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老师说:“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p> <p class="ql-block"> 在当前的双减教育政策下,减的是学生的课业负担,加的是教师的课堂效率。惟有教师积极提高自我,才能在有效的时间内提升学生。2022年1月22日上午,李康其名师工作室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好课多磨:斯苗儿“现场改课”理念与实践》读书会。学员们积极参与,有思考,有收获。</p> <p class="ql-block"> 导师李康其给学员们赠送了斯苗儿的《好课多磨》、刘善娜的《把数学画出来》、《这样的数学作业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 大家拿到书就迫不及待的细细品了起来。</p> 读书分享会 <p class="ql-block"> 在第二天的分享交流环节,老师们围绕所读书目的精彩内容,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生活体验,从不同角度畅谈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他们或叙说案例,或阐述观点,或抒发读书感言,尽情分享着读书的收获与快乐。</p> 李素荣 <p class="ql-block"> 读《好课多磨》带给我的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作为任教多年教师的我,有过许多次同伴为我磨课和我为同伴磨课的经历,过程中有过迷茫挣扎,也有过豁然开朗的成功喜悦。在看《好课多磨》这本书时,很容易勾起之前的磨课历程,很容易被文中的情境带入,成为里面的一员,真的很有吸引力。</p><p class="ql-block"> 吸引人的第一个关键词:浸润式研磨。什么是群体浸润式研磨,文中详细阐述了这种全员卷入式的研磨方式,专家型教师和年轻教师或者一个教研组的老师组成一个磨课团队,通过新手上课、专家示范、新手再上等过程大家参与磨课共同提高。这种模式在去年梅城小学举行的建德市新教师磨课活动中,有幸与许多老师都参与过,在整个过程中各个小组中抽签确定上课人员,且各个团队还要进行比赛,真个活动烧脑刺激又精彩,对所有人都有提升。</p><p class="ql-block"> 吸引人的第二个关键词:学生立场。怎样的课是一节好课?坚持学生立场,把学生的收获和进步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指标。教师能深刻地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和困难,认识到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和调整数学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渐学会同时关注“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使“学生立场”走向自觉。</p><p class="ql-block"> 吸引人的第三个关键词:“三段十步”。什么是三段十步?这是一个融“全程、全员、全课型”为一体的课堂研究平台,是改课的教研支架。</p><p class="ql-block"> 从梳理教材重点、诊断学生学习难点、构建教学框架、撰写教学设计、模拟上课、课堂实践等各个环节,让教师经历一节好课诞生的全过程,打开优秀课例的“黑匣子”。</p><p class="ql-block"> 吸引人的第四个关键词:磨课智慧。这里的磨课智慧指什么?在磨课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困惑,而解决这个困惑需要智慧,所以在磨课中解决了困惑的办法或金点子就叫磨课智慧。磨课智慧是需要学习和积累的,《好课多磨》一书中有非常丰富的课例,改课过程中汇聚了特级教师、专家团队的智慧和力量,成就了好课的诞生。这些案例中的困惑也都是我们磨课中会遇到的,而专家们的磨课过程详细记录,带给我们全新的视角,感受到豁然开朗的新思路,从中受益。</p><p class="ql-block"> 《好课多磨》这本书在工作室读书活动中,虽然只是读了其中的一部分,但是其魅力已经深深吸引着我和学员们,利用寒假期间好好研读,相信一定能指导实践,让好课燎原。</p> 汪平 <p class="ql-block">读书分享手稿</p> 齐林老师 <p class="ql-block"> 这次我选读的是刘善娜老师的书籍《把数学画出来》数学课,数学老师,画一画,那不是常有的事。几乎在每一个年段,每一堂数学课上,我们的老师也会借助画一画,比如图形、线段等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但我们的画一画,更多地是像科学课上的演示实验,老师自己画一画,学生看一看,就过了。