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第四章:关山万重(下篇)</font></b></h1> <p class="ql-block">话说林可胜带着一群协和人、在美国热闹风光的时候,国内正面战场的局面仍在进一步恶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屠开元与这些风光体面的海外社交无缘。这时,武汉会战已经打响,屠开元接到的,是一个比台儿庄更艰巨凶险的任务——他将率领三个救护中队、一个运输小队,负责武汉东南方向阳新-武昌一线的战地救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屠开元还曾率队,在被称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的石牌要塞战场上,昼夜忙碌不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一战,后来被载入军事教科书中,指挥官胡琏也一战成名。</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屠开元(左)戴着德式钢盔,率领救护队在抗日战场上。</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p class="ql-block">这场战役前,胡琏留给妻子一封悲壮感人的遗书:“人生百年,终有一死,死得其所,正宜欢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理性的骨科男屠开元博士,没有时间写这些浪漫深沉的文字。同是在大战中,他在发给后方的电文里直截了当地说:“血浆和绷带、石膏不够了,请运送一批过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武汉东南面这一线,正是日军的主攻方向。敌人的攻势火力十分猛烈,中国官兵伤亡也极为惨重。屠开元带领救护队员,死守湖北阳新的半壁山战场,承受了整整六个昼夜的日军轰炸、甚至毒气袭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半个多世纪以后,一代宗师屠开元教授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的病房里,依旧带着近乎挑剔的要求,来检查年轻医生们打的一个个石膏,从绷带交叠的幅度、到浸水的时间先后……完全没有任何妥协敷衍的余地。</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屠开元教授一生珍视的石膏固定艺术,严谨地要求后来的一代代学生,一如他在抗战年代阵地上的坚守。</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1959年,小平同志因腿部骨折,未能参加惊心动魄的庐山会议。屠开元教授担任他的医疗小组组长,用石膏等非手术疗法获得痊愈。</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br></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这是1979年,小平同志拄着屠开元赠送的拐杖,登上1841米的黄山。</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由于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节节败退,到了1938年6月,武汉眼看也保不住了。救护总队决定迁往湖南长沙。<div><br><div><br></div><div>5月,林可胜受国民政府委托,在长沙成立了“陆军卫生勤务训练所”,负责培训卫生署、红十字救护总队的基层人员。这个“训练所”的各科负责人及主要干部,都由救护总队的相应负责人担任,可谓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div><div><br><div><br>陆军卫生勤务训练所属于军队编制,于是到1940年10月,林可胜上书蒋介石,正式要求将救护总队施行军管。红十字救护总队的主要干部,也穿上了军装,成为抗战期间一支正式的军医教育机构,与远在桂林的中央军医学校遥相呼应,共同报国。<br><br></div></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穿上了军装,佩戴少将军衔的林可胜。</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由于战局不利,红十字救护总队在长沙只待了半年,就被迫迁至湖南祁阳,1939年2月又迁到了贵阳图云关,在这里,一直待到抗战胜利。 <div><br><br>图云关位于贵阳城东的黔桂公路上,始建于13世纪的南宋时期,是贵阳进出湖南和广西的咽喉要塞,地势险要,素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古代十里长亭、迎送亲友的地方。</div><div><br><br>到了抗战时期,图云关已经变成了一个国营林场,树木密密匝匝地分布在公路两旁及附近的山谷地带。救护总队到达图云关后,白手起家,把办公室、仓库、车库、修理厂、宿舍,食堂和礼堂等房屋一砖一瓦地建了起来。 </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油画中的贵州图云关,以及救护总队</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此时救护总队的工作人员已经达到1000多人,加上家属可达近2000人。从总队长林可胜到普通队员,都住在稻草为顶、竹蔑作墙的简陋宿舍里,星罗棋布地散落在山坡之间。贵州“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住在这样的破屋子里,冷天冻得刺骨,热天闷得难受。<div><br><div><br></div><div>救护总队的荣独山、张先林、屠开元、周寿恺(内科指导员,后面的故事会提到他)、柳安昌(生理学泰斗,1949年后去台)都是留洋博士、顶级专家,过着这样的日子,毫无怨言。</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 font-size: 15px;">这是当时救护总队的外科三剑客、三位主要负责人:汪凯熙(左)、张先林(中)、屠开元(右)。</span></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 font-size: 15px;">汪凯熙这个人后来湮没无闻,但在当时的中国可是个新闻人物——他的未婚妻林如斯,是林语堂的大女儿、当时的一代名媛。