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每到过春节,夫君老家亲戚都会打糍粑,这又糯又香的糍粑,我们吃了很多年,如今又到吃糍粑的季节,回想起那些温暖过往,特别亲切。</p><p class="ql-block">传统的华容糍粑确切地说,不是‘打’出来的,是用木棍‘扎’出来的。到了农历腊月,老家的亲人们就把优质糯谷加工成糯米,头一天就把糯米泡上了,几十百把斤糯米都用大木甑蒸上,把麻石碓窝子抬堂屋中间,叫上几个男劳力帮忙,每人还带着一根洗得干干净净的木棍,如果木棍少了,也有用锹把的。女主人就把碓窝子洗好,将洗干净的门板搭成案板,抹上干糯米粉。</p><p class="ql-block">等待糯米蒸熟了,一般大约是10公斤左右的糯米一次性被倒进碓窝子,五六个男劳力立即拿着木棍,对着饭团,一下一下地杵起来。糯米饭团黏度极高,木棍杵进去,被粘住,就是壮劳力也很难扯出来,随着“嗨呵嗨呵”的号子,杵捣的速度越来越快,最后,围着碓窝子的人几乎是跑着转圈子杵捣着……饭团终于捣碎,变成了黏黏呼呼、辨不出米粒的一大团,“一!二!三”,一声大吼,几根木棍一起使力,米团便从碓窝子里扯出,甩到了案板上。一个手脚麻利的人一边用冷水冷却着自己的手,一边迅速地将滚烫的饭团做成一个直径约50-60厘米、厚度约6-8厘米,象征团团圆圆吉祥之意的小圆盘。</p><p class="ql-block">等待小圆盘糍粑不烫手之后,即刻将它横竖各切一刀,此时糍粑变成了4块,再把这4块糍粑依次切成片状,用水泡在大水缸里,这些糍粑经常换水,可以食用很久。</p><p class="ql-block">以前春节回老家,老家亲戚都会送很多糍粑给我们,每次我们用糍粑煮甜酒,或者煎着吃,都是不错的早餐,后来我们发现用糍粑煮鱼,炒青菜也特别好吃,这传统美食不仅让我们唇齿留香,而且让我们永远记住那悠悠的乡情和亲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