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穆穆廉苑忆诗豪</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宋东亮</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禹锡园是荥阳人爱去的地方,它秀美的园林景观与浓厚的人文气息相映成趣,成为荥阳的一张文化名片,而廉苑则更是园中瑰宝,是匠心独运的点睛之笔。<br> 一个深秋的下午,我踏着暖暖的余辉,拾阶而上禹锡园。刘禹锡纪念馆四周竹树环合,详和静谧。刘禹锡坟茔松柏环抱,任风雨沧桑,诗豪在此已安睡一千多年。<br>由纪念馆顺山势而下,沿着十二牌坊步道徐徐而行。十二牌坊以时间为轴线顺次,以他主要经历和生活过的地方命名,从出生地嘉兴,到仕途起始地长安、扬州,再到贬谪之地朗州、连州、和州、汝州等,最后到故地荥阳。十二座高大巍峨的牌坊,与豪放、幽婉的诗词楹联相得益彰,组成了一个姿彩纷呈的历史文化长廊,展现了刘禹锡跌宕起伏的一生。 边走边看,走走停停,在连州坊前驻足不前。连州坊旁边就是著名的“廉苑”。它由原来的玄都观改建而成。<br> 刘禹锡一生屡遭排挤和贬谪,其中两次都因游历玄都观写下不合时宜的诗,触怒当朝权贵而遭外放。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刘禹锡应召回京。次年游历玄都观,见桃花红艳,满园春色,颇有感触,就写了一首名叫《戏赠看花诸君子》的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不料却得罪朝中执政,被放为连州刺史。大和二年(公元828年),刘禹锡回朝任主客郎中。再次重游玄都观,感慨时事,写下了《再游玄都观绝句》。又因其中“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两句迁怒于权贵,再度遭贬。玄都观、连州皆是他的伤心地,却也是他生命中最为动人的华彩篇章。他在任连州刺史时提出了“功利存乎人民”的为政思想。北宋大儒周敦颐在连州游历时,想到了刘禹锡在此为官的政绩,有感于他的清正廉洁,在连州巾峰山的一处泉水旁题下了“廉泉之源”四个大字,至今仍存。<br> 和历史上许多有才情的士大夫一样,刘禹锡也多以雄丽的诗文和杰出的政治、哲学思想闻名于世。一篇《陋室铭》、一首《乌衣巷》,足以让“诗豪”的大名与他为官时造福一方的功绩同辉。据说,当年刘禹锡离苏州任后,百姓自发修建“三贤祠”,以纪念苏州历史上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这三任最好的刺史。 ?<br> 秋风中的廉苑庄严肃穆,在夕阳的余晖中更透出几分恬淡和清雅。中间大门两侧装饰有镂刻莲花造型的浅浮雕,以及两边白墙上画的梅、兰、竹、菊、松、莲的图画寓意深刻。它告诉人们,为人本色要清白,处事要有高洁的君子之风。<br> 荥阳廉苑自落成以来,许多党员干部和文人墨客怀着敬仰之情纷沓而至。或集体组织,或个人独往。从“序厅”“廉之荥阳”“廉之史迹”“廉之警示”到“廉之启迪”五个展厅,一路走来,在寻访历史、感悟先贤的同时,接受灵魂洗礼。<br>我想,一代诗豪,长眠于此钟灵毓秀之地,仍在教育启迪后人,泉下有知当感到格外欣慰吧。<br><br>作者简介:宋东亮,郑州市作家协会会员,荥阳市作家协会理事。 诵读:崔苑 荥阳市语言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