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唐僧天山路(3)

天山明月(刘跃)

<p class="ql-block">  大唐高僧玄奘法师接受了高昌王麴文泰馈赠的4位沙弥和25名随从,以及马匹、渡关文谍、盘缠等,一行三十人又开始西行天竺的天山行。从高昌国出发,要沿着中天山阿拉沟山和阿拉沟河逆流而上,翻越途中天山山脉海拔3200米第一个冰川大阪--阿拉沟奎先大阪。从高昌古国到古焉耆国有800多里。</p> <p class="ql-block">  中天山阿拉沟山奎先大阪</p><p class="ql-block">  《大唐西域记》是唐代高僧玄奘根据自己亲身经历撰写的一本纪实性的《西游记》,它从唐代至今一千多年来广为流传,特别是在中国、印度、日本等国影响更是深远。有人说它是佛学著作,有人说它是地理学著作,有人说它是旅行家著作,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经研究后认为《大唐西域记》还是我国和世界最早的国际新闻作品集。</p> <p class="ql-block">  中天山阿拉沟山奎先大阪</p><p class="ql-block">  信息的传播是从地球上出现人类就开始了,新闻只是信息的一种。在古代社会,新闻存在于一般的信息传播之中,无法用一种绝对的标准把两者区别开来。远古时代几乎不存在时间观念。上古、中古时代数月甚至数年前的信息也可被视做新闻。从传播学和历史新闻学的角度来看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也是新闻作品集,是古代我国和世界最早的国际新闻作品集。</p> <p class="ql-block">  阿拉沟山西侧老旧火车站</p><p class="ql-block">  《大唐西域记》记载:“阿耆尼国,东西六百余里,南北四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六七里,西面据山,道险易守。泉流交带,引水为田。土宜穈、黍、宿麦、香枣、蒲萄、梨、柰诸果。气序和畅,风俗质直。文字取则印度,微有增损。服饰毡褐,断发无巾。货用金钱、银钱、小铜钱。王,其国人也,勇而寡略,好自称伐,国无纲纪,法不整肃。伽蓝十余所,僧徒二千余人,习学小乘教说一切有部。经教律仪,既遵印度,诸习学者,即其文而玩之。戒行律仪,洁清勤励。然食杂三净,滞于渐教矣。”</p> <p class="ql-block">  西天取经路上的天山黄水河桥</p><p class="ql-block">  阿耆尼国: 阿耆尼,梵名Agni或Akni。位于西域之古国名。又作乌耆国、乌夷国、焉耆国、婴夷国。东邻高昌,西接龟兹,以今新疆天山南路东北部之喀喇沙尔(焉耆县)为中心。</p> <p class="ql-block"> 天山南部的黄水河</p><p class="ql-block">  大唐西域记卷一载,阿耆尼国东西长六百余里,南北宽四百余里。国之都城周长六、七里,四面据山,道险易守,泉流交带,引水为田,出产穈黍、宿麦、香枣、蒲萄、梨奈等物。气候和畅,风俗质直。文字取之于印度。其国人民勇而寡略,好自称伐。国无纲纪,法不整肃。伽蓝十余所,僧徒二千余人,习学小乘教之说一切有部,经教律仪概遵印度。盖阿耆尼国之名称,系由于焉耆、乌耆等名含有火之意,玄奘乃因此附会梵语agin(火)而音译为阿耆尼。</p> <p class="ql-block"> 天山巴伦台黄水河</p><p class="ql-block">  玄奘法师一行翻过海拔3200米的阿拉沟山奎先大阪,进入谷底就到了古焉耆国的地界。这儿现在又是国道216和省道301的汇合处,沿着黄水河支流下行,到达巴伦台镇又和国道218汇合。也许古时这儿还有驿站,这儿也是古丝绸天山南路的一条。巴伦台还有清朝建设的黄庙。</p> <p class="ql-block"> 天山巴伦台黄庙</p><p class="ql-block">  巴伦台的“黄庙”是一座喇嘛庙,具体而言,是藏传佛教最大派别格鲁派的寺庙,格鲁派是著名的黄教,所以这座庙就被称为“黄庙”,原来光绪赐予的原名“永安寺”,倒是无人提起了。