两人本来已经订婚,结果林大小姐突然与人私奔,一时轰动海内。</span></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5><p class="ql-block"><br></p> 前线的救护总队医护人员生活更为艰苦。1941年湖南战场上的救护队员,只能用红薯充饥,到了1942年4月连吃饱都成问题了。1942年10月,西北的救护队员甚至已是衣衫褴褛。其中不乏许多从敌占区前来效力的名医,原本都是过着舒适的生活,拿着高薪。<div><br> <br>林可胜到达图云关以后,左只手救护总队搞战地救治,右只手卫生勤务训练所搞医学教育。训练所一开始只是针对军队医务工作者开展进修、在职培训工作而办的,后来林可胜看到西南一带散落的大批流亡学生,就开办了三年、四年学制的学历教育,招收这些学生入学,为前线多培养一些军医有生力量。</div><div><br><br>于是到了抗战后期,这个训练所其实已经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医学院了,有基础教育、有临床实习,各科专家俱全,师资力量雄厚。只不过,这里开展全是“英美系”教育。</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林可胜还利用自己的海外人脉,在昆明推动成立了中国的第一个血库。</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这是杜聿明在义务献血,为他验血型的,正是林语堂的大女儿、外科队员汪凯熙的未婚妻林如斯。</font><br></h5> 红十字救护总队在图云关的三年半时间里,组织三千多名医护人员,奔赴全国各个正面战场,开展手术12万台,收治伤病员214万人次,实施预防接种463万人次。<div><br><div><br></div><div>几千名军医和数百名环境卫生员、检验员、X线技术员、卫生员在这里被培养出来。救护总队的骨干队员,大部分也都成为日后海峡两岸的名家泰斗。</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救护总队的检验科骨干——林飞卿在工作中,后来她成为中国现代微生物和细菌学的重要奠基者。</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救护总队的外科骨干——张涤生在出诊路上,后来他成为中国整形和颌面外科的重要奠基人。</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救护总队的内科大佬——周寿恺,我国杰出的内分泌学家,后来的中山医科大学的主要创办者。</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林可胜在图云关只待了两年不到,就辞职了。原因是非常复杂的。<div><br><div><br></div><div>林可胜与刘瑞恒很像,都是西方文化和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对中国传统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官场上的那些东西近乎无知。林可胜完全是用英语表达和思考的,和普通中国人沟通都成问题,更不用说与那些国民党官僚打交道了。</div><div><br><br>抗战期间,林可胜凭借着自己在西方世界的赫赫声名,多次赴美进行募捐,为中国战场募得了总计6600万美元的款项、以及数不胜数的美国援华药品、物资。要知道,当时整个重庆国民政府全年的预算也才不过十几亿美元而已。<br></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林语堂带着自己的小女儿林相如,在纽约街头为中国抗战募集医药物资。他的大女儿林如斯、二女儿林太乙,都报名参加了红十字救护总队。林太乙还担任了林可胜的秘书。</font></h5><div><br></div> 这些巨款和药品、物资自然被各路人马觊觎上了。林可胜不擅社交、更厌恶官场潜规则,自己两袖清风,从不碰这些钱和物资,就是简简单单地把这些资源分配给他认为需要的战区和战场。<div><br><div><br></div><div>于是麻烦就来了。</div><div><br></div><div><br></div><div>早在1937年底,周恩来请求救护总队协助八路军开展医疗卫生工作,林可胜当即派出了第7、第23、第39三支医疗队开赴西北,长期驻扎。第23医疗队在陕北工作的800天里,完成各类手术3000多台,无一死亡。后来当这个队奉命调往第五战区时,周恩来、朱德等人亲自为他们送行。<br></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林可胜利用他在英美世界的广泛人脉,取得美国对华医药援助高达6600万美元之巨,一视同仁地分配给国共各方。</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1938年初,林可胜又派了两个医疗队、一个医护队和一个X光队到延安,为八路军开展战地救护。<div><br><div><br></div><div>1938年夏天,中国共产党在红十字救护总队里成立了党支部,林可胜心知肚明,但对他们的工作丝毫不加干预。</div><div><br><br>1939年冬,八路军贵阳交通站站长袁超俊(这个人后来为我党掌管巨无霸级的医药企业——华润集团)与林可胜取得联系。在史沫特莱的协助下,林可胜同意向八路军捐赠药品和医疗器械。</div><div><br></div><div><br></div><div>这时,正好英国牛津大学的“英国援华团”携带了10吨医药器械和药品到了贵阳,林可胜当即决定,将这批物资转送给八路军。</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袁超俊(1912~1999)在抗战期间,是周恩来手下的一个弄钱、管物资的好手,从林可胜手中获得大批紧缺的医药物资。</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为了躲过国民党的检查站,袁超俊找到林可胜,请求他派红十字救护总队的车,帮忙把这些东西送到延安。<div><br><div><br></div><div>林可胜当时已是国民党的将级军官,深知这么做可能带来后果,但还是站在医学的立场上,超越党派思维,派车把这些药品、器械送到了西安的八路军办事处。<br></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从贵州图云关进出的救护车辆</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至于新四军方面,林可胜则更是大开方便之门。