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7日下午,在参观了五爷故里后,我们五点钟来到南山寺。因为疫情的关系,前门不开,我们就开车上山,直到后门。南山寺是五台山最古老的也是最大的寺庙,不收费的。南山寺是一个寺庙群,由极乐寺、善德堂和佑国寺组成,寺庙有点破旧,但却少了五台山到处可见的铜臭。这也是我觉得这次来五台山最好的地方,寺里的师傅们也很和善。在这里参观到六点半出寺庙。 从这份儿游览图可以看出,南山寺属于怀南景区,距离殊像寺很近,基本上属于核心景区,稍微靠南一点儿。所以,我们从五爷故里开车,十几分钟就到达了南山寺后门。 这是南山寺平面布置图,整个寺院共有7层,分为三大部分,下三层名为极乐寺,中间一层名为善德堂,上三层称作佑国寺。左手长长的出入口是正门,五台山第一影壁、108级台阶、漂亮的石牌坊和高大的幽冥钟楼就在那里,但由于疫情正门关闭,我们开车直抵后门,从右手的出入口后门进入,过大雄宝殿到千佛殿、财神殿,又回到天王殿,参观西楼南楼,又登上高高的台阶到佑国寺参观,最后从佑国寺大门出寺庙。 (为了不留遗憾,从网上摘了几张南山寺正门的图片放在这里以食读者)南山寺的进前门,匾额:“大乘门”。前门很是古朴、低调,里面的寺院居然是那么的宏伟,迈进大乘门就进入南山寺了。 五台山所有寺院中,数南山寺正门的影壁最大,宽17.3米,高约8米,石砌底座,细磨青砖筑壁身,中嵌汉 白玉石雕,顶部壁檐有砖雕。中间一块题字是:“当初以来,混元一气。天地回覆,日月光明。分形变化,大道虚空。万赖圣人,性中觉灵。迷悟解决,善德无穷。悬机高钓,老主才生。左边一块题字是:“风化神中梦,迷路天作合。”右边的一块题字是:“了道心圆地,真光上明天。”壁身背后中央镶嵌砖雕题字“大方光明”。 转过影壁便是砖砌拱形门,门的额上前后均嵌一块砖制牌匾。正面为:“化日光天”,背面为“万象维新”。气魄雄伟的108级石阶和白牌楼。南山寺的台阶向来以宏伟宽大闻名。台阶分三段,每段36级,直抵尽头的牌楼。台阶坡度很大,陡峻挺拔,仿佛似一架天梯,从人间通往九霄。<br> 南山寺的这座牌楼同样以气势取胜。牌楼宽达12.8米,厚1.6米,高9米,四方石柱中券三眼拱洞,清一色的白石雕构更使牌楼气度不凡。中券洞上方的“信天由命”石刻匾额更令人玩味。楹联:“山色远 海月空 圆顿分明同上帝青天望水镜中悬真法正性光灵 ”和“万圣今朝清真地 五岳光中自在天”。横题是“苍松无毁,智转云中,飞腾万里山水平”。 牌楼之后的大钟楼兼作山门,下面是方台石券门洞,上面是两层木楼,高大而稳健,此钟楼一做二用,便成了南山寺的山门。下为石券门洞,进深9米,厚若城墙,甚为坚固。门洞口饰有汉 白玉 浮雕,刻有“二龙戏珠”、“福禄寿三星”、“八洞神仙”等图案。洞门两侧刻有一副对联,上联为:“元明天,清凉地, 安阳 心正。”下联为:“万圣寺,性空门,极乐家乡。”横批为:“三摩地。” 过钟楼右行,就是处于南山寺底层的极乐寺,元、明皇帝所建,悬挂着明朝世宗皇帝“敕建极乐寺”的竖匾。门中有一联:有福方登三宝地,无缘虽入大乘门。 下午五点钟,我们坐车直接到达南山寺,也就是极乐寺的后门──永近门。我们由此门进入极乐寺,按顺序这其实是我在南山寺拍的第一张片子。南山寺,距离几个香火很旺的打卡寺庙没有多少距离,上山的路稍微有点陡峭,寺庙古朴、清幽,一进寺门整个人都变得安静了。<div><br></div> 南山寺是五台山十个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景点之一。