</p> <p class="ql-block"> 天山和静巴伦台黄庙</p><p class="ql-block">  黄庙的特别,是在于它在新疆,这个当年佛教传入中土的必经之路,这个西域三十六国皆为信众的广袤地域,已物是人非,所以,黄庙之于藏传佛教,今日,便宛如沙漠中的绿洲。</p> <p class="ql-block"> 天山和静巴伦台黄庙</p><p class="ql-block">  原本这里是拥有15座庙宇的庞大寺庙群,可惜浩劫中几乎夷为平地,唯留存了主庙等三座庙宇,而庙前相对罕见的对称白塔,还是20年前,西藏哲布寺的生钦活佛捐建的。</p> <p class="ql-block"> 天山和静巴伦台黄庙</p><p class="ql-block">  巴伦台黄庙是与我们平时所见,不大一样的寺庙,无论是出现在喇嘛庙里的显宗经院,还是主庙前的三十二口莲花大缸,或是不以图画,而是以雕塑形式表达的“和气四瑞”,亦或是那两头围着蓝色哈达的石狮子……</p> <p class="ql-block"> 天山和静巴伦台黄庙</p><p class="ql-block">  巴伦台黄庙寺中载满了百年大树,以新疆白榆和杨树为主,角落里还有棵硕果累累的杏树,果实满地,夏末随手捡了颗一尝,味道甘美。</p> <p class="ql-block"> 天山和静巴伦台黄庙</p><p class="ql-block">  在白塔旁边最大的那棵榆树上,围满了经幡,树下堆满了玛尼石,这种刻了六字真言,慧眼,神像和吉祥图案的石头,最初源自于西藏本土的苯教,现在,成了特殊的祈福方式。 </p> <p class="ql-block">  天山和静巴伦台黄庙</p><p class="ql-block">  巴伦台黄庙里,栽种了许多秋英,有幸,见识了秋英的不同颜色,不同花瓣和不同的风情。秋英的另一个名字,波斯菊,让人恍然大悟,这种墨西哥的原生植物,只不过经由波斯传入中国,便带上了波斯的烙印。</p> <p class="ql-block"> 天山南部开都河</p><p class="ql-block">  开都河:明代蒙古辉特部语言称“开都郭勒”(开都形容弯曲悠缓的妙曼姿态,郭勒即河),源出天山山系的依连哈比尔尕山和艾尔滨山、那拉提山等。东南流注博斯腾湖,全长610千米,年径流量33.8亿立方米。</p> <p class="ql-block"> 天山南部开都河</p><p class="ql-block">  该河就是神话小说《西游记》中传说的“流沙河”,传说唐僧取经的“晒经岛”就在和静县境内,充满神秘气息,全国闻名的巴音布鲁克天鹅湖保护区就位于该河上游的高山盆地中。唐僧一行同样也跨越了天山的开都河。</p> <p class="ql-block"> 天山开都河</p><p class="ql-block">  春天,河两岸杨柳发新,草吐新绿,是踏青的好时节,夏天,两岸树林葱茏,绿水盈盈,水天一色,片片沙洲像镶嵌在碧波中的翡翠,沙洲上灌木芳草,密集丛生,飞鸟飘落,唧唧相鸣,妙趣横生。这里是夏日休闲纳闵的好去处。到了冬季,开都河河面成了天然“溜冰场”,活跃着一群群喜爱滑冰的男女老幼,冰面上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别有一番情趣。</p> <p class="ql-block">  天山霍拉山下七个星古寺遗址</p><p class="ql-block">  焉耆(维吾尔文Qarasahr):地名来自《汉书·西域传》的焉耆国,又称为乌夷、阿耆尼,新疆塔里木盆地古国,出高昌故地,自近者始,曰阿耆尼国(旧曰焉耆)。今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回族自治县附近。清朝光绪二十五年设焉耆府,1950年成立的焉耆专署就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前身,只是治所由焉耆迁于库尔勒。