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吴胜芬【原创】</p><p class="ql-block">图片:手机拍摄</p><p class="ql-block">编辑:吴胜芬</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天是2022年1月26日,星期三,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月22日、23日有幸参加了“名师优课”2022年迎新春公益直播活动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变革专题活动。参加活动前,我约上了一群好学的伙伴一起学习。本次学习活动组委会要求每一位参与者在学习结束后不仅要完成预定的作业,还要写一篇总结上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知道完成作业不难,因为只要认真听讲就没有问题。可是总结对于我和我的伙伴来说真的有点难,因为大家平时不练笔,所以最害怕的就是写总结了。本以为没有几个伙伴能主动、愿意去完成学习总结,因为拟写这个学习总结是自愿的。殊不知,有六位伙伴提交学习总结给我了,只有两位伙伴没有提交学习总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认真阅读了伙伴们的学习总结,才发现伙伴们的能力不可小觑——每一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去诠释了自己的收获和反思,言语之间尽是满满的收获喜悦之情。曾以为不常读书的我们写不出有深度、广度的文字来,看来是我错了。从伙伴们的字里行间中,我看到了她们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只不过没有给她们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罢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次学习活动,不仅让我了解到了我的伙伴,还让我看到了她们的潜在的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学习的感觉真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后附上伙伴们的心得体会】</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学习永远在路上</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吴胜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怀着一颗期盼的心,我终于有机会窥探“冰山一角”了。2022年1月22日至23日有幸参加了“名师优课”2022年迎新春公益直播活动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变革专题活动。薛法根老师与王崧舟老师的课堂让我看到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两位老师由浅入深的教学引领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一步步“探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直以来有些困惑不解的是“课改到底改啥”?是课堂教学的形式?还是学生学习的方式?听了两位老师的课堂展示,终于明白了“课改的内涵”——改教师的课堂定位【教师真的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好伙伴】;改学生课堂学习的角色【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改教师课堂教学的方法【教师不再是以往的注入式教学,而是循循善诱式地引导孩子们学习。】;改学生学习的方式【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巩固。孩子们在老师精心设计的“组块学习”中自主获得知识,享受获得知识过程的快乐!】;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不再是用一桶水教学,而是源源不断的自来水教学。教师的学习必须永远在路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听了薛法根老师的讲座——《为言语智能而教》、《文本解读的六种方法》,真的受益匪浅!我平时的教学总是把要教给学生的知识点设计成一个一个的环节,然后由浅入深地引导孩子们去学习,虽然孩子们非常喜欢我的课堂,但是我还是觉得不能顾及到所有的孩子。从薛法根老师的“组块教学”中,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不仅所有的孩子们都参与了课堂,而且孩子们的学习有深度、有广度了。薛法根老师用“九宫”学习单的方式设计教学——目标在中央,任务在八方。教师教有思路,学生学有地图、学有目标、习有任务。真的很有新意!如何设计“九宫”学习单?因为时间的原因虽然薛法根老师没有具体讲解,但是我知道“九宫”学习单的设计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教师不仅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有解读教材的本领。这就要求每一位老师必须与时俱进地学习,才能应对教育教学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作文教学一直是所有老师与学生的“噩梦”。可是听了王崧舟老师的讲座——《作文教学三问》,让我有茅塞顿开之感。王崧舟老师从孩子们的生活现状进行剖析,拿自己的童年与现在的孩子们的童年作对比,潜移默化地让我们理解现在的孩子的生活状况。王崧舟老师还用孩子们具体的作文告诉我们如何去鉴赏、品味孩子们的作文。王崧舟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让我们学到了如何引导“圈养”的孩子们去习作、写佳作的方法——把时间拉长,犹如电影里、电视里的“慢镜头”,引导孩子们用“视觉”、“听觉”、“嗅觉”等去感知周围的世界,然后用文字呈现出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之前曾经听过王崧舟老师的课堂教学,因为忙碌竟没有完整学习购买的课程,真的有些遗憾!