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年》系列故事:五、关中地区过年习俗

长安亦君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关中地区过年的习俗</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小河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前几天讲了几个三四十年前的窝囊故事,今天是腊月二十三,北方人过小年了,应该讲点喜庆的事情。我们来共同回味一下关中地区过年的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有些讲究和活动已经成为历史,但有些习俗仍旧被人们继承和演绎着。虽说“十里乡俗不同”,但许多地方的习惯却是大同小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关中地区有句童谣:“娃娃,娃娃你没馋,吃了‘五豆’就过年。”“五豆”就是腊月初五。过“五豆”是煮五样豆子吃,形作和味道都和今天的八宝粥类似。关中人说:“过五豆,长斧头;过腊八,长杈把;过了年,长一椽。”这里虽然说的是白天在一天天地变长,夜晚在一夜夜的变短,但也表现了人们期盼的大年越来越临近了。吃过五豆,接着就吃腊八面——家庭主妇亲手擀的哨子面(也叫镯儿响面),再下来就等着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关中人把过小年叫祭灶,祭灶也叫送灶爷。就是农历二十三晚上,在灶台正方,悬挂灶爷图像,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话吉祥”的对联,烙12个饦饦(有润月年份烙13个),摆在灶爷像前面,再点亮蜡烛,香炉里插上香,敬上表,由主人向灶爷祷告,点响爆竹欢送灶爷到上天去背粮,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关中人祭灶也有讲究。张王李赵,二十四晚上祭灶,其他姓氏都是二十三晚上祭灶。这四姓为什么比别的姓晚一天呢?用今天话说,是要体现公平原则。因为这四个姓氏人口众多,太旺世了。他们要是和其他百姓同时祭灶,灶爷把粮食都背到他们四大姓家里去了。不管二十三还是二十四晚上把灶爷送走,大年初一早晨再点燃爆竹接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腊月二十三关中有些地方,还有戴“裁衣巴儿”的习俗,“裁衣巴儿”就是把一家人一年内缝衣裳时裁剪剩下的布绺绺剪成布片片,花花绿绿的布片片再用针线串成一圪垯一圪垯,然后挂在女人和娃娃们胸前,一直戴到正月十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过了小年,村镇上就开始热闹起来了。一般人家就杀猪宰羊,跟集上会,制办年货。放了寒假的碎娃就成群结队地在街上跑着跳着唱着:“弄啥好,过年好,娃娃们穿上新袄袄;吃白馍,砸核桃,锅里煮个黑嗷嗷(猪)。一二,拍手!”啪,啪,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腊月二十六到二十九这四天为关中人蒸馍、摊煎饼、切烙面时间,家家户户都要蒸许多包子和礼馍,还要摊能吃半个月的烙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礼馍分为三种:一种是媳妇要给娘家带的“大馍”,状如蜗牛壳,里面包的是菜油、干面、葱花合拌的馅;一种是带给平常不太走动的远方亲戚的“碎馍”,形如菱角;另外是自家吃的花蒸馍和各种馅儿包子,花馍做成老虎、小鸟、鱼等各种吉祥动物的形状,馍顶部表面会用红色颜料点上红点,象征吉祥。这些馍和包子要吃到正月十五以后,有“正月十五以前不擀面”的习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烙面的制作,常常以家庭为单位,二人搭帮合作。先将数十斤面粉倒入大盆,然后开始徐徐加水调面。调面是一种比较耗费体力的工作,也是一种讲究协作的活儿,一般需要男女两个人完成。女人站在旁边逐渐添面加水,男人则挽起袖子边揉面,边反复抓洗,把面中的面筋全部洗出,形成稀稠匀和的面糊,然后放置大约一半天时间,等待面糊中没有圪垯了就开始生火摊煎饼。一般是女人站在锅前摊烙面,男人坐在灶前烧火。所谓烙面,就是通过火的烙烤而形成煎饼一样的面食。面糊醒好后,女人用马勺将面糊从盆中捞起,然后沿铁锅淋入,用特制的面板儿在锅里抹匀抹平,逐渐沿锅的周边摊开,直到既圆又薄为止。用微火加热,烙烤至熟。所烧的柴草一定要用麦蒹,麦蒹火揉攘,容易控制,摊出的煎饼不糊也不夹生。煎饼烙熟后搭在铁丝或长绳上晾凉,然后折叠成长方形,摞成一摞,再用木板和大石头压实压平整,最后用长刀切成细丝,放入竹笼里,等大年初一早晨和正月里客人来了浇汤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除夕守岁的当晚,全家人要吃一顿年夜饭,它象征合家团圆,万事如意。团年饭的时间、食品因地而异。大多数人家都炒肉,炖肉,烩菜,包饺子,喝烧酒等,有比较讲究的人家还十碗八碗的摆酒席。团年饭需尽量做得多,吃饱后还要有剩余,以祈年年有余。菜尽量的做得丰盛,豆腐亦不能少,因为“腐”与“福”谐音。吃鱼也是年年“有余”之意。有些地方还有“碎娃爬门坎”的习俗。大年三十晚上,碎娃要从门坎底下爬过。爬时门里门外各站一个大人,一人撤头,一人拽脚,碎娃不许说话。外面人问:“拽长了没有?”里面人答:“拽长了。”然后让碎娃从门坎底下爬过去。爬过门坎后,走向门外的椿树,手摇椿树,边摇边喊:“椿树椿树你甭长,我长高了你再长。”