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路位于上海市虹⼝区西南部,始筑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以浙江嘉兴命名。嘉兴路东西走向,东起嘉兴路桥,与东嘉兴路交界,西至吴淞路。全长186米,宽14.0米,<br>车行道宽10.0米,弯曲呈 S形。门牌号码从西向东排列,道路南侧为双号,北侧为单号。嘉兴路桥曾经是⻩浦江进⼊吴淞江(苏州河)的⼊⼝处, 被称为⻩浦⼝。有专家称:“上海源于虹⼝,虹⼝源于嘉兴路”。1932年出版的《新测上海地图》中就标注了“嘉兴路”。 ▲ 在1932年出版的《新测上海地图》中,<div> 标注的“嘉兴路”(红圈)</div> ▲ 1992年出版的《上海交通地图》中<div> 显示的“嘉兴路”(红圈)<br></div> ▲ 嘉兴路周边的沿路石库门里弄住宅,<div> 原嘉兴路弯曲呈 S形<div><br></div></div> ▲ 东西走向的嘉兴路路牌 1992年嘉兴路桥改建后,桥身转向偏东,并拓宽溧阳路桥堍至四平路路段。2001年,嘉兴路经彻底改造,将原有呈 S形的马路拉直加宽,成为六车道的大马路。从而道路距离变短了,只剩下100多米。从嘉兴路桥到吴淞路的原嘉兴路段统一称“四平路”,与四平路相连。桥碑仍保留叫“嘉兴路桥”,原东嘉兴路有一段改称为“嘉兴路”。 ▲ 嘉兴路桥的东側桥堍与四平路对接<br><br> ▲ 2001年后,原嘉兴路⼈⾏道路牌<div> 改为“四平路”</div> ▲ 现今嘉兴路桥 ▲ 桥碑还保留原来的历史痕迹:嘉兴路桥 ▲ 2001年后——<div> 1.原“嘉兴路”统一改为“四平路”;<div> 2.与嘉兴路桥交界的原“东嘉兴路”</div><div> 直行段消失,成为“瑞嘉苑”建筑用地;</div><div> 3.原“东嘉兴路”弯曲段改称"嘉兴路" </div></div> ▲ 2001年后,路名改变后的嘉兴街道地图<div> 大红框内——原嘉兴路拓宽拉直,改名为<br></div><div> “四平路”; 原东嘉兴路直行路段并掉;</div><div> 小红框内——原东嘉兴路弯曲路段改称</div><div> 为“嘉兴路”<br> </div> ▲ 现今的嘉兴路桥与现在的“嘉兴路”<div> (原东嘉兴路)相距甚远(红框显示)</div> ▲ 原吴淞路、嘉兴路口 ▲ 原“水果店与酱油店”(嘉兴路7号) ▲ 原“康乐糖果店”(嘉兴路9号) ▲ 后来——<div> 嘉兴路7号的“水果店、酱油店”<div> 被改建成“名烟名酒吴淞店”;<div> 嘉兴路9号的“康乐糖果店”关闭,</div><div> “上海远东电器商汇“入驻<br></div></div></div> ▲ 原嘉兴路21号~31号 ▲ 原嘉兴路25号~33号 ▲ 原嘉兴路31号、33号、35弄(永富里) ▲ 原嘉兴路37~47号 ▲ 原嘉兴路49~57号 ▲ 原嘉兴路59弄三德坊弄堂大门<br> ▲ 原嘉兴路61~75号 ▲ 原嘉兴路77~87号 ▲ 原嘉兴路89~99号及原嘉兴路桥西侧桥堍 ▲ 现今四平路(原嘉兴路)口的吴淞路 ▲ 现今吴淞路、四平路(原嘉兴路)口 ▲ 现今四平路(原嘉兴路)、吴淞路口,道路<br> 南侧为”南克俭里“街面房,北侧有”国际<br> 明佳城“楼宇及”上海民生中医门诊部“楼 ▲ 现今四平路(原嘉兴路)、吴淞路口<br> 高楼林立 ▲ 现今四平路(原嘉兴路)宽六车道,<div> 两旁有水泥护栏,护栏外是人行道,</div><div> 马路上车辆向东行驶</div> ▲ 现今平坦宽大的”嘉兴路桥“ ▲ 现今”嘉兴路桥“下的虹口港,<div> 河水潺潺流畅</div> ▲ 现今四平路上的嘉兴路桥东側标志碑上<div> 仍写的是”嘉兴路桥“<br></div> 原嘉兴路两边没有高楼大厦,马路两侧分布着上海典型的石库门弄堂民宅。路北有《永富里》(嘉兴路35弄)、《三德坊》(嘉兴路59弄)、《德明里》(九龙路823弄,位于嘉兴路、九龙路口的西北角。1905年建造,旧式里弄、 砖木二层结构、共22幢、占地1620平方米)、《普益里》(虬江路92弄,与三德坊北边界相连)、《克俭里》(吴淞路652弄)、《寿德里》(吴淞路670弄);路南有《德馨里》(嘉兴路58弄)、《六桂里》(吴淞路616弄)、《南克俭里》(吴淞路604弄)。