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民乐县民族交融的变迁历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 张崇文</p><p class="ql-block"> 民乐,曾以广袤的天然牧场和险要的军事重地闻名遐迩,是古丝绸之路上南段一颗璀璨明珠。境内227国道线横贯全境,此线就是在历史上的扁都口峡谷路线上基础修建而成。扁都口古称大斗拔谷,藏语“扁麻多”之音变,意为金露梅,位于祁连山中段,贯通甘、青两省,长约30公里,作为险关要隘,不仅是古代军事防务重地,更是发展农牧业生产、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条峡谷,河西走廊的温暖与青藏高原的寒冷相遇,变化出广袤西部最美的风景。也正是通过这条峡谷,日出而作的农业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业相互交织,书写着丝绸之路最美的传奇。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这里就是一个多民族争夺、交往和交融的前沿阵地。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汉、羌、月氏、匈奴、吐蕃、吐谷浑、粟特人、甘州回鹘、党项族、回族、蒙古等民族交往的重要通道。来自四面八方的许多民族,或在这里聚散停留,或从这里徙往远方。多种民族在这里交错杂居、和战相继,谱写了一部绚丽多彩的民族史。</p><p class="ql-block"> 天长地久,这里不仅发展成为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区,成了许多民族活动的舞台,也是儒释道文化、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交融、荟萃的地区,形成兼容并蓄的民乐文化。今天的民乐人慢歌少年,来段青海花儿,哼首小曲,吼声秦腔,唱支民乐民间小曲和流行曲,闹个秧歌社火,舞龙耍狮子,打套四家拳,表演皮影戏和顶碗舞,一点不含糊。县博物馆所藏116幅水陆画又称“水陆帧子”,是佛教寺院举行水陆法会时供奉的宗教人物画。内容为儒、释、道"三教合一",画面工笔重彩,色彩绚丽,堪称珍品,被称之为“可移动的敦煌壁画”。悠久厚重的历史遗迹,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独具特色的民乐方言、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和保留浓郁传统色彩婚丧嫁娶的一些习俗就体现了这一鲜明的特色。</p><p class="ql-block"> 几千年来,东、西灰山人、氐、羌、乌孙、月氏、匈奴、卢水胡、甘州回鹘、吐番、党项、蒙古族、满族等少数民族,都曾在这块土地上生活过,最终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各少数民族杂居的格局,共同创造了民乐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p><p class="ql-block"> 先秦时期,东、西灰山人,羌、乌孙、月氏、匈奴等古代民族曾在民乐大地上繁衍、生息。民乐县东灰山遗址曾先后发现了小麦等5种农作物的炭化籽粒。部分考古学者认为,这些碳化小麦是中国境内已发现年代最早的小麦标本。东灰山遗址的发现表明,至少在青铜器时代,中国已开始栽培小麦。东西灰山人种植的小麦等农作物点燃了张掖文明的曙光。 </p><p class="ql-block"> 秦朝初年,月氏逐走乌孙,独占河西走廊,在民乐永固筑王城。公元前203年左右,匈奴战败月氏,成为河西走廊的主人。公元前121年(元狩二年)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派霍去病收复河西地区,设四郡,据两关,开通闻名后世的丝绸之路,将中原数十万汉族移民到河西走廊,掀起了民乐历史上第一次开发高潮,汉民族的主体地位在以后的岁月中逐步确立。 </p><p class="ql-block">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战乱不断,河西地区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大批中原人士迁居河西,拉开了河西各民族交融发展的序幕 。在此期间,中原部分士族西渡黄河,其中郭氏一族郭荷定居于临松薤谷(今马蹄寺一带),收徒讲学,著书立说,河西儒学昌盛,东山书声,为中原文化扶衰继绝,增添了一道靓丽的色彩。其弟子郭瑀率众人开凿洞窟,用于栖身讲学后,历经各代汉、藏僧人开凿,塑佛像,建寺庙,逐渐有了今日的绵延30公里,大小70多窟的汉藏佛教共存同辉的马蹄寺石窟群盛况。东晋法显西行求法,途经民乐,卢水胡杰出首领沮渠蒙逊出生于临松(今民乐县南古城一带),史称其聪颖好学,博涉群史,颇晓天文,才智出众,有雄才大略,滑稽善于权变,建立北凉王国。在位期间,远交近攻稳固政权,招贤纳谏扬善罚恶,励精图治发展经济,推崇儒释弘扬文化,在其治下,张掖一带,呈现泽草丰茂,人口昌盛,府库盈实,繁荣富裕的景象,在民乐历史上写下威武雄壮的精彩一页。</p><p class="ql-block"> 隋唐国家一统,国力强盛,声威远播。河西走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隋大业五年,隋炀帝在青海击败吐谷浑后,经大斗拔谷后,在焉支山下大会西域二十七国使者,盛况空前绝后。