这样来年就会长高许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年初一要起早,首先放炮,把腊月二十三送上天的灶爷接回来,准备过年。这一天讲究不出村,不能走亲戚,要给村上同姓同族老人磕头讨压岁钱,挣核桃、枣儿、糖果吃,有些讲究大的村子还要到祠堂拜老影(男人们给已故的祖先画像行跪拜礼)。出嫁的女子这天不能回娘家,怕把娘家吃穷了。有种说法是:“能在娘家住一年,不在娘家住一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初二到初四,相互走亲串友拜年。先是女婿拜丈人,外甥走舅家,然后大体以亲、疏为序,亲朋之间相互拜年。过去是步行、骑牲口、坐马车、牛车。后来是骑自行车,开三轮车、拖拉机,现在都开汽车。过去的“笼笼来,笼笼去”,已变为“提包、皮包来回飞”了。拜年要拿规定的礼物。城里人一般拿糕点、烟酒、水果,农村除了点心、罐头之外,还要带包子、礼馍。初二有个最重要的门叫“新灵”,如果有先一年去世的人家,这一天那儿也产能去,要守到家里待客,所有亲戚都要来烧纸祭奠。初五叫“破五”,初七叫“人七”,这两天是绝对不能出门的,就在自家守着。初八为天上星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 正月初九,传说是天神爷的生日,妇女忌做针线,做了针线,舌上要生疮。初十“捞金籽头”,当天的饭菜一律要用笊篱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初十到十四称为“追节” (逢双日不逢单日),舅家人和姨家人要带着灯笼和花馍到外甥家给外甥送灯笼,年前年后过门的女子娘家人也要送灯笼。正月十四晚上,有新媳妇和新生碎娃的家里,要把自家蒸的花馍摆出来看。此外,有些地方还有个风俗“送娃”,就是村中年轻的媳妇穿着老太太的服装,到每一个当年结婚的青年人家中,送去一个用面粉做的“娃娃”,然后说一些来年生贵子等等的祝福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正月十四到十六这三晚上是碎娃的节日,挑灯笼。十四晚上是“开灯”,孩子们点亮灯笼只在自家屋里转,把角角落落都照到;十五晚上是“走灯”,碎娃们打上灯笼,排成队到各家各户串门子;十六晚上是“碰灯”,所有的碎娃挑着自己的灯笼到街道跟别人的灯笼撞,然后哈哈笑着看灯笼着火。讲究的是烧了灯笼,来年再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正月十五是传统的元宵佳节,年后的活动也将在这天达到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点起万盏花灯,携亲伴友出门赏月亮、逛花市,放焰火,载歌载舞欢度元宵佳节。在农村,十五晚上还有个活动叫“燎花花”。家家门前点堆麦蒹火,先把身上戴的“裁衣巴儿”丢进火里,再全家人从火堆上跷来跷去,最后用扫帚把火拍打,飞绽的火星越多越高越吉利,预示来年有饭吃有衣穿,日子一定红红火火,越烧越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期中还有一个贯穿正月整个上半月的活动“耍社火”。从正月初二起,各村的社火头就召集人着手耍社火事宜。耍社火是流行在民间的一种集体游艺活动,社火是一个总称,包括狮子、龙灯、芯子、高跷、竹马、旱船等。“兴平竹马礼泉戏,乾州故事嘹的屁”说的是各县都有自己特长的社火。关中地区流行的社火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平头桌子社火,即在一张四方桌子上扮作戏文,由四个人抬着走。如扮演《断桥》,则在三张桌子上,各立白娘子、许仙、青儿的戏剧人物形象。这种社火叫做“哑吧戏”,化妆起来很巧妙,很受人喜爱。比平头桌子高级一点的,要算是芯子了。芯子有平台芯子、杂技芯子、转芯子和挂芯子等。芯子的特点是巧、妙、玄、绝。譬如扮演《赵匡胤千里送京娘》,要使京娘站在赵匡胤手举的蟠龙棍上,这样能给人以玄妙的艺术感受,十分引人人胜。还有一种大型社火,叫做“山社火”,高达三丈,下面三五十人抬着走。这种社火以人物多取胜,十分壮观。白天常耍的社火,还有高跷(也叫柳木腿),扮演时可以来回走动,边走边表演,打诨取闹,绘形绘色,耐人寻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过了正月十六就是正月二十三了。农村人说:“初一、十五、二十三,老驴老马闲三天。”农民们常年面朝黄土背朝天,屁股蹶起到地里劳作,很少有休息的时候,所以他们把这三天看得非常重要,即使再忙,这三天也要歇一歇。这一天,要蒸麦蒹垛馍——那种摞得很高——祝愿五谷丰登的花馍。吃了麦蒹垛馍,这一年就算过去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董怀禄,笔名小河水,乡土文学作家,中国新文学学会会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国中学骨干教师”,十堰市首届“十大名师”,精短小说签约作家,《西部文学》副主编。曾任十堰市语言文学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曾担任教育部指定中学生读物《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副主编,公开发表作品300多万字,多次荣获文学大奖,代表作有小说集《家在牛角塬》、《黄土魂》,散文集《怀念与忧思》和长篇小说《我是啷嘀当》、《好好活着》等,2002年元月曾赴北京钓鱼台参加表彰大会,受到教育部和国家关工委领导的亲切接见。</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