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阴一阳谓之道。<br><br>人类的历史,其本质不过是正邪善恶的博弈,从来如此,也永远不会改变。<br><br>善恶存乎人心,存乎一念之间,即便都一样读圣贤书,研习圣贤之道,也照样会分出正邪。<br><br>孔孟到荀子,没啥问题,但荀子的学生韩非、李斯就完全转入邪派。同样读圣贤书,有人读出了天下道义,出将入相安天下;有人读到的尽是心机法术,如何测度人心逢迎媚上,投机取巧而获取名利地位。 这是哪里出了问题?<br><br>阳明先生给出了自己的参悟结论——致良知。大学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的方法千千万,致知的结果也自然就很难确定,王阳明提出这里的致知必须是良知,则后面修行的大方向才不会偏邪。<br><br>但真想要说明白、定义清楚——何为良知,这如同想要说清楚大道一样困难。因为道不可说,一说即错,因为言语本身受低层级的局限无法完全表达清楚——大道。<br><br>形而上谓之道,可以参悟可以修行,却无法定义、表达清楚。<br><br>形而下谓之器,文以载道,文字文章,是器,是形而下。最高明的文章,比如圣贤典籍,都是在试图用文章来有限地表达出真知和大道。 所以良知必须体现在践行上,我们才可以确定哪些是良知哪些不是。也因此,儒家讲究的是笃行,讲究的是经世致用,齐家治国平天下,则后世评定某人是圣贤。也因此,阳明讲究知行合一,一切在事上磨。<br><br>做出来的事,令人不耻,自然反推出你致出来的不是良知。<br><br>做出来的事,为人称道,成为万世楷模,那你参悟得知,就是良知。<br><br>通常意义上的正邪善恶,一般人都会区分。但随着修为级别的不断提升,有志于道,有志于良知的人也必须如此精进,所谓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才能在无比复杂、万千艰难的时候做出准确的抉择,被万世敬仰,如文天祥。 文天祥尽忠报国,慷慨赴死,人尽皆知,万古流芳。但实际上,设身处地看,他可以有无数其他的选择,被俘虏的皇帝都出来劝他投降;蒙古皇帝也对他礼敬有加,他完全可以要求退隐山林,或如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或暂时苟且以图后起。但他就是选择了从容就义,因此而成为万世楷模!<br><br>中华历史也就是如此自然地演绎着,而且将永远继续下去。立德立言立功,为人做事成为万世师表者,被评定为圣贤,然后不断有人沿着圣贤的路继续参悟修行,自己通过实践证明学有所得,并可经世致用再立新功,中华之道统事实上也就是这样传承下来了,从尧舜禹汤到文武周公,到孔孟荀,到董杨,到张周程朱,到王阳明。 继贤阁公众号,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