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故宫和紫禁城其实是一个地方,都是对天安门广场北边那片黄色琉璃瓦下的称谓。</p><p class="ql-block">宫是帝宫,城是皇城。帝宫无数,紫禁城唯有一个在北京。</p><p class="ql-block">我更愿意把它称为紫禁城,紫色惊艳、朦胧、典雅。由紫红色的墙配以金黄色和碧绿色的琉璃瓦而成的紫禁城端庄、大气。更有古人心中的紫禁城,是与天上的紫微星垣相对应,以紫微星垣为中心,划出天下大地。</p> <p class="ql-block">从夏念叨至冬的紫禁城,终于在刚刚进入2022年的1月5日,数九寒天付诸行动。</p> <p class="ql-block">本想等个下雪的日子,可看这架势,一时半会儿地下不来,那就挑拣个蓝天儿,可左挑又拣,终是赶个不那么蓝的天儿。看来拣日还是不如撞日。</p> <p class="ql-block">一座大到让人有些茫然,不知所以的城,一座完好到令人敬畏的城。时光似乎穿越到明清,讲述着曾经最为显赫最为至高无上的24位帝王的前世,家国天下,君臣父子尽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好像只有这张<span style="font-size:18px;">把从东西两侧拍出来的金水桥拼在一起的</span>拼图,可以稍许表达那大到茫然,大到不知所以,大到有些喘不过气来的感叹。</p> <p class="ql-block">哈,拖拉到现在,文字还没完成,一场大雪让我有机会在雪后来到紫禁城。</p> <p class="ql-block">其实这座连接着国家,民族与历史的故宫•紫禁城,我们几乎不可能有记忆。我们的记忆只能是百姓自己的家园。因为从前的百姓不能进入紫禁城,它的记忆只属于皇帝,可皇帝的记忆不能说,人们也就无从知晓。那些想象中已经褪色的记忆,绝大部分来自后人的撰写和评说。也就在这些后人撰写的故事中,一个原本没有生命的建筑——故宫•紫禁城,才被赋予了生命。</p> <p class="ql-block">如今咱们老百姓可以随意走入故宫•紫禁城,聆听封存在这个空间散落碎片里的故事,触摸被时光切割的记忆。用影像记录自己的瞬间,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故宫•紫禁城已然可以成为我们自己记忆中的一部分,幸哉!</p> <p class="ql-block">秦时明月,汉唐风,走在明清的紫禁城里,看到身着明清服饰的拍照者,总有种违和感。是气势不够,还是缺少风度,是神情不对,还是姿态拿捏不准……反倒是自然随意的着装,令我感觉舒服。</p> <p class="ql-block">披上冰雪的紫禁城虽寒冷,却少了霸气,平添了些许柔和,雪后的古装照,仿佛有了人间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六百多年,时间过去太久,世事早已浮躁。故宫•紫禁城已然古老,已然沧桑,已然成为历史,但它却犹在,几乎完好无损。它见证了自明清两朝以来的世事变迁,至今还在继续见证着今天、明天和后天……</p> <p class="ql-block">后话</p><p class="ql-block">遇到整齐队列的武警战士,是训练还是参观?询问后得知,是驻守在故宫里的战士。看样子像是刚刚入伍后的新兵,来感受故宫,体会紫禁城恢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