南山寺为五台山十大青庙之首。依山势而建,海拔在1700米以上,而且悬于陡峭山坡,更显雄伟高峻。该寺始创于梁,重建于元代,时称“大万圣佑国寺”。清光绪年间再行修建,称为极乐寺。清末,寺院主持普济和尚(龙泉寺有他的墓塔)募得巨资,将原有的三寺合建成一体,称为南山寺,连续施工23年,方形成今天的规模。其规模之大在五台山首屈一指。<br> 南山寺建筑层次分明,各殿之间迂回曲折,小径通幽,令人有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南山寺以寺内的石雕和泥塑最有特点,内容包括佛教传说、道教典故以及林木花草等图案,刀工细致,构图精妙。寺庙景色优美,漫山而上,体现中国天人合一建筑理念,在悦游杂志上,被评选中国最美100个美景之一。<div><br></div> 南山寺坐落于半山腰,用错落与开朗,形容探访南山寺的过程是颇为恰当的。这里是我游走五台期间,最冷清的寺庙,几乎没有游客,甚至没看到几个僧侣,香炉里断香和墙角的芦棒,皆草草,很寥落的样子。寺名南山,兴许这里追求的正是这悠然的感觉。 这是进极乐寺后拍的第一张照片。我们就是从左手的小门进来的,右手是极乐寺的南楼。寺庙游人不多,可以安安静静上香拜佛,僧人很棒,整个建筑艺术价值非常高,这个寺庙就是一段历史,一段故事,一座艺术的殿堂。 南楼二楼高悬“皆大欢喜”。这里相比五台山其他寺院的摩肩接踵来,确实要清静不少,但是精彩程度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傍晚的寺庙,阳光和煦,清风凉爽,风景迷人。 我们首先踏入的是这处极乐寺大雄宝殿院。这幅照片颇能说明极乐寺的特殊,图片正对面是天王殿,片子右侧是大雄宝殿坐东朝西,这与寺院常见的坐北朝南中轴线布局完全是不一样的。该院是南山寺的主院,也是僧人进行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院内中心有一砖石构建的舍利塔,高10.5米,通身洁白,塔形苗条修长,是该寺僧人曹魁祖的墓塔。<div><br></div> 南山寺引人入胜之处正是它的气魄、石雕和泥塑,其内容之丰,刻工之精,堪称五台山山一绝。 大雄宝殿是极乐寺的主体建筑,建于元、明之际。大雄宝殿外观色彩古朴,屋檐画栋、门窗彩饰以宝石蓝、豆绿、深紫为主色调、淡蓝、金色点缀其中,庄重、淡雅。大殿坐东向西,殿内主供释迦牟尼佛。<div><br></div> 大雄宝殿位于正东,面宽3间,20.2米,进深13.5米,单檐硬山顶。檐下六色彩绘,金碧辉煌,巍峨壮观。殿前檐下,悬木匾一块,上题“大雄宝殿”,柱上挂木刻对联:“万法皆空,无我无人观自在;一尘不染非空非色见如来。”这副对联是台湾的一位居士赠送的。 大雄宝殿内,中间供着释迦牟尼佛,披着袈裟,作说法印,结跏趺坐于莲台上,头上有肉髻、螺发,双耳垂肩,两眼微睁,慈悲善良,端庄肃穆。背后着华丽的背光,显得威德远震。释迦牟尼佛的前侧,站着头陀第一的迦叶和多闻第一的阿难泥塑,他俩凝神注目,虔诚恭谨。再前为石雕文殊骑狮像。 大雄宝殿内悬挂着一块牌匾,上书“真如自在”四个字,上款是“慈禧皇太后御笔恩赐”,下款为“大清光绪十八年谷旦”,中上方有御印“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是慈禧太后赠给南山寺住持普济和尚的题词,以此褒奖他兴建南山寺的功德。