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第七中学玉龙湾校区小学部寒假劳动教育活动方案

李雪晨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 style="">一、指导思想</font></div><div>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围绕提升小学生劳动素养为目标,遵循劳动教育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大力弘扬劳动精神,提高学生生活技能,养成日常劳动习惯,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 style="">二、总体目标</font></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培养学生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学生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一)、知识目标</font></div><div>1.了解围绕春节开展的一系列劳动内容(做年夜饭、迎新大扫除、办置年货、收纳整理家务、布置环境、给亲朋好友准备礼物等),体会春节劳动的独特意义。<br>2.了解一些简单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功能,如:扫帚、拖把、吸尘器、洗衣机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二)能力目标</font></div><div>1.学会日常生活自理。<br>2.能够做好个人清洁卫生。<br>3.学会收纳、清洗自己的衣物。<br>4.学会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如饭前摆碗筷,饭后擦桌子、洗碗筷等)。<br>5.学会与家人合作参加劳动(如帮忙洗水果、摘菜、淘米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三)德育目标</font></div><div>1.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树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正确思想。<br>2.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使学生认识劳动是每一位公民的神圣权利和光荣义务。<br>3.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通过劳动实践,对学生进行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精神品质。<br>4.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素质。在劳动实践中使学生自觉磨炼意志,陶冶情操,体验挫折与成功;增强积极进取、探索创新意识;初步具有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div> <font color="#ed2308"> 三、主要原则</font><div>1.坚持思想引领。劳动教育既要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更要通过劳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br>2.坚持安全第一。学生在家长指导下进行劳动,树立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学会正确使用工具;切勿直接接触电源、热水、明火等。<br>3.坚持实际体验。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br>4.坚持适当适度。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性别差异、身体状况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做好劳动保护,确保学生人身安全。<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四、活动过程</font></div><div><b>第一阶段:</b>宣传发动。1月25至30日。<br><b>第二阶段:</b>做好过程的指导、监督与记录,2月1日至27日。家校联动,将劳动教育贯穿假期,促使学生增强劳动意识,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以文字、照片、视频、绘画等形式记录劳动教育过程和成果,学校将优秀劳动教育成果作品以宣传栏展出方式进行宣传。以照片、绘画、手抄报为主,文字(与劳动有关的作文,题目自拟)、视频等相结合,进行展示。<br><b>第三阶段:</b>成果总结评比阶段。3月10日,学校开展总结评比活动。<br></div> 开展劳动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要求,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实践和文化熏陶过程中,力争寒假劳动教育开展得有内涵、有品位、有成效,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教育内容之一。通过劳动教育,奠定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态度,确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形成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价值取向,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劳动

学生

教育

培养

意识

学会

技能

正确

习惯

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