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桩凄美的故事,一个历史的传说

高天流云

<p class="ql-block">文/高天流云</p><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诚谢</p> <p class="ql-block"><b>一桩凄美的故事,一个历史的传说。</b></p><p class="ql-block">相传清朝初年,山东济阳县有个张稷若,字蒿庵,对易经很有研究,他能预卜人的生命轨迹和吉凶祸福,人送外号张半仙。是一位著名的经学家。</p><p class="ql-block"> 他有个得意门生,名字叫艾元徵(征)。自幼天资聪颖,智力超人,是张稷若最喜爱的学生。他预知艾元徴将來必成大器,是国家栋梁之材。</p><p class="ql-block"> 对此,张稷若对其特别关爱,用心培养,艾元徵终不负师望,在顺治三年,考取大清进士。</p><p class="ql-block"> 曾历任翰林大学士、户部侍郎、左都御史、刑部尚书等职。是大清廉政爱民的官员之一。</p><p class="ql-block"> 在少年读书时,有一次,张稷若曾在艾元徵的书本上写下了二句诗:“明月叫枝头,黄狗卧花芯。”</p><p class="ql-block"> 艾元徵看到后,认为这是老师有意在考他,他想:“明月只能照枝头,怎么能叫枝头呢?”</p><p class="ql-block"> 于是,他便把老师诗句中的‘叫’字改为‘照’字。</p><p class="ql-block"> 第二句诗“黄狗卧花芯”觉得也不对,黄狗只能卧花荫啊?怎么能卧花芯呢?</p><p class="ql-block"> 他又把老师诗句中的‘芯’字改成了‘荫’字。两句诗便成了“明月照枝头,黄狗卧花荫。”</p><p class="ql-block"> 张稷若看到后,只是微微一笑,也未加改动。事情也就这样过去了。</p><p class="ql-block"><b> 但是,在若干年后,这二句诗却关联到了一桩千古奇案。</b></p><p class="ql-block"> 在艾元徵的为官生涯中,曾任大清江南某省巡抚,直接听命皇帝的地方大员,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省委书记一级的最高地方官员。管辖省内的军政、民政等一切事务。</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艾元徵来到江南的某个小县,县太爷叩拜相迎,接入县衙,并为之设宴接风。</p><p class="ql-block"> 宴间县太爷跟艾元徵谈起了发生在本县的一桩命案,已一年之久,终不得破!嫌犯仍在牢中拘押。</p><p class="ql-block"><b> 艾元徵打开案件卷宗,仔细查阅,也是百思不得其解。</b></p><p class="ql-block"> 本案是一户书香门第,一家三口人,婆婆、儿子、媳妇。儿子苦爱读书,一心想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做学问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p><p class="ql-block"> 每次用餐都是由妻子亲自送去书房。这一次,却吃了妻子送的饭中毒身亡了。</p><p class="ql-block"> 可怜这夫人痛失丈夫后,又以谋杀亲夫之罪被打入死牢。酷刑受尽,宁死不招。</p><p class="ql-block"> 而其婆婆不但不状告儿媳,而且还处处保护她。这婆婆打死也不相信儿媳会下毒毒死自己的儿子。在婆婆眼里,儿媳是位知书达理,善良贤淑的好媳妇,决做不出这种毒杀亲夫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艾元徵决定亲自提审犯人,命衙役将女犯带至大堂。</p><p class="ql-block">还没等艾元徵问案,女犯便连连叩头,直呼:“请大人饶命,大人明断,民女怨枉啊!”</p><p class="ql-block"> 这声嘶力竭的哭喊让人不忍直视。艾元徵看着大堂下的弱女子,委实可怜,像这样俊俏而善良的女子怎么会毒害自己的丈夫呢?此案必有隐情!