匾为横匾,横1.73米、高0.82米,字为0.4米见方,气势雄健,笔力老成,为书法艺术珍品。<div><br></div> 天王殿说明。坐南向北面宽12.3米,进深12.6米,前后出廊,单檐硬山顶。 天王殿内正面悬塑着弥勒佛龙华树下说法的场面,与其他寺庙不同。佛教传说,未来佛弥勒现居于兜率天,于佛陀入灭后56亿7千万年下生到人间,在龙华树下成道,为众生三度说法。弥勒佛背后塑的韦驮神像,两壁塑四大天王和哼哈二将,合称六天王。 天王殿前立有石狮一对,木旗杆一对。天王殿前廊门额悬挂木匾一块,上书“性空门”三个大字,蓝底金字,十分醒目。空门是三解脱门之一,与无相门、无愿门合称三门,是通往解脱之道的三种法门。性空为十八空之一,谓众缘合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 天王殿前竖“万圣佑国寺宏教大师碑”。碑文为“故荣禄大夫、大师徒、大承天护圣寺主持、前五台大万圣护国寺主持、普门宗主广慧妙辩宗宏大师印公碑铭”。碑文刻于元顺帝至元五年,记叙宏教大师的生平。 “万圣佑国寺宏教大师碑”前面的说明文字。 天王殿位于庭院南边,面阔三间,悬山顶,前后出廊。两侧有砖砌钟鼓楼。门前右前方的导游指示牌告诉我们:牌楼(开篇的几幅照片)、财神殿、千佛殿就在前边。 天王殿两旁的掖门和钟、鼓二楼。钟、鼓楼由砖砌而成,小巧玲珑。穿过这个小门就能去往千佛殿和财神殿。 这是一处僧舍院落。南山寺坐东向西,面对清水河,有七层殿宇和18层院落,是五台山外观最漂亮的寺院之一。寺院多以青石和汉白玉构建,无数精美的石雕为五台山雕刻艺术的精华,令人震撼和向往。<br> 现在来到千佛殿院落。正南五开间千佛殿,石券门洞上石匾“为善修德”四字,是山西的土皇帝阎锡山所书,这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颇为复杂的重要人物,有人说他是军阀中的“别类”。据说他多次朝山慷慨布施,在家乡定襄还留下了“公道爱人”、“悯人之错”等许多家训箴言。特别是他在去世时(台湾),还亲手写下了“避避避、断断断、化化化,是三步功夫;勉勉勉、续续续、通通通、为一等事功”的人们无法解开的迷联。 这是一处四合院,正东原来是十方堂,为僧舍,现辟出财神殿、药王殿和白金星殿各一间,也是为游客而设。可见这个院落本身就是儒释道的综合院落。 太白金星的地位很高,在道教中是仅次于三清的存在(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灵宝天尊),他的工作主要是玉帝的信使,可谓是最亲近的人了,官职是西方巡使。<br> 现在我们见到的这个大门已经被封死,其实这里就是有影壁的正门出入的山门。院西边为通道,是从天王殿院过来的必经之路。<br> 这是山门准许出入时,敞开着的情形。院门两边的石刻非常精细,值得细细观看。山门对面是一道照壁,照壁中央镶嵌着一块用汉白玉竖匾,上刻“佛国善地”四个大字。 五台山古建筑群中最喜欢的寺庙,由3座庙宇组成,现在看到的大部分是清代和民国时期重修的建筑,体量虽然不大,雕刻的细节更加丰富。 殿宇廊道的设计曲折回环,充满禅意,本来不算太大的庙宇,走在期间感觉很有空间感。这里的游客也不算多,宗教氛围比较浓厚。 我们又回到了大雄宝殿的院落,与大雄宝殿相连的是南楼和对面的西楼,现在见到的是西楼,我们要上去参观,西楼二层楼的下层是5间石砌窑洞为客堂。