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大峡谷是一部记录了地老洪荒的“天书”,她也是一部讲述着人之传奇的故事书。从一千多年前印第安人在谷底的安居乐业,到1859年John Wesley Powell 初探科罗拉多河的沉浮跌宕,到现代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朝圣般的自我挑战,或深或浅,每一个到过这里的人都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以难度为序,到大峡谷谷底有那么几种走法。Rim to Rim :南缘下南缘上,北缘下北缘上,南缘下北缘上(或反之)。Rim to Rim to Rim:南缘到北缘再折回南缘(或反之)。不管哪种走法,都不仅要有相应的体力,毅力,装备还要有足够的技术经验来保证自己不受水泡,hiker's toe, heat exhaustion , 甚至hyponatremia 的困扰。一路往下的时候,时不时有警示牌提醒人们 “ Going down is optional, going up is mandatory。" " Do not attempt Rim to Rim within 24 hours。" 等等,等等。但还是有不少人以挑战极限为乐。
我们一家子,算是循规蹈矩的,从南缘的South Kaibab Trail 下, 南缘的Bright Angel Trail 上,还在谷底的 Phantom Ranch 修整了两晚。一路上亲眼目睹了一位挑战R2R2R的勇士因hyponatremia,在几米之遥止不住地呕吐,还有一位年轻的女汉子甚至倒在路边不醒人事最后由救援队抬走的。为他们担心之余,也开心地看到一队七十多岁背包上插着国旗的老帅哥们雄赳赳气昂昂地向他们的第二十六次R2R冲刺。快到终点的时候,又碰到一位五十开外其貌不扬却即将以22小时第五次顺利走完五十英里R2R2R并且还健步如风的中年人,在他那儿,我们第一次见识了salt pills 和什么叫有备而来。
同样的路,有的人能走下来,有的人却力不从心,有时候这可能是因为人的体能和毅力有高下之分,有的时候也许更是因为对风险的认识和掌控的不同。倒下的那个年轻人和一次又一次实现自己既定目标的中老年人们之间的区别也许就是后者。 Phantom Ranch 供应两顿早餐,我们订了六点半的,居然还是晚的那一顿😉 要是在平时我们都还在床上呼呼大睡呢!七点钟,背起行囊,在我们的七号小石屋前留个影,准备出发! 还有这两日供我们好吃好喝,见证我们几多欢笑的Canteen! 在Canteen 领了四份配好的午餐,其中每人有两包补充电解质的 vitalyte,兑上水就能喝。长时间的运动及大量的出汗后如果只喝水解渴很容易导致电解质的失衡,这种时候一定要适量补充以盐分为主的电解质。一路向下的时候,我们没有特别注意这一点,只带了足够的瓶装水和一瓶早餐时大女儿临时点的 Gatorade。也许大女儿出的汗比较多,到谷底的第二天一早起来就吐了还伴有头晕和乏力。刚开始我还以为她低血糖,急忙要了糖水给她喝。Ranger Marty 认为她其实跟那个大吐特吐的人一样是缺盐,只不过程度较轻。有了这个经验教训,我们又特意多买了几包vitalyte. 这样轻便的装备应该是日后长时间徒步所必须的。 每一顿的就餐信号就来自此🔔! 上山的骡队也正整装待发。可惜骡道只有一条,它们会沿着South Kaibab Trail原路返回,而我们将另辟蹊径。要不然可以比一比谁先到😊
走出黑暗,进入光明🌄 取道Bright Angel Trail 必经的银桥 (Silver Bridge.) 虽然骡子们无法从这里通过,这座桥同样承载着大峡谷的另一条生命线--The Transcanyon Water Pipeline. 银桥下蜿蜒的科罗拉多河。。。 在这一段居然有几个沙滩 随处可见的花岗岩表明我们还走在谷底。很喜欢这块大石头。把它切成片片,可以做成多少个巨无霸的厨房台面呢? 更上一层楼,这些象是沉积岩了。 在Pipe Creek Rest House 歇歇脚。 这里是科罗拉多河,Pipe Creek 和 Transcanyon Water Pipeline 的交汇处。科罗拉多河是美国的母亲河之一,是包括加州在内的六个州的重要水源。根据二十世纪早期签署的分水协议,大峡谷公园的用水居然不能直接取之于科罗拉多河。早在四五十年前,公园的用水居然是靠火车从别处运来的。六十年代末建成的输水管道取水于北坡的Roaring Spring, 顺北坡而下,在这里加压之后顺南坡而上。每年五百万游客的用水就全靠它了!