在抗战之初,救护总队就一次性给了新四军两大车皮的药材。1939年还一口气给了200万颗奎宁片、以及供数百张床位治疗所需的器材。<div><br><div><br></div><div>救护总队还告诉新四军,如有特殊需要,可以派人直接到仓库来取。</div><div><br><br>林可胜认为,国共两党,都是抗日队伍,理应在医疗资源的分配上一视同仁。这就招来了重庆政府的强烈不满。</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 font-size: 15px;">抗战期间,林可胜与自己的昔日协和兄长——刘瑞恒。</span></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 font-size: 15px;">这两人都是书生意气,有心报国,但政治韬略薄弱,无力应对政坛错综复杂的人事倾轧。</span></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5><p class="ql-block"><br></p> <div>1940年9月7日,林可胜被蒋介石召到重庆,面谈了一个多小时,宋美龄做翻译。<br></div><div><br></div><div><br></div>蒋介石问:“你为什么派队及送药给八路军及新四军?”林可胜答:“红十字会是国际组织。”<div><br><br>蒋厉声说:“这是在中国! ”</div><div><br><br>另一件事也给林可胜戴上了“通共”的罪名。红十字救护总队在图云关时期,有20多位白求恩、柯棣华式的外国友人,从欧洲远渡重洋来华参战,他们来自保加利亚、波兰、奥地利、捷克、罗马尼亚、匈牙利、德国、英国、苏联等国,都是具有较高理论造诣和实践经验的临床医生。</div><div><br><div><br></div><div>其中大多数人曾参加过国际纵队,在西班牙前线工作过,因此在当时的图云关,人们称他们为“西班牙大夫”。<br></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在图云关期间,有不少来华的各国医生在救护总队无私服务,里面的成分比较复杂,既有不少共产党背景的前国际纵队成员,也不乏英美等国的志愿者。</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p class="ql-block">这些国际志愿者主动要求去最艰苦的地方工作,并不要任何特殊待遇,为中国的抗战医护、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个别专家还献出了生命。为此,林可胜对他们一直礼遇有加。</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除了海外来华助战的医务人员外,救护总队里还有一些英国军方的医生,他们是在香港沦陷的时候,经国民政府营救、辗转西南返回欧洲的英军驻港医务人员,其中有多人自愿留下来,帮助中国的救护事业。</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然而军统不这么看。当时军统对所有来华的外国人,都拍照存档,很快就发现不少专家的共产党背景。于是他们拿着厚厚的“证据”,向军委会指控林可胜与共产党勾结。<div><br><div><br></div><div>据周美玉教授在战后回忆,最后是戴笠亲自找林可胜谈话,表示支持他,戴笠说林不是共产党,是真爱国,他个人愿意帮助林可胜。</div><div><br><br>皖南事变爆发后,国府内部对林可胜的“通共”指责达到了高潮。林可胜对这些倾轧感到身心疲惫,终于在1942年1月辞去红十字救护队的职务,去了中国远征军,为滇缅抗日健儿服务。</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这是1943年,林可胜离开贵州图云关后,在滇缅远征军中指导卫生救护工作的照片,他在中国远征军里留下了很高的威望。</font></h5><div><br></div> <p class="ql-block">林可胜的辞职,甚至在美国朝野都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时任驻美大使的胡适,专门通过陈布雷致电蒋介石,反馈了美国各界对此事的惋惜与不解。蒋碍于林可胜的西方世界人脉,虽然很不情愿,但还是表示出了极大的重视,几番慰留,数次回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总的来说,林可胜得罪人太多。不光是政府,就连红十字会那头也对林大泼脏水,主要原因是:林可胜当初提出将红十字救护总队实施军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与此同时,红十字会上层已经在重庆迅速腐化,对救护总队的权力、及其拥有的大批物资心怀觊觎。林可胜拙于社交,与中国红会的几位创始人如王正廷、杜月笙等,也都没能处好关系。</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这是抗战胜利的时刻,红十字救护总队在图云关的一张大合影。此时林可胜虽已不在其中,但红十字救护总队在中国现代军医史、以及民族救亡史上的功绩,已经永远定格。</span></h5><p class="ql-block"><br></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今天的图云关,红十字救护总队的雕塑与纪念碑,永远铭记。</font></h5><div><font color="#9b9b9b"><br></font></div> <div>抗战胜利时,国民政府为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队员颁发胜利勋章,唯独没有发给林可胜。<br></div><div><br></div><div><br></div>抗战八年,医学界的“英美系”与“德日系”终于放下昔日的争斗,携起手来,为中华民族的存亡而战。两支军医力量,各自万水千山,最终等来了1945年的胜利。<div><br><br>他们将在上海江湾相逢,为中国20世纪前半段的军医历史画上一个分页符。<div><br></div><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9b9b9b">敬请期待下一章:各分天涯</font></b></h1></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