</p> <p class="ql-block">  天山霍拉山下七个星古寺遗址</p><p class="ql-block">  《汉书·西域传》:“焉耆国,王治员渠城,去长安七千三百里。户四千,口三万二千一百,胜兵六千人。击胡侯、却胡侯、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都尉、击胡左右君、击车师君、归义车师君各一人,击胡都尉、击胡君各二人,译长三人。西南至都护治所四百里南至尉犁百里,北与乌孙接。近海水多鱼。”</p> <p class="ql-block">  天山霍拉山下七个星古寺遗址</p><p class="ql-block">  《周书》:焉耆国,在白山之南七十里,东去长安五千八百里。其王姓龙,即前凉张轨所讨龙熙之胤。所治城方二里。部内凡有九城。国小民贫,无纲纪法令。兵有弓刀甲槊。婚姻略同华夏。死亡者皆焚而后葬,其服制满七日则除之。丈夫并剪发以为首饰。文字与婆罗门同。俗事天神,并崇信佛法。尤重二月八日、四月八日。是日也,其国咸依释教,斋戒行道焉。气候寒,土田良沃。谷有稻粟菽麦。畜有驼马牛羊。养蚕不以为丝,唯充绵纩。俗尚蒲桃酒,兼爱音乐。南去海十余里,有鱼盐莆苇之饶。保定四年,其王遣使献名马。</p> <p class="ql-block">  天山霍拉山下七个星古寺遗址</p><p class="ql-block">  《隋书》呤焉耆国,都白山之南七十里,汉时旧国也。其王姓龙,字突骑。都城方二里。国内有九城,胜兵千余人。国无纲维。其俗奉佛书,类婆罗门。婚姻之礼有同华夏。死者焚之,持服七日。男子剪发。有鱼盐蒲苇之利。东去高昌九百里,西去龟兹九百里,皆沙碛。东南去瓜州二千二百里。大业中,遣使贡方物。</p> <p class="ql-block">  天山霍拉山下七个星古寺遗址</p><p class="ql-block">  《唐书》焉耆都督府本焉耆国,在安西都护府东八百里。焉耆国王姓龙,名突骑支,常役于西突厥。贞观十八年(644年),安西都护郭孝恪为西州道行军总管,讨伐焉耆,平之,由是臣属。</p> <p class="ql-block">  天山霍拉山下七个星古寺遗址</p><p class="ql-block">  七个星佛寺遗址,地处古丝绸之路北道,位于焉耆县七个星镇西南部的一道低矮的山梁和坡地上,是佛教文化东传的一个重要枢纽,也是焉耆国的佛教中心。七个星千年佛寺遗址,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新疆仅有的佛塔、佛殿、讲经堂和僧房生活区并存的建筑群遗址,曾是晋唐时期焉耆国的佛教中心。</p> <p class="ql-block">  天山霍拉山下七个星古寺遗址</p><p class="ql-block">  焉耆七个星佛寺遗址占地面积逾4万平方米,寺院遗址分南、北两大部分,以遗址中部的泉沟为界,由地面寺院建筑和洞窟建筑两部分组成。寺院残存大小建筑93处,洞窟残存11窟。残存佛像基座,窟内有乐伎、朵云纹、飞天等壁画遗存,出土泥塑佛、菩萨、天王,供养人等头像。</p> <p class="ql-block">  天山霍拉山下七个星古寺遗址</p><p class="ql-block">  焉耆七个星佛寺遗址,由地面寺院建筑和洞窟建筑两部分组成。地面寺院遗址分布于山梁和坡地上,一条自然泉沟将建筑群分为南北两大区(即今所命名的南大寺和北大寺),寺院残存大小建筑93处,总面积约403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焉耆七个星佛寺遗址是新疆仅存的、同时保有佛塔、佛殿、石窟的珍贵遗址群。洞窟的形制大致与克孜尔一期洞窟相似,壁画比较精美,佛像造型丰满和祥,具有犍陀罗和中原的风格。对于研究古代焉耆史乃至西域社会发展史、佛教史、戏剧史等具有着重要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 焉耆七个星古寺遗址</p><p class="ql-block">  七个星佛寺遗址中11处洞窟位于寺院西北部约一公里的霍拉山低矮的山腰处,大部分坐东朝西,门朝西开。