上层是五间木构建筑,每间是一个殿堂。南楼下层为石砌窑洞上层为木结构,二层也是不同的殿堂和神塑,这些塑像手法独特,色彩鲜艳,造型奇特,融汇了藏汉蒙等民族风格,真是难得一见的雕塑艺术精品。南楼的每一间殿堂里,幽暗的光线中,多姿多彩的神塑布满殿堂的空间,感到非常震撼。<div><br></div> 这里就是去往二楼的楼梯口。西楼和南楼连在一起,各有两层,西楼楼上有五个殿堂,依次为普贤殿、地藏王殿、千手观音殿、玉皇殿、送子奶奶殿。南楼楼上为三教主殿,即孔子,毗卢遮那佛和太上老君。太上老君,玉皇大帝是道教的神,孔子是儒家的始祖,送子奶奶是民间的神,从这些殿堂供奉的神像,反映了南山寺融汇了佛教各宗派和儒道文化的特色,由此可见南山寺是一座融汇了八百多年中国儒、释、道文化的寺院。这么多教合一,众神齐聚,在全世界范围内如此包容的寺庙恐怕仅此一处。 从大雄宝殿右侧小门拾阶而上,首先来到西楼二楼,这是从西二楼拍摄到的大雄宝殿院落的情形。 这是西楼二楼,靠近院落一端的走廊,走廊靠里就是各个殿堂,我们现在见到的是水晶观音和毗卢遮那佛合殿、文殊菩萨殿。 文殊菩萨殿,因为五台山是文殊披萨的道场,所以五台山所有的寺庙都设有文殊菩萨殿。 这是西楼的千手观音,所谓的千手实际只有四十二臂,除了当胸合十的双手,两边各有20只,共40只手,乘以佛家的二十五有便称为千手观音。观音两侧站着善财童子和龙女,两壁及后墙塑着两层小佛像,上层32尊,下层80尊。代表小乘佛教的“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 玉皇大帝殿,玉皇大帝是道教的最高领导。 玉皇大帝:因三教合一的倾向,民间常将帝释天等同于道教的玉皇大帝。并以正月初九“天帝诞辰日”当成帝释天的生日。但事实并非如此,帝释天和玉皇大帝并不在同一个界中,帝释天位于忉利天界,玉皇大帝早已脱离轮回,地位有所不同,不可混淆。 南楼送子奶奶殿,送子奶奶是武财神赵公明的师妹,她们分别叫云霄、碧霄、琼霄,俗称三霄仙姑。因为其兄赵公明助纣为孽、闻太师兵发西岐被害后,其三仙姑为哥哥报仇,被太上老君、原始天尊所破,三位仙姑遇难。后来又被姜子牙封神,负责人间接生,法宝“混元金斗”为接生盆。 普贤菩萨殿,普贤菩萨是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象征着理德、行德,与象征着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萨相对应,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此外,毗卢遮那如来、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被尊称为“华严三圣”。 <div> 现在又回到了大雄宝殿院里,这是一尊年代久远,极富沧桑感的香炉。</div> 堂客:佛门常会龙门客,禅林时集翰林人。南山寺隐逸山林之间,游客很少,整座寺庙,沿着山石路,一路攀登,下下层是极乐寺。 沿着这条高高的台阶往上,便是南山寺最高的一座寺院了——佑国寺。 由大雄宝殿院往东可看的中层的善德堂和上层的佑国寺。 这好像是中层善德堂的后门(南门),门关着,没有进去。<div><br></div> 大雄宝殿之上的祖堂院,还有罗汉殿、接引佛殿、光中天楼和普济禅师的衣钵法塔。 南山寺在五台山喧嚣的景区中,是一处寂寥的去处,没有旅行社和导游愿意把游客带往这里,因为这里没有一点商业气息,但却在携程网友的赞誉中排在第一名。