幸好又遇见了,心中那颗学习的心又“活”起来了,赶紧购买薛法根老师与王崧舟老师的专著“充电”,让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感谢薛法根与王崧舟两位老师的精彩分享,让我看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与目标。学习的感觉真好!终于明白古人常说的一句话“活到老,学到老”的真正内涵了——每一个人的生命因为学习更加鲜活了!学习让人生更加精彩美丽了!</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名师优课学习心得体会</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全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2年1月22、23两日,在“名师优课”课堂里有幸听了薛法根,王崧舟两位教授的课及其讲座。尽管只有两天的学习时间,但这次短暂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从两位教授的课堂中,都体现了他们的幽默风趣,在对孩子们的引导上,层层递进,很是到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尤其是听了薛法根教授的《为言语智能而教》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有大语文观。因为语文的教与学不仅仅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课堂教学。一方面,社会是大课堂,生活是活的教科书,对学习语文来说,时时能学,处处能学;另一方面,语文教学较其他学科具有更多更大的教书育人的功能,在素质教育方面有特殊的意义。由于语文教育内容、功能的特殊性,我们的语文教师必须要有一种大语文教育观。正是基于这样的基本理念,薛老师提出了组块教学的实践模式。“何为组块”?在认知心理学中,有意识地将许多零散的信息单元整合成一个有更大意义的信息单位,并贮存在大脑中的心理活动被称为“组块”,而贮存在大脑中的信息单位被称为“相似块”,也称为“图式”。人们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信息单位、知识单位,这些“相似块”分为不同的类别,如语言相似块、情感相似块、形象相似块等,通过“组块”,人们可以对信息进行重组、整合,从而提高记忆的容量和效率。语文活动过程中感知、理解、体悟、积累、运用的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组块”的积极活动。具体来说,获得的信息通过“组块,实现理解化的的语言信息,从而实现个体在语言方的主动表达。讲座中,薛教授提出了语文教学中的三大问题,即:目标不聚焦,内容不确定,过程不充分。同时还指明了语文的核心素养是:语言运用与建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同样,薛老师也变向的告诉我们,对待孩子,我们要从儿童的视角出发,不能让孩子变得势力和现实,有时候面对作文时,似乎越来越多的孩子患上了“失语症”,越来越不会写作了。好多老师认为该教的都教了,甚至是倾尽所能,倾囊而出了。曾一段时间以来,我也一直是这样认为的,也一度把责任推到学生身上。但听了薛法根教授的《为言语智能而教》的这堂讲座之后,重新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的时候,我才猛然醒悟,孩子无话可说,作文写不出内容,有时是我们的写作内容远离了孩子的生活,孩子们无法感同身受,自然也就无法用鲜活的语言来表达;要么是我们解读教材不到位,阅读、习作指导无法;要么是我们缺乏适切的评价方式,无法让学生保持对作文的“适当温度”,缺乏对学生的鼓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所以,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应该努力让自己的语文课“清晰”起来,把重心转移到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上,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走“带着学生学语文”的路子,上出“具有语文特点”的课,实现自己课堂教学的华丽转身!语文课,要为学生的“言语智能”而教,让学生学习语言的功能,进而有效地使用语言,产生言语智慧。</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公益课程——名师优课学习总结</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姚慧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2年1月22日至1月23日,我有幸参加了“名师优课”学习,感谢学校吴胜芬老师为我搭建了这样的学习平台,感谢两位教授的精彩课堂及讲座。通过两天的培训,观摩了两位优秀教师带来不同领域的教学活动和精彩的讲座,时间虽短,但让我感受到的是思想火花的冲击,开阔了眼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首先薛法根老师的观摩课《手指》《父爱之舟》让大家感受到语文课堂的魅力所在,薛老师幽默、智慧、轻松的话语、有效的引导使课堂活跃而井井有条,薛老师重视学生学习感悟的过程,重在方法的指导,尤其是在实践练笔中就能体现学生的学以致用。《为言语智能而教》《文本解读的六种方法》两场精彩的讲座,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应该努力让自己的语文课“清晰起来”,把阅读课的重心转移到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上,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走“带着学生学语文”,上出“具有语文特点”的阅读课,实现自己课堂教学的华丽转身!