洞窟内佛像无存,只残存佛像基座;2、3、5、7号窟内有少量的乐伎、朵云纹、飞天等壁画遗存,曾出土泥塑佛、菩萨、天王,供养人等头像。</p> <p class="ql-block"> 焉耆七个星古寺遗址</p><p class="ql-block">  佛寺遗址有的洞窟里残存中心柱、基座,洞窟顶上隐约能看到曾经色彩丰富的壁画。乐伎、飞天、缠枝莲花纹的线条依稀可辨。最美的雕塑多为木骨泥塑,有佛、菩萨、比丘、武士、婆罗门、供养人像等,他们大多都形态典雅,面庞圆润,细眉高鼻、小嘴厚唇、略露微笑。</p> <p class="ql-block"> 焉耆七个星古寺遗址</p><p class="ql-block">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和日本各国探险家纷纷进入新疆,寻找古迹、挖掘遗址,拿走文物,先后来到七个星佛寺遗址的有斯文·赫定、格伦威德尔、斯坦因、奥登堡等人,他们拿走大量可移动文物,并切割壁画,使该佛寺遭受严重破坏,该遗址建筑工艺主要为土坯垒筑,部分为夯筑,由于遭到淘蚀、冲沟、裂隙、裂缝、剥蚀、生物破坏和人为破坏等,每个遗址都不同程度的遭到破坏,其中一些标志性建筑如殿堂、僧房等文物本体及载体濒临倒塌。</p> <p class="ql-block"> 焉耆七个星古寺遗址</p><p class="ql-block">  霍拉山佛寺遗址,出土了吐火罗文书写的纸质文书——《弥勒会见记》等一批罕见文物,对于研究古代焉耆史乃至西域社会发展史、佛教史、戏剧史等具有重要价值。 其中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见证了古焉耆国佛教的兴盛,以及焉耆古国在佛教传播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p> <p class="ql-block">  焉耆七个星千佛洞和佛寺遗址又名“焉耆明屋”,“明屋”即千间房子。位于焉耆回族自治县城西城的七个星乡。</p> <p class="ql-block"> 焉耆七个星古寺遗址</p><p class="ql-block">  是唐代佛教文化遗址。佛寺分南北二寺,颇具规模,佛寺附近有千佛洞(石窟寺群)佛寺已毁,仅存遗迹。千佛洞内则有残存的壁画。</p> <p class="ql-block">  焉耆七个星古佛寺遗址</p><p class="ql-block">  焉耆七个星古佛寺遗址,就在南天山山脉霍拉山南坡,距库尔勒市仅有35公里的216国道旁,呈东南西北走向,约六七百米长的依附在一条小山梁上。</p> <p class="ql-block"> 焉耆七个星古佛寺遗址</p><p class="ql-block">  在幅员辽阔的新疆丝绸之路大地上,分布着无数的乡县小镇。它们当中的一部分还维持着古时的名号,让人们一提到它们的称谓就不由得想起,这些地方曾在故时所历经的一切伟大且光辉灿烂的时刻。而焉耆正是这些闻名遐迩的历史成员中的一个代表。</p> <p class="ql-block"> 焉耆七个星古佛寺遗址</p><p class="ql-block">  焉耆在古时候一直都是一个富裕的国度。靠它所处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的地理位置,自汉代起就向西域诸国征税,收入颇丰。这里早期曾被匈奴所控制,后来被纳入了汉代西域诸国。</p> <p class="ql-block"> 焉耆七个星古佛寺遗址</p><p class="ql-block">  西域在东汉至唐朝之间的时间段里,曾和中原有过较长时间的分隔。但是在公元442年,北魏的第三位皇帝,太武帝拓跋焘灭了北凉,将河西走廊纳入了北魏的版图,直接打通了中原和西域之间的交通。</p> <p class="ql-block"> 焉耆七个星古佛寺遗址</p><p class="ql-block">  焉耆在作为唐代安西四镇之一时的行政官属地是现今的博格达沁古城遗址,距离七个星佛寺遗址不算遥远,亦同属焉耆回族自治县。只不过古焉耆城现在已经所剩无几,只有低矮不全的些许城墙貌似还支撑着李世民彼时开疆拓土的雄浑魄力。