<div><br></div> 只有走近他才能发现他的价值,他承载着历史的建筑、他逐山而上的风格、他的雕刻、他的壁画彩绘、他清净的环境和适宜修行的氛围、他郁郁葱葱的山林环境、他建在高达海拔1750米处的最高佛殿,无不透出他真正的魅力。这里的僧人是真正的苦行僧,他们为信仰而坚守! 俯瞰祖堂院。印象深的是佑国寺的石结构建筑,布局精巧紧凑,古朴有加。 高高在上的佑国寺,红墙灰瓦,绿树掩映。 现在已经来到了佑国寺,这里由于远离中心区人流密度小,少了繁杂喧嚣,更适宜观尝。 进寺前,先要穿过一道不二门,门左边写着“以戒为师”,右边写着“即心是佛”。问了下度娘,度娘说不二门是指“平等而无差异之至道或独一无二的门径方法”,好像也对。可是在这里姐觉得更应该是指佛家的讲法——有空不二的意思。一般寺庙都开一道门或三道门,总之不会是二,一门为空;三门即佛教的三种解脱门,所以人们把佛门称作“不二门”,或“空门”。 沿着高高的白石台阶走上去,就是上层佑国寺前的平台──望峰台。<div><br></div> 佑国寺为纵线排列的三进院落,一院比一院高,仰望佑国寺,朱墙壁立,檐牙高耸,宝刹森严,颇有点登峰造极的意思。 要入寺庙,先登上望峰台,这是一座由汉白玉砌成的工字平台,平台和台阶的栏杆上都饰有精雕细琢的栏板和望柱,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 而最不能错过的便是栏杆石台上精美的汉白玉石雕了,这些石雕也是佑国寺的精华所在,据说全寺浮雕多达1400多幅,均出自民国时期,其造型生动,雕刻细腻,技艺精湛,数量之多,令人目不暇接,被誉为“现代石雕艺术宝库”。 望峰台汉白玉栏杆上满是浮雕。高台建筑的所有边缘,连同大院的前沿,都有石栏杆和石立面围着,上面共雕着三百一十六幅图案。在平台的两侧,有五幅大立面石雕,刻有各种人物。 站在平台上,就仿佛站在南天门上一样,只见群山飘渺,层峦叠嶂,凭栏远眺中西南北四台,尽收眼底。极美!五台山最大的惊喜,如果说五爷庙是世俗的寺庙,那南山寺就是超然物外的境界——你拜与不拜,我都在这里!<div><br></div> 南山寺不适合一家大小或一群朋友去嬉闹游玩。它只适合在夕阳西下,薄暮时分一个人静静的逛。一层一层的攀爬登临古寺,一步一步的探寻无人守候的院落。看精美绝倫的石雕在时光中逐渐老去,看姹紫嫣红的山桃花在断井颓垣间簇簇盛开,想千古名寺猶此,人生得失算甚?或到窗檽斑驳,亭阁废败的偏殿尋幽,在一扇扇厚重华丽的大门前等待想像,这里没有商业叫卖招客声,只有秋墳鬼唱诗般的幽微虫鸣在如血夕阳下,荒烟蔓草间彳亍徘徊。<br> 来到最上三层的佑国寺。这里可说是石雕的海洋,几乎是无石不雕。一进院共有石刻图案316幅,以“穆桂英挂帅”、“天女散花”、“苏武牧羊”等最为人们熟悉;二进院共有360幅,有“孟母择邻”、“太公钓鱼”的故事等;三进院共294幅,有“三顾茅庐”、“孙悟空、猪八戒登仙山”等情景。 寺内的石雕和泥塑内容极其丰富,刀工细致,构图精妙,堪称五台山一绝。这一特点在该寺的佑国寺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而且站在佑国寺最高层还可以远眺五台中的四台,景致相当不错。 佑国寺是一座石雕宝库,名副其实。时间关系,无法细细品尝,摘取片断,略作欣赏。麒麟送宝,仙鹤送灵芝。<br> 南山寺的砖雕精美,每一幅都是匠人精心雕刻的,繁琐的图案,饱满的人物形象,寓意吉祥的图案,都是不可多得的人间珍品。 