</p><p class="ql-block"> 但是,刘善娜老师不光自己画,还布置学生去画,更重要的是刘老师把每学段每章节中较适宜用“数学”的内容归总结出来,布量成偏向于“探究性作业”的设计,让学生先去尝试、画一画。然后通过各种手段与学生进行立动,反馈最后,学生在“画数学”作业的设计中,提升了思维层次,既能让他们生成良好的学习体验,还能提升他们的解题能力,为以后高年级分析复杂问题打下扎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在我自己以后的数学课堂上,要向刘老师学习,根据自己学校的学生特点,有选择性,有目的性征对性地“画数学”实践活动中来。 让学生参与到其中,哪怕一个星期布置一次这样的“探性作业”,对于学生的学习数学也会有所帮助。</p><p class="ql-block"> 正所谓“取池山之石,可以攻玉”。 “让孩子花较多的精力去设计,要让孩子们觉得有意思,有旧获。</p> 鲁孟军 <p class="ql-block"> 寒假开始前,我们李康其名师工作室成员,聚在一起,开展了寒假读书活动。《好课多磨》这本省教研员斯苗儿老师写的书,非常的实在,里面介绍了很多老师磨课的过程,讲了很多我们一线教师需要关注的方面。让我们明白了课堂上“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需要我们关注解读教材,领会编写意图,力求基于教材,超越教材。理清知识脉络,用简单的素材上出富有思考的数学课。</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的很大部分介绍了经典课例改课案例,让我产生很多的共鸣。比如里面的案例1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从开始产生的疑惑,到学生的事实情况介绍,让我们明白这节课需要的关注点。而里面四位名师改课的过程和经历,书中点出每个人的改课的想法和独特的设计环节,让我对这节课有了更深的理解。回想前段时间学校的一个新教师也上这节课,当时我们给的建议和设计,对比这些名师,考虑的有明显的不足,还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书里有这样一段话:“回顾我们对此课的研究,每一步的工作,每一次的探索,围绕着“学生的学习经验”而展开。吃不准学生情况时,我们通过精细的前测,诊断和确认学生真实的经验,从而把握教学的起点,确定教学的方向;教学导人时,我们尽早尽快地暴露学生的经验,从而聚焦问题,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p><p class="ql-block"> 确实,教学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我们要用研究的心态和方式研究课堂,读懂学生是关键,我将继续为之而努力。</p> 廖毅凡 <p class="ql-block"> 读了刘善娜老师的《这样的数学作业有意思》,我想说“就这样爱上它,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一招一式,都是绝招。全书都不是高深的理论,都是刘老师结合自己的实践总结出来的。这些探究性作业的实施案例,真的是妙趣横生,不禁赞叹学生的机智与思维的广阔。而刘老师的评价策略最是让我有所触动。将学生的优秀作业上传微博,让大家评价。再将这些作业汇集成册,发给学生。通过这些评价方式,既能鼓励学生,又能引导其他学生从中汲取精华,拓宽自己的思考空间。同时,也能引起家长的重视,对教师自身而言,也是珍贵的教学教研资料。刘老师是把学生当作发展中的人,所以这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以师生信息互动为主体的探究性作业方式,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自己也能像刘老师一样,多思多学,多学多做,成为一名真正地思考型教师。</p> 钟蕾 <p class="ql-block"> 在平时的教学中,有些问题我们经常讲解,经常练习,学生却反复出错,真正的原因在于学生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刘善娜老师的《把数学画出来》,这本书能很好地帮助老师和孩子们,同时让我对学生学习有了新的想法。书中有许多不同年级作业例举,介绍布置时机、作业内容、作业目的以及作业赏析,操作性强,非常接地气。其中说到二年级,要画出“辨析味”,刘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提出有错要辨析,细化转化过程;差异要辨析,优化作图方式;变化要辨析,完善认知结构。通过“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教学案例实现文字与图画的联系,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提供策略,为学生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奠定基础。