输水管长达十六英里,设计使用寿命是三十年,如今已超期服役二十多年了,所以时不时地出现局部泄漏。我们走后不久就听说又有水管老化破裂,维修管道期间公园不得不限制用水。要完全更换老旧的输水系统据说要1.5亿美元,是公园每年预算的七八倍。真希望有哪个富豪慷慨解囊下。 Bright Angel Trail全长11.5英里,前半程也有茉莉花茶的清香若即若离地想跟着我们。Mesquite trees, 我们记住你了! 五月底的峡谷里还是有些热的,走Bright Angel Trail的好处有三。其一, 坡度较缓,其二, 借着输水管的便利,一路上有四个饮水处,不必自己背水。其三,也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就是前半程不时遇见的清凉小溪,不仅可以消暑,更可以解乏。每次看到,精神都为之一震。 打湿帽子,衣服和裤子也是一种百玩不厌的游戏😄 回头看看Devil's Corkscrew... 婷婷玉立的Yucca, 要独自在风雨中等待二十年之后才开出生命之花,花谢时,仿佛在说,I have given it all my best.... 走了一个边道去玩水 一🌳清凉 在Indian Garden附近偶遇的两个小家伙。好像第一次见到红头的小蜥蜴。 休息下又是两个小女汉子😊 一步一脚印,一层一世界。一直听人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以前我都不以为然,这次却深有体会。 一路向下的时候,因为坡陡,脚趾尖一直顶着硬硬的登山鞋,加上路上多有突出来的石头,一旦踢到就容易嗑伤脚趾,严重的时候会导致指甲的脱落。这是我之前没有预料到的。自从学会了往脚趾上缠羊毛之后,我再没担心过长途跋涉可能带来的水泡的问题,可惜羊毛却没能使我幸免于有生以来的第一个hiker's toe😔。不记得到底踢了多少块石头,也不知为什么每次都是左脚倒霉。虽然在谷底休息了两晚, 一路向上的时候我的左脚大脚趾还是肿着的,所以比父女三人走得慢。虽然随时都可以停下来休息,十一英里的路却一步都不能少😞. 一路上跟老手们取经,据说穿大半号的鞋以及特殊的鞋带系法会有所帮助,下次要试试。
走下坡路的鞋带据说是要这样系的😉 又见红土,终点应该不远了 最后一段路,看见一个八十多岁的老爷爷腿抽筋了,好在他有一个年轻的同伴不时地停下来帮他按摩,最后还在我们之前登上南缘。真励志! 要知道人家走的还是不过夜的R2R! 我那个红脚趾头还真不算什么💪 十一个小时的努力之后,站上南缘回望来时的路。夕阳已西下,谷底的风景也重拉上了帷幕,保守得不露一丝痕迹。如果不是这次“深度游”, 还真的难以猜想那峡谷深处隐藏的秘密。感恩又一次新的体验。当小朋友提出下次还要来,再来时要走北缘到南缘时,我知道她们是真的喜欢上了这样的徒步经历。。。 最后一定要提一下John Wesley Powell. 这个地质学家,废奴主义者,在南北战争中失去一条胳膊的上校军官,花了两个多月时间,靠着三条小木船成就了西方人对科罗拉多河及周边水域及峡谷的第一次完整的科学考察。在Phantom Ranch 听完他的“ Exploration of the Colorado River" , 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他失去落脚点,独臂挂在悬崖上的情景,仿佛听见他在说 hang on, hang on t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