语文课,要为学生的“言语智能”而教,让学生学习语言功能,进而有效地使用语言产生言语智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其次,王崧舟老师的观摩课《西游记还可以这样读》《花开自在》,在王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放松毫无挂碍勒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王老师从两方面构建了这样的课堂境界:一是没有任何要求,学生率性而为,诚如老师课堂上说的那句话“不管你写多写少,不管你写没有写完,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你提笔的那瞬间,你不再是你,你就是那朵花。二是没有任何否定,老师真诚欣赏”。整堂课中,听到的是一声声如春风化雨般的鼓励、肯定、表扬、赞赏甚至崇拜。讲座《快乐读书吧与整本书导读》中,王老师博学儒雅,亲切诗意,他的课声情并茂,深入浅出,这样的课怎不会令人钟情?王老师向我们讲授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快乐读书吧”与整本书导读,二是“整本书导读单”如何设计,三是“整本书导读单”如何使用。并具体分析了小学一至六年级“快乐读书吧”的内容、书名以及书本导向。作文一线老师,我深感惭愧,幸好能有幸听到这样一场讲座,给我启发和触动,让我清晰地看到不足并及时明确今后的教学方向。讲座《作文教学三问》触动着我,写不出作文真的是孩子们没有生活吗?每个人每天都有不同的生活体验,其中不乏一些有趣的体验,但孩子们为什么总是没有办法与奇妙的发现、独特的体验相遇呢?找不到他可以写的或者说他乐于去写的事呢?王崧舟教授告诉我们:是因为孩子们不会觉知生活?比如吃饭时没有去觉知,你问孩子吃了什么?什么味道?没有什么印象就是没有去觉知,没有打开觉知,就体验不到其不同与独特感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通过为期两天的培训学习,我确实感受到自身的不足,反思自己的语文课堂,薛老师的语文教学中提出了许多可操作的策略,还引导大家要追求简单而扎实的语文教学之道。王老师的课堂使我体会到真正的习作课就是不让学生觉得就是在练习写作。也使我进一步增强了对学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知。今后我要不断加强素质能力培养和学习,学以致用,完善自我。努力在有限的40分钟上出精品课。</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参加“名师优课——2022年迎新春公益直播活动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变革专题活动”心得体会</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侯红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促进语文教研与教学水平的提高,我于2022年1月22日-23日参加线上“名师优课——2022年迎新春公益直播活动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变革专题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本次活动安排了4节名师观摩课与共4场专家讲座。薛法根老师的课《手指》是一堂朴素、轻松、扎实的语文课,指向为运用而教。整节课规范而不缺幽默、平实却又彰显精心。他的《父爱之舟》解读细节描写,同样指向为运用而教。整节课直指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言语智能。他的讲座《为言语智能而教》从六个方面给大家分享了他的组块教学法:教学的理论基础、教学的核心思想、教学的实践要义、教学的课堂范式、教学的操作策略、教学的工具开发。他强调组块教学其实是将零散的教学内容设计成有序的实践板块。他的讲座《文本解读的六种方法》提出了六种解读文本的方法:提领法、还原法、原型法、见人法、降维法、要素法。他以经典课文为例,具体说明了解读文本的步骤与要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王崧舟老师的课《<西游记>还可以这样读》引领学生借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解读孙悟空的成长历程。他的《花开自在》是一节习作课,他展示名家名篇对花的描绘,让学生体会到原来还可以写花的性格和灵魂,进而再次完善习作。他的讲座《快乐读书吧与整本书导读》从三个方面给大家做了分享:一是“快乐读书吧”与整本书导读。二是“整本书导读单”的设计。三是“整本书导读单”的使用。他的讲座《作文教学三问》指出作文教学就是把自己的真情实感用文字表达出来,真感觉、真性情就是作文的意义所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每一场教育教学的盛宴仿若一场及时的春雨,滋润着语文教师的心田,激励着语文教师步履不停、砥砺前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阅读和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毋庸置疑,但如何落实既有效又让学生乐于接受呢,我们一直在探索中,今天在满怀期待中听了王崧舟老师的阅读课,《西游记还可以这样读》和写作课《花开自在》,再次被他的课堂深深吸引了,感染并沉浸其中,听后让我不禁瞠目结舌,唯有轻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阅读课上王老师竟然只通过三道选择题就让学生理清了西游记的故事梗概,真是有心却无痕阿,其次王崧舟老师从孙悟空这个人物做切入口,找到整本书的脚手架,把孙悟空的取经之路分为本我,(第1回至第7回)自我(第8回至58回),超我(第59回至100回)三部分,这如何节课让我知道了抓住整本书导读的语文要素,又帮学生指出了成长的方向,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每个人一生都在追求本我的境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样阅读课既有乐趣又有深度,听完王老师的课,让我禁不住现在就想拿起《西游记》再细读一番,这样的阅读课让学生怎能不喜欢呢,怎会不用心去读书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午的写作课《花开自在》和讲座《作文教学三问》让我们意识到不是孩子们没有生活,而是孩子们没有充分觉知到自己的生活,以范文一家三口刷牙的例文告诉我们,从味觉、听觉、嗅觉拟人、比较、心情等多种角度去写生活,真是让人眼前一亮,豁然开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阅读经典,启迪智慧,学习,永远在路上!