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中的江南水乡

山东剑客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江南水乡,常是文人骚客,艺术各家作品里的常见素材,它诗意的柔情,秀美的情景实在是令人无法忽略,不管是摄影师镜头里的影像,还是画家笔下的水墨画,每每看到她,都会让人心生爱意,流连忘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分享的是来自油画家潘鸿海笔下的诗意江南,他既有摄影师镜头里的色彩和造型,又有国画作品里的诗意情调,细细端详,别有一番风味,还是一起来用心欣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潘鸿海,1942年生于上海梅陇。196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附属中学,1967年供职于中国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主持《富春江画报》的编辑工作。1986年调入浙江画院任专业画家,先后任副院长、院长。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被国务院授予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潘鸿海生于上海梅陇古镇,他的童年就在江南的青砖古巷中度过,从小耳濡目染的是乡间邻里平易的乡情民风,这造就了对于一个艺术家丰富的情感体验。少年时期在杭州求学,之后工作生活,直到如今,他都没有离开过江南水乡,因此他对这片土地有着深深的眷恋和热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潘鸿海曾讲:“对我而言,江南是我内心深处排遣不去的情绪,生于斯,长于斯,江南是梦,天人合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随着时代的变迁,记忆中的小桥、飞檐、黛瓦正在一点点消逝,不远的将来,纯粹的江南也许将无处找寻。而潘鸿海则一直在寻找、在回忆,在用画笔定格记忆中如画的江南,让它在岁月的变更中,愈加的迷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油画中的江南女子,在潘鸿海的作品里,悠悠小河、深深庭院、温婉的少女、宁静的石桥……共同构成了他江南水乡的符号,这些形象一直是潘鸿海水乡油画不变的主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以小见大、以近及远,林中的一角屋檐、河面上的一艘乌篷船、河边一个俏丽的洗衣女子的身影,诗情在画笔下自然流淌。清新的色彩语言是潘鸿海水乡画的另一特点。在色彩的运用上,他偏爱冷色调。他常常用冷色表现女性温柔的肤色,如凝脂,如晨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潘鸿海热爱江南水乡,他用油画笔描绘江南风情。油画出自西方,油画艺术有着适合表现其本土语言和历史传统的积淀,单纯地以油画的语言来描绘中国,会显得生硬。因此,用油画描绘江南,必然要有突破和创新。潘鸿海着眼于江南水乡的小家碧玉,同我们的生活更贴近一些,显得画面愈加亲切。</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