整条嘉兴路属于平民化街道,大多都是寻常百姓人家。 ▲ 现今九龙路823弄德明里基本要拆光了 <div> 商铺大多集中在吴淞路、嘉兴路口:路口东北转角有“水果店”与“酱油店”(嘉兴路7号)、“康乐糖果店”(嘉兴路9号)、“裁缝店”(嘉兴路11号)、“炒货店”、“南货店”、“烟纸店”、“煤球店”(嘉兴路25号)、“昌号”(嘉兴路27号)、“兴昌漆号”(嘉兴路29号)、“和昌厂”(嘉兴路31号)、“万泰油漆”(嘉兴路33号);路口东南转角有:“大成药房”、“申华百货商店”和“吴淞路粮店”等。</div> ▲ 吴淞路粮店(属南克俭里的街面房)<div> 吴淞路、嘉兴路口附近居民的购粮站<br><div><div><br></div></div></div> ▲ 《上海市居民购粮证》<div> 居民买粮需要凭“购粮证”和“粮票”</div> ▲ 全国通用粮票 ▲ 上海市地方粮票 那个年代,上海的粮食价格:普通粳米16.4元/100斤,特等粳米17.1元/100斤,粳米每人每月定量8斤(平均值);籼米14.3元/100斤;标准粉0.17元/斤,精白粉0.22元/斤;标准切面0.21元/斤,精白切面0.27元/斤。放眼全国,当时的粮食价格稳定,市场供应量充足,老百姓基本吃粮无忧。 ▲ 上海市发行的半两粮票 当时全国只有上海发行过“半两”票面的粮票。“半两”粮票用处甚多,可以买一根油条,或者一碗小馄饨,或者一碗鸡粥,或者一块“奶油蛋糕”。 基本上,一切点心类食品,包括饼干,都是要收取粮票的。<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石库门里弄统计名单<br><br>里弄名称——<br>住宅类型、建造年代、建筑结构——<div>旧式里弄系指无煤卫设备的弄堂<br>幢数——建筑面积(平方米),坐落位置地址<br><br>永富里<br>旧式里弄 1912 砖木二层<br>14-2250 嘉兴路35弄</div> ▲ 原嘉兴路35弄永富里巷口 ▲ 主巷道左侧永富⾥,右侧三德坊A1号;<br> 正面是永富⾥19号,右转为永富⾥20号 <div><br></div>德馨里<br>旧式里弄 1921 砖木二层<br>39-2700 嘉兴路58弄 <div>2001年后,嘉兴路被取消,统称四平路,</div><div>原嘉兴路58弄改为四平路22弄</div> ▲ 航拍德馨里位置照片 ▲ 德馨里19号后门 ▲ 德馨里41号的门窗迄今保持原样,<div> 已有百年历史 <br><br></div> ▲ 德馨里后弄堂九龙路大门 ▲ 德馨里后弄堂的九龙路街面房 <div><br></div>三德坊<br>新式里弄 1922 砖木二层<br>33-3150 嘉兴路59弄<br><br><div>注:<br> 嘉兴路37号~87号街面房隶属三德坊,但挂的是嘉兴路门牌号,则不计算在嘉兴路59弄三德坊的33个门牌号数之列。<br></div> ▲ 隶属三德坊的嘉兴路街面房 ▲ 隶属三德坊的嘉兴路71号街面房 ▲ 三德坊平面布置图(红框范围内)<br> ▲ 原嘉兴路59弄三德坊弄堂口正大门 ▲ 三德坊西边界“拱门”,左侧7号前门,<br> 右侧21号后门;毗邻嘉兴路35弄巷道<br> ▲ 三德坊周边环境地图 ▲ 2021年12月12日三德坊老邻居聚会留影 <div><br></div><div>鸣 谢<br> 在完成此文稿之时,要特别感谢原三德坊(嘉兴路59弄)B1号的颜文章校友;原吴淞路690号的朱志明;原南克俭里的沈水英(美篇《再见了,南克俭!》);杨雁翎(《老弄堂——寻找虹口老地方》)等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他们给本文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和历史及实时照片,为促成本美篇的编制作出很大贡献。<br><br></div><div><br></div><div><br></div><div>编 制人 崔正翔(原吴淞路670弄寿德里居民) <br><br></div><div>编制日期 2022年1月26日<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