</p><p class="ql-block"> 于是动了恻隐之心,决定深入查访,摸清脉络,决不可屈打成招,造成冤案!即命衙役把女犯押回大牢,退堂后审。</p><p class="ql-block"> 是夜,艾元徵辗转难眠,对这桩扑朔迷离的人命大案,做为当朝皇帝的一方大员,如不能侦破,上至朝庭,下至庶民百姓都将无法面对。于是艾元徵在夜色中独自走出了县衙,漫步至城外的山丘上。</p><p class="ql-block"> 山上树深林密,秋风习习,令人心旷神怡。他深深地呼吸着湿润清新的空气,感受着江南水乡的美好夜色,心,却万千思绪,难以平静。</p><p class="ql-block"> 忽然,一声悦耳动听的鸟鸣,从不远处传来,犹如天籁之音,令人陶醉。他有生以来还从未听到过如此动听的鸟叫。这到底是一种什么鸟呢?</p><p class="ql-block"> 天亮后,艾元徵找到当地的一位老叟,向老叟询问昨晚听到的鸟叫声,并问老者:“您老可知这是种什么鸟呢?”v</p><p class="ql-block"> 老叟上下打量着这位气度不凡的中年人说:“听官人口音是北方人吧?这种鸟你们北方没有,它只喜欢生活在南方,它不但叫的动听,而且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明月’。”</p><p class="ql-block"> 艾元徵茅塞顿开,他忽然想起了在少年求学时老师写给他的二句诗:“明月叫枝头,黄狗卧花芯。”明月真的是叫枝头啊!</p><p class="ql-block"> 随即他便想起了第二句诗,“黄狗卧花芯。”那黄狗又是什么呢?于是他又问老叟道:“老人家您可知有一种黄狗能卧在花芯里吗?”</p><p class="ql-block"> 老叟说:“有啊,这种‘黄狗’可不是我们喂养的狗,而是一种毒虫,专门生长在花芯之中,在你们北方也没有,只适合在我们南方生长,它的粪便有剧毒,人误食后会中毒身亡!”</p><p class="ql-block"> 艾元徵恍然大悟,他终于知道了少年读书时老师的良苦用心。他随即谢别老叟,急回县衙,立即同县太爷乘轿前去这户人家查看究竟。</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户不大的宅院,庭台楼阁,精致玲珑,有着江南一带大户人家特有的建筑风格,很是别致。</p><p class="ql-block"> 进得门來,只见处处花团锦簇,满院飘香,艾元徵一行來到夲案死者的书房,阳台上花开正红,艾元徵亲自在花芯中察看,果然发现了几条黄狗毒虫。</p><p class="ql-block"> 事不宜迟,艾元徵即命打道回府,并把婆婆一同带入县衙。即命衙役从死牢中把犯人押至大堂,立即同县太爷升堂问案。</p><p class="ql-block"> 婆媳相见,抱头痛哭,其情其景,目不忍睹。艾元徵在大堂之上问犯人道:“你把每次给你丈夫送饭时的细节如实招来,不得撒谎。”</p><p class="ql-block"> 女犯说:“我每次送饭只要看到丈夫用心读书,便不忍打扰他,就会把饭放到阳台上。”</p><p class="ql-block"> 艾元徵随又问道:“最后这次送饭你是让你夫君及时用餐,还是把饭放在了阳台上?”</p><p class="ql-block"> 犯人道:“因我看到丈夫正在用功读书,不忍心叫他,便把饭放在阳台的花下边。可万万没有想到,丈夫竟吃了我送的饭而中毒身亡!说完便放声大哭!”</p><p class="ql-block"> 至此,案件终于水落石出,其丈夫正是吃了花中落入碗里的粪便后,中毒死亡的。</p><p class="ql-block"> 艾元徵快步走下大堂,来到女犯身边,躬身将犯人扶起,极度痛心的说:“孩子,委曲你了,从今天起,本官赫你无罪,你并没有害你的丈夫,而是你丈夫误食了花芯中毒虫的粪便而中毒身亡的,寃枉你了!”</p><p class="ql-block"> 听此言,婆媳相拥而泣,千恩万谢,婆媳相互搀扶,回到了离別一年有余的家乡。 </p><p class="ql-block"> 从此婆媳亲如母女,相敬如宾,相依为命,直至终年。</p><p class="ql-block"><b> 巡抚大人艾元徵巧破奇案而千古留名。被后人传为佳话。</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