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松柏剪纸艺朮——我的学艺之路

王洪生

<p class="ql-block">时间:2022.1.24</p><p class="ql-block">剪纸作品:刘松柏</p><p class="ql-block">制作:王洪生</p> <p class="ql-block"> 松柏和他的艺术之路</p><p class="ql-block"> ——写在《刘松柏画集》出版之际</p><p class="ql-block"> 刘向东</p><p class="ql-block"> 松柏是我的好战友,也是好兄弟。</p><p class="ql-block"> 同松柏相识,是40年前的事,地点在北京空军报社。</p><p class="ql-block"> 当时,松柏从空降兵部队调到空军报社不久,在总编室任美术编辑。我是空军工程学院政治部宣传干事,赴京参加空军政治部召开的一年一度的新闻工作会议。</p><p class="ql-block"> 当时,松柏听说我从西安来,是同乡,便十分热情地接待了我,并对我详细介绍了他的经历和工作情况。这次见面,促成了他从部队到院校的调动。从1982年开始,我们同在空军工程学院工作,并成了经常见面、无话不谈的亲密战友。即使后来我转业到地方工作,他从空军工程学院退休,我们也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p><p class="ql-block"> 松柏十七岁从陕西扶风农村入伍,他好学上进,为人淳朴厚道,办事踏实认真,经过多年的部队生活锻炼,各方面的进步都很快,退休前,他已经是一名正团职上校军官。这当然离不开组织长期以来对他的培养教育,也是同他个人的勤奋努力分不开的。</p><p class="ql-block"> 松柏从小喜欢绘画,也有这方面的天分。几十年来,不论当战士还是当干部,不论在部队还是在院校,也不论退休前还是退休后,他在积极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几乎把自己的全部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对剪纸、绘画和木刻艺术的追求上。他常说,我没有别的爱好,就喜欢剪纸和绘画,几天不动笔,就觉得手生,心里也空落落的。剪纸和绘画,已经融入我的血脉,成为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由于长期以来的专注和不懈努力,松柏的作品大量地被军内外和省内外的报刊所采用,荣立了一次三等功,还被中国剪纸协会和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吸收为会员。</p><p class="ql-block"> 松柏剪纸、绘画,全属业余。几十年来,他有自己的工作岗位,有必须履行的工作职责,搞创作只能在业余时间和休息时间进行。为了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他在学艺道路上一直自加压力、负重奋进,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坚守,为此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难,只有他自己知道。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一直打心眼佩服他,对他怀有深深的敬意。</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来,松柏对剪纸、绘画等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是真挚的,他为此付出的时间、心血和汗水是大量的,也是常人难以做到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松柏在学艺道路上走得稳、走得实,所取得的成果自然是丰硕的和让人艳羡的。从一定意义上讲,松柏学艺是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可以看出他的敬业、执着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也给我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启示:一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自然而然就有了向往和追求,就会心甘情愿地拜师学艺、刻苦钻研,即使再苦再累再困难,也会沉浸其间、乐此不疲;二是勤奋是成功的钥匙。勤能补拙,勤能治愚,一勤天下无难事。勤于观察,眼界就会开阔;勤于思考,头脑就容易开窍;勤于动手,就会熟能生巧。时间长了,积累多了,路子自然就走出来了,就容易取得预想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对松柏的作品,凭直觉和感受,我以为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题材范围广,既有对火热军营生活的热情讴歌,也有对祖国秀丽山川、风土人情和改革开放事业的深情礼赞。二是生活气息浓,聚焦基层连队、聚焦官兵生活、聚焦军营文化,始终是松柏创作的源头活水和永恒主题,也是他的作品接地气、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三是表现手法多样,为了表现丰富多彩的军营生活,更好为活跃部队文化,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松柏在精心构思基础上,运用剪纸、木刻、篆刻等形式,完成他的一幅幅作品,把主题的鲜明性和画面的艺术性有机地统一起来。