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推荐

站牌下项目组

作者:春天的故事<div><br> 大学至今,我翻过的图书应当有一千多种。其中,绝大部分是出于实用的目的而翻阅,“用什么就查什么”。这一部分可大致归纳为几类:《XX学》、《从入门到精通》、《XX入门经典》、《XX法则》、《XX手册》、《XX指南》。余下的一小部分,面貌自然是多元而难以聚类的了。在此列举几例,用于勾勒轮廓:《柳青传》、《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时间简史》、《这里是中国》、《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论法的精神》、《感动的力量》。<br> 无论走到哪里,身边总有一些人羡慕我读的书多,能看得进去书,并让我推荐书目。这每每让我勉为其难:如果不说个一二三,似乎对不起自己广博的知识面,也难以让人相信我的坦白;若非要说个四五六,我确实也说不上来。于是只能正告:我看的书大多是教材,还有少量的文学类书籍,没有你心里想看的那一部分。这时别人就不再深究。自己也曾向别人讨过书单,但讨来的书单不合自己的口味。后来就不再指望别人“指点迷津”,而是自己博览群书。<br> 时至今日,我广泛涉猎已十年有余,虽说不出多少道道,但也大致晓得什么样的书品质上乘,什么样的书适合入门新手,什么样的书老少咸宜、传播面广,什么样的书小众而高贵。而这十年,我仅写过一次图书推荐,还是为了完成大学寒假期间“院报”布置的寒假作业而写的。现全文摘录如下。<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感动的力量</div> 在2013年度《感动中国》颁奖盛典中,又有十位年度人物和“年度致敬群体”的获奖者们在这里接受最崇高的致敬。《感动中国》走进了第12年。12年了,“感动”成了人们最温暖的春天记忆。<br> 在这里,我们为您推荐以《感动中国》为蓝本的一本书,《感动的力量》。这本书并没有回答感动的力量是什么,而是将制作团队和感动人物两个群体,围绕《感动中国》节目展开故事,处处表达“感动”和“尊重”的主题。<br> 《感动中国》虽然叫得响亮,但《感动中国》人物并不都是惊天动地的伟业,钱学森、朱光亚、黄旭华等大科学家的爱国奉献让我们热泪盈眶,用微薄收入助学的“洗脚妹”李丽、坚忍不拔侍奉养母的“孝女”孟佩杰这些平常百姓的凡人善举,也同样使我们潸然泪下。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以精炼的文笔去刻画那些人物群像,也在《感动记忆》里将其立体呈现。<br> 在《感动人物》里,作者从节目组的独特角度来回顾人物,传播感动。正义的力量在帮助王选拯救历史,内心的感恩陪伴着黄舸踏上“感恩之旅”,责任的担当让信义兄弟兑现了诺言。<br> 作者回忆了三峡移民、医患关系、非典时刻等重大事件,从历史的视角将这些人、这些事、这些感动浓缩提炼。这样一段感动的历史,这样一种感动的价值,需要从新思考。这些问题的答案,留在了《感动记忆》里,留在一个个群体,一个个历史事件里。<br> 这些思考,在2012年度《感动中国》中得到了体现。在 “向白芳礼们致敬”环节中,两位主持人这样说:“让我们传递着鲜花,传递着温暖,带着白芳礼们带给我们这种人间的温度,走进新的春天。”白芳礼们。这是对所有感动人物的最精炼的概括和总结。<br> 在这个环节开始前,敬一丹深情地说:“回首这十年,有欣慰也有遗憾。欣慰的是,有那什么多人在《感动中国》的舞台上接受了掌声;遗憾的是,还有那么多好心人没能在这里接受大家的致敬。”于是在《感动人物》的末尾,作者单列篇幅,向所有未能入选的感动人物致敬。<br> 您的遗憾我们同样也有,您的期待我们同样也有。《感动中国》的制作者们也同样有许多遗憾。<br> 也正如编导所说,《感动中国》并非是打造“中国好人榜”,而是向这个社会传递一种价值观,传播正能量。<br> 《感动中国》的幕后故事和制作团队更引人注目。<br> 《感动的诞生》一章回顾了《感动中国》这个节目的诞生过程。按照时间顺序,一件件往事被铺展开来。节目名字?评选标准?奖杯?主题曲?节目形态?这些都被包含在内,以内在逻辑为主线,有条不紊。<br> 十多年来,《感动中国》共评选出100多为代表“真诚、正义、勇敢、坚强、廉洁”等能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人物,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中国》推选组委会也备受关注。<br> 事实上,这些推选委员来自各行各界的杰出人物,在社会上有着良好的声誉。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读者》杂志社社长彭长城,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北师大教授于丹……<br> 我们在《感动理念》中看到了每一位推选委员的审慎和认真,颁奖词的反复酝酿。专注,敬业则是主旋律。<br> 十多年来,推选委员基本没变,节目团队没变,敬一丹和白岩松一直在主持《感动中国》。颁奖词作为对感动人物最精炼的评价,一直延续下来。这种文体逐渐被大家接受,中学语文教育者也发现了它的价值。<br> 《感动中国》颁奖盛典的模式被广泛复制和使用,却从未被超越。<br> 此外,在《感动回访》一章,作者回应了读者对这些感动人物的关切。<br> 后记《 〈感动中国〉现象》一文也是对10年来《感动中国》的社会反响作了一个注脚,也让我们收获了更多的感动。</div><div><br> 十年过去,看到当时的字迹,颇有感慨。似乎带有淡淡的青涩,又有模仿新闻体的痕迹;将全书的内容做了梳理,却只是简单地陈列,并未深究这样做的目的;除了开头的“推荐”,其余文字就自说自话,没有围绕推荐的逻辑铺陈展开。<br> 那么,当时推荐《感动的力量》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呢?回想那时的情景,应当是:分享感动的故事,拨动深埋心底许久未曾拨动的那根心弦,“用所有夜晚的月光,陪你迎来黎明”。<br> 如今为了生活奔波,自己无暇潜心撰写图书推荐。在电子书、听书稿等各类新形式大放异彩的当下,各类“书评”与“图书推荐”连同纸媒早已退潮。自己曾在读研期间订阅一年的《中华读书报》,已许久地搁在书架上。能见缝插针地做一点的,也就是写一些“图书品鉴心得”的小纸条。</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