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感言: 读着老舍先生的这篇散文, 格外亲切,在京过年的情景历历在目。 做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出国二十几年, 依然保持着过年吃饺子, 泡腊八醋 ,喝腊八粥的习俗。在海外出生/长大的两个孩子,不仅学会了包饺子, 而且包的相当漂亮有形。 家中的昙花恰巧在过年时节绽放,而凋谢后将它做为食材烹制腊八粥, 更是别有一番风味<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span></p> <p class="ql-block">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农历的新年(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span></p> <p class="ql-block"> 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p> <p class="ql-block">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在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的。</p> <p class="ql-block">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p> <p class="ql-block">后记: 老舍先生《北京的春节》写于1951年,朴实简单的文字意趣盎然,现在读起来依然入情入景, 倍感亲切。封面选用了老北京过年的插图 (选自网络), 契合文章的时代感。 美篇中所有的插图为自己的生活原形,第一张插图是带两个孩子回北京过年时包饺子的情景;那瓶腊八醋是今年腊八泡制的,将是过年吃饺子的必备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