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高安市第三小学四(1)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高安小男孩”队七天研学纪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景德镇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day4</span></p> <p class="ql-block">千年窑火,世界瓷都。</p> <p class="ql-block">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真宗帝遣官制瓷,贡于京师,并以其年号冠名“景德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是世界著名瓷都,制瓷历史悠久。史籍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可见早在汉代就开始生产陶瓷。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陶瓷工业非常繁荣。</span></p><p class="ql-block">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著称。其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色釉瓷,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p><p class="ql-block"> —— 题记</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大早坐公交车来到了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快到陶瓷博物馆的路上,我们发现了远处有一条蓝色的瓷龙🐉,栩栩如生,张牙舞爪,龙尾如风一样飘逸,似要腾飞,又如困兽般原地暴怒。</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一站:中国陶瓷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我们首先参观了一号临展厅“王者之器”,主题是“明代藩王用瓷特展”。</p> <p class="ql-block">展品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藩府佳器”,第二部分是“传世遗珍”,第三部分是“窑址寻踪”。</p> <p class="ql-block">大家认真地做起来笔记。</p> <p class="ql-block">第一部分:藩府佳器</p><p class="ql-block">以景德镇为代表的瓷器是各地藩王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器用。在洪武分封之初,曾规定藩王一切器用皆归朝廷负责提供,以彰“亲亲之谊”。</p><p class="ql-block">龙凤纹是藩王瓷器的最基本装饰,展现帝家贵潢的鲜明色彩,所绘龙纹存四爪与五爪之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白如玉的梅花瓶</p> <p class="ql-block">双耳青花瓷</p> <p class="ql-block">官窑年号版标本</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部分:传世遗珍</p><p class="ql-block">当年全国各地明藩瓷器因各种原因破损为多,亦见少部分留存至今,散见于海内外各公私收藏之中,这些传世遗珍也是我们了解和认识明藩用瓷的重要部分。其中一些为仅见之品,不见于目前考古发现,例如赵府、德府,黔府,因此,必须将传世品与考古发现,相互补充,才能更好展现明代潘王用瓷的全貌。</p> <p class="ql-block">第三部分:窑址寻踪</p><p class="ql-block">近几十年来,随着景德镇市区核心区域市政改造,明代藩王烧造瓷器窑址陆续有发现,其中戴家弄澡堂窑址曾在2007年一2009年连续出士一批正统时期青花盘碗、劝盘,以龙风纹为主,属于典型的藩王用瓷,且与东华门蜀王府遗址出土实物相印证,为探索明早期藩王用瓷的烧造制度和模式提供非常重要的资料。</p> <p class="ql-block">我们接着参观了第二展厅:归来.丝路瓷典,主要讲景德镇与世界的对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习近平总书记说: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p> <p class="ql-block">中国瓷器充当了人类贸易史上第一件全球化商品的角色。</p><p class="ql-block">就东西方贸易而言,中国瓷的重要性也落后于香料,18世纪时中国茶的贸易也更具分量。但丝绸、香料、茶叶,都是单向旅程:自东而西,随消费使用而消失。</p><p class="ql-block">美国历史学家罗伯特·芬雷说:“只有瓷器,不仅历时长在,还在文化相互影响上发挥了核心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景德镇,作为东方陶瓷文明的代名词,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世界瓷都、陶瓷圣地。</p><p class="ql-block">瓷器是中国文化、世界语言。</p><p class="ql-block"> 在世界知名的博物馆中,景德镇瓷器儿乎都是“镇馆之宝”,占据显要位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参观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机器人“小豹”,她热情为我们讲解了清朝宣德年间的瓷器历史和文化。她不但会走路、说话,还会搜索、定位,对博物馆的内大小事宜都非常清楚,最后还为我们跳了两支舞蹈告别。</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二站: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御窑厂</b></p> <p class="ql-block">吃了中饭,我们赶到了御窑厂。</p> <p class="ql-block">景点内有一口圆形的井。</p> <p class="ql-block">我们进入御窑厂后,先参观“缮瓷坊”。</p><p class="ql-block">缮瓷坊主要展陈缮瓷工具、材料、文献等修复技艺及成果。</p><p class="ql-block">我们看到许多修缮瓷器的工具和修复瓷器的流程。</p> <p class="ql-block">我们接下来参观了“南麓遗址”。</p><p class="ql-block">南麓遗址是明代中期马蹄窑炉群遗址,共发掘清理出17座窑炉,窑前工作面、窑门、火膛、窑床、烟道、排烟室、护窑墙等均保存完好。</p><p class="ql-block">该区域是目前御窑厂遗址内发现数量最多、延烧时间最长的窑炉区,发掘面积共计15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三站:陶艺手工制作</b></p> <p class="ql-block">我们坐公交车来到了“和小泥”工坊。</p> <p class="ql-block">小哥哥为我们简单介绍陶艺制作的简化过程,主要是拉坯、烘干、绘画三个过程。</p> <p class="ql-block">我们穿上工作服和手套。大家很兴奋,终于要动手操作了。</p> <p class="ql-block">拉坯是制作陶瓷最传统的方法,泥巴在机器上转动,配合双手的开合,变化出各种各样的器型。</p> <p class="ql-block">首先, 取出适量的泥巴,用手心拍在转盘的中间,使之与机器紧密贴合。</p> <p class="ql-block">到了拉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找到中心,机器开启,双手打湿,将泥巴上下反复揉合,目的是调节泥巴的软硬程度,防止泥巴干湿不均导致成型困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泥巴找好了中心后,便开始下一步:开口。大拇指在泥巴正中心位置往下按,泥巴中间就按出一个洞,再向外用力拉一下,泥巴变成了一口井一样的形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双手要在泥巴里外两侧同时用力,并向上提拉,泥巴越来越薄,越来越高,这一步难度有些高,稍有不慎,泥巴就会像麻花一样扭在一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最后去调整形状,手从里向外拉扯,容器就变大了,双手从外抱住泥巴,像中心挤压,又变得瘦高了……</p><p class="ql-block">一个碗,一直向外用力变大,没掌控好力度,一下变成了盘子,也有小碗收的太多,变成了杯子的……</p> <p class="ql-block">形状做好之后,泥巴还是软软的,一碰就会变形,需要干一些才可以去进行彩绘。</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作品怎么样?形态真的还不错呢!有宽大的碗,有圆圆的盘,有优雅的小花瓶。</p> <p class="ql-block">与在纸上绘画不一样,陶瓷有专门的颜料釉下彩,这种颜料烧成瓷之后颜色会有变化,所以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的画烧成后具体是什么颜色,这也是陶瓷的神奇之处。</p> <p class="ql-block">我们仔细设计、调色、绘画。</p> <p class="ql-block">你瞧,多么专注!</p> <p class="ql-block">我们上色后的作品来了,一个个自信地觉得自己的作品最美。</p> <p class="ql-block">动手做陶艺,是我们今天最喜欢的一个活动,太有体验感了!</p><p class="ql-block">和小泥,和小泥!</p><p class="ql-block">我们太爱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