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学生时代在城市里看电影是很方便的事情,普通电影二毛五分钱看一场,儿童专场每人只要五分钱,花很少的钱就可以舒舒服服地在电影院观看各类电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革初电影首当其冲受到冲击,国产影片几乎都被视为毒草遭遇到批判,影业歇业,影院关门。革委会成立后影院虽然开门了,但也就是寥寥几部影片反反复复地放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知青时插队在西南边陲陇川县大山深处的一个景颇族山寨,这个犄角旮旯处的寨子只有近三十户人家,通往外部世界只有几条崎岖的鸡肠小道,相邻最近的寨子需徒步翻山越岭四个多小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时候尚处于原始农耕状态的山寨中文化生活几乎是空白,当然更不要说看电影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据说县城有一个礼堂兼电影院,但很少放映电影,主要是缺电。那时候县城靠一个水池蓄水发电,每天仅在晚间有少数的部门有两个小时供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景颇山寨的寨民看电影是很难想象的事,外出看电影山高路远,去县城须往返两天长途跋涉得不偿失,而想在山寨看到露天电影那简直是奢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然而在山寨当知青那些年我还真看过一次电影,而且居然就在约岛坝共洞山寨里看电影。这是国家为边远山区设计配置的一种小型流动电影放映机,使用16毫米电影胶片,体积小,重量轻,配备一台使用人力的脚蹬发电机提供电影放映所需电能。</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共洞寨大部分寨民此前没有见识过电影,看电影算得上是寨子里很稀罕的一件大事了。这天寨民都没有出工,山上老寨的男女老少寨民倾巢出动,很早就来到了约岛坝的新寨子,等待电影队到来。一块空地上,几个汉子早早地用粗大的龙竹竖起了准备挂屏幕的门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午寨子的马哥头牵着两匹驮着放映设备的马匹来到寨子里,紧张的准备工作后天渐渐黑了下来。早就吃过晚饭的百多号新、老寨子的寨民们席地而坐,安静地在两米见方的屏幕前翘首以待,社长特别挑选了两个景颇族壮汉来轮番蹬骑自行车似的发电机发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电影开映了,是我已经看过数次的苏联早期影片《列宁在一九一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电影放映中,放映员熟练地操作放映机,不时拿起麦克风用景颇语简单讲解电影中的情节,介绍一些事物,如这个人是列宁、这个是火车、这些小娃娃肚子饿了、这个女人是特务等等。同时还要照管气喘吁嘘、满头大汗使劲骑蹬脚踏发电机的景颇汉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因为是单机放映,放映过程中还要停机更换胶片,两个多小时的放映过程中放映员一直忙于工作没有一刻消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屏幕前寨民们鸦雀无声、全神贯注地盯着银屏,坚守在寨子里的我们三个知青也坚持看完了这场来之不易且别开生面的电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相信大多数寨民这天晚上只是在看西洋镜,影片是汉语普通话,而山寨的景颇人大多不通汉语。语言障碍,苏联文化、历史背景与景颇族文化的差异实在太大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说实在的,文革中的这些年,全中国几亿人就只是反复观看这两、三部苏联早期影片以及八个样板戏,能在边远的景颇山寨观看到电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笫二天寨子又恢复了常态,出工中寨民们三三两两的议论着头晚的电影,几个景颇汉子一直争论着影片中短暂的天鹅湖片断里小天鹅们有没有穿裤子,争到最后甚至来找我仲裁求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天啦!将近两小时的影片,他们居然只对十几秒钟的抬腿镜头印象深刻而且为此争论不休,我真不知道如何用半生不熟的景颇语向他们解释芭蕾舞及其服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还有一些人问我屏幕上的人为什么会动?我不知如何应答,我不知道怎么向他们解释每秒二十四帧画面连动,以及人眼视觉暂留产生动画感的光学动画原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问他们电影好看吗,他们说好看,问哪里好看,回答女人光屁股跳舞好看,哇!又回到那几秒钟的视觉冲击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个景颇少女说其实她们看不懂电影里的故事,有些东西如火车他们曾经听说过,但是从来没有看见过,这次看电影总算是见到火车了。我的心里一阵酸楚,原来他们看电影是想看见平时在山寨看不到的一些新奇的东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最终明白了,他们并不需要理解和看懂电影里的故事情节,不需要明白甚么十月革命和牢记过去,他们需要的是通过电影直观地感知在边疆山寨里看不到的世界,从而认识大山外面那个精彩的世界。</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尚处于刀耕火种原始农耕状态下的山寨景颇人难得的开了一次洋荤,我们几个知青又何偿不是呢?这是我在景颇山寨唯一一次看电影、也是知青时唯一看过的电影,是我此生中第一次看露天电影,笫一次看放咉员在现场翻译解说的电影、笫一次看百十人一场的专场电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此生看电影的经历大多模糊不清了,唯有知青时候在景颇山寨看过的这场电影印象深刻记忆犹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场电影让山寨的景颇人大开了眼界,他们从电影中看到了不少新奇的事物和增长了见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对从现代大都市来到原生态景颇山寨的知青们同样地开了眼界,这是一场难以从我的记忆中抹去的特别的电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些年,"知青"本来就是吾辈五味杂陈的一段特别的经历。"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这句经典的台词后来还经常挂在嘴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