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两位老师让我意识到:教师应该用怎样的言语教学。柔声细语、绵绵柔长、平易近人…… 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会产生轻松愉悦之感,这就是所谓的在快乐中学习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每一堂课中,每一个老师会在课堂上穿插着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收获这些学习的方法,当他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才能够用自己的力量解决。如果孩子的答案与我们预设的答案有出入,我们不蹲下身子去聆听,直接武断地去批评他,告诉他做错了,那么我们就会扼杀孩子们的灵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教学的生命力不是“复制”而是“刷新”。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继续刻苦钻研、努力前行,力争在原有的教学水平上,不断实现自我超越。</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薛法根老师执教《父爱之舟》心得体会</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金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假期开始,参加了一次有意义的培训,通过这次培训,心里的感触颇深,特别是听了薛老师的课,觉得收益颇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薛老师这堂课是两课时,是完整的一课书的学习。我特别赞同薛老师的主张,讲课注重完整性,一篇文章,往往不是一课时就能展示出来的,为了符合优质课的标准,硬生生削去第一课时或者只讲第一节课时,都是不完美的。老师在展示整篇文章的教学时都是有所取舍,都是有些不恰当的。薛老师的课堂真实,不是作秀,我特喜欢。真正大家的课堂都是真实的,耐品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薛老师的《父爱之舟》,开篇直接导入,解题:“父爱之舟”就是载着父爱的小船。紧接着学习生字词,在学习生字词时顺便把课文里的父亲的身份和背景在课文中一一拎出来了。比如:对卖茧子、粜稻的学习。这个设计很巧妙,也是对课文的把握熟练,这些问题才能信手拈来,随意穿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特别是两次练笔的设计,第一次:是对“父爱”的理解,用“我懂得了——”的句式提示;第二次:是对课文“把爱藏在细节里”的学以致用,用“——让我心酸”的句式提示。这两次练笔是对课文由理解到实践的升华,由课文走到生活的锻炼。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做好情景引导,把课文当事例让学生仿写,不但对课文内容理解深刻了,而且也还原了生活场景。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让文字有了画面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样就体现了单元教学的课标要求: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至于课后练习题,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三道题来设计:学生写课文中写到的小事就是第一道题目;重点语段的品析和第一次练笔的设计就是第二个题目;薛老师在对全文进行总结时引领学生对课文标题的理解,既是对课文理解的深化,也是课堂结构的完美收束。让课文难点不难了!</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听张齐华老师教学课堂之感悟</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冯春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天,我有幸听到了张老师的讲座及课堂教学,他别开新面的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课堂,使我为之震撼,现有以下几点感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小组合作模式我在课堂中经常也会用到,只不过我课堂上的小组合作模式不敢放手把课堂交给学生,而张老师的课堂从学习单的设计到孩子主导课堂都是我渴望而不可及的;张老师课中孩子们的表现及小组合作使我眼前一亮,我们不应该低估孩子们的智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张老师的小组合作亮点在于学习单的设计,学习单中有明确的目标,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今天的课堂主要要学什么,“我的研究”是学习的地图,其中有提问质疑环节替换了以往的汇报,这里可以让小组中底子弱的孩子得到问题的解决;还有“组内过关”是自我检测,“当堂检测”是评价反思,这两个环节可让小组中的孩子互帮互助,达到了人人兼顾的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3.张老师课中小组内合作的孩子,几乎表现的很棒,能有理有据的说,解决当场提出的问题,使课堂变得十分活跃,而我们课堂中的孩子,不够大胆,不敢提问,不善于表达,感觉失去了小组合作的意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通过张老师的讲座,让我改变了对小组合作模式的看法,我们应该把课堂放手给学生,不再拘于以往的模式,尝试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学生,用另一个方法去改变课堂,改变每一个学生。</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