玄奘法师来到焉耆就是李世民登基的第三年。</p> <p class="ql-block"> 南天山霍拉山铁门关</p><p class="ql-block">  天山山脉霍拉山铁门关历史:</p><p class="ql-block"> 秦汉时期,天山南路有36国,市辖境位居渠犁国境,古渠犁国在且末西北,精绝(今民丰县)之北,尉犁(今塔什店至博斯腾湖以南一带)西南,山国(今尉犁县铁干里克东北)以西,乌垒(今轮台县策大雅)东南,其范围相当于今库尔勒市境及尉犁县西北、轮台县东南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南天山霍拉山铁门关</p><p class="ql-block">  西汉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匈奴冒顿单于入侵西域,置僮仆都尉于焉耆、危须、尉犁三国间,渠犁受僮仆都尉控制。西汉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汉朝在轮台、渠犁设使者校尉,管理西域屯田事务。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汉朝于乌垒设置西域都护府,渠犁归属汉朝版图,筑埒娄城于“河曲”(今孔雀河的转弯处)。归降汉朝的匈奴日逐王先贤掸等部众,也被安置在“河曲”。王莽新朝天凤三年(16年),西域都护李崇败退龟兹,埒娄城地属匈奴。</p> <p class="ql-block"> 南天山霍拉山铁门关</p><p class="ql-block">  东汉建武二十二年(46年),莎车王贤攻龟兹王,埒娄城地属莎车王乌垒州。数年之后,龟兹杀乌垒王,占乌垒国境。东汉永平十七年(74年),西域都护陈睦治埒娄城。东汉永平十八年(75年),为焉耆攻没。东汉永元六年(94年),班超发龟兹、鄯善等8国兵,征伐焉耆、危须、尉犁,斩焉耆王广、尉犁王于陈睦故城。埒娄城归属于汉。东汉永建二年(127年),西域长史班勇与敦煌太守张朗分南北道攻打焉耆国,张郎由爵离城(即埒娄城)先至爵离关(今铁门关),攻降焉者王元孟。</p> <p class="ql-block"> 南天山霍拉山铁门关</p><p class="ql-block">  前凉建兴二十三年(335年),前凉张骏遣兵伐龟兹途中,在贲仑城和遮留谷击退焉耆国王龙熙,地属前凉。</p><p class="ql-block"> 前秦建元十八年(382年),前秦吕光攻降焉耆,地属前秦。</p><p class="ql-block"> 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万度归伐焉耆,置焉耆镇。本地为柳驴城,地属北魏。</p><p class="ql-block"> 西魏恭帝二年(555年),突厥占据高昌之后,即向焉耆发展,本地受其统治。</p> <p class="ql-block"> 南天山霍拉山铁门关</p><p class="ql-block">  隋仁寿三年(603年),突厥西面可汗达头的儿子泥利自立为西突厥全境的大可汗,史称西突厥,本地受其统辖。</p><p class="ql-block"> 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朝军队进攻龟兹,途经今库尔勒境,本地属随后设立的焉耆都督府。但因战争此地多次在唐朝和吐蕃中交接相属。唐后期归属西州回鹘。</p><p class="ql-block"> 宋宣和四年(1122年)以后,西州回鹘臣服西辽,本地属西辽。宋嘉定十一年(1218年),成吉思汗擒杀西辽乃蛮王子,本地属元。</p> <p class="ql-block"> 南天山霍拉山铁门关</p><p class="ql-block">  蒙古宪宗元年(1215年),蒙哥登大汗位(史称宪宗),于今吉木萨尔设别失八里行尚书省,库尔勒地属别失八里行省,归察合台后王治地。