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片的塑料大棚,干净的村落街道,美丽的墙体彩绘,错落的莲藕坑塘。短短几年,河南省通许县竖岗镇前付村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河南大学和各级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现在我们党建无管理之忧,产业无销售之忧,宣传无人才之忧,改造无资金之忧,他们是真正为我村‘兜底子’,为群众织密了防返贫的安全网。”前付村党支部书记夏利伟说。 连续获得三面红旗 前付村作为省派第一书记驻村帮扶村,驻村队伍有第一书记河南大学历史文化院副院长刘会宾,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张谦,以及通许县、乡10多位帮扶队员。他们利用各级资源优势,努力提升党组织建设质量,开展产业精准帮扶,打造舒适幸福的生活环境。使前付村由一个出了名的“后进村”,逐步发展成闻名的“三面红旗”村。 形式多样的“5+N”主题党日活动 为村党建工作兜底子,让党建强起来。在驻村干部积极协调下,河南大学组织学校各二级优秀党组织到前付村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提升前付村党建水平。发挥学校师资优势,为竖岗镇300余名干部开展党建专题培训,组织学院专家到村里开展“送理论下基层”活动。定期在村里开展“5+N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提升党内组织生活规范化水平,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党性修养。 “爱心采购”消费帮扶 为群众的农产品销售兜底子,让群众富起来。前付村扶贫基地利用省派第一书记资金和社会爱心人士投资共建有双层冷棚33座,大棚由村两委成员以每棚每年2600元的价格承包,使每年村集体经济达到8万多元的稳定收入。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对村里的四座废旧坑塘进行改造,发展莲藕与泥鳅混合养殖项目,采用“村集体+脱贫户”的形式进行经营,首年就创效益10万元,直接带动16户脱贫户发展增收。 街道命名 为村容村貌改造兜底子,让村里靓起来。经过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村两委向河南大学相关部门申请实施了前付村排水及路缘石建设项目,修建了主干道的排水管网和路缘石,提升了前付村的人居环境。在此基础上,又申请了前付村人居环境主干道美化提升项目,由河南大学美术系师生们对道路两侧的墙壁进行刷新和彩绘,文图并茂,通俗易懂,是群众了解政策学习知识的好去处。 大工程开工 “驻村干部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主力军、先锋队,是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重要力量,他们在一线帮扶岗位上担当起新时代的职责使命,不断探索出适合本地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道路,用新思路、好方法、强措施,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行稳致远。”通许县乡村振兴局负责同志说。<br><br>(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