精美绝伦的砖雕,尽显匠人的高超手艺,从进门开始,就一副副图画呈现在眼前。这是南极仙翁的石雕。 台壁上,有块1米见方的“福禄寿三星”浮雕。福星居中,一手握腰带,一手握羽扇,老寿星在右,拄龙头拐杖,眉须髯髯,额头隆起。他们的神态各异,福星矜持,寿星欣喜。<div>极美!</div> 这幅石雕叫“天女散花”。松树下,天女脉脉脉含情,体态袅娜,衣带飘卷,手端花盆,倒出各样花来,足称雕刻艺术佳品。 南山寺的砖雕,历久弥新,多少年的沧桑过去,依然让人过目难忘,与现代人雕刻的砖雕相比较,凸显出艺术。凭栏远望,清水河谷的风光,中台、北台、南台的雄姿可尽收眼底。 廊间檐下面板上画彩画,全是佛的故事。<div><br></div> 屋脊上的砖雕、螭吻也非常精致。南山寺石雕之精美 ,让人在感叹巧夺天工技艺之时,更多是对佛门的虔诚膜拜,对古人的智慧望其项背 。 佑国寺天王殿,也是山门殿。门外对联:心发菩提德被群机登净城,手擎宝杵护持正法住人间。山门殿三个券门的石雕,有三国演义中的“桃园结义”、“三顾茅庐”、“煮酒论英雄”、“张飞喝断当阳桥”、“关云长护送皇嫂”、“空城计”、“黄鹤楼”等。还有封神演义中的“黄飞虎下山”、“三仙阵”、“诸仙阵”、“金光阵”、“万仙阵”等等。 天王殿内中间供着弥勒佛背后是韦陀,韦陀杵尖朝上,说明这又是一座皇家寺庙。殿两侧是四大天王,姐好奇的是每个天王头上都带着一顶金灿灿的高帽子。难道是御赐高帽? 天王殿后有台阶可上到第二层。凭栏远望,清水河谷的风光,中台、北台、南台的雄姿可尽收眼底。 天王殿之上为佑国寺的大雄宝殿。双龙护持的匾额下,一条张牙舞爪的木龙。对联:法本无生为觉众生示生是名菩萨,空不异色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br> 佑国寺大雄宝殿。 雷音殿说明。 第三层院落里有最后一进大殿雷音宝殿,取“佛音说法,声如雷震”为名。门联:马足车尘,世路不知何处尽;岩花涧月,禅心应自此中生。 雷音宝殿里面供着毗卢佛,左右立着骑青狮的文殊和骑白象的普贤。两壁为十八罗汉,都是新塑的,不如之前的传神 这位,头戴毗卢帽、身穿锦襕袈裟、手持九环锡杖的,不是唐僧哦,是地藏王。雷音殿内置慈禧太后赐给本寺住持普济和尚的半副銮驾,共计十三对,二十六件。 雷音殿左边还有个文殊殿,里面供着五方文殊。 登上雷音殿,就已经是南山寺最高处了,站在这里听听山风,赏赏山花,还有飘荡在山林间若有若无的佛乐,似乎佛国天堂,也就此近了。后边还有五爷殿。 重殿深门,古刹旧寺,南山寺也是个很适合怀古的地方,数数脚下历历的青苔,摸摸墙上玉白的石雕,是真真正正的雕栏玉砌,只是雕栏玉砌今犹在,却不知亡国君何在了…… 我们又回到了天成殿前的望峰台,此刻夕阳西下,云霞满天,突然两只上下翻飞的大鸟闯入镜头,哇!“落霞与孤鹜齐飞”是这样的吗? 拉近了镜头看,旁边有人大声的喊叫着:“仙鹤,仙鹤,是仙鹤!” 真的是仙鹤吗?为什么这个季节,这个时间,在佑国寺的望峰台前反反复复的上下翻飞? 这时候,旁边又有人大声的说着,明天农历六月十九日是观音菩萨的成道日,仙鹤今天是来祝贺的! 果真如此那可是太有意义了,此刻的人们都在不停的拍照,生怕漏掉每一个细节…… 农历六月十九是佛教界的重大纪念日——观世音菩萨成道日。民间百姓认为,此日念佛、诵经、持咒、放生犹为殊胜,具大功德。