理念,在河道旁边保留了很多湿地。</p><p class="ql-block"> 它的支流桃花龙河也改造成了南昌市的玉带河。</p> <p class="ql-block">57.《南昌动物园》</p><p class="ql-block"> 南昌动物园从福州路搬迁到了朝阳洲,它依托桃花河,给动物们安置了一个新家。</p><p class="ql-block"> 动物园新颖的建筑设计,丰富的动物展示吸引着孩子们,每到周末这里都特别热闹。</p> <p class="ql-block">58.《南昌市文化馆》</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摄影之家“南昌市艺术摄影学会”,跟随南昌市群众艺术馆也搬迁到了朝阳洲,群艺馆还更名为“南昌市文化馆”。</p><p class="ql-block"> 最近南昌地铁4号线开通,要到朝阳洲文化馆去观看展览,记得到观洲站下车,这站名太到位了。</p> <p class="ql-block">59.《洪城大市场搬迁》</p><p class="ql-block"> 2020年洪城大市场告别旧城、搬进新家,但对于众多的商家来说,可不仅仅是乔迁之喜那么简单,更暗含了一次重新洗牌,不同的经商环境,不同的店面安排,会给经商造成很大的不同。</p><p class="ql-block"> 洪城大市场非常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媒体合作举办了摄影比赛,同时还邀请我做了三个月的深入拍摄。</p> <p class="ql-block">60.《意气风发》</p><p class="ql-block"> 各个商区纷纷举办告别宴会,还搭起舞台自跳自唱自嗨,洪城大市场迎来了节日般的狂欢。</p><p class="ql-block"> 看的出她们意气风发,这是她们对过去苦心经营的一种放松发泄,也是对未来充满期盼的表达。</p> <p class="ql-block">61.《报喜》</p><p class="ql-block"> 各家商店的位置是通过抽签的方式来取得,这些老板们当然个个都懂得“好码头”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这位女老板的笑脸告诉大家,她抽中了一个好店面,大厅里非常吵闹,于是捂着耳朵打电话,把喜讯告诉亲友。</p> <p class="ql-block">62.《新洪城大市场》</p><p class="ql-block"> 新洪城大市场宽大巍峨,面积与楼层都增加了好多倍,中央空调、物流通道都有建立,地铁4号线也已开通,大家的经商舒适度有了很大提高。</p><p class="ql-block"> 但事物总有两面性,一系列优点带来的是投入的巨大增加,在社会经商环境压力增大的情况下,经营的成本上升是一种很大的风险。平衡各方利益,共同迎接挑战是洪城人的必须选择。</p> <p class="ql-block">63.《走过的路》</p><p class="ql-block"> 这是几十年前朝阳中路上的平常一幕,街道上的人们各走各路、各去各家……</p><p class="ql-block"> 反观摄影路上的人们仿佛亦是如此,每个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寻觅各自的追求,各自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我也是懵懵懂懂走上纪实摄影的道路,明确了表现大变革时代普通百姓的目标,有了一点小小的使命感,便一路走来拍到现在,不敢半途而废,不敢心生旁骛,这才能够把朝阳洲40年变迁的照片呈现给大家。</p> <p class="ql-block">64.《槛外长江空自流》</p><p class="ql-block"> 这是王勃所见到的秋水共长天一色吗?</p><p class="ql-block"> 绵长的赣江一直是江西的大动脉,船只穿梭往来千百年不曾停歇。可随着陆路运输的兴起,赣江渐渐变得萧瑟冷清,蕴藏庞大能量的江水白白浪费了,成了王勃笔下的——空自流。</p><p class="ql-block"> 近来国家兴建“赣粤大运河”的计划已经启动,什么时候赣江又会繁忙起来?大运河会给朝阳洲带来哪些变化?朝阳洲又为“现代漕运”作了什么准备?</p><p class="ql-block"> 漫长的江岸现在已经建成了“朝阳江滩公园”,和南昌许多公园一样,它的特点就是少有特点。武汉大学的樱花可以成为全国人民的网红打卡点,可“桃花村”这么好的文化符号南昌却弃之不用,如果说洲上的大片土地要让位于经济发展,那么把朝阳江滩公园打造成桃花园是不是可行呢?把《中国名胜词典》里欠下的万株桃树于此补种可不可以呢?</p><p class="ql-block"> 不知道会不会有朝一日出现这样的景象,当运河开通后,大小船只从朝阳洲旁鱼贯而过;南昌大桥、朝阳大桥、生米大桥上的车流接踵而至;映入人们眼帘的是接天的花海,有人在问: “这是到哪儿了,咋这么漂亮?” 旁边有人回答: “哦,这是到了桃花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