隋炀帝下诏设西域四郡,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为后来的唐朝与西域诸国进行繁荣的文化、经济交流,奠定了基础。唐代包容并蓄的文化政策,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流,多民族文化共同发展的高潮。唐太宗李世民在民族政策上公开表示:自古贱夷狄,贵中华,朕独爱之如一。对依附的突厥部落帖勒部安置在祁连山北麓,今民乐铁城子村名的来历据说就来源在于帖勒部。唐朝大将杜宾客在大斗拔谷大战吐蕃,取得大捷。但安史之乱以后,吐蕃占领河西地区,实行民族同化政策,民乐历史经历了一个"吐蕃化"的过程, 圆通寺塔位于六坝镇境内,是一座砖包土藏传密宗金刚宝座塔,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p class="ql-block"> 宋夏蒙元时期,甘州回鹘、党项族、藏族、蒙古族政权先后统治民乐,留下了大量的回鹘文化、西夏文化和蒙元文化痕迹,呈现出多民族文化在这里碰撞、交流、交融发展。 民联巴姓、朵姓其先祖据《民乐县志》记载:朵、巴两姓为原蒙古族多尔之伽、巴都什伽胞兄弟后裔,后演变为朵、巴两姓,被汉族同化。永固姚寨子脱姓自称是蒙古丞相脱脱后裔,有耍龙灯的习俗。</p><p class="ql-block"> 明代中原王朝与蒙古政权长期对峙,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发生激烈交锋,王进宝鞭扫大草滩,留下一段历史的佳话。清朝大力调整民族政策,清顺治八年(1651年),甘肃总兵官张勇在洪水城开设茶马互市,是甘青之间一个很重要的民族贸易市场。清政府通过一系列的诸如军事、宗教、政治等手段,对河西地区的蒙古、满、汉、回等民族进行卓有成效的管辖,民乐各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顶碗舞自18世纪(清乾隆年间)传入民乐以来,广为流传,是我县地方代表舞蹈。顶碗舞集杂技与舞蹈为一体,以饭碗为道具,带有少数民族舞姿,具有民族性、民间性、技巧性和欣赏性等特点,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属于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p><p class="ql-block"> 近代以来,在孙中山五族共和思想影响下,大中华民族一元论成为社会主流,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民族主义精神空前高涨,民族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民族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p><p class="ql-block"> 1949年9月17日,由王震将军率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解放青海西宁,取道扁都口,攻克民乐县城,民乐县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是各族人民交融发展的最好历史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县认真执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我县大力支持发展民族事业,于1982年建立民乐县六年制民族小学一所,民乐一中积极吸收周边少数民族学生就读,民乐县医院成为祁连县人民定点医疗机构,回民街的改造,支持少数民族参政议政,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思想不断深入人心,民乐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p><p class="ql-block"> 民乐县民族交融的历史不过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缩影。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维系大一统局面的重要历史经验。中国各个民族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之后,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并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生动体现。毛泽东主席曾郑重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p><p class="ql-block"> 历史和现实表明,民族团结友爱,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民族冲突纷争,则社会动荡、人民遭殃。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民族团结一家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