我们要让学生在课堂画,课后画,在知识重难点时画,在单元整理复习时画……让数学变得更有趣,让学生爱上数学。</p> 夏英皓 <p class="ql-block"> 我们数学作业一般是完成书本、作业本对应的题目,很多时候自己还没布置作业,孩子们就已经猜到晚上的数学作业是什么,甚至能猜到,明天后天的作业是什么?其实也就是我们布置的太单一,而且无趣,这样固定的作业很大程度上其实也束缚了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认为数学就是不停地做题。</p><p class="ql-block"> 这两天读了刘善娜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样的数学作业有意思》,</span>让我对每天的数学作业布置有了一些反思和新的想法。</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关于探索性数学作业研究的策略总结。该部分并非全部都是很高深的,很枯燥的理论。而是刘老师结合自己的实践,总结出的关于探究性作业的操作性的策略。包括探究性作业的开始布置的年级,主要的类型,设计的重心。布置的时机,评价的策略等多个方面。第二部分是关于探究性数学作业研究的实践案例。</p><p class="ql-block"> 在书中,刘老师介绍了很多种高效的,学生感兴趣的,有易于记忆的数学探究性作业,学生们想学数学,愿做数学作业,能在读、说、做中发现数学问题、创造更多新的数学知识的领域。本书目前我只是读了第一部分,接下去我会好好研读,我也希望我的学生能每天回家打开数学作业都是:今天的数学作业真有意思!</p> 付蓉 <p class="ql-block"> 非常感谢工作室提供的读书平台,让我在读书中心能够更加静下来,也开拓了视野。刘善娜老师的《这样的数学作业有意思》介绍了刘老师多年来在一线教学中对于探究性作业的实施过程和案例。一个个真实的案例让我不禁感叹刘老师对于教学的认真,热情和执着,也让我体会到数学它不仅仅是数学,更加是一个数学思想。刘老师在书中罗列出一至六年级适合探究性作业的内容和实施方法。在刘老师的案例介绍中,我也整理了刘老师对于适合抽象概念的探究性作业案例,比如一起猜秒数,手指尖的智慧,生活中的数学,数学手抄报,数学门诊等,这些作业基于儿童的特点,或游戏,或做,或画,或诊,让孩子们在特别的作业中,扎实了学习内容,提高了学习能力。书中优秀的案例还有很多,需要慢慢去品读,去体会。我深信,合理的设计探究性作业,一定会深入孩心,让孩子们爱上学习。</p> 刘玉贞 <p class="ql-block"> 真没想到师傅在寒假里还会给我们安排一场读书盛宴,让我们欢喜不得了。</p><p class="ql-block"> 本次发了三本好书《好课多磨》、《这样的数学作业有意思》、《把数学画出来》,就看看题目就让你羡慕得不得了。在这么短暂两天的读书会里我粗略了《好课多磨》的理论部分、细致看了一个案例“负数”。这本书不仅介绍了什么是“改课”,为什么要“改课”,怎么样进行“改课”,还有相当多的好案例。我认真阅读了其中一个案例“负数”,本案例分三块内容,第一块是负数在不同版本教材的安排对比,第二块是负数这堂课名师常用的5种导课方法,并对5种导课分析怎样由浅层次的关注学生起点转变为深层次关注。第三块是三堂课教学设计进行对比,怎样的设计才是真正走出“信奉教材”、“自给自足”的教学生活。为此也让我读到了自己备课存在的问题,更多时候我的备课是缺少对学生真实起点的掌握而仅凭自己的经验和教材内容去备课。研一课可以通一类,读此案例的时候我也好好学到了案例的写作方法,真是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书,让简单的人变得丰富;书,让喧嚣的人返璞归真。师傅发给我们每一本书都是最好的美食佳酿,我们很荣幸很自豪,可以尽情享受一整个寒假。</p> <p class="ql-block"> 最后,导师李康其强调了,工作虽忙,但是读书交流必不可少。这次的读书会并不是结束,而是我们假期读书的开始。读书让我们自己丰富起来,我们要读理论,读案例,看体例;要能通过实践改进自己的个人行为,平时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同时提醒我们要及早磨化自己的研究课题,想一想准备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以及自己是怎么做的。</p> <p class="ql-block"> 以书为友,以学增慧。通过此次读书交流活动,大家一同读书,一同学习,一同感悟,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这不仅仅是阅读,更重要的是思想的交流,这场阅读的学习长跑只是开端,远远还没有结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