例如,他笔下的战士,个个英姿勃发,都让人无比喜爱。再比如他剪出来的喜庆年画,总能透出浓浓的年味,给人带来温暖。</p><p class="ql-block"> 松柏决定把凝聚着他几十年来心血和汗水的作品画集出版,无论对他自己还是对美术界,都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作为亲密战友,我为他高兴,也向他祝贺,更希望他在保持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继续创作出富有时代特色的剪纸和绘画作品,在姹紫嫣红的美术园地里争芳斗艳!</p> <p class="ql-block">第一册内容简介</p> <p class="ql-block">第二册内容简介</p> <p class="ql-block">第三册内容简介</p> <p class="ql-block">第四册内容简介</p> <p class="ql-block">第五册内容简介</p> <p class="ql-block"> 我的学艺之路</p><p class="ql-block"> 刘松柏</p><p class="ql-block"> 剪纸、木刻和篆刻,是我一生的最爱和追求。我为这三项艺术付出了太多的时间和大量的心血,我也从中享受了太多的乐趣。 </p><p class="ql-block"> 朋友问我是如何爱上剪纸、木刻和篆刻艺术的?我想来想去,不外乎两条:一是我家祖祖辈辈是农民,我从小在农村长大;二是受到母亲的熏陶和影响。</p><p class="ql-block"> 记得在我刚刚懂事时,每逢过年,心灵手巧的母亲,总要剪一些窗花贴在窗户上,为家里增添些过年的气氛。</p><p class="ql-block"> 母亲先把别人剪好的猪、马、牛、羊、鸡、兔和喜字等图案放在白纸上打湿,用煤油灯熏出图案的样子,再将图案缝在红纸上剪出来。我一边看着,一边为母亲当帮手,由此产生了对剪纸艺术的兴趣。</p><p class="ql-block"> 1971年,17岁的我从陕西扶风农村老家应征入伍,来到驻守湖北的空降兵英雄黄继光所在部队当兵。火热的连队生活既教育和锻炼了我,也激发了我用剪纸表现和反映连队生活的热情。当时,我正好被选入连队报道组,在出板报、办墙报的同时,我开始学着用剪纸作品表现连队的训练生活和表扬身边的好人好事,还把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既往《空军报》和《战斗报》。</p><p class="ql-block"> 我的处女作题为《投弹》,首先发表在《战斗报》上。当样报寄到连队时,曾引起不小的轰动,连队首长夸奖我,战友们也都为我高兴,我一下子成了小名人。初战告捷,我受到的鼓舞是相当大的,不仅工作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用剪纸作品表现连队生活的兴趣也越来越浓。</p><p class="ql-block"> 正是由于有这方面的特长,没过多久我就被调到团里报道组搞宣传,又很快调到黄继光纪念馆帮助工作,还有机会参加师里举办的美术培训班,有幸结识了湖北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尤中会、画家王文东、盛国胜等众多书画名家。在这些老师们的指导帮助下,我的剪纸作品水平逐步提高,而且开始向刻纸、木刻、石刻领域拓展。</p><p class="ql-block"> 为了培养军地两用人才,部队首长又把我送到《湖北日报》社学习美术编辑业务。在此期间,我又得到著名画家杨奠安、靳康年、李鹏等老师的传帮带,使我在各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和进步。1975年提干后,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对剪纸、绘画艺术的追求变得更加专注和用心,创作的热情更加高涨,在报刊上发表的作品也日渐增多。</p><p class="ql-block"> 1981年,我有幸被借调到《空军报》社工作,在总编室任美术编辑。我抓住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在领导和老同志的帮助下,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和工作需要,边学习边实践,不仅出色完成了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剪纸和绘画的艺术性、趣味性和装饰性也都达到了新的水平。在《空军报》工作了一年多时间,我于1982年调到西安空军工程学院,先后任政治干事、学员队队长和系副主任。虽然工作岗位多次变换,我对剪纸、绘画艺术的追求始终一以贯之,在紧张工作之余,我利用业余和休息时间,坚持创作反映部队生活和社会风貌等方面的艺术作品,每年在军内外报刊上的刊稿量都多达百余篇。即使退休以后,我的创作热情也丝毫没有减退。</p><p class="ql-block"> 功夫不负有心人。正是由于几十年来的不懈追求和刻苦努力,我的剪纸、木刻、绘画作品先后在包括香港在内的军内外、省内外百余家报刊上发表,我还多次参加军内外美术展览并屡屡获奖,还被吸收为中国剪纸协会会员和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 回顾几十年来的学艺之路,我非常感谢培养和教育我的各级领导,非常感谢为我指点迷津的美术界各位老师,非常感谢刘向东老首长为画册写序,非常感谢我的家人对我的理解和全力支持,非常感谢著名画家王洪生老师为画册出版所作出的辛勤努力! </p><p class="ql-block"> 2021年11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