传说是妙善公主于六月十九日成道证果,现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相,于是后人便把这一天定为观世音菩萨成道日。 丹顶鹤是鹤类中的一种,因头顶有“红肉冠"而得名。是东亚地区所特有的鸟种,因体态优雅、颜色分明,在这一地区的文化中具有吉祥、忠贞、长寿的象征,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叫仙鹤、白鹤(其实白鹤是另一种鸟类)、鴜鷜。 丹顶鹤身长约120厘米至150厘米,翅膀打开约200厘米,丹顶鹤具备鹤类的特征,即三长——嘴长、颈长、腿长。嘴为橄榄绿色。成鸟除颈部和飞羽后端为黑色外,全身洁白,头顶皮肤裸露,呈鲜红色,长而弯曲的黑色飞羽呈弓状,覆盖在白色尾羽上,特别是裸露的朱红色头顶,好像一顶小红帽,因此得名。丹顶鹤身长约120~150厘米,翅膀打开约200厘米。<div><br></div> 一对丹顶鹤在佑国寺的望峰台前,来回翻飞了近十分钟后,才慢慢离去,人们望着一对仙鹤离去的背影无不发出无限的感慨…… 五台山的南山寺比杭州西湖的南山寺要大很多,它也是五台山众多寺庙当中规模最大的,可以说是一个寺庙的建筑群来的,站在这寺里,可以看到其它的几个“台”,视线极好。<div><br></div> 这里非常值得看的就是它的石雕,里面有静物的,如花草,也有人物故事的,大多数都是佛教故事,当然也是有道教和儒家的故事。 为什么来五台山千万不要错过南山寺和佑国寺。首先.,相比主寺庙群里那些名气非常大的寺庙 这里鲜有游客,能够慢慢的品味这两座古老的寺庙,从而真正的感受到什么是佛门清净。这两座寺庙是连在一起的 坐落在半山腰上,建议傍晚去,看着天边的晚霞,远离都市的喧嚣,内心倍感平静,这种感觉真的只有到了才能体会到。<div><br></div> 其次,不同于主寺庙群里的和尚,这里的师傅们非常友善,他们会非常亲切的和你聊天,唠唠家常,答疑解惑,甚至促膝长谈,还能参观他们的住处,近距离的体验到师傅们的真实生活。再有,相比很多重新翻建或者修葺的寺庙,这里非常古朴,不仅能看到岁月留下来的痕迹, 更能感受到历史上这里是何等的辉煌。 因为这个景点是佛教圣地,有很多拜佛礼佛的讲究,就算不是为了拜佛而来,听听故事,长长见识,也能更真切地感受到这里的神圣感和神秘感,为旅行增添不少乐趣。 当我们走出五台山这座个性张扬、丰富多变、宏观浩大、微观精细、最富园林风格、最具世俗特色的南山寺时,回首望去,西斜的阳光正为它涂上了斑斓的色彩…南山寺是五台山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主打寺庙、主要以泥雕和石塑为主。很是清净有一种深山古刹的感觉,没有商业气息。 记住,参观南山寺一定要先到正门,自己爬石阶上去,才不会错过那些精美的影壁、钟楼;石刻、砖雕。如果是从盘山路开车上去的就让司机把车子开到正门去等候,一路往下参观从正门出来和司机汇合。千万不要像我们一样直接从后门进出,加上赶时间错过很多最精彩的看点,现在回想觉得十分遗憾。我们正想离开,见到很多居士领着大包小包下车。敬请欣赏下篇《清凉寺》<div> 雨巷有诗云:</div><div> 清凉南山存古刹,</div><div> 众教兼容共一家。</div><div> 雕梁画栋比比是,</div><div> 艺术宝库冠中华。</div><div> ——《绝句.南山寺》</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