</p> <p class="ql-block"> 南天山霍拉山铁门关</p><p class="ql-block">  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噶尔丹进兵南疆,破黑山宗,尽捕元裔诸汗,库尔勒地属准噶尔治地。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清廷平定准噶尔与大小和卓之乱后,将焉耆定名为喀喇沙尔,派驻办事大臣一员。所属库尔勒庄,实行伯克制。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于库尔勒设三品阿奇木伯克一员,管理库尔勒庄,并设守备驻军。清同治六年(1867年),浩罕阿古柏侵占库尔勒,血腥统治10年之久。清光绪三年(1877年)十月,清军收复库尔勒。清光绪论二十五年(1899年),喀喇沙尔直隶厅升为焉耆府。库尔勒为焉耆府治地。</p> <p class="ql-block"> 南天山霍拉山铁门关</p><p class="ql-block">  铁门关市位于南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东部,东距新疆巴州州府库尔勒市约50公里,西距巴州轮台县城约150公里,距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约500公里。铁门关扼孔雀河上游陡峭峡谷的出口,曾是南北疆交通的天险要冲,古代“丝绸之路”中道咽喉,为中国古代二十六名关之一。</p> <p class="ql-block">  南天山孔雀河畔库尔勒市</p><p class="ql-block"> 孔雀河畔库尔勒市:“库尔勒”维吾尔语意为“眺望”,因盛产驰名中外的“库尔勒香梨”,又称“梨城”。</p> <p class="ql-block">  南天山霍拉山孔雀河畔库尔勒</p><p class="ql-block"> 库尔勒位于新疆中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东北边缘,北倚天山支脉,南临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古丝绸之路中道的咽喉之地和西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南北疆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也是该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p> <p class="ql-block"> 南天山霍拉山下库尔勒市</p><p class="ql-block"> 秦汉时期,天山南路有36国,库尔勒市位居渠犁国境,古渠犁国在且末西北,精绝(今民丰县)之北,尉犁(今塔什店至博斯腾湖以南一带)西南,山国(今尉犁县铁干里克东北)以西,乌垒(今轮台县策大雅)东南,其范围相当于今库尔勒市境及尉犁县西北、轮台县东南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南天山霍拉山下库尔勒市</p><p class="ql-block"> 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朝军队进攻龟兹,途经今库尔勒境,本地属随后设立的焉耆都督府。咸亨元年(670年),吐蕃陷安西四镇,本地属吐蕃。上元二年(675年),唐朝收复安西四镇。永淳元年(682年),吐蕃复占领天山南路。</p> <p class="ql-block">  唐玄宗一行,经焉耆古国,继续西行,同样也经过了现在的“库尔勒铁门关”……。他们的下一站是龟兹古国。《大唐西域记》:从此西南行二百余里,逾一小山,越二大河,西得平川,行七百余里,至屈(居勿反)支国。(旧曰龟兹。)</p><p class="ql-block"> 从《大唐西域记》记载可以看出:出焉耆,西南行逾一小山,应该是现在的铁门关